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來源:文萃谷 2.3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 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 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教學具】

1、電腦課件、展示台

2、學具袋(光盤、直尺、細繩子或皮捲尺、水彩筆、樹葉、作業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大樹爺爺告訴我:小螞蟻特別喜歡練長跑,瞧!一隻螞蟻把一片漂亮的樹葉當作運動場,它正準備沿着樹葉的邊跑一週,你覺得它應該怎麼跑?(現在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跑的?)根據學生看螞蟻爬過樹葉的動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提示: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我們再看看是不是這樣跑的。小螞蟻爬過一週的長度是樹葉的什麼呢?

板書課題:什麼是周長(周長的認識)

【設計意圖】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枯燥的空間與圖形的數學內容還不是很感興趣,所以通過一個童話故事引入新課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畫一畫、評一評感知周長

(1)課件出示各種封閉與不封閉圖形,問:哪些圖形是有周長的?

(2)畫幾個自己喜歡的封閉圖形。

(3)展示學生作品,並指出圖形周長,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體驗周長

(1)描一描

A、課件出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讓學生指一指、説一説周長

B、描一描光碟的邊線,問光碟的內部線是它的周長嗎?

(2)摸一摸(44頁摸一摸)

讓學生用手分別摸一摸數學課本封面的邊線及文具盒面的邊線,與同桌交流認識周長

(3)走一走

怎樣走才是教室的周長?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學習活動以及各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學習過程中循循漸進的掌握知識。

三、操作實踐,鞏固新知

1、量一量(44頁實踐活動)

(1)測量自己的腰圍與頭圍

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量出結果並記錄下來,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測量過程;

(2)測量樹葉的周長

自選測量工具,測量樹葉周長,並在小組內交流測量方法

2、圍一圍(45頁第1題)

讓學生描出圖形的周長,結合課件讓學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點,但是隻能描一週,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設計意圖】

讓學生與同學合作量一量身邊的一些物體的周長,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實踐訓練,深化新知。

1、想一想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長應該怎樣量?四邊形呢?為什麼?

2、算一算(45頁第2題)

課件出示幾幅圖形,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活動,鼓勵學生用多種計算方法正確算出圖形的周長

3、練一練(45頁第3題)

運用課件,通過測量、移動的方法,直觀的比較兩組圖形的周長,從而深化知識

【設計意圖】

練習題由易到難,從基礎題到拔高題,層層深入,這樣既顧及到全班好中差三個層面的學生,又為尖子生補充了"營養"。

五、歸納總結,完善認識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設計意圖】

讓學生從小就能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整理,並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板書】

什麼是周長(周長的認識)

封閉平面圖形

繞邊線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邊線

一週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初步測量圖形的周長。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演示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維。教學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並計算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線、捲尺、圖片、計算周長表格等。學具準備:直尺、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建構模型。

1、以遊戲話題談話引入,課件演示喜羊羊繞水塘跑一週的畫面。提醒生注意觀察喜羊羊跑過了哪些路線。動畫演示跑過一圈的路線。接着演示美羊羊繞另一水塘跑一週的動畫。

提問:如果它們以同樣的速度繞各自的水塘跑一週,誰先回到起點?為什麼?

2、引入“周長”,提示課題。

水塘一週的長度,就是水塘的周長。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數學新朋友——周長。

二、嘗試探究,認識周長。

1、出示各種圖片。學生觀察。

這些圖片都認識嗎?它們的周長在哪裏?

2、指出圖形的周長。

先抽生演示指圖形的周長,老師引導明確從起點出發走一週回到起點。再讓每生選三個圖形指出它的周長。

3、找身邊物體的周長。讓學生找然後彙報。

5、變式練習,加深對周長的理解。談話:我們找了這麼多圖形的周長,是不是所有圖形都有周長呢?

(出示“下面圖形是否有周長”和“下面圖形的周長是否標對了”兩道題)

4、理解周長的含義。

你認為什麼是圖形的周長?

抽生試説

看書上描述的概念同時板書(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三、合作探究,強化理解。

置疑:有什麼辦法能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

1、抽生説方法。

2、小組為單位測量周長,填在表格裏。

3、彙報方法及結果。引導發現方法的多樣性。

四、學以致用,練習鞏固。

課件出示練習題,完成、彙報、講解。

五、全課總結。

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週;

2、理解周長的概念,瞭解測量周長的方法;

3、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表象。

1、從“一圈”抽象到“一週”。

情境:在元旦活動中,我們班的相片需要將合影貼上花邊,我們來看看怎麼貼。

課件演示貼法一(花邊貼在相片中間),學生髮表意見,貼對了沒有?應該怎麼貼?根據學生的意見演示貼法二(花邊貼邊緣但不封閉),學生再踴躍發表意見,學生邊在圖上指認位置邊口述:花邊應該貼到起點,才是貼了一圈。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一圈演示完全,並指出圍着相片一圈也可以説成圍相片一週。(板書:一週)

同時出現上述兩種貼法,組織學生辨認:相片的一週是不是這樣的呢?學生指出不是一週的原因,並提出修改方法。

2、累加長度,明晰相片的周長。

提出問題:把這張相片貼一週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呢?為此老師量了一下這相片的四邊的長度,課件依次呈現數據:長20cm,寬10cm。要求學生計算花邊的長度,分享計算方法。教師再問:60cm是表示相片哪裏的長度?(相片一週的長度),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課題。

二、整體理解周長的本質。

1、辨析一週,物化為形。

課件呈現實物:樹葉、三角板、數學書、時鐘。提問:這些物體表面有沒有一週?要求學生在練習紙上把四種事物的一週用水彩筆描出來。個別展示,課件重演描繪過程。

2、操作演示,體會“周長”的本質。

提問:要想知道這個三角板的一週有多長,怎麼辦?(用尺子量)課件出示三角板三邊的長度:10cm、14cm、10cm。三角板一週的長度到底是10cm還是14cm?學生辨析後計算三角板一週的長度。師生互動,辨析34cm的意義。

以鐘面為例,問學生怎麼測量鐘面一週的長度,對學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導學生使用軟繩和直尺進行測量,並問學生如何測量樹葉一週的長度。

3、辨析並概括概念。

師:剛才我們選研究了什麼是一週,這是相片、樹葉表面、三角板、數學書封面和鐘面的一週。接着我們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週的長度是60cm,三角板一週長度是34cm,鐘面一週的長度是xxcm,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測量樹葉一週的長度,每一個圖形的一週都有自己固定的長度,我們把圖形一週的長度叫做它的周長。(板書)

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五角星、角、餅形,組織學生辨析。提問:這些圖形都有周長嗎?如果沒有?説明為什麼?引導學生髮現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補充板書。學生齊讀。

三、內化鞏固,解釋應用概念。

1、生活中舉例説出哪些物體表面也有周長?(黑板、桌面等)

2、教材P84第3題;下面每組圖形的周長一樣嗎?通過測量每條邊的長度再相加的方法,發現第1組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第2組中右圖的周長比左圖的周長要長。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題;下圖的長方形被分成兩部分,哪個部分的周長長?通過辨析總結出周長的大小與圖形的大小沒有關係,不是圖形大周長就大。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穫!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在具體情景中,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及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樹葉,毛線,練習紙

一、情景引入

孩子們你們去過圖書館?那裏有很多好看的書,管理員為了方便大家的閲讀,為大家準備了精美的書籤,但是書籤還沒有剪下來,你們願意幫忙剪嗎?第一張:明確從邊線剪。

第二張:告訴孩子可以從邊線的任何地方開始剪。

第三張:一起剪

並引出周長的概念(板書)

二、找身邊物體的周長

大家已經認識周長了,那能不能找找身邊物品的周長呢?

孩子找,指周長。

三、描出平面圖形的周長

用水彩筆描出平面圖形的周長。

拿出其中一個平面圖形,象房子,並給它添上門,窗,來強化周長的概念。

四、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小朋友們能不能幫幫我老師,告訴我這片樹葉的周長呢?

小朋友想辦法。

最後用毛線圍一圍,做標記,測一測,量出樹葉的周長。

五、周長的加深練習

1、小正方形個數一樣多周長可能一樣可能不一樣。

2、小正方形個相互不一樣,周長也可能一樣

3、長方形分成兩部分,周長是一樣。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説出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探索,鍛鍊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觀察、動手操作、比較和遷移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進一步瞭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滲透“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算理。

三、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

學具:長方形和正方形、直尺、繩子。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讓學生在教室中間圍了一個大大的心形,找其中一位同學按照老師的示範來沿着這個圖形的邊線走一圈,其他同學注意觀察。

提問:剛才這位同學是沿着圖形的什麼走了一圈?(邊、輪廓)

引出課題:周長。

(二)生成新知

1.出示若干平面圖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計算周長。

預設1:用繩子圍一圈,將繩子的長度量一量

預設2:用尺子測一測

(教師巡視,指導練習)

師:那我們來一起計算一下課前準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先和同桌指一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指哪裏的長度,再同桌合作驗證並做好記錄)

2.探究長方形周長

①測量數據。課件出示新的長方形:

②計算周長。

③交流彙報。

④得出結論。長方形周長=長×2+寬×2,長方形周長=(長+寬)×2

3.探究正方形周長

(1)課件演示:將長方形的長逐漸縮短,變成正方形的過程。

(2)交流彙報。

(3)總結:正方形周長=邊長×4。

(三)鞏固提高

1.判斷以下圖形是否能測量其周長?

2.基本練習

(1)學校有一個花壇,長11米,寬8米,求花壇的周長。

(2)一塊正方形土地,邊長是6米,要在它的四周圍上籬笆,籬笆至少長多少米?

3.提升練習

王伯伯有一塊一面靠牆的長方形菜地,長10米,寬6米,如果要圍上籬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四)小結作業

小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説,然後告訴大家。

作業:1.回家後,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

2.測量一下課桌、凳子、書本的面,並計算它們的周長。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周長的含義。

2. 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具體的活動,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

3. 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考,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1. 剪一剪。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非常可愛的卡通頭像圖片(電腦演示:三幅卡通頭像圖片),認識它們嗎?在三幅卡通頭像圖片中,你最喜歡誰就把它從紙上剪下來,看誰剪得又快又好!

學生拿出圖片,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卡通頭像。

2. 説一説。

討論:你是怎樣剪的?(沿着頭像的邊剪的)學生互相評價剪出的作品,體會頭像的邊的意思。

小結:沿着頭像的邊剪,就是沿着頭像四周的邊線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頭像四周的邊線嗎?(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間互相指一指)

揭示:頭像四周邊線的長就是頭像的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 提供實例,認識周長

1. 教學例題。

出示游泳池圖:這是一幅兒童游泳池圖,你能指出它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游泳池圖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

出示樹葉圖:你能指出樹葉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這片樹葉四周邊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2. 練一練。

(1) 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還能指出我們身邊一些物體某一個面四周的邊線嗎?

學生可能指出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課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體的面的邊線,並説一説它們的周長分別指什麼。

(2)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

談話:你能描出這些圖形的邊線嗎?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在書上第62頁第2題上描一描。

用實物展示台展示學生的作業,互相評價。

提問:我們描出的每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什麼?

三、 引導探究,測量周長

1. 自主探究。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出示長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的硬幣)先在小組裏討論怎樣測量它們的面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學生可能想到量、圍、滾等不同的方法。

組織活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三件物品,小組分工合作,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

學生按要求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硬幣面的周長,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2. 反饋。

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彙報一下,你是怎樣測量長方形名片的周長的?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1) 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

(2) 量出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

(3)用一根細線沿名片的邊線圍一週,再量細線的長;

(4) 把名片沿直尺的邊翻動一週。

比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長,在這些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麼?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五角星紙片的周長的?有不同的方法嗎?

再問:你認為測量五角星的周長,用什麼方法比較合適?(量出其中一條邊的長,再用這條邊長乘10)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

追問:為什麼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圍或滾的方法呢?

3. 小結。

提問: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你有什麼發現?

談話: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活地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4. 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

提問:你有辦法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自己先試一試。

反饋:你是怎樣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5. 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

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學生搶答,並説説是怎樣計算的)

6.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並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四、 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一片樹葉,你有辦法量出這片樹葉的周長嗎?(在討論不同方法的基礎上,明確用圍的方法測量樹葉的周長)

談話:請同桌同學合作,用圍的方法測量這片樹葉的周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測量的結果,並説一説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

課件演示:用細線沿樹葉的一週圍一圈,最後展開細線,量出樹葉的周長。

五、 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穫嗎?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周長的認識,你想説些什麼?

談話:認識了周長,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其實,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你發現了嗎?

欣賞短片: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

談話: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瞭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通過圍,量,算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考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周長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尺子,樹葉,卡片等

一,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描一描】

1,同學們,天是越來越冷了,到處樹葉飄落。老師來的時候蒐集到了一些樹葉,想欣賞一下嗎 你收集了哪些 (舉起來)這些樹葉真漂亮,你能在紙上描下它們的形狀來嗎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好!誰願意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實物投影展示)請用筆指着,説清楚沿着什麼,從哪裏開始,又到哪裏結束。説得真好!誰再來説 (板書:邊線)【如果沒出現這樣的詞語,在演示後教師説:我們把這樣的一週(手勢)的長叫做:邊線】

【説一説】 看我們畫的圖形,這畫的其實就是樹葉的什麼啊 樹葉的邊線就是(樹葉一週的長度)

【摸一摸】 那我們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樹葉一週的邊線嗎 邊摸邊説説什麼是它一週的邊線。(一名展示説)

4,看來,不管從哪裏開始,大家都是沿着樹葉的邊線描了一週或摸了一週,請看(動態演示) 這一週邊線的長度,我們就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誰再來説一説:什麼是樹葉的周長

(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教師展示了許多漂亮的樹葉,給了學生美的享受以後,學生有了得到樹葉的慾望;緊接着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又讓學生用描的方式把圖形保留下來描樹葉的輪廓,短短几分鐘描的過程,學生的體會在不斷地加深,這種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師用再多的語言都無法替代的。這樣教師就抓住了學生的心態,使課堂氣氛驟然升温。教師又讓學生通過説一説,摸一摸活動,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聯繫起來,加深了學生對周長的理解。)

二,通過實例,認識周長

【指一指,説一説】我們通過樹葉的邊線,認識了樹葉的周長,下面我們來看這幅圖(課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邊線嗎 先指給同桌看看,然後指名上台指。池口邊線是什麼顏色 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邊線。那麼這游泳池池口一週邊線的長我們就叫做池口的什麼呢 (周長)

【看一看】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周長還有很多,看。(課件出示其他圖片)

【描一描】

剛才我們認識了物體上的邊線,那這些平面圖形有邊線嗎 如果選擇你喜歡描的一幅你選擇誰 能一筆描出它的邊線嗎 其他人都能嗎 (課件練習2)打開書翻到62頁,拿出水彩筆,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描完後展示。我們同學沿着圖形的邊線描了一週,這一週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誰來説説它們的周長 (長方形先開始)

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發現無論物體或圖形一週的長我們都可以叫做邊線,而這一週邊線的長就是他們的周長。

【練一練】看我們同學學的這麼認真,兩隻小甲蟲也來湊熱鬧拉,它們把樹葉當成了運動場,我們來看一看那一隻爬的才是樹葉的周長 (課件)

(教師進一步來揭示周長的含義,通過實際物體的邊線周長抽象到平面圖形的周長,再到數葉的小甲蟲圍周長的富有童趣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完善周長的概念,同時為周長的測量引入到實際物體埋下伏筆。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映來看,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賦予枯燥的學習內容以純真的兒童氣息和快樂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實幫助學生建構了對周長的理解,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三,引導探究,測量周長

【測量周長】

1,那麼小甲蟲到底爬了多遠我們有辦法測量嗎 誰來説説 (集體交流)然後同桌合作測量樹葉的周長。

2,試一試:是不是所有的周長都要圍一圍呢 請看,誰先説説它的周長是什麼 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知道它們的周長,同桌各選一個量一量,算一算。

小結: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出了樹葉和平面圖形周長,説明我們一定是要根據物體的形狀特點和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直線圖形選擇直尺比較合適,曲線圖形選擇圍的方法比較好。

3,老師這還有一個圖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麼方法測量它的周長呢

有不同的方法嗎

(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讓學生從數葉的周長的測量過度到平面圖形的周長測量,這樣符合兒童的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進而總結出周長的測量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探索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內化:曲線圖形採用化曲為直的轉化方法,象這樣一些直線圖形的周長,要先測量出邊長,再計算所有邊長的總和,能根據周長的含義來計算簡單的平面圖形。)

【練一練】

我們研究了周長的測量方法,下面圖形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們的周長嗎 要求用算式表達出計算的過程 誰來口答 (練一練4)為什麼這樣就是它的周長

這些圖形周長你能很快算出來嗎 要不要用尺子去量 為什麼 小組合作自由解決這個問題。練一練5

你怎麼算的 (結合學生的算法板書)

同學們真聰明,不僅會用各種方法計算周長,還能感藉助方格圖,求出各種圖形的周長。

(在方格紙上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重點是解決方法的多樣化。學生可以結合平面圖形的特徵,在計算時採用簡便方法,從而為後續的學習作好鋪墊。特別是對於不規則圖形周長的計算,學生想出了許多可行的方法,滲透了轉化,割補等重要的數學思想。)

四,拓展延伸,運用周長

【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學習的快樂嗎 我們也可以評價一下別人:你覺的小組裏誰在哪個方面比較突出或者你有什麼建議想對他説的

【拓展】

今天的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可廣泛了,(課件)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隨處可見。

做樹葉書籤。今天你們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希望大家一起記住這個時間,我們可以把我們喜歡的樹葉製成書籤。在背面寫上上課時間。展示(成品)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經過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探索用多種適當的方法來求出平面圖形的周長。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通過實例,體會周長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會測量和計算周長。

四、教學具準備: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森林裏要開運動會,小動物們正積極進行準備。請同學們看屏幕。

2、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它們跑的路線有什麼不同?

3、那大家知道嗎?前兩隻小兔子跑的這一圈兒,實際上是這兩塊草地的什麼?今天我們學的知識就與小動物們跑步路線有關,大家有興趣嗎?

(二)探索新知

1、概括周長的含義

(1)誰能説一説這塊四邊形草坪的周長是指什麼?

觀察:看一看,發現了什麼?這個四邊形的周長是指什麼?

(2)這塊三角形草地的周長是指什麼?請同學們伸出手來描一描。

三角形的周長是指什麼?

(3)討論:第三隻小兔子跑出的圖是這個草地的周長嗎?

想一想什麼是周長呢?

(4)歸納:沒有缺口的圖形或者説“封閉”的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板書: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2、指出實物的周長

(1)同學們看,一片樹葉、一面國旗,它們都有周長嗎?説一説並指一指,它們的周長是指什麼?

(2)你還能找到哪些物體表面的周長?

3、動手操作、探究得到周長的方法

(1)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周長是什麼,那麼我們用什麼辦法能知道平面圖形的周長呢?

提出問題:小蜜蜂為運動會準備了四種不同形狀的獎牌。屏幕出示:

如果給每個獎牌裝上一條金屬邊,每個獎牌要用多長的金屬呢?

(2)動手操作

提出:你用什麼辦法能得到它的周長呢?

(3)小結:我們剛才在求周長方法時,發現一個圖形比較平直就可以用尺子來量,比較彎曲就可以用繩子來量,還發現對稱的圖形只要求一半就行了……

(三)拓展延伸

1、量一量,填一填。

2、下面每組圖形的周長一樣嗎?你是怎麼想的?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並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並能指出和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難點:用自己的方法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受周長

同學們都有在操場上跑圈的經歷,如果,我想跑一圈,該怎麼跑

生:

哦,選好起點,從起點出發,跑一圈回到起點,這就是操場一週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這有一片樹葉,有3只小甲蟲,沿着樹葉爬了一圈,仔細觀察,誰爬的距離才是樹葉的周長

(課件演示)

生:第1只

為什麼第2只不是 (不夠一圈)

為什麼第3只也不是 (超過一圈)

二、動手操作,體驗周長

剛才我們找到了操場,樹葉表面的周長,你們還想了解哪些圖形的周長呢

生:長方形,圓形,

請你看看你的周圍,什麼東西的面就是長方形的

生:

拿好你的書,請你摸一摸,指一指它的周長.

學生體驗

門的面也是長方形的,誰來指一指它的周長

學生上台指

你能指出黑板表面的周長嗎 請你來試試.

學生上台指

為什麼黑板這條線段你不指呢

生:它不是

(課件出示長方形)哦,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圍成長方形四條邊的總長.(板書)

圍成是什麼意思

生:封閉.

(課件出示正方形)誰來指一指它的周長

學生上台指.

正方形的周長是

生:圍成正方形四條邊的總長.

(課件出示三角形)那三角形的周長是

生:圍成三角形三條邊的總長.學生説老師指.

(課件出示一組圖形)這麼多圖形,一個一個説太麻煩了,誰能用一句話來説説,它們的周長

生:圍成圖形所有邊的總長.(板書)

什麼是周長 學會了嗎 吹牛吧!

那我來試試,這有幾個圖形,你能指出它的周長嗎 (課件出示)

學生辨析

三、探索辦法,測量周長

認識了周長,現在我想知道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我該怎麼辦

生:用尺子量.

量幾次呢 (3次)

再把3次的結果加起來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長方形呢 它的周長,你覺得要量幾次呢

生:4次

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生:2次

為什麼可以只量2次呢

生:它對邊相等.量出一條就知道另一條的長度了.

你們聽明白了嗎

如果是正方形,最少量幾次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生:1次

為什麼

生:四條邊一樣長.

像這些直直的邊,我們可以用尺子量,那有的邊不是直的,(課件出示圓形)我們怎麼辦

生:用軟尺,用繩子圍

這些辦法真不錯.不能直接量的,我們可以藉助別的東西來量.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周長,你覺得你學得怎麼樣 想不想繼續挑戰自己

(課件出示思考題)想一想,下面這個圖形量幾次就能知道它的周長

生:

(課件演示)剛才他説的方法就是,瞧!移完以後,這是個什麼圖形呢

那我們可以量幾次就知道它的周長了呢

下課.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是蘇教版義務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測量及計算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能正確測量和計算一些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2.使學生在認識周長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拓展學生想象的思維。

3.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組織有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4、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數學思維,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周長的含義,會測量並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

説一説下面圖形其他邊的長度。

2 4釐米2釐米

(一)創設情境,認識周長

1、認識邊線

(1)談話:秋高氣爽,小兔子們準備進行一場跑步比賽呢。

引導:比賽的規則是草地的邊線跑一週,最先跑完的獲獎。(板書:邊線一週)這裏的一週是什麼意思?邊線又是指什麼?

師:同學們,仔細看,比賽開始了!

(比賽規則:每隻小兔沿着草地的邊線跑一週,最先跑完的獲獎)

提問:看清楚了嗎?哪隻小兔子能得獎呢?為什麼?

指出:第三隻小兔子能得獎。第一隻跑的慢,第二隻跑的路線不符合規則,而第三隻從這一點出發,沿着邊線跑,又回到了這一點,這才是沿邊線跑了一週。它跑過的路線,就是草地一週的邊線。(板書成:一週邊線)讓學生集體説一説:一週邊線。

(2)豐富感知

讓學生了解“想想做做”第一題題意

要求同桌相互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並説説要怎樣指。

交流:指名學生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注意指導學生指正確,説明白)

説明:(比劃演示)指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要從邊線上一點開始,沿着封面的邊線繞一圈再回到這一點,經過的路線就是數學書封面的一週邊線。

讓學生依次指一指課桌面和三角尺的一週邊線。

交流:指名學生分別指一指課桌面、三角尺的一週邊線。

2、認識周長

(1)描述概念

出示三張書籤

引導:你能指一指每張書籤的一週邊線嗎?

讓同桌之間互相指一指,説一説一週邊線。

指名學生(演示)指一指書籤的一週邊線。

追問:剛才大家指的都是書籤的什麼?(一週邊線)

指出:一週邊線有長有短,這裏書籤一週邊線的長,就是書籤的周長

(板書:一週邊線的長=周長)

(2)深化認識

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描出一週邊線。

交流:展示學生描的一週邊線,檢查一週邊線描得是否正確。

追問:這裏每個圖形一週邊線的長是它的什麼?

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平面圖形的周長。

(板書補充: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周長)

互動:請你在題裏任意選一個圖形,把它的周長指給同桌看一看。

(二)測量計算,加深認識

1、出示例2的三角形和四邊形,你能知道它們的周長各是多少嗎?請你想辦法解決,算出周長寫在圖形下面。

學生測量、計算。

交流: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

你又是怎樣知道四邊形的周長的,是多少?

提問:算圖形的周長,為什麼要先測量每條邊的長,再相加?

小結:周長是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所以把一個平面圖形每邊的長相加所得的長,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周長。

2、完成“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樹葉。

引導:同學們,有什麼辦法能知道樹葉的周長是多少呢?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看看哪位同學最先想到辦法。

交流:你想到了什麼方法?(圍一圍,量一量)

師:請同學們用圍一圍,量一量的方法,測量出你們手中樹葉的周長,並把周長寫下來。(學

生操作)

師:你們樹葉的周長是多少?為什麼這樣測量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你認為測量時要注意什麼?(緊沿邊線圍號,正好一週,拉直再量)

師:我們圍一圍,量一量得到的長度,就是圍成樹葉一週邊線的長,是樹葉的周長。

3、小結:學到現在,你知道周長指的是什麼了嗎?要知道一個平面圖形或者物體面的周長,你有哪些辦法?

指出:通過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我們知道了周長是指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要知道周長,可以把圍成圖形每條邊的長相加,也可以用線圍一圍、量一量。

(三)練習鞏固,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能算出它們的周長嗎?計算時想想可以怎樣算,為什麼這樣算。

學生獨立計算周長。

交流:每個圖形的周長是怎樣算的,周長是多少?

注:板書算式,注意比較不同的算法,説説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計算周長,就是求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度。計算時,可以根據每條邊長度的特點,採用合適的方法靈活地計算。

2“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每個圖形的周長指的什麼?同桌的小朋友互相指一指。

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多少?能算出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小朋友獨立想一想。

讓學生計算周長,分別指定每個小組完成一個圖形。

交流你們小組是怎樣計算周長的。(引導説明怎樣想的)

指出,根據條件靈活的計算周長,可以使計算簡便。小朋友以後解決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想,圖國有更合理的方法,儘量採用。

3 思考題

一片長方形草地被分成A、B兩部分,小鼴鼠和大象要分別繞A、B兩塊草地跑一圈,他們跑的路誰長呢?

師:覺得小鼴鼠跑的路長的舉手,覺得大象跑得路長的舉手?

提問,小鼴鼠和大象跑的路線分別是什麼?他們的路線分別由哪幾部分組成?

他們跑得路誰長呢?

(四)全課小結

1、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收穫了什麼?你還有什麼疑惑?

2、佈置作業。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周長的含義。

2、會測量和計算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周長。

3、在各項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良好的數學情感。

4、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及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周長的含義,會測量或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教師講述:小明和蕭軍在操場跑步,小明跑的是內圈,蕭軍跑的是外圈,他們都跑了一圈。他們跑的一圈叫什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認識周長。

二、 新知探索

1、 感受周長:你能用手去摸一摸自己課桌面的周長、三角板和桌上的文具盒的周長長嗎?

(學生先小組內活動,然後請小組代表進行演示)

2、 測量周長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比較課桌和三角板的周長的長短呢?(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測量課桌的三角板的周長,並彙報本組測量周長的方法。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跑道,指明讓學生到前面量一量,看一能不能量準。學生量過後。

教師總結:像跑道圖上內圈和外圈這樣形狀不規則的圖形,我們在測量他們的周長時直接用直尺不方便,可以先用線圍一圍,再測量線的長度就可以了。

三、 實踐鞏固

1、 試一試

先請學生用筆描出兩個圖形的周長,再請學生獨立測量或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集體訂正時請學生説一説自己是用什麼方法求得周長的。

教師:像這樣的圖形,可以用線圍一圍再測量也可以直接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再加起來。

2、 P45,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做題,同組的學生互相檢查。

3、 P45,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時分別請學生説一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比較不同的計算方法那一種自己更喜歡?為什麼?

4、 P45,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觀察、比較,看一看他們的周長是不是一樣的。在動手量一量。

5、 教師談話:老師準備星期天去買褲子,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腰圍是多少,你們可以想辦法,現在就幫我量出來嗎?

學生交流測量方法,指名學生上台測量。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的知識,你會測量周長嗎?你認為自己今天表現的如何?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結合具體的圖形或事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初步學會測量並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能對具體圖形進行觀察、度量、計算,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認識周長的含義,探索求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方法,並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地參與到認識“周長”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自已的感性體驗,獲得對“周長”的理解與掌握;感知圖形或事物感知、認識、理解擊長的意義,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掌握測量周長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意義。

教學準備:米尺、細繩、樹葉、平面圖形、軟捲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一)剪一剪

師:請你把最喜歡的卡通頭像圖片沿着邊剪出來。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圓形。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是正方形。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是長方形。

師:請你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夾住圖像的邊線中的一點處,再用右手的食指沿着圖像邊線畫一圈。

(二)説一説:

師:同學們剛才説畫一圈之外還可以用別的詞語嗎?

生:畫一週。

師:同學們從這一點處形始畫,再畫一週回到這一點,這個過程封閉嗎?

生:封閉了。

二、認識周長:

(一)畫一畫。

師:用剛才的方法,請同學們畫一畫你喜歡的圖形或物品。

生:我畫了一本數學書的面

生:我畫了一張桌子的面。

生:我畫了一個筆盒的面。

師:請同學們留意這位同學畫的過程(沒畫完的長方形)

生:老師這個同學還有一部分沒畫出來,不完整。

師:總結:從一點開始,最後回到這裏結束,形成一個封閉的圖形。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沒有。

(二)指一指

師:桌面、籃球場、書面等等是什麼形狀。

生:都是長方形。

師:在長方形的圖片上指一指周長。

生:我從這一點開始畫,沿着長方形的邊車一擊回到這一點的長度。

(三)摸一摸。

師:示範摸書本一週的邊線(強調一週)

生:摸桌面、數學書面、筆盒面、黑板面。

(四)量一量。

師:指導用皮尺任選你喜歡的物品、圖片量一量周長。

生:量腰圍、量樹葉、量桌面。

(五)算一算

師:説出你的計算周長的方法。

生: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①5+5+6 ②3+3+3 ③4+3+4+3

師為沿邊畫一畫周長

生:①1+1+1+1 ②2+1+2+1 ③2+2+2+2

三、課學時總結

師: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生:周長—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叫做周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