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數學教案四篇

來源:文萃谷 1.2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四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四冊第67—6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讓學生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合作中培養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難點: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比較角的大小的多種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一些實物或圖形。

學具:活動角的模型、不規則紙張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聯想無限, 激趣導入

師: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甜甜的生日,你們想一起參加他的生日晚會嗎?讓我們去快樂一下吧!(課件:甜甜的生日晚會並展示禮物)

師:(這些圖形中有角嗎?)關於這個問題你們能解答嗎?

師: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的角呢?快來説一説。

師:(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談到了各種角。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種角,通過學習,我們再來判斷剛才同學們所説的角是不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角。

(評析:新課伊始,許老師為了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甜甜過生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環節,並利用課堂再生資源,留下伏筆:同學們的舉例是不是都是我們今天學的角?)

  二、觀察感知,出示課題

(電腦出示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六角形。)

師:我們學過的這些圖形中有角嗎?誰來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角?(生來回答,師隨之指出圖形的角。)

(課件出示鬧鐘、剪刀、扇面等物體中大小不同的角,電腦閃爍。)

師:同學們,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它們的表面上有角嗎?,我們一起把它們的角找出來吧!

師:讓我們把幾個角從物體上搬下來看看。(課件演示角的抽象過程,屏幕上留三個大小不同的角。)

師:同學們,這些在圖形上、在生活中所找到的角,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平面圖形——角。(板書課題: 認識角)

(評析:數學來源於生活,從圖形上、物品上找角這一環節,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而設計的,是為使同學們初步感知生活是數學的藍本而設計的。)

  三 、操作實踐,自主建構

1。演示操作(折一折、摸一摸)

師:看着角的樣子,你們能不能用這樣一張不規則的紙折出一個角來呢?(同學動手摺一折)

師:我也折一個角,同時教授角的“頂點”和“邊”。)

師:同學們,拿着你自己折的角,請你和同桌説説哪裏是角的“頂點”和“邊”,並摸一摸它,看看你有什麼感覺。(學生一邊摸角一邊説感受:頂點是尖的,兩條邊是直的。)

(評析: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對新知識的感知、體驗的過程。教師設計“折一折”“摸一摸”“説一説”的這一環節,體現了這一理念。強化了角的特徵的認識:尖尖的點,直直的邊。)

2、演示操作(畫一畫)

師:你們會折角,那你們會畫角嗎?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好嗎?(師示範:先畫一個小小的點,它的名字叫“頂點”,再分別從頂點出發畫出兩條直線,它們的名字叫“邊”,我們用“∠”表示一個角。小朋友,我們把這個角記作:∠1,“∠”這是表示角的符號。同時,為了區分不同的角,我們通常在這個符號的後面註明一個數字或字母。這個角我們把它讀作:角1。)

師:這就是我們的平面圖形——角,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認識“頂點”和“邊”這兩位新朋友高興嗎?現在請同學們用筆和尺子跟着電腦一起來畫一個角,別忘記把角的“頂點”和“邊”寫上。

教師:通過折角、説角、畫角,誰來説説,角的組成。(角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

(評析: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 操作參與這一教學設計適應了兒童好動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符合着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角的內涵,並利用語言描述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渠道,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在各抒己見的發言中,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通過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對原本枯燥的角各部分名稱的認識感到了興趣,並且記憶很牢固。通過畫角,總結角的組成,使學生對角形成完整的認識。)

3、判斷並標出角

(1)師:同學們剛才學得很好,下面我們來判斷一下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多媒體出示一些圖片:桌拐(無頂點)、椅拐(有頂點,有一條邊是彎的)、操場一角、磁磚一角,請學生判斷在這些圖片上所標出的物體的輪廓線,是不是角,不是角的説明理由。]

(2)師:現在再回想一下,同學們剛才所舉例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評析:這個過程是請學生進一步感知,角在我們身邊,並與導入呼應。 至此,對角的感知與認知這一條主線流暢而突出。)

4。角的'大小比較

(1)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能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識別角。

大家看,老師這裏有幾個鐘面,你們看到了什麼?(當學生説出每個鐘面都有角,並指出這幾個角有大有小時,教師切入。)

師:這四個鐘面上時針與分針所形成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多媒體出示)

當學生説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時,誘發思考:“你是怎樣判別的?”學生如果説出“張口大,角就大”時,要強化這句話,多請幾位學生説説。同時,老師取出一個活動角説:“誰告訴我,怎樣演示張口大小?”當學生演示正確時,教師要提醒學生邊演示邊説,“張口越大,角越大”。並多請幾個學生説,最後請全班學生拿出活動角,互相説説,一起説説。並應用評價、鼓勵的語言強化這一結論。進而給出板書: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師:根據同學們説的結論,我們來做個活動吧,請組長給組內的同學發一個活動角。接下來要按老師的要求來做:①師先做一個大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老師小的角;並請一位學生説説是怎樣判別的。②師先做一個小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老師大的角;③同桌同學一起做角,比比大小;④請兩個同學上去快速地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根據張口大小判別)

(2)師:老師這裏有兩個角,大家説説它們誰大誰小?(出示兩個角的模型:A角,兩邊雖長但開口小;B角,兩邊雖短但開口大。)

如果學生説B角大,教師可故意説:“你怎麼説B角大呢?我覺得A角大,瞧,這邊多長啊,我得用兩個手拿,咱請全班同學説説哪個角大?來,同意××同學説的請舉手,同意老師説的請舉手。然後請不同意見的雙方的同學來説説自己的想法。

當學生説道B角雖然邊長短,但張口大,所以B角大時。老師再強調:可是A角的邊長啊。引導學生説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然後,老師再多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已的看法,究竟哪種意見對?待統一認識後,再請全班同學互相説説,最後利用評價來強化這一結論。並給出板書:角的大小與邊長沒有關係。

(評析:在這個環節,老師創造了知識情境、問題情境、操作情境,提供了探索的素材,將大量的時間、空間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進而歸納總結出判別角的大小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學得有味,學得開心,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環節的設計中,還突出了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資源的重視、把握與應用,突顯了教師在教學改革中專業能力的不斷髮展。)

5。找角活動,豐富表象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角,我們的教室裏也有很多角。你們能找到它嗎?

請看要求:(1)可以離開座位去找角;(2)找到角後,請你摸摸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再和你的同桌同學説説;(3)音樂結束時就回位坐好。(學生活動,在教室裏面找角)

師:現在請幾位同學來交流反饋。

(評析:這樣的活動練習,有趣味,有新意,讓學生再次感覺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種設計也體現了老師別具匠心,為每個孩子提供均等的機會,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

6、德育教育

師:生活中角是豐富多彩的,這有一組生活中的圖片,讓我們欣賞它們表面上的角。

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課件展示各種圖片(南浦大橋、金字塔、房屋、小飾品等),並儘可能的讓學生們説説他們從上面所能找到的角。

(評析:利用網絡,把大千世界濃縮進課堂,讓小數學變成大數學,讓學生初步認識數學的應用美與創造美。)

師:多美啊!生活中的角的確是多姿多彩的,它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美了。儘管角很美,可有時候角又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危害,比如這個講台上的角這麼尖,小朋友們走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它撞傷了。在我們國小樓梯口的安全宣傳教育圖片中,就有這樣一則兒歌。我們大家一起念一念:小小硬硬尖桌角,碰到它啊痛彎腰,走路遊戲多注意,免得碰得哇哇叫。

(評析:利用校園文化,適時、適當的進行德育教育,體現了教師心中有孩子,時時關注孩子的美德,也彰顯了教師數學文化素養的魅力。)

7、數一數角

師:剛才我們從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美麗的角,那麼,在這幾個圖形中,你能數出它們各有幾個角嗎?

(請組長給小組的每個同學發一張練習卡,請你認真地數一數,並填一填。)

① ② ③

學生彙報交流找角的情況,並通過幻燈展示解釋。

交流時,如果學生從②找出兩個角就要予以肯定,如果找到三個角,一邊要高度評價,另一邊要請這個學生通過幻燈逐個畫出,讓其他同學也初步感知這種找角的方法。同樣如果學生從③中找出三個角時,就要予以肯定,如果找到6個角時,就要請這個學生通過幻燈逐個畫出,讓其他同學進一步感知這種找角的方法。

(評析:這是引伸題,是發展思維的一個提高題,讓學生初步感知這種特別的找角的方法:有序、有規律,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感知數學本身的魅力,感受數學的韻味雋永。)

  四、拓展延伸、豐富知識

一張正方形的紙,用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每個人試着剪一剪:

(評析:發展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全部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內容梯度,呈現了階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交流、探索中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在學生得出理論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演示來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們得到的結論。)

  五、全課總結

製作帶有角的摺紙工藝品,再將他們的作品進行現場的展示,最後説一説本節課自己的收穫。

(評析: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展現了學生們創造性地想像和靈活的動手能力,對於被展示作品的學生,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3、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會提出除法應用題的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口算練習:我們來開一列特別快列車來計算出他們得數吧﹗

93 84 86 255 306

183 59 44 62 78

2、根據乘法寫出兩個除法算式。47=28

68=48

79=63

3、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二七( ) 六九( )

( )八五十六 六八( )

( )八三十二 九九( )

( )九四十五 ( )七二十一

二、合作探究

1、談話引入:你們最喜歡過什麼節日?是啊,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着佈置自己的教室呢!

請你仔細觀察主題圖,説説圖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從圖上你可以瞭解哪些數學信息?

2、小組探究: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解決問題:

a、他們做了56面小旗,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幾面?

學生列式:568=

用什麼方法求商?你是怎樣想的?

要是掛成7行呢?

b、做了49顆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多少?

c、帶來了27個氣球,每9個擺一行,可以擺幾行?

獨立完成,學生彙報。

學生歸納概括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4= 82= 96=

284= 162= 546=

287= 168= 549=

2、數學書練習題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這麼多的泡泡太美麗了,你會用口訣把這些泡泡上的題目算出來嗎?

(2)開火車計算。

3、小兔子過河:把同學分三大組,看哪個組的小兔子先到達對岸?先到達的獎勵一顆星。

4、小鳥回家:

(1)學生獨立計算

(2)連線

(3)彙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5、拓展題:

( )( )=7

( )( )=8

( )( )=9

四、課堂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熟練了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後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初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難點:數據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準備:統計圖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幼兒園到現在,你們參加過哪些比賽呢?

師:小朋友們個個多才多藝,老師真為你們有這樣的幸福生活而高興。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學校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我們班也準備組織一項活動比賽,大家高興嗎?應該組織哪一項活動比賽好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生自由發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積極地給老師提出了建議,都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們都是提問能手。但是我們只能舉行一項活動,你們説老師應該怎麼辦呢?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啊!這一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統計。(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二、調查統計,解決問題

1、調查準備 明確要求

師:我們先以小組單位進行調查,請小組長把1號信封裏面的統計圖拿出來,大家仔細看一看、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

生:這是一張最喜歡的活動統計圖,有5個直條,下面寫着跳繩、踢球、其他,還有兩個括號。

師:是啊!有跳繩、踢球,還有兩個項目沒有告訴我們,你們説應該填什麼活動項目好呢?其他是什麼意思呢?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一、 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根不同顏色的線繩,你覺得哪根長一點呢?

師:哪位同學能想出辦法,有根據的説出哪根長點,哪根短點?

(引出尺子)

師:非常好,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我們的祖先啊,就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那麼,到底怎樣用尺子量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尺量的方法,然後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釐米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

■ “0”表示起點,就像我們賽跑時都要從起點開始跑,那我們用尺子量物體長度時,也要從“0”開始量。

■ 刻度線有長有短。

■ 尺子上還有很多數字,這些數字都對着一根長的刻度線,所以數字幾,我們就把它叫做刻度幾,而且這些數字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尺子長些,數字就多些;尺子短些,數字就少些。

2、認識、感受1釐米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食指的寬度嗎?把你們食指摁在尺子上,你發現了什麼呢?(引出1釐米)

師:請同學們找找,自己尺子上,還有哪些是1釐米的。

生:從刻度2到3,或者3到4……都1釐米。

師:這説明了什麼呢?

l 尺子上每相鄰的兩條長刻度線之間的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釐米。

師:我們大家現在一起用手比劃一下,1釐米多長。互相看一下,計住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3、認識幾釐米

師:我們現在知道1釐米有多長了,那3釐米又有多長呢?

師:同學們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釐米的長度嗎?

4、用釐米量

師:剛才上課時,老師展示的2根線繩,到底哪一根長一點呢?現在,同學們先估計一下這兩根線繩各自多長,然後在測量比較一下,好嗎?

師:結果是哪根線繩長一點呢?能説説你是怎麼量的嗎?

三、 知識拓展

1、師:老師這裏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斷了一節,沒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麼這把尺子能不能用來量物體的長度啊?同學們能不能幫老師想一想辦法,好嗎?

2、其他測量長度的工具(課件展示)

捲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長度單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碼、裏、海里

4、《買鞋》的故事

四、 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麼啊?這些知識有些嗎?我們能不能象那個“買鞋的”一樣啊,為什麼啊?

五、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二)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釐米”.

(三)通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和學具

教具:1米的直尺、摺尺、捲尺,4釐米、6釐米長的紙條.

學具:1米的捲尺,1根較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提問

(1)量物體的長度用什麼工具?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麼?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釐米有多長?2釐米,3釐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應注意什麼?指名兩名學生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3)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量講台桌的長(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結果).因此,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

(二)學習新課

1.認識米

■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觀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釐米為單位.

■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捲尺,和教師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樣的.

那麼1米到底有多長呢?教師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從地面到講台桌的什麼地方是1米,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一條線段,讓學生觀察1米有多長.

■讓學生用自己的捲尺,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兩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麼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還是不到1米.同學們看到在公共汽車或電車的車門口有一個1米的標記,不足1米高的兒童可以不買車票,超過1米則要買票,同學們乘車要自覺遵守這一規定.

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2.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釐米,1釐米有多長呢?同學用兩手指比一下,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並排畫出1釐米.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用兩手比一下.那麼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教師出示摺尺,這是一把摺尺,伸直正好是1米,與1米的直尺相比,一樣長.看一看這把尺上有多少釐米.10釐米、20釐米、30釐米、……、100釐米.再看看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釐米;請同學們看看你的捲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釐米.同時,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釐米為單位,分成10份(如圖11).

同時板書: 1米= 100釐米

3.用捲尺量較長的距離

教師出示捲尺,並説明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捲尺.用捲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由學生拿住捲尺的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麼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三)鞏固反饋

1.兩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釐米

2.以4人小組為單位,利用4個人用1米長的捲尺,分工量下面的長度(每組量一項):前面黑板的長,後面板報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牆壁的長等.測量後,每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 )內填寫合適的長度單位米或釐米.

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長50( )

第四課時 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徵: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