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案

來源:文萃谷 1.98W

【目標引領】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教案

一、 基礎目標

1.掌握詞語:別出心裁、琳琅滿目、邯鄲學步等。

3.瞭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並把握處理兩者關係的態度及其意義。

二、發展目標

1.理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優點與缺點,並舉例加以説明。

2.理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的作用。

3.學習對比論證的手法,加以合理使用。

【過程記錄】

一、預習

1.識記字音

慰藉(jiè) 載體(zǎi) 有悖常理(bèi) 沉溺(nì) 上乘佳作(chéng)雕塑(sù) 宣泄(xuān) 匱乏(kuì)

2.識記字形

別出心裁—才幹 以偏賅全—以偏概全 聲嘶力竭—廝打—撕毀—歇斯底里

3.識記詞義

別出心裁: 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琳琅滿目: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容止》:“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原謂所見皆名流。後以“琳琅觸目”謂眼前所見都是珍貴的物品或美好的詩文。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

以偏賅全:片面地根椐局部現象來推論整體,得出錯誤的結論。

雕蟲小技:比喻微末的技能。多指刻意雕琢詞章的技能。

匱乏:缺乏

2.預習過程中感到不理解的問題:

二、學習

1.摘抄文中表明中國文化的一些經典語句。

2.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的優點與缺點各表現在哪裏?

3.中國與西方文化差異巨大,我們就如何對對待兩者差異?

三、質疑

1.思考:重視並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在全救化進程日益加劇的歷史背景下有何作用?

2.通過學習你還有哪些疑問,記下來認真思考,與同學、老師討論交流。

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滲透(shèn) 載體(zǎi) 有悖常理(bèi)

B.玄思(xuán) 沉溺(niè) 上乘佳作(chéng)

C.軀殼(ké) 慰藉(jiè) 處世哲學(chù)

D.雕塑(sù) 宣泄(xuān) 日益匱乏(kuì)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修養身心 相互交融 惟其如此 吐納導引

B.聲嘶力竭 不可思異 經世致用 地質戡察

C.息斯底裏 別出新裁 知足長樂 無足輕重

D.弘揚國威 延年易壽 雕蟲小技 以偏蓋全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我們要在宏觀的視野下 不同民族文化的優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並加以比較。

②作為理性生命的極度表現,西方人的科學事業是對人類理性生命力的探究,是一種精神的 。

③只重實踐而忽視思辨的傳統,有助於防止我們的民族陷入宗教神祕主義的精神 。

④我們不應將某種文化中的單一元素視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種文化來 和取代另一種文化。

A.考察 沉醉 誤區 統攝 B.考查 陶醉 誤區 統治

C.考察 陶醉 錯誤 統治 D.考查 沉醉 錯誤 統攝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中國式的武術不僅要打得準、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繡腿之中獲得一種美的享受。

B.如果一味強調我們不僅在科學上要向西方學習,在藝術上也要向西方靠攏,其結果必然就像邯鄲學步一樣。

C.有人錯誤地以為工藝和藝術是屬於有之不多、無之不少的雕蟲小技,其實這恰恰是中國文化的強項。

D.一走進第十屆上海國際時裝展覽會展廳,我們頓覺眼前一亮,各色各樣的時裝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二)佳句品讀

文句:

理由:

(三)文段理解

如果説中國文化的弱點存在於感性與理性兩極,因而其體育與科學均不夠發達,那麼,其“富礦”恰恰處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的交融地帶,因而其藝術與工藝特別發達。説中國是一個藝術和工藝的國度,不僅是由於我們的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先秦的詩經、戰國的楚辭、漢代的辭賦、六朝的驕文、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明清時代的小説這些純藝術的上乘佳作,也不僅是由於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仰韶的彩陶、良諸的玉器、殷商的青銅、漢代的石像、唐代的三彩、宋代的泥塑、元代的青花、明代的園林、清代的宮殿這些泛藝術的工藝精品,而且是由於我們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藝術之中。就在西方的經院哲學家們通過邏輯或數學的手段來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奧祕時,自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卻要將寫詩和作文看成是每一個國家官吏所應具備的必要的素養。因此,與西方不同,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不必躲在幽暗陰森的教堂裏去研究天文歷算,但卻必須以琴、棋、書、畫來修養身心。儒家以忠孝安邦、以禮樂治國的傳統,自然會把文章提到“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高度;道家“乘物以遊心”的處世哲學更容易讓人們以藝術的態度來對待全部生活。

1.文中加引號的“富礦”比喻什麼?

答: 。

2.為什麼説“中國是一個藝術和工藝的國度”?(不少於3點)

答: 。

3.中西文化各有什麼強項?

答: 。

【收穫整理】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中心內容






理解或評價






文章風格



寫作特色






【拓展遷移】

從思維方式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辯證思維與邏輯思維上:學者們常常用辯證思維來描述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用邏輯思維或分析思維來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歐美人的思維方式。他們認為,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包含着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其中中和論體現在中庸之道上,認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適度的合理性。對中國人來説,“中庸之道”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澱,甚至內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徵。

與中國人的辯證思維不同,西方人的思維是一種邏輯思維。這種思維強調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這種思維方式也叫分析思維,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像中國人那樣追求折衷與和諧,而是喜歡從一個整體中把事物分離出來,對事物的本質特性進行邏輯分析。正是因為思維方式取向的不同,使得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對人的行為歸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國人強調個人的作用,而中國人強調環境和他人的作用。

那麼導致這兩種思維方式存在差異的根源是什麼呢?我們不妨借鑑美國著名文化心理學家尼斯比特的觀點。他認為,東西方文化的發展有着各自的軌跡: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臘的傳統之上,在思維方式上以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和分析思維為特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則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響的東方傳統之上,在思維方式上以辯證和整體思維為主要特徵。尼斯比特從古希臘和古代中國入手,系統闡述了東西方思維的產生淵源和特性。

首先,從社會背景上講,古希臘社會強調個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種以個人主義為主的社會;而古代中國社會卻強調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一種以集體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社會。

其次,從社會認知系統上講,東西方不同的哲學和認識論在社會歷史背景中建構了不同的心理學理論。中國人生活中複雜的社會關係使得他們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來關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國人的自我結構是依賴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會關係比較簡單,所以他們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體和自身的目標之上。中國人的認知以情境為中心,西方人則以個人為中心;中國人以被動的態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動的態度征服世界。

對東西方思維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兩種文化對人的影響,而且對東西文化的交流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於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樣問題的時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異,對雙方的有效溝通都顯得極為重要。只有認識到這種思維差異,並且以此去指導行為,才能夠使雙方的交往更有效。

1.中國人與歐美人在思維方式的取向上具體有什麼差異?

答: 。

2.中國人的辯證思維與歐美人的邏輯思維各自強調的重點有什麼不同?

答: 。

3.尼斯比特從哪兩個角度闡述了東西方思維產生的淵源和特性?

答:① ,② 。

4.據文意,選出下列推斷能夠成立的一項:( )

A.“中庸之道”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已經內化成了每一箇中國人的性格特徵,從而直接導致了中國近代的落後捱打。

B.西方的分析思維要優於中國的辯證思維,因此中國人要善於向西方人學習分析思維。

C.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和分析思維開創了古希臘文化,而儒教和道教則造就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

D.在當今世界,東西方在思維方式上如果能做到求同存異,無疑必將加深彼此間的瞭解,也更能有力地促進東西文化的交流。

【資料鏈接】

陳炎:中國“詩性文化”的五大特徵

説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首先是因為“詩”這種文化產品在中國藝術中佔有着特殊地位。從春秋的“詩經”到戰國的“楚辭”,再到漢魏的“樂府”,從“唐詩”到“宋詞”再到“元曲”,詩這種形式雖然千變萬化,但卻始終佔據着中國藝術的主導地位,並滲透到以後出現的其他藝術形式之中:不僅戲曲“以詩為詞”,小説“有詩為證”,而且書法也要寫詩,繪畫也要提詩。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真正含義,是將“意境”作為一切藝術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從這一意義上,可以毫不誇大地説,傳統的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

其次,説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不僅是因為詩的精神主宰着中國藝術的整體精神,而且也由於以詩為靈魂的藝術精神影響和左右着藝術之外的文化產品。在感性活動方面,中國的體育並不以開發人的肉體極限為目的,也從來不陷入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而是在感性宣泄中強調理性的制約,在肉體的拼搏中注重智慧的較量。最能代表中國體育精神的不是足球,而是太極拳,它不是一種忘乎所以的肉體迷狂,而是強調身與心的統一、氣與力的和諧。直到今天,我們在國際體育競賽中的強項大都帶有藝術的成分,如體操、跳水、技巧之類,而在足球、田徑等單純感性較量、張揚肉體迷狂的項目中,我們則常常處於先天的弱勢地位。説到底,中國人的體育觀念和西方人有着明顯的不同:中國人不僅要以力量、以速度為原則,更要以美為原則;而在西方人那裏,即使是所謂的“健美”活動,也不惜為了考察人的肉體極限而將其變得畸形……在理性方面,中國的科學並不以開發人的理性能力為目的,也從不陷入阿波羅式的精神沉醉,而是使理性的運演不脱離經驗的內容。正如中國的體育活動往往具有藝術特徵一樣,傳統的科學活動也常常具有審美的性質。例如,張衡的“地動移”既可以看作是一件科學儀器,也可以看作是一件藝術精品;而傳統的許多中醫方劑則採取歌訣體。這同西方人將科學的發展引向邏輯化、思辨化、超驗化的軌跡完全不同。

第三,不僅中國古代的文化產品滲透了藝術精神,而且中國古人的行為方式也具有着審美的品格。與依靠法律來約束人們外在行為的西方不同,中國古代主要仰仗倫理來調節人們的社會活動。《樂記·樂本篇》雲:“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這樣一來,“樂”這種廣義的藝術,便不僅成了“禮”的合法補充,而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只有從這一意義上講,我們才能夠理解孔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的意義所在。在“禮樂文化”的構架內,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要符合“禮”的規範,而且要具有“樂”的儒雅,即具備審美的特徵。因此,就在西方的經院哲學家們通過邏輯或數學等手段來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奧祕時,自隋、唐而開始的科舉制度卻要將寫詩和作文看成是每一個國家官吏所首先應具備的素質。這種對國家的統治者和管理者的美學要求,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極為罕見的……。與儒家不同,道家是反抗禮樂文化的,但其“乘物以遊心”(《莊子·人間世》)的逍遙精神更容易讓人們以審美的態度來對待全部生活。無論是在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四十一》),還是莊子的“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莊子·大宗師》)都顯得比儒家更加接近於藝術的境界。因此,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們可以不懂天文、歷算知識,但卻必須用琴、棋、書、畫來修養身心。這種特有的行為方式和休養方式,難道不正是“詩性文化”的顯著標志嗎?

第四,從信仰方式的角度上講,中國的傳統藝術的過分發達,在功能上有着彌補宗教信仰的特殊意義。我們知道,在具有宗教傳統的西方社會,藝術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起着引導人們走向上帝的中介作用。與之相反,在沒有宗教傳統的中國社會裏,藝術的境界可以撫慰人們的情感、陶冶人們的性情,從而起着準宗教的功能。正因如此,被稱為中國思想主要支柱的儒、道、騷、禪四家,無不以審美和藝術為其最高境界。孔子畢生“克己復禮”,但在關鍵的時刻還是道出了“吾與點也”(《論語·先進》)的名言;莊子畢生“絕聖齊知”,但其“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莊子·天下》)的文章,顯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楚騷思想自不待言,其中的神人、仙女並不是信仰的對象,而是審美的化身;佛教本來是從印度一帶傳入的宗教,但中國化了的禪宗卻揚棄了其中的思辨內容和行為戒律,把它引向了充分自由的審美境界。唯其如此,我們才能理解,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聖經》,但卻有了《詩經》。這種“以詩為經”的文化現象,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第五,從語言的角度上講,説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也有着相當重要的理論根據。與印歐語系相比,屬於漢藏語系的漢語在詞彙上具有多義性、模糊性的特點,在語法上具有靈活性、隨意性的特點,在語音上具有因聲調而帶來的音樂性的特點,這一切自然無助於邏輯性的表述和科學性的思維,但恰恰有利於形象性的表述和藝術性的思維(參閲加爾通、西村文子《結構、文化和語言——印歐語系語言、漢語、日語比較研究》,《國外社會科學》1985年,第8期。)。一個民族的語言,不僅是一種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感受、乃至存在方式。從這個“存在的家園”出發,中國人自古就以一種詩性的思維和詩性的態度來對待世界。精通近十種語言的辜鴻銘指出:“漢語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它具有詩意和韻味,這便是為什麼即使是古代的中國人的一封散文體短信,讀起來也像一首詩的緣故。”(《中國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頁)

答案:

二、學習

1.寧靜以致遠”、“以不變應萬變”、 “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乘物以遊心”

2.西方文化在感性與理性的兩極最為發達:在感性一極,表現為體育活動;在理性一極,表現為科學活動。與之相反,中國文化在感性和理性的兩極都不發達,而發達的是感性和理性之間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的藝術和工藝。

3.我們不應以偏概全地將某種文化中的單一元素視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種文化來統攝和取代另一種文化。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強項,亦有其弱項;中國文化固然有其短處,亦有其長處。一種健康的文化心態,應該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之更加豐富、更加健全。重視並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中國與西方文化資源優勢互補

三、質疑

一種健康的文化心態,應該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使之更加豐富、更加健全。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還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四、訓練

(一)知識識記

1.D.A載(zài);B溺(nì);C殼(qiào),處(chǔ)

2.A.B.異—議,戡——勘;C.息—歇,新—心,長—常;D.易——益,蓋—概。

3.A.考察:①實地調查觀察,②細緻深刻地觀察;考查:用一定的標準來檢查衡量(行為、活動)。“考察”重實地或細緻觀察,“考查”重檢查,由句中“視野”可知,應當選“考察”。沉醉、陶醉程度前重後輕,選“沉醉”更能表現西人對科學事業的熱愛程度。誤區:長時間形成的某種錯誤認識或做法,重“區域、範圍”,且能與句中“陷入”更好地搭配;錯誤:不正確,不合客觀實際。統攝:統領,統轄;統治:①憑藉政權來控制、管理國家或地區,②支配、控制。由下文“取代”可知選“統攝”較恰當。

4.D.“琳琅滿目”適用於書籍或工藝品。

(二)文句:

在前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在後一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

理由:提出兩種新的見解,指出了重視並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的兩種重要功能。

(三)文段理解

1.(中國)文化資源最集中的地帶。

2.①我們的古人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純藝術的上乘佳作,②也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舉不勝舉的泛藝術的工藝精品,③而且是由於我們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本身就浸泡在藝術之中。或中國人往往以藝術的態度來對待全部生活。

3.中國文化中藝術與工藝特別發達,西方文化體育與科學特別發達。

課文內容



及其理解



中心內容



本文從論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入筆,具體分析了兩者的差異,並向深處開掘,找出了形成差異的原因,最後指明兩種文化對話的意義。在作者看來,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長項和弱項:西方人體育和科學最為發達,而中國人藝術和工藝最為發達。



理解或評價



中國與西方文化資源優勢互補,重視並弘揚中華民族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文化傳統,可以引申出“藝術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點,從而探討商品生產中的“審美附加值”的問題;還可以引申出“審美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從而探討人類的“情感慰藉”問題。



文章風格



寫作特色



本文從中西方文化資源的角度,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闡述了當今世界中西方文化對話的意義。



【拓展遷移】

1.中國人用辯證思維,而歐美人則用邏輯思維或分析思維。

2.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強調變化、矛盾和中和,歐美人的邏輯思維強調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3.①社會背景②社會認知系統。4.D。A“從而”後説法錯,B“優於”説法不當,C“開創”不合史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