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梯形》案例分析

來源:文萃谷 2.1W

陳新苗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今天我又一次聽了他的這節送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梯形》案例分析

教下鄉的課——認識梯形,讓我受益匪淺。整節課聽下來學習的氛圍非常濃厚,陳老師善於關注

課堂,關注幼兒在課堂中的表現。她強調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按自己的特點學習數學,重視幼兒的操作過程和個別差異,讓幼兒從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設計系列化的操作材料,發展幼兒的應用能力,允許幼兒在操作中產生錯誤。

【案例背景】

認識梯形是中班下學期的一個學習內容。因此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

程中,已經對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等圖形有了認識,在此基礎上來認識梯形,對幼兒來説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由於梯形只有一組對邊是平行的,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得抽象,因此陳老師通過各種形式遊戲、操作活動,讓幼兒反覆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遊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一、重視幼兒的操作過程和個別差異,讓幼兒從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例子:幼兒自選圖形,孩子們通過仔細的觀察,請出三個小朋友的圖形,説説是什麼圖形,貼到黑板上,請其他的寶寶再看看自己手中的圖形,放到相應的圖形後面,集體檢查。在認識梯形的時候,陳老師又增加了難度,有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分析:在第一部分時候其實陳老師只用了很少的時間,但是通過這少時間卻大致地瞭解了孩子與孩子的差異。有的孩子在認識梯形時候已經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梯形的特徵了——梯形的一邊是有滑滑梯的。這個孩子真的是説的非常得形象。想然,班級中的孩子似乎對於這樣的梯形都能找到也都能認識。但是在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中就遇到了問題,陳老師用其他圖形比對了一翻,試圖讓幼兒發現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不同,但是孩子們總是回答不到這個點上,這時陳老師靈活地取出了正方形,比對了一下,小朋友們馬上就發現了一個梯形的一角是直直的,所以叫直角梯形。另一個圖形兩遍都有滑滑梯而且是一樣坡度的是等腰梯形。這樣通過一些努力孩子們終於初步認識了梯形中兩個特殊的梯形的名稱。

思考:這讓我想到了平時在數學區域活動時按特徵排序。我們先按花色歸類好再排序是否要快呢?有幾位幼兒開始動手按花色歸類,然後試探着慢慢的排序,對能力差的幼兒,讓他們不考慮花色直接排序,慢慢的給他們增加難度,讓他們也能按花色歸類再排序。儘管幼兒都會分類排序,但幼兒的操作水平存在明顯的差別,我並沒有急於干涉幼兒的操作方式,而是當大部分幼兒都操作後,在集體活動中以競賽的方式讓幼兒明顯看到不同方法所產生的速度差異。經過共同討論,幼兒認識到把花色相同的或數字相同的歸在一起,就能更快更方便的進行排序。對於個別有困難的幼兒,我開始只為他們提供單種花色的撲克牌,然後逐漸增加難度。因此,我覺得只有重視活動的過程,才能發現幼兒不同的思維特點和個體差異,才能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設計系列化的操作材料,發展幼兒的應用能力並允許幼兒在操作中產生錯誤。

例子:梯形還會翻跟斗,他們翻呀翻呀,都藏到了機器人身上了,我們一起找找,找到了就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來。分為集體與個別,並逐一檢查。

分析:陳老師設計的機器人教材是本節課的亮點,也是幼兒學習興趣最濃的一個環節,同時很好地利用了已經掌握的經驗去分析圖形的特徵,正確地找出梯形,使孩子們對梯形的認識更加深。

但是陳老師設計的'機器人有幾塊是很難的,用一個通俗的字説就是“叼”,她故意將有些梯形畫的不完整,或者彎曲了一點,拉長了一些。每一孩子找到一塊就進行分析並説出理由。但是第一個孩子就找錯了,通過集體檢查孩子們才知道,原來要很仔細觀察才行,並不是很容易的。有了經驗接下來簡單的孩子們很快都找到了。但是在找最後一塊的時候孩子們要麼是找錯了,要麼就是沒有發現,但是發現陳老師並沒有那麼着急地想馬上公佈,而是再三請孩子們看仔細。只是因為最後一塊隱藏得實在是太隱蔽了,孩子們最終沒有將它找出來。最後由老師公佈,但是這一點都沒有影響到本節課的效果,反而讓孩子們明白了看某物做某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再仔細。課後陳老師就是每節課都是有缺陷的,每個孩子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每個孩子的觀察能力也是不等的。我們要允許孩子出錯。

思考:平時在數與量的感知匹配過程中,我設計了送禮物的教具,在小籃中放着1至10圓點卡片和相應的各種五顏六色的物品。如:一把牙刷,兩個積木,三塊橡皮,四顆鈕釦,五粒糖果……在操作中孩子們馬上採用了先歸類後排序的方法,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使數量展示又快又明顯。對物體數量的感知幼兒基本已會,但能否用記點子的方法把他們記下來,這對於幼兒來説又是一個難點。在歸類排序的活動後,再讓幼兒把小圓點記下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數量的感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感受了陳新苗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形式的同時在她的身上也看到了一種創新的精神。相信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學習實踐中,只要我們關注了課堂、關注了幼兒,孩子們一定能對一些抽象的數理邏輯知識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並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我們的數學教育也更加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