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美術《凝固的動感》教案案例

來源:文萃谷 3.67K

教學目標

五年級美術《凝固的動感》教案案例

1.通過作品欣賞,使學生了解雕塑的多種材質、藝術特徵和表現手法,江西版五年級(下)美術教案。

2.讓學生從作品所表現的主題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義所在。瞭解雕塑家在塑造人體的同時,也賦予其理想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鑑賞能力。

3.通過雕塑不同的藝術風格,讓學生能理解"感人的形象"的真正含義,正確引導學生體會雕塑的藝術魅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教師可以通過文字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先行導人,引出"感人的形象"可以通過雕塑來表現。

2.對雕塑在表現的題材、技巧、情感等方面進行不同的比較、評述。

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以各種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屬、石、木等)材料,製作作出各種有實在體積的形象。按其形態一般分為圓雕,浮雕扣透雕;按材質劃分為泥塑、石雕、木雕、鑄銅、水泥,陶等。

雕塑本身是無語的、靜止的,但表現的內涵卻是寬泛的,這與對象的永恆動感形象密切相關。

3.欣賞作品可從此人手,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還可以從古代、現代的雕塑手法、技巧的差異導入,比較作品所呈現的動感,深入理解作品包含的寓意。

本課提供的作品大多數反映的是體育賽場上常見的一些運動姿態。這些雕塑用鑄銅、大理石、不鏽鋼等材料製成,各自表現的含義也非常有代表性。黎明的《崛起》表現了我國登山運動員在征服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時的激動神情。雕塑以雄渾的手法體現巾國在世界之林的崛起。布爾德爾的《大力神海格力斯》是藉助神話題材來表現人的思想與感情,通過對人物的塑造,表現健美有力的軀體,表達人性與神性完美結合的審美特徵。

  第二課時

1.教師出示一些古典的和現代的經典雕塑圖片或幻燈片給學生欣賞,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説説你對以上三個"擲鐵餅者"作品的感覺有哪些不同之處,並談談以體育運動為題材所創作的雕塑作品的美感。

教材中選取三個"擲鐵餅者"的作品並列評述,充分展示了同一個瞬間動作,三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永恆的運轉》採用完全平衡的動作,舒展有力。《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塑的代表作,以寫實手法展示運動人體外溢的力量之美。《挑戰》是一尊耐人尋味的雕塑,通過殘疾人運動員的一擲。挑戰極限、挑戰自我的精神一進而發,且線條和體塊簡單概括。

羣雕是雕塑作品中常見的一種形式。白瀾生的《接力》、雷宜鋅的《中國女排》均通過體育運動當中的團體項目為創作基礎,展示給人們那激動人心的團隊合作精神,每個人的神態動作均圍繞主題進行組織安排。

2.通過雕塑作品《崛起》和《中國女排》所表達的內容,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評價

1)學生能否通過欣賞雕塑作品,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啟發,體會"感人"的動感形象,理解作品的真正含義。

2)學生能否多方面地評述雕塑藝術形象的魅力,並能運用文字來表達對作品的認識、感受。

3)教師能否充分地剖析作品,並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評述當中去,能否把看似平淡的、不動手的美術欣賞課上得生動有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