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書籍推銷員之死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4W

《推銷員之死》是米勒於1949年寫的揭露美國夢瑕疵的一本書,該書使米勒成為一代大師,獲得無數獎項被稱為20世紀話劇的里程碑。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推銷員之死觀後感,僅供參考。

閲讀書籍推銷員之死觀後感

  推銷員之死觀後感篇一

讀了兩遍《推銷員之死》,思潮起伏,難以自已。

它為我們呈現了這樣一個故事:老推銷員威利沮喪回家,兩個曾多麼令他引以自豪的兒子比夫和哈比也一事無成回家。為了使威利對生活產生希望,兩個兒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向朋友借錢,重新創業。最終,夢碎了,同時失去工作的威力絕望自殺。

我先説一下寫作技巧。立足現實,反映現實,反省現實,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為了增強藝術表現力,借鑑了大量的現代派的表現手法。如象徵,電影蒙太奇技巧等,本強調的叢林象徵人類社會(我覺得也可以是借代),威利要種的種子象徵他對於未來的希望,而在黑夜裏播種象徵着他的絕望中掙扎。他運用燈光音樂來換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甚至打破了邏輯,這在傳統現實主義戲劇中無法出現,但它們的運用使戲劇的表現力感染力大大增強。而且,一切現代派技巧由於深深植根於現實之中,使它們痕跡變淡,甚至不着痕跡,例如第一幕中威利和她的妻子林達在談論威力的相貌,威利沾沾自喜地照着鏡子,隨着音樂聲起,威利一語雙關的説:“在旅途中——在旅途中我往往想要一下子摟住你,吻得你死去活來。”既可以看做是威利對妻子林達的回答,也可以看做他對此刻想起的女人的傾訴。它是現實和想象的分界線,自然流暢,由此女人出現(之前還有笑聲鋪墊),觀眾不但不會感到唐突,還會產生更大的心靈震顫。樸實的語言,威利向琳達説的怎不是真心話,他是愛林達的,他説:“林達,你可知道,只有你最好,真是個好伴。”但是緊接着,他強調“在旅途中”,這為他的出軌説明了原因,由於一個人遠離家庭,孤獨工作,想妻子不得只好從他人處得到心靈慰藉。同時,也為後來他與女人私會被兒子發現做了伏筆。可見作者用筆之精煉和嚴謹。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威利更多的是同情,我們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矛盾和鬥爭,他的浮華掩飾和畸形獲取自尊之後那顆脆弱的心。看似作者無意之筆,實則用心良苦。內容需要形式來表達,作者打破三一律,借用現代派,採用了較新的形式,同時,作者還賦予這種形式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意識流般的換景不正表現了威利心中的紛亂和絕望以及當時社會的浮躁和殘酷?

看似平淡,瑣碎的生活世事,作者把情節安排得奇巧,結構安排得相當緊湊。又如第二幕,比夫哈比兄弟請父親威利吃飯,威利在失去工作後幾乎崩潰,他把一切希望寄託在兩個兒子上,結果卻是更大的失望,兩個兒子居然跟着女人走了,而且甚至兩兒子都不在兩個女孩面前認他為父親。威利絕望中又產生幻覺,他想起那女人和自己被兒子發現在一處的舊事。既表現出威利的極端失望,又交代兒子這樣做的一些緣由,兩者對比,產生的不是讀者對兒子或是威利的憎恨,而是悲憫。緊接着,威利勉強支持沒有立即死去,而是想要種些胡蘿蔔和豌豆,也照應前文,他在絕望中依舊想為家人做些什麼,雖然是自欺欺人,依舊可以從中感到温暖。甚至他的死也在他的幻想之中。作者以點帶面,截取威利一小段生活,精當選材和佈置,卻展現了他的一生,他一生的生活環境和軌跡,甚至展現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特徵風貌。

中國文藝批評家謝有順説:“沒有思想的作家,一定是蒼白的作家,沒有生命力的作家。”我還聽説過一句話:“思想的高度就是文章的高度。”我覺得這部作品最好的地方,它在關注現實之外,充斥着對人類淡淡的關懷和悲憫。作者寫的都是小人物,而且性格不類型化,都很豐滿。他們是庸俗的,卻又是真誠的,在現實中無奈的掙扎着。有點類似中國當代的新寫實小説,但它人物性格獨特,關懷人性更大氣。威利,由於性格和生活環境的緣故,他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太自以為是和虛榮。她的妻子總是順從他,甚至往往幫他沉浸於他自己的幻想,這也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悲劇。他的兒子,尤其大兒子,在他的影響下也變得虛榮和不切實際,尤其在得知他與外邊女人有染,心靈受到很大創傷,人生道路由此改變。二兒子在他影響下亦是一事無成,行事浮誇。兩個兒子的碌碌無為推動了悲劇發生。許多評論認為這部作品是揭示美國生活法則的黑暗和對此的質疑,我同意這個觀點,林達在最後的輓歌中説道:“威利,親愛的,我哭不出。你為什麼這樣做呀?我想來想去,想去想來,就是想不明白,威利。……咱們自由了……”表達了她對威利深深思念,這也是對社會的質問和無助的呼喊。最後的“自由”充滿了悲慼。我還覺得,無論在什麼社會情形下,威利都只會是失敗者,他命運的悲劇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性格和性格與社會的不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只是加速或進一步促成了這個悲劇。其它的社會也許不會把威利逼得走投無路,但威利依舊是失敗者。那麼,威力的性格自負自欺是不是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我認為是一定受影響,但是並不是每個那個時代的人都如威利一般無法生存,所以問題部分還在威利本身。無論什麼社會,都會有像威利一樣的弱者,都會有類似的悲劇,我們無法避免,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對所有的人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作者在關注現實反思現實中提升到了關注人性的高度,使作品有了大氣象和包容性。

作者對於主題沒有給任何的暗示,他只是呈現,只是精巧的佈置安排,我們只是能從中讀出他對於威利對於這個家庭以及類似威利所有人的悲憫和關懷,並深深震顫和感慨。作者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希望,那不是黑夜中生長的種子,而是威利的大兒子,開始正視自己和未來。

威利為自己,為家庭構想了一道道如彩虹般美麗的生活,然而風過,彩虹散盡,留給他的只有兩手空空的生命荒涼。阿瑟?米勒為我們展示一段慘淡人生,獨立歲月長河,解讀出一種晦暗的人生況味。

  推銷員之死觀後感篇二

美國作家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不僅再現了美國當時的社會背景,也真實的呈現了那個時期為了生存整日忙忙碌碌的人們。該劇被很多評論家看作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它深刻的描寫了那個時期美國的社會本質。與此同時,這部優秀作品也被不少中國觀眾所喜歡,甚至被搬到了北京人藝的話劇舞台上演出,並且大獲成功。英諾誠導演自導自演的話劇《推銷員之死》至今還是一部經典之作。

話劇,是一種以對話、以語言為主的戲劇形式。雖然它也能夠使用燈光、音樂,但主要的敍述手段還是以舞台上演員們的語言為主。在話劇《推銷員之死》中,主人公有大量的對白和獨白,那種自言自語、自問自答的表演方式也成為該劇的亮點之一,當然,這也和英諾誠導演紮實的藝術功底密不可分。藉助話劇的方式,我們看到了與電影截然不同的《推銷員之死》。通過英諾誠導演出演的男主人公威利·洛曼,觀眾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糾結矛盾的心情,一方面還可以體會到當時社會給予人們沉重的壓力和無情的摧殘。

説到話劇,語言的魅力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推銷員之死》中,語言的張力足以達到讓觀眾親臨其境的感覺。英諾誠導演扮演的`男主人公威利·洛曼是是一個具有典型人物特徵的角色,無論是阿瑟·米勒,還是英諾誠,都留給了這個角色極大的發揮空間,在語言上處處顯示出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在行動和細節上也不失時機的展現了威利·洛曼的自卑及愛面子。威利·洛曼是一個推銷員,已經花甲之年,卻還要在外面跑碼頭。他房子的分期付款即將還清,然而,他卻面臨着人生最艱辛的時刻。對於一個推銷員來説,賣的不僅是有形的商品,還有無形的夢想。然而,威利發現大家漸漸對他失去了興趣和耐心。他想向老闆求情,換個不必在外跑的工作,得到的答覆卻是“你明天不用再來了”。回首往昔,處處都是破碎的夢想,難以彌合的傷痛,早年荒唐留下的過犯,以及一系列連鎖的罪果。他寄予無限希望的兩個兒子,全都一事無成,並且在他的影響下,逃避現實。為了生計而煩惱的威利·洛曼對於兒子最初有着極大的期望,總覺得兒子能夠依他所想,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但由於自身和環境的因素,他的兩個兒子都漸漸遠離了威利·洛曼原本期望的發展軌道,大兒子居無定所,小兒子玩世不恭,都沒能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威利·洛曼的語言中漸漸透露了他作為父親喪失了他對兒子未來的期望,也漸漸放棄了自己對生命、對理想的美好願望,直到他選擇了死亡,選擇了從夢想的幻滅走向生命的結束。語言的力量,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表達了深淺不一的主題,更加豐富了該劇的內容和意義。

另一方面,以演員的動作、語言、對話,直接在聽覺與視覺上帶給觀眾極大的衝擊,通過情節衝突完成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僅取得了與觀眾之間的共鳴,也讓話劇《推銷員之死》的涵義得以昇華。藉助舞台的效果,使話劇成為一種直觀性很強的藝術形式,不僅真實而且教會人思考,《推銷員之死》留給觀眾的是一種對生命、對生存的思考,威利·洛曼最後為了給兒子提供創業的資金,選擇了用死亡來換取保險金。這樣的親情是偉大的,但這樣的結局是可悲的,不僅展現了美國當時社會的冷漠,也體現了社會現實對生活對夢想的無情摧殘。所以,有人説“《推銷員之死》不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下美國人的悲劇”。

《推銷員之死》以家庭為核心,揭示了美國一個普通家庭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話劇中,每個演員真實的再現了面對種種問題時內心糾結的情緒,還原了男主人公威利·洛曼回憶與現實交替的情節,以話劇藝術特有的綜合性,立體的講述了《推銷員之死》。因為是話劇,因為是以舞台為表演平台,因為每個角色都有突出的一面,所以在觀眾而言,該劇會引發人們對於生命、對於生存的思考。在情感上,該劇不僅實現了親情之間的強烈碰撞,也會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以旁觀者的姿態評斷是非、審視全局。這是話劇的魅力所在,因為它具有直觀性、舞台性、綜合性、對話性,它與其他的藝術形式相比,更真實更生動。英諾誠導演的《推銷員之死》在演出者與觀眾之間假設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就是劇場。在這樣的氛圍裏,利用語言的張力和演員出色的表揚,取得與觀眾的共鳴。正因為有了這樣精湛的演出,我們才能在話劇裏感受生存與生命,才能以威利·洛曼的心理來體驗那種夢想幻滅、平靜走向死亡的跌宕起伏。

真實與幻想交織,心理現實與外在表現交替出現,威利·洛曼的性格缺陷在他的言語中表露無遺,而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導致他最終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英諾誠導演的話劇《推銷員之死》更加中國化,沒有太多的動作,卻有着激烈的戲劇衝突,這樣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電影和書籍。社會的壓榨、生活的艱辛、殘酷的現實、深刻的悲憫、家庭的矛盾,在話劇《推銷員之死》中,還原了那些不為人知的人性,還原了生活的本來面目。也許只有在這樣的佳作中,我們才能更直觀的瞭解到話劇藝術所特有的魅力。

  推銷員之死觀後感篇三

讀書時,推銷員之死是選讀文章,記得引語介紹:小説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以及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關係。今晚觀看李六乙導演的話劇,卻對人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發現這樣的故事不僅在美國上演。應該説,現代都會生活下,每個人體內都隱藏着一個威利,在現實與回憶中徘徊,在生活與夢想中掙扎,思考死亡的價值。

丁志誠把這個小人物的複雜內心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像在鏡子裏注視日後的自己,不知道該選擇同情、厭惡、憐憫、還是鄙視。但,在還沒有走到用生命去換取兩萬元保險金的絕境時,我們不妨認真想一想:什麼是希望,什麼是生活。

PS:之前看到大家對結尾和音樂的感受,我也説説自己的。最後一段葬禮,節奏上確實有些脱節。但最後幾段音樂,個人認為卻還是比較到位,很好地襯托出人物內心矛盾的越發尖鋭、直至最終爆發。同時為人們在壓抑中尋求了一個突破,一種改變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