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27W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四季》這篇課文是課改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四冊中課文的第2課。它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寫,表示四季的特徵,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同學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彩圖色彩鮮明,形象生動,便於同學觀察和想象。學習了本文,能讓同學充沛感受到優美的大自然,從而讓環保意識悄悄地在他們心中萌芽,使他們養成從自身身邊小事做起的習慣,激勵他們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在熟讀課文的同時認識11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和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2、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四)教材處置

  二、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語文課程規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同學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立即。根據新課標精神,我的確立的教學方法是:

1、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以情境導入,在反覆練習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中識字,並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同學唱讀地問題。)

2、積極倡議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學習課文的保守,讓同學自主選擇喜歡的季節去讀,吧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

1、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努力開闊同學的思維,發揮想象,讓同學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並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説學法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儘可能多的知識教給同學,而是應該讓同學學會學習。本課我主要教給同學以下學習方法:

1、舉一反三法

教師精講第一自然段,交給同學學法:

(1)看課件,瞭解圖意。

(2)讀文,説一説這句話寫了什麼?

(3)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4)認一認,我們還可以從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

(5)讀一讀,把這句話有感情地讀出來。

這樣,同學可以根據學法,分成學習小組自學課文,在自學的過程中鞏固學法,形成能力。這樣舉一反三,有助於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努力朝着“教是為了不教”、“變學會為會學”的境界發展。

2、小組討論,生生户動互動

同學在扶學、自學第二、三、四自然段時,可以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生生互動,讓同學互相交流、協助,自身嘗試解決問題,從而讓同學在無戒備、輕鬆的氛圍中,聽取和採用他人的見解,自主的表達自身的觀點。

3、突出多讀,訓練能力

朗讀是一種技能,是日積月累逐步訓練而成的。朗讀能發展同學的思維,激發同學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許聯融為一體,同學朗讀能力的逐步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教學中,我注意讓同學聽範讀、聽錄音讀、輕聲讀、有感情地讀等多種方式訓練朗讀,讓同學在朗讀中感受四季的美麗,啟發同學把無聲文字化為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化的語言,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培養同學的朗讀能力,進行語感訓練。

  三、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勝利的一半,發明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能夠積極考慮,主動發言。於是,開始上課時,我先帶領着同學一同走入美麗的四季。 (課件演示)

美的事物總能激起小朋友們心中的熱情,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這樣的情境創設,能使同學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他們自身獨立去感知課文內容。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程改革倡議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即讓同學在聽、説、讀的過程中儘快地認識並掌握生字。於是,我相機讓同學自身練習朗讀課文,並採用四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使同學對課文有一定的瞭解,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級同學學得快,忘得也快。為了協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為同學設計了一個有趣的“選水果,認生字”的識字遊戲:即一種水果對應一個本科要求認識的生字,選中自身喜歡的水果,並快速地讀出生字。在整個遊戲過程中,我讓生字和小朋友們一次次見面,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識字,這樣就達到了鞏固生字的目標了。

(三)指導朗讀,體會含義。

通過前面自身練讀的過程,同學對課文已經比較熟悉了。但是,一年級同學唱讀現象是比較普遍存在的,怎樣克服呢?在這裏,我採用了指名讀、教師範讀、扮演讀和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訓練同學掌握朗讀的技巧。經過這樣多的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同學就讀得有聲有色了,唱讀得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同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佈置同學分成四人學習小組來扮演讀課文,引導同學大膽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把自身從詩歌中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他們自身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小朋友們搖身一變成了小草芽,小荷葉,穀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同學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同學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琅琅。小朋友們已經能夠衝出老師的翅膀,自由地進行多種形式地朗讀了。

(四)自主選擇,開闊思維。

經過識記、練讀、體會地過程,同學已經對課文琅琅上口了,怎樣使他們對課文印象更深刻呢?於是,我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一成不變地教學保守,讓同學自主選擇自身喜歡的季節來讀。(課件)有的小朋友選擇春天,有的小朋友選擇夏天,還有的選擇秋天或是冬天。同學們很主動、很樂意去選擇,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自主選擇的同時,我還佈置了拓寬思維的訓練。當小朋友選擇了秋天時(課件),我問:同學們,你們還能從哪些事物身上知道秋天來了呢?小朋友們把自身想到的和看到的都説出來,開闊了同學的思維,打破了課本的限制。

(五)趣味作業,課外延伸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我引導同學考慮:同學們,一年四季這麼美,我們用什麼方法把他們留在身邊呢?有的小朋友説;我可以用畫筆畫畫,把冬天留下來。有的説:我可以用攝像機把夏天的美麗景色拍下來,這樣夏天就留在我身邊了。有的説:我把楓葉做成書籤,秋天就被我留住了。小朋友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充溢童趣。於是,我相機讓小朋友們明白:自然美、生活美無處不在,要想留住美,只有從自身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環境維護的小衞士。

同時,我還讓小朋友們把自身喜歡的季節畫下來,怎麼想就怎麼畫,同學的興趣極高。這樣,把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打開了同學的思路,使同學進一步感受到美的存在,在不知不覺中萌生了環保的意識。

在本課的整體教學過程中,我充沛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同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愛學。更好的為同學服務,是我一直探索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我將沿着這個方向鍥而不捨地奮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