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學隨筆

來源:文萃谷 1.45W

首先,我們初讀,定好本篇文章的中心,即最後一小節。但此時對它的認識尚嫌粗淺,還無法一下精確。

《第一朵杏花》教學隨筆

然後,大家從頭開始細讀文本。就在這裏,我體會到了細緻入微的“小”:大家慢慢讀,讀到寫竺可楨的句子時停一停,“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找出“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咀嚼一下:常人看花,只看美與不美,竺可楨看花首先關注數量,數了數,是四朵,數字很精確。其次他關注綻放的程度,每一朵都細細看過,比較過,看出開的大小、先後……這不是我們看,而是一個“一絲不苟”的科學家在看。一句話,幾個詞就凸現出竺可楨看花與眾不同——並非單純欣賞,而是細緻觀察。把小處作為抓手,自然而又實在地看到了“大”的人物品質。

頭開好了,大家就依照此法認認真真、你一言我一語繼續解讀下去。於是,竺可楨這個人物形象,就漸漸豐滿起來。

思“前”想“後”設計活動

一邊解讀教材,一邊思考教學活動如何設計。還是第一部分,“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可以用比較法。先出示杏花圖,讓學生欣賞,簡單説説所見所感。再出示句子,瞭解竺可楨爺爺是怎樣看的,抓住“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來深入理解。然後隨機板書:觀察細緻。有了環節,再往前看看:可是圍繞了中心?答案是肯定的。課文核心目標是要理解竺可楨觀察細緻、精確,研究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這部分的目標:理解竺可楨觀察細緻,顯然緊緊圍繞總目標。再往後看看,預設一下達成情況:我們這裏不常見杏花,學生會有想看圖片的需求,給他看一看,是落在他渴求新知的'一個點上,自然產生語言表達的願望,但是,也正由於他對杏花的不熟悉,他只能説説表面的美麗。此時引出竺可楨的看,兩相對比,不同顯而易見,竺可楨的觀察細緻也就不難理解了。抓住語言文字細細體會的方法也在這一過程中温習,等於給了繼續學習的方法,下文的“第一朵”“剛才”等詞語他就會主動去抓住了。如此,可以看出,目標達成不困難,還為下文做了鋪墊。一番複查,得出結論:這一活動可行。

緊抓主線展開教學

課文的思路是:竺可楨觀察、研究的細緻→精確→一絲不苟。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我們設計的教學主線是:第一次看杏花,通過“數了數”“四朵花”“不同程度”來感受竺可楨觀察的細緻;再通過第一次對話,抓住“第一朵”,來感受觀察的精確。第二次看杏花,引導學生感悟第二次對話,通過重點詞“剛才”“鄭重”等詞來領會研究的一絲不苟。然後把第一次和第二次聯繫起來,理解“我有用處”,感受竺可楨為氣候學做出的貢獻。最後揭示中心,理解竺可楨説的話。層層匯聚,人物形象就在這樣的縱深中一點點豐實起來。課堂實踐證明,教學有主線,思路清晰,核心突出。

一點思考:

1.息息相關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三者息息相關。目標貫徹始終,內容視為基石,形式要在目標的指引,內容的輔佐下產生。所以,從備課到教學,不能忽視任何一方。否則,這一個過程就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

2.相輔相成

目標確立了,內容的解讀也就不難了,形式的產生也就有依據了。反過來,形式可以檢驗內容的解讀是否合理,目標的制定是否精準,還可以將目標落到實處。《第一朵杏花》中,看圖、比較、品讀等形式,皆為實現目標服務。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不僅感受到人物觀察研究的科學態度,還會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體現。讀書時從細處着手,老老實實品詞析句,不浮光掠影,一帶而過;觀察事物時注重細緻,不走馬觀花,粗淺隨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