舌尖上的家鄉

來源:文萃谷 4.99K

舌尖上的家鄉1

在我的腦海中,家鄉的味道就是家鄉美食給我帶來的舌尖上的無與倫比的享受。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舌尖上的家鄉

蠔烙,是潮汕地區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蠔,即牡蠣。口感鮮美,營養豐富,被人們譽為“水中牛奶”。製作蠔烙,需要備齊基本的幾樣材料:生蠔、小葱、麪粉、雞蛋、鹽以及適量的水。第一步,將生蠔、小葱洗淨。第二步,將小葱切成葱花,與生蠔一同放入碗中。第三步,找來一個大碗,往碗中倒入適量的麪粉、水和幾個雞蛋,將其攪拌均勻。第四步,將生蠔和葱花倒入麪漿中,再一起攪拌均勻。這時,往鍋裏倒入油。待到油温合適時,倒入生蠔和麪漿的混合物,煎至一面金黃時,再翻過來。幾分鐘後,蠔烙已經兩面金黃了。最後一步,把香噴噴的蠔烙“請”出鍋,再把它盛入盤子中。嗯——瀰漫在空氣中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現在一回想起來,我都會忍不住咽一下口水,讚歎一聲:“啊!這美味的蠔烙!真讓人難以忘懷!”這時,盤裏的蠔烙外焦裏嫩,口感豐富。一口咬下去,嗯——那酥脆的金黃的表皮,香!那滑嫩的鮮美的生蠔,爽!啊!這美味的蠔烙,有誰能抵擋它的誘惑呢?它是那麼的、那麼的好吃。吃一口,哪怕只是一口,都會讓人感到滿嘴的幸福,讓人難以忘懷。

啊!那蠔烙帶來的舌尖上的享受,是無與倫比的。家鄉的味道就像一顆種子,埋在我的心田,無論我走得有多遠,都不會忘記這家鄉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鄉2

我的家鄉有很多風味小吃,紅燒山羊肉、手抓龍蝦、臭豆腐……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屬紅燒牛肉麪了!紅燒牛肉麪不僅味兒好,賣相也好。

燒熟的褐色牛肉浸在棕紅色的湯裏,一條條又細又長的麪條伴着綠色的青菜,香香的紅腸和褐色的香菇來了個親密擁抱,紅色的蘿蔔片,金黃的蛋皮絲,香菜、葱星星點點散落其間!此時,牛肉的濃香、汁的葱香、面的清香,在空氣中旋轉、飛舞,縈繞着你,包裹着你,使你情不自禁地陶醉於這陣陣的香味中。這香味不知不覺鑽進你的鼻孔,流進你的心田,在你心中化開、流淌、釋放,真是令人

垂涎三尺。紅燒牛肉麪做法很簡單:想吃時,抓一些麪條,下在煮沸的水中,煮上兩三分鐘。掀開鍋蓋,再將燒熟的牛肉塊、洗淨的青菜、蘿蔔、香菇倒入鍋中,再煮上幾分鐘。過一會,待熟後,打開鍋蓋,撒上切好的香菜、葱,再倒入少許麻油,喜歡吃辣的還可以澆幾勺通紅的辣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牛肉麪就新鮮出爐了!吃紅燒牛肉麪可是一種享受。紅燒牛肉麪的香氣撲鼻而來,深深地吸一口氣,香味沁人心脾。夾起一塊牛肉,放進嘴裏,慢慢地嚼着,一股香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麪湯,喝到嘴裏,任憑鮮美的湯汁緩緩地流過舌頭,流進喉嚨,讓人感到鮮香爽口。吃麪條時,我喜歡一根一根地吃,找到麪條的“頭”,“噓”地一下吸進嘴裏,味兒真是美極了!也可以將麪條卷在筷子上,然後,張大嘴巴,猛吃一口。啊,滿嘴是香!,這紅燒牛肉麪,不僅好吃,而且極具營養價值,可是不錯的美味哦!吃着面,聞着香,品着味,我不由得大聲讚歎:“這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舌尖上的家鄉3

我的家鄉在萍鄉,這座古老的小城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這裏有許許多多的美景和美食,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小小美食家,我來向大家介紹家鄉的美食吧。

來過萍鄉的人都知道萍鄉人善於吃辣更不怕辣,雖然我不太吃辣,但不能阻擋我對萍鄉美食的熱愛。萍鄉小炒肉、冬筍炒臘肉、上慄手撕狗肉、蓮花血鴨、源濱小河魚和豆腐、辣炒田螺和龍蝦,這些以辣為主的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萍鄉的家常菜,也是萍鄉人的最愛,到萍鄉人家裏做客都會品嚐到這些美味,相信吃過的人都會大讚好吃,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恨不能多吃三碗飯。

當然,除了這些菜餚外,萍鄉還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特色小吃,像萍鄉炒粉、萍鄉米麪、艾米古、米豆腐、黴豆腐、扣糯等美食都備受當地人的歡迎。就拿艾米穀來説吧,我奶奶最拿手了,我們全家去鄉下摘下新鮮的艾葉,拿回家先用大火蒸煮30分鐘煮出汁,然後將艾葉與麪粉和起來,放入蒸鍋,出爐即可使用。純天然製作,老少皆宜,我一次能吃四五個呢。媽媽喜歡吃百年老店楊鬍子米麪和北橋的搓菜炒粉,爸爸喜歡吃姥姥做的黴豆腐,爺爺喜歡吃香甜的扣糯……你們看了是不是也直流口水了。

差點忘了還有我們小朋友喜歡的萍鄉零食:花果、鹽果子、萍鄉涼水、酸棗糕等等。暑假的時候我自己還和奶奶試着做過涼水,放蜂蜜、姜水、醋等,涼涼的好吃極了;純手工製作而成的花果色澤鮮美、造型獨特,口感甜脆,加工後不破壞原有的營養物質,特別是一些用橙皮、薄荷、紫蘇等做的花果,還具有祛寒止咳、清熱解毒、健脾開胃的治療保健功效。是名符其實的綠色保健食品。小朋友看了是不是嘴饞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央電視台的《舌尖上的中國》吧,我被裏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萍鄉能有一個美食入選其中該有多好。我長大後無論在何方都不會忘記家鄉的美食家鄉的味道!因為我深愛着我的家鄉——萍鄉!

舌尖上的家鄉4

我的家鄉風味小吃眾多,最為突出的就數香糕與豆腐串了。

白象香糕

白象香糕,原名白象公記牌香糕,是樂清市北白象鎮公記南北貨商號所創,迄今已有50多年曆史。它以糯米粉為主料,芝麻、綿白糖、桂花作輔料,經蒸制而成,其特點是色白味甜、柔酥軟。

小時侯,我就對它垂涎三尺。我總是扯着媽媽的衣角,讓她帶我去買香糕,那裏的工人有時還會把香糕的整個加工過程介紹給我們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的:只要先把糯米碾成粉,用水和好,不軟不硬。然後在揉好的糯米粉裏摻入芝麻,接着,把特製的平底大砂鍋用水蘸均勻。不看不知道,裏面竟佈滿了一個個“方窩”。最後,把糯米粉鋪上鍋,嵌上桂花,整個過程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也可算是一項繁瑣的工程了。

蒸好後,稍稍晾會兒,把砂鍋倒扣在案板上,底上稍灑些水,一點點把砂鍋拿起來。眼看大功告成,在香糕表面抹一層香油封住,這樣,吃的時候裏面還熱乎乎。

白象香糕的味道是極香甜的,只覺得那糯米粉要把嘴粘住,那香甜可口之氣沁人心脾!!

豆腐串

説起豆腐串。其實!豆腐串和茶葉蛋是放在一起的,也委屈了茶葉蛋成配角嘍!也許你會問一個問題:茶葉蛋和豆腐串放一起煮起來成什麼樣子啊?不過,也就是兩者獨特的味道相結合,才稱的上是美味啊!我敢打包票,吃了這裏的豆腐串,保準把你攙得吃了還想吃。

國小時候,我有時會到豆腐串老店去吃豆腐串。我喜歡看着他們煮豆腐串,弄懂他們是怎麼把豆腐串煮得如此美味。首先,把滿乘着水的大鍋燒沸,等到水裏吐出大氣泡的時候,往裏面灌入大量的辣油、味精,繼續燒,使它們的味道充分與水混在一起。這時,把早在一旁等待的幹豆腐倒入辣湯裏,過會兒,把茶葉蛋也放進去,兩種味道就相融了。煮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好(可以更加得入味)。客人一來,就用大湯勺舀起,給幾根竹棒,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媽媽總是説小孩子吃辣的不好,因此,我只能偶爾去吃。豆腐串色、香、味樣樣俱全,香、麻、辣、鮮等味味獨道。拿起一串來,又燙又辣,我總是舌頭舔嘴脣,嘴脣砸舌頭。

這裏的豆腐串遠近聞名,真不愧為家鄉風味一絕啊!

朋友,歡迎你來我家鄉做客,一品我家鄉的風味小吃。

舌尖上的家鄉5

我的家鄉——儀徵,是一個美麗又精緻的城市。它西靠南京,東臨揚州,是寧、鎮、揚“銀三角”地區的幾何中心。儀徵雖然不怎麼大,但在我心裏,它卻是個“世外桃源”,一個“美食天地”。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我們儀徵人對吃很有講究,那一道道家喻户曉、富有特色的儀徵菜餚,絕對給你舌尖上的享受。比如端午節,家家户户要吃“五紅菜”,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河蝦和黃魚。傳説吃了這“五紅菜”,整個夏天都可以辟邪避暑呢!

儀徵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數不勝數,而且遠近聞名。“大儀風鵝”香味俱佳、酥嫩可口,“全牛宴”更是美味佳餚;“新城豬肉肉”香味濃郁、肥而不膩;“三六鹽水鵝”鮮嫩爽口、風味獨特;“佳雪龍蝦”體大色紅、殼薄肉嫩,是招待親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一樣好菜。

説到儀徵,就不得不提到有“鹽都”之稱的十二圩。十二圩的美食聞名遐邇,主要有“江四鮮”、洲八樣和“五香茶幹”。“江四鮮”是指生長在長江裏的四種魚,分別是河豚、刀魚、回魚和鰣魚。“洲八樣”包括蘆筍、洲芹、蘆蒿、馬蘭頭、鰱魚苔、野茭白、紫菌和地藕,它們都是生長在江邊盧灘中的野菜,綠色天然、營養豐富。“五香茶幹”口味鮮美,粗咬鮮美異常,細嚼香味滿口,食後回味無窮,被譽為長江下游的“茶幹之王”。

詩人艾青曾説過:“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生在儀徵是幸運的,吃在儀徵更是幸福的。家鄉情、家鄉味,點滴在心的滋味,定會讓你無比陶醉!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也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快來我的家鄉儀徵“一吃為快”吧!

舌尖上的家鄉6

我的家鄉金昌有很多小吃,牛肉麪、涼皮子、沙米涼粉、油餅卷糕、土豆餅等,這些小吃風味各不相同,在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歡的是土豆餅,為什麼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的。

土豆餅,顧名思義,就是用土豆做的.餅。大家一定會問:土豆做的餅有什麼希奇的呢?玉米餅、南瓜餅我們都吃過了,也就那樣唄!如果你們真的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土豆餅之所以能成為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製作它可麻煩着呢!

做土豆餅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餅的味道才會好,所以挑選的土豆一定要個大飽滿,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肅盛產土豆,這自然不在話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乾淨然後再削皮,這也是個技術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別傷着了。這下該進行第三步了——磨土豆,這個步驟是做土豆餅整個過程中比較關鍵的環節,因為磨不好會直接影響土豆餅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勻。第四步是調製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點稀,不容易攤成餅,必須要加入適量麪粉,麪粉加入量以攪拌中無滲出水為好。為了土豆餅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幾個雞蛋,最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食鹽等調味料。好了,現在開始烙餅了,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烙餅的關鍵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紮實到位,這也沒啥難的,一塊餅只需五六分鐘就好了。你們瞧,不一會兒功夫,幾張圓圓的、黃橙橙的、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做好了,光聞着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們一定會問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當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將土豆餅上面勻塗少量油潑辣椒麪、醬、蒜苗絲及葱,再捲起來吃,或切成條拌着吃,味道真是好極了。説到這兒,我都饞了,你們呢!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們有機會來到了我的家鄉甘肅,一定要嚐嚐我家鄉的土豆餅,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我希望家鄉的土豆餅能讓更多的人品嚐,讓人流連忘返。我愛吃家鄉的土豆餅,我更愛我的家鄉。

舌尖上的家鄉7

滾滾黃河,流經歷史悠久的開封。坐落於黃河中下游的開封,不僅有各種美麗的傳説、名勝古蹟,還有各色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與其説是美食,不如説是特色小吃。開封的鼓樓夜市可謂是全國聞名。

“灌湯小籠包子”這個詞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它在開封特色小吃當中高居榜首。其做法既不同於南方湯包,也不同於天津狗不理,而是把事先調好的肉餡放入獨特配方製成的包子皮中,待上籠蒸他個10幾分鐘後,一籠美味的開封小籠包子就呈現在您的面前。“先開窗,後喝湯”,這是吃開封小籠包子的口訣,當口感細膩的小籠包子全都進入您的口中,您就會感覺到“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真不愧是開封小吃的NO。1。

開封的小吃五花八門,除了小籠包子,還有甜而不膩的花生糕、有筋筋道道的桶子雞,還有辣的過癮的興盛德花生,而最讓我放不下的是另外兩種小吃——板羊肉和炒涼粉。夏夜,在鼓樓夜市來一份不管是炒的還是調的,顫顫的涼粉總能勾起人們的食慾。而薄薄的肉、凍、筋混在一起的板羊肉更是令眾多外地食客欲罷不能。

説到這裏,你對開封的特色小吃一定有所瞭解了吧?怎麼樣,你快流口水了吧?當然,開封的小吃遠遠不止這些,來開封看看、嚐嚐吧,我代表開封人民歡迎你們的到來。

舌尖上的家鄉8

我的家鄉在河南濮陽,這裏有很多特色小吃,最有名的莫過於洛陽的水席、開封的包子、鄭州的燴麪了,這裏面,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燴麪。

燴麪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近幾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工作節奏的加快,燴麪已成為中原地區有口皆碑的佳餚,經營羊肉燴麪的飯店林林總總,遍佈華街冷巷,鄉鎮、農村也陸陸續續開起了大大小小的燴麪館。

燴麪如此美味,製作起來當然甚是考究。燴麪的面選用優質麪粉加以鹽鹼,用温開水和成細膩潤白,比餃子面還要軟的麪糰,待筋道十足後,放置若干時間,製成四五指寬、十幾公分長的面片,外抹食用油防粘,片片碼齊,也可用塑料紙加以覆蓋。

燴麪的湯更是自成一家,獨具特色。羊骨劈開,外加嫩羊肉,大火猛滾,小火細燉,因骨油熬出,湯色嫩白如玉,外有七八味中藥,遂喚“白湯”,營養價值極高。

到了中午或晚上吃飯的時間,隨便走進一家燴麪館,幾乎家家客源爆滿。這時,你得快點找個座位,要上一兩個小菜,配以酒類或者飲料,慢慢的用着,然後再點上一碗燴麪,十幾分鍾過後,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燴麪就端上桌來。

你看,碗裏面那嫩白如玉的骨湯,長寬均勻的面,上面在撒點綠色的香菜,紅色的枸杞、黑色的木耳、粉白色的羊肉片,再外帶一碟辣椒油、糖蒜。這哪是一碗麪,分明是一幅畫。

芳香四溢的面,讓人垂涎欲滴,肚唱空城計,饞蟲勾引來。拿起勺子,先喝一口湯,油而不膩,鮮而不厭,潤滑的要從嘴中滑出,真是賽過瓊漿玉液。再挑起一根粗細均勻的面放入嘴中,筋道的更是有嚼頭。

旁邊桌子上的人,特別是乾重活的打工一族,那個不是一下夾起好幾根面,往張得大大的嘴巴里送去,滿嘴油光光的,絲毫不注意形象,有的甚至幾分鐘的功夫,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燴麪就被他們連渣都不剩的一掃而光,齒間存有的餘香,時不時地還砸吧着一下嘴,真叫“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啊

水一樣的温柔,火一樣的激情,小南風一樣的柔和,細細品味,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的燴麪,確實當之無愧。

希望它像一顆明珠,永遠閃爍在中原,綻放在中國,走出國門!

舌尖上的家鄉9

我的家鄉位於鄂爾多斯市的一個小鎮上,名叫納林希裏,在這裏我們有一道招待它鄉貴客的拿手好菜——豬骨頭燴酸菜。

豬骨頭燴酸菜的選材十分重要。豬骨頭,是現殺的豬身上的骨頭,骨頭新鮮,肥肉,瘦肉均勻搭配,香而不膩。我們這裏的豬不用飼料餵養,是純綠色的,吃豬草長大的。而酸菜,是提前入冬時醃製好的,正好到12月份就可以食用了,這時的酸菜嫩、酸、味道鮮美。

選適量的五花肉一小塊、豬排骨、酸菜、土豆、調料,選好材料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先把五花肉放入鍋中炒,炒到肉微微發黃時放入排骨,這樣將排骨炒到微微發黃時放入調料,炒出香味時,加水,中火熬,這樣肉會更入味。熬到骨頭差不多熟時,加入土豆、酸菜在用小火繼續熬半個小時就熟了。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做主食——米飯,我們當地居民在做米飯時,總喜歡吃到黃來和白米一起燜出來的米飯。三十分鐘後,豬骨頭燴酸菜將要和米飯一齊送上餐桌,酸菜顏色成墨綠色,豬骨頭也變得香而美味,正綜的豬骨頭燴酸菜,給我的感覺是——酸、鹹混合而成的奇特味道,酸菜酸而脆,豬骨頭鹹而爽口,土豆與它們一起變的鹹淡合一、黏。豬骨頭燴酸菜給人的感覺是温暖的,它是我們這裏每家每户冬天不可或缺的一道飯菜。

豬骨頭燴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美食,也是遠在他鄉的遊子對家鄉味道的牽掛與依賴。一道豬骨頭燴酸菜,是我的家鄉的像徵,而它的味道,則留在我的舌尖上,迴盪在我的心裏,永遠,永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