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範本

來源:文萃谷 5.25K

教學目標:

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範本

1、初步瞭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舞蹈,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通過聽、唱、舞、創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學難點:為歌曲創編不同的動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子琴。

課時數:1課時。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感受大草原

1、師:小朋友們,愉快的音樂課開始了。今天的音樂課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瞧!(出示小紅馬畫面)它來自遼闊的大草原,今天特意來請我們到它的家鄉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體起立,我們拉好韁繩,擺好姿勢,跟着小紅馬出發吧!

2、律動:隨《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騎馬動作。

二、走進大草原

1、欣賞草原風光。

2、學跳筷子舞。

師:(出示筷子)咦?這是什麼?(筷子)你可別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裏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師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懷疑,那讓老師給你們跳一段吧!

(1)師示範動作

手位:簡單的筷子交叉敲擊動作 。 腳位:前蹲、後仰。

(2)師:怎麼樣?信了吧!誰學會了?

(3)指名學生上台示範動作——師指導——台上學生帶領大家一起跳——全體學生跟音樂齊跳。

3、變化筷子舞節奏。

(1)師:簡單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學就會了,現在老師要給筷子舞變個魔術,你們仔細找一找,它變在哪?

(2)師示範

(3)學生説——練習

4、師: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節奏譜)變變變,你們瞧!這個新節奏變到這兒來了,老師用紅色的符號表示,還變了一個動作在這兒呢!(師示範)

5、師生合作表演節奏:我邀請你們跟老師合作一下,我來念前面的節奏,你們來念後面紅色的節奏,可以嗎?

(1)師念前面節奏,生念後面。

(2)念前面節奏,生敲後面。

(3)師:敲的這麼好,我也想加入你們的隊伍,我來敲前面的節奏吧,你們還是敲後面的部分(師敲前面節奏,生敲後面)

(4)師:用你們的節奏告訴老師它的節奏,讓筷子發出聲音吧!(學生完整敲擊歌曲節奏)

(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隨音樂齊跳。

6、加入腳步師生齊跳。

7、師生隨音樂齊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師:歡快的筷子舞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們勤勞、勇敢、放牧、歡歌,你們聽。

2、聆聽範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隨琴哼唱:你覺得小牧民在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跟着老師的琴聲高興的唱起來吧!

4、指導缺點:

“草兒青青羊兒肥”——青青的草兒跳起來了,肥壯的羊兒扭起來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隨老師琴聲再唱。

6、師生用歡快的歌聲對唱:聽到小牧民唱的這麼自豪,老師也想來當一回神氣的小牧民,讓我們來比一比,誰唱得更神氣?(師生隨琴接龍唱)

7、師:唱得比老師還神氣,我可有點不服氣,我要拿出筷子,邊唱邊跳跟你們比一比。(師生接龍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師: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個個神氣的小牧民,現在就讓我們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嗎?

9、拓展小結: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過了快樂的一節音樂課,我們一起騎馬、唱歌,最高興的是一起學習了筷子舞。其實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種,聰明的蒙古人民還能用許多生活中的東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

教學反思:

本課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帶有濃厚草原風格的兒歌,旋律流暢自然,朗朗上口;情緒熱烈、歡快;節奏跳躍性強,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動感,表達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喜悦自豪的心情。

在教學中,本課着重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以及舞蹈帶來的`律動感,也瞭解和掌握一些簡單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動作,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簡單做了一些準備,查閲了一些蒙古族風土人情的資料,課堂基本的程序就是:節奏練習——歌曲學習——表演歌曲。

整個課堂進行的還是比較順利的,課堂氣氛很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是我感覺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

1、在舞蹈動作的學習中,對學生的組織沒有做好,整個程序的進行有點亂,應該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動作做得再整齊規範一些。

2、在最後一個環節的表演中,沒有做到全體的參與,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融入最後的表演中,把自己作為表演者,而不是一個觀看者。

通過這節課,我思考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其育人功能,它絕不是簡單的唱、跳、奏。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