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文萃谷 2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頤和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頤和園》教學設計15篇

《頤和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全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設計思想:

這篇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方式連段成篇的,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2—6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幾處景點,引導學生自己去找,找出各景物的特點,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兩處景物,當一名導遊,把自己瞭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在介紹當中積累詞語。

教學媒體:

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全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過程:

媒體使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復備課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都去過頤和園吧?説説那個景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板書課題)那裏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着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檢查:全班交流:

(1)生字:

頤:頤和園休養,保養。

爐:鼎爐取暖、做飯或冶煉用的設備。

燭:燭光蠟燭,用線繩包上蠟油,點着取亮的東西。

封:封建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臣屬。

豁:豁然開朗開通,敞亮。

巒:重巒疊翠連着的山。

佛:佛香閣梵語“佛陀”的簡稱……

典:古典引:標準,法則。

綜:綜觀總合。

宏:宏偉廣大。

罕:罕見稀少。

(2)區別多音字,形近字。

A、注音:處理()頤和園()繚繞()俯瞰()

綜觀()諧趣園()搖曳()蒙上()

B、讀詞語,結合課文想一想它們的意思。選擇自己喜歡的記下來。

變化無窮 千姿百態 數不勝數 山泉綠竹

栩栩如生 美不勝收 豁然開朗 小橋流水

碧波盪漾 柳暗花明 重巒疊翠 湖光山色

C、解決詞義: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而為開闊光亮。

重巒疊翠:形容翠綠色的山峯一層又一層,重重疊疊的樣子。

柳暗花明:柳樹成蔭,繁華似錦的景象。

栩栩如生: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就像真的活得一樣。查字典,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3、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什麼。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

課文比較詳盡的介紹了頤和園的那些景物?

5、檢查朗讀

四、默讀思考: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1、自讀自思,明確作者的敍述順序。(總述—分述—總結)

學生默讀思考後交流

首段:介紹頤和園的規模與地位。列舉了一些數字來説明它的規模之大。

尾段:總結全文,指出頤和園的特點和地位:“幾十一座美麗的大公園,又是一座宏偉的博物館”,“它在我國園林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園林史上也是罕見的”。

(開頭和結尾這兩段是總的概括介紹,中間一段比較詳細的介紹了頤和園內一些著名景物。全文按總述、分述、再總述的順序連段成篇。)

2、瞭解自然段意思,理清全文脈絡結構。

(一)用自己的話説説各自然段介紹了哪裏?

(二)看看全文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各部分主要寫什麼?

3、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介紹頤和園的規模與地位。

第二段(2—7):介紹頤和園中幾個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第3段(8):總結全文,指出頤和園的特點和地位。

五、教師總結

自由交流

觀看圖片

讀課文,圈畫生字和新詞,標出自己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讀詞語

默讀思考

讀課文分段

激趣導入

出示圖片認識頤和園。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

明確作者的敍述順序

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6、頤和園

規模大 景物 大公園

保存好 博物館

(總述) (分述) (總結)

作業:朗讀課文,繼續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深入閲讀課文,瞭解景物特點,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目標:

1、深入閲讀課文,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2、體會按總分總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3、背誦第7自然段。

教學重點:

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媒體:

資料及圖片

教學過程:

媒體使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復備課

一、整體回顧課文。

1、導入: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內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橋等人文景觀。

2、出示畫面及第1自然段,齊讀後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感受。

(規模大、保存最完好)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尋着作者的遊覽足跡,一同來遊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二、深入閲讀,體會景物特點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讀後交流:(引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圈畫在書上)

(1)詳細介紹的景物有: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

十七孔橋

(2)簡略介紹的景物有: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3、自由選擇,交流每處景點的特點。

過渡:剛才我們只是走馬觀花,現在我們來細細欣賞。你們想欣賞哪處景點就讀哪處。學生自由讀,師巡視。

過渡:我聽了聽,發現讀每一個景點的同學都有,可見頤和園的每一處景點都非常吸引人。誰先説?

(一)長廊:這座遊廊久負盛名,因其長——二百七十三間,被稱為長廊;因其畫多——被稱為畫廊。這些畫給遊人增添了樂趣。

出示學法1、細讀:找景物抓特點

1、提問:你覺得長廊怎樣或你體會到長廊有什麼特點?指名讀句子,(長、間數多、沒有相同畫)

出示學法2、精讀:研景物特點探究美

2、我們再來讀一讀,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反覆讀。

指名説,抓住728米、273間、沒有相同説

出示學法3:品讀:想景物畫面欣賞美

3、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等句子,發揮想象,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指名讀,説想象出的美景

過渡:同學們讀得很好。遊覽了長廊,我們再去萬壽山看看。剛才,我們在欣賞頤和園長廊美景的同時,也學習了一種新的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三步讀法。下面我們就來試着運用這個學法,自學其他部分。

(二)仁壽殿:先介紹殿內的設施,突出了皇家氣派。再寫殿後的近景和遠景,突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造園特點。

(三)佛香閣:運用了一組數據説明了佛香閣的高、大、雄偉。站在佛香閣上俯瞰昆明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四)大戲樓:大戲樓的格局、結構和用途,表明這座大戲樓“在當時的舞台建築上是十分先進的”。

(五)十七孔橋:由“面”寫到“點”,接着介紹橋的長度,形狀以及“十七孔”的道理。

(六)第7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共介紹了哪幾處景點。

諧趣園:山泉綠竹,小橋流水,再現了江南園林的特色。

買賣街:臨水而建,店鋪林立,使人彷彿置身於江南的水上城市。

廓如亭:我國亭類建設中最大的一座。

知春亭:在這裏可以縱觀頤和園的全景。

三、引讀最後一段,激發愛國情感

過渡:頤和園的美景數也數不清,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有道是(齊讀最後一段)

1、頤和園為什麼這麼美或你想説什麼?(談感受)

2、想不想更多地瞭解頤和園呢?(出示網址:)

四、課外延伸,培養創新精神

2008年我國將要舉行世界奧運會,想要把頤和園建造地更加美麗。如果你是頤和園的設計者和建設者,你會怎樣做?假如你是畫家你會在橫檻上畫些什麼?假如你是園藝師,你會在長廊兩旁栽種什麼?使它的四季都有誘人的景色。(想一想再説)

齊讀課題

默讀課文

思考

讀後交流

自由選擇,交流每處景點的特點

指名讀、説

讀最後一段

説一説

整體回顧課文

深入閲讀,體會景物特點

體會寫法

激發愛國情感

板書設計:

頤和園

一、規模大 保存好

二、詳寫: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

長廊、十七孔橋 (分述)

略寫: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三、大公園博物館(總結)

作業

1、熟讀課文

2、背誦第7自然段,並默寫。

3、選擇一處景點進行觀察。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背誦,總結景物特點,完成作業。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背誦第7自然段。

2、總結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3、學習寫法寫一處景點。

教學重點:

總結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教具學具:

投影片

教學過程:

媒體使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

復備課

一、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

(一)整體默讀思考:

1、課文屬什麼體裁的文章?

2、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二、整體讀文感悟寫作方法

(一)認真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哪裏?景物有什

麼特點?

(二)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點,結合課外資料,變文中語句為自己的語言向大家介紹。1、突出景物的特點。2、語言簡明。

三、讀句子,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投影出示:

(1)在長廊裏辨認畫上的人物、故事,是很多遊人的樂趣。

(2)長廊共有273間,每間廊裏的枋架上都繪着彩畫,總共8000多幅。畫中的山水、人物、花鳥,千姿百態、變化無窮,所以長廊又有“畫廊”之稱。

自讀體會,集體交流

提示:要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及語感,靈活使用這兩種標點符號。

四、學習並背誦第7自然段。

(一)自由默讀,思考:這段是圍繞着哪一句話寫的?介紹了哪些景點?各有什麼特點?

(二)放到全文中體會與其他景點的描寫有什麼不同?

(三)師引讀,生接讀,引導背誦,體會特點。

(四)獨立背誦。

五、默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思考:與《記金華的雙龍洞》比較相同和不同之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遊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遊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六、試寫一處熟悉的景物

過渡:遊覽了北京的景色我們再來看一看我們可愛的校園,怎麼樣?

1、説遊覽順序

2、説景物特點

整體默讀思考

讀句子

自由默讀,思考

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

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

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

頤和園

逗號頓號

遊覽順序觀察順序、

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作業: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按一定的順序,用一兩段話寫熟悉的一處景物。

《頤和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課時安排:2 課時

第1 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生字。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體會同為遊記但《記》與《頤和園》的寫作順序不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學生在頤和園中照的照片,説一説你們去過頤和園中的哪些景點。

新授

(一)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本課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

兩個同學互相讀這些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生字從課文中走了出來,出示會認的生字,你們認識嗎?

找同學讀

全班齊讀

回憶課文中所組的詞語

全班齊讀詞語

3.出示會寫的生字

分成小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這些生字註上拼音

小組內讀這些生字,把字音讀正確

讀課文中的詞語

4.記住生字字形

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寫錯的地方

同學互相交流

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説一説怎樣寫才能漂亮

自己練寫生字

全班進行交流

5.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能把課文讀得更加熟練嗎?

自己練習朗讀課文

請同學讀課文

全班齊讀課文

6.課文中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還不理解,畫下來

查閲漢語詞典,掌握詞語的意思

請同學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説一説他們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什麼?把每一個自然段的內容進行批註

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訂正

再讀全文,思考《記》與《頤和園》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小組內交流,請同學發言。

2.你們在讀書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提出來。

認為能夠解決的同學之間相互解決

最後提出解決不了的

三、鞏固

朗讀課文

作業

1.讀課文

2.寫生字詞語

作業

收集有關的資料

課後小結:幫助學生比較了《記》與《頤和園》的寫法的不同,並且進行了分段,還給學生補充了一篇按照遊覽順序記敍《頤和園》的例文,學生更是對寫作的順序一目瞭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體會頓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背誦第7自然段。瞭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以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

1、體會連段成篇的方法.

2、瞭解頤和園景物特點及其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築精緻,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細遊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二、新授

1.認真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哪裏?景物有什麼特點?

自由選擇最喜歡的一處景點,結合課外資料,變文中語句為自己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要求突出景物的特點;語言簡練。

2.學習並背誦第7自然段。

自由默讀,思考:這段是圍繞着哪一句話寫的?介紹了哪些景點?各有什麼特點?

放到全文中體會與其他景點的描寫有什麼不同?

師引讀,生接讀,引導背誦,體會特點。

獨立背誦。

3.出示兩個句子比較,體會逗號和句號的用法不同。

幫助學生進行總結用法的不同,練習朗讀這樣的句子

三、鞏固

以競賽的形式訓練詞語積累。

課後小結:文章語言優美,內容十分容易理解,因此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請學生多讀書的方面上,採用了品讀,學生在反覆的讀書中,能夠感受景色的壯麗與優美。

《頤和園》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語教材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記敍文,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景色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和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

選編意圖

1、瞭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

2、瞭解並學習本課按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敍、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蒐集、運用資料,積累語言的能力。

4、理解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

一、照片引入,激情引趣

(展示本班學生在頤和園內所拍攝的照片,通過學生介紹照片的背景,激發學生了解頤和園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1、出示照片:

同學們,你們認識照片上的小男孩嗎?大家一定想知道這些照片是從哪拍的。

2、生介紹自己遊覽頤和園的情況:

出課題並板書:

頤和園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頤和園》。

二、交流資料,預習反饋

1、導語: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課前老師佈置大家查找有關頤和園的資料,誰願意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講講。

2、學生交流資料。

(通過資料的交流,使學生對頤和園的認識較為全面,同時對學生查找的資料及時予以肯定,激發學生查找資料的熱情。)

三、範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中利用圖片、電教手段等創設一個旅遊的環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

1、導語:

的確,頤和園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們想不想到頤和園去看一看?那好,就和老師一起走進頤和園。

2、頤和園的課件,配樂範讀課文,感受頤和園的景色美。

3、回答:

頤和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四、整體入手,理清順序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再次感受頤和園的美,思考:

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引導學生明確作者是按照遊覽順序來寫的。)

2、快速瀏覽課文:

看看是否能用上書中的語句説一説作者的遊覽順序或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説明。

(充分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

3、小組交流:

學生可以畫遊覽示意圖,可以用書中的語句來概括。利用示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這些遊覽點學習作者按空間變換順序記敍的方法。同時抓住“進了、繞過、來到、走完、登上、下來”這些寫遊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度連接的表達方式,從讀學寫,讀寫結合。

五、抓住特點,感受美麗

理清了遊覽順序,可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到景物的特點,從而感受到頤和園的美麗。

1、通過初步的學習,我們對頤和園有了一定的瞭解,誰能説説頤和園的那一處景物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那一處景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為主線,既有利於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也可以讓學生感受作者抓住景物特點來描寫的方法。)

2、再讀課文:

注意反覆朗讀描寫給自己深刻印象的景物段落。

3、小組學習交流,師引導:

把給你印象深刻的景物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大家也和你有同樣的感受。可以朗讀,也可以做小導遊給大家介紹,還可以以遊客的身份説一説。如果把你查找到的資料也融入進去就更好了。

4、全班範圍彙報:

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形式來表達,如果採用朗讀的方式,讀後可讓學生評議:

他讀得怎麼樣?為什麼怎麼讀?

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如果學生採用導遊的方式,可讓學生以遊客的身份提出問題,共同研討,並從中滲透導遊的技巧。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教師只是組織、點撥。

⑴ 長廊:

師引導:通過導遊的介紹(朗讀)長廊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抓住重點詞句:一眼望不到頭,700多米、273間、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等等。)

怎樣讀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長廊很長?我們都來讀一讀。

(從中體會作者運用具體的數字介紹長廊長的特點寫法。)

⑵ 佛香閣:

師引導:

(學生介紹)出示圖片:

我們來到萬壽山腳下,誰能指出哪座建築是佛香閣?你怎麼認定就是它?

(體會作者抓住佛香閣建築上的特點來介紹景物的寫法。)

還可以通過看圖理解“聳立”一詞。

⑶ 佛香閣前:

師引導學生理解: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一句中作者運用“鏡子”和“碧玉”作比喻,突出昆明湖靜、綠的特點。

指導朗讀:

綠的樹,紅的牆,古色古香的建築,靜靜的湖面,遊動的船,真是太美了!我們再來讀一讀,注意讀出自己的感受。

⑷ 昆明湖(十七孔橋):

師引導學生想象“十七孔橋”的獅子形態,理解“姿態不一”的含義,可聯繫學過的《盧溝橋的獅子》一課來想象。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注意滲透導遊技巧,重點詞句的理解,朗讀和寫作的指導及想象能力的培養。)

六、組織資料,再次交流

導語:頤和園內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通過查找資料大家還要介紹哪些呢?給大家介紹介紹。

(在此安排資料的再次交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做到課內外知識的融合。)

七、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總結: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讓人説也説不盡。現在,我們的遊覽即將結束,如果讓你在頤和園的留言冊上寫下自己的感受,你會寫些什麼呢?

教學設計特點

1、努力改變串講串問的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平鋪直敍,在理清順序之後,抓住重點進行教學。以朗讀為主要手段,摒棄了不必要的分析過程,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2、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全員參與,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努力體現民主學風和對學生個性的尊重。

3、重視資料的運用和語言的積累,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如課內外結合和讀、説、寫結合的安排,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努力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可操作性強。

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教師應首先進入情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從而將學生學生引入到情境中去。

2、關注全體學生,注重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3、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對學生的語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在學生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力求使學生達到要求。

《頤和園》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共三篇課文,兩篇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一篇略讀課文《秦兵馬俑》,介紹的都是我國的“世界遺產”。《頤和園》這篇課文描述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着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葱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法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能把書看懂,但多數學生要從課文中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還要教師有方法的去引導。如果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不同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就會有效的學習遊記的寫法。

【教法學法】

1、談話激趣法:

學生在交流頤和園的美麗風光時,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撥動學生理智的琴絃,由此“披情入文”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2、情境再現法:

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以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共同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3、以讀促讀法:

在教學中,實行多項互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理解課文。用聲音讀出美、用心靈感受美。

【教學準備】

教材中配有三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教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查找更多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對頤和園有更深刻的瞭解,並在學文過程中適時展示收集的資料,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為了保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觀評為“世界遺產”,編成《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已有多處景觀名列其中。

播放CAI課件:《世界遺產名錄》一書,翻開扉頁,上面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文化景觀”。

今天,我們再去領略我國另一處景觀——頤和園的風光。

板書課題:頤和園

二、交流蒐集到的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頤和園的有關資料。請你介紹和展示收集的資料或圖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之處多讀幾遍,並做上記號。

2、同桌分段對讀課文,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四、檢查學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並做簡要評價。

2、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遊覽順序:

師:讀了課文,你已經瞭解了什麼?(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可相機出示文中三幅插圖:長廊、佛香閣和二七孔橋。)

師: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來遊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理清課文條理。)

(課件出示第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遊覽路線。)

師:請同學們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記敍遊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遊覽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

3、課件展現頤和園地形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遊覽順序的記憶。

五、佈置練習

自己最喜歡文中哪一處景點?把相應的段落多讀幾遍,想象文中描繪的美景。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舊知

課文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主要介紹了頤和園的哪幾個景點?

二、精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想想頤和園裏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寫該處景物的段落多讀幾遍,説説這處景物有什麼特點?

2、學生小組間交流學習情況: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師:頤和園裏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並説説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學生可能會抓住重點段(課文的2~5自然段)來談體會:

⑴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

描寫長廊的長,橫檻上的五彩畫沒有哪兩處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花木成蔭。

①CAI出示句子: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②學生讀後談理解:

讀了這幾句話,你感覺長廊這個景點有什麼特點?

(長廊“長”的特點可與“教室”的長做個比較來感受長廊的長。)

③出示長廊圖片:

欣賞長廊,感受長廊的長、美。

④指導朗讀:

長廊真是長呀,橫檻上面幾千幅畫又各不相同,畫家真偉大呀!請同學們感情朗讀這幾句話。

⑤請同學們仿照這幾句話來説説教室走廊的特點,如:

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學們拖得發白發亮,一側的水泥柱子非常堅固,不鏽鋼欄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⑵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描寫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

①CAI出示句子:

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②指名讀句子,談體會:

我讀後感覺佛香閣閃閃發光,排雲殿金碧輝煌。

③師指導寫法:

比起“長廊”,“佛香閣、排雲殿”兩處景點所花的筆墨非常少,是略寫。

④課件出示“佛香閣”插圖:

齊讀大屏幕上的句子。邊讀邊觀插圖,感覺佛香閣、排雲殿的雄偉。

⑶抓重點,體悟第四自然段:

①CAI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②學生讀後談感受:

昆明湖非常平靜,非常綠。昆明湖湖面像鏡子一樣光滑。……

③點明比喻句: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比喻形象、具體。

④師:“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句話更強調了湖面的平靜。句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形象?為什麼?

(體會“滑”字用得準確、形象,與“劃”字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

⑤啟發想象:

作者注意觀察,又發揮想象,把昆明湖的靜與綠寫活了。由昆明湖的“靜”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靜”的句子?

(課文《我們的民族國小》中“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⑥欣賞美景,感情朗讀。

⑷賞讀第五自然段:

①CAI出示句子:

“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着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葱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②學生讀後談體會: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有長長的堤岸,有不同式樣的石橋,有湖心小島。主要寫了湖中十七孔橋。

③教師總結: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是詳寫。

④CAI播放昆明湖的美景,並配音朗讀出示的語句。

⑤學生感情朗讀該段,想象美景。

三、總結全文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作者按遊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四、課後小練筆

學習了《頤和園》移步換景的寫法,課後同學們記一次遊覽活動。注意按一定順序描寫,抓住特點描寫。

《頤和園》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這篇講讀課文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讚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首先弄清遊覽頤和園的順序和文中所寫的幾個景色的方位。然後,着重理解幾個主要景色的特點,抓住最能表現特點的重點詞句,展開想象,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習目標】

1、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2、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

3、學會本課新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和愛美情趣的陶冶。

2、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瞭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課件,你想説什麼呢?

二、學生自學

1、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2、解決生字詞。

3、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4、小組代表彙報,集體糾正問題。

5、自己讀課文,要求正確。

6、兩人一組互相檢查,要求正確流利。

三、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輕聲讀課文思考。

2、小組討論。

3、代表發言,闡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第二部分:(2~5)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部分:(6)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清。

《頤和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頤、聳、閣、舫、眺、堤、態”這七個生字;會寫“殿、廊、柱、栽……”十一個字。

2、會正確地讀寫”神清氣爽、金碧輝煌、葱鬱、堤岸、眺望、姿態不一”這些詞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及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美景。

4、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結構嚴謹,文脈清晰的特點及感悟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2、字詞的書寫。

【教學難點】

字詞的書寫,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感悟頤和園的美景。

【教學過程】

一、出示多媒體──觀看頤和園美景圖

1、看頤和園的圖片:

同學們,遊覽了雄偉的長城後,今天老師想帶着大家去另一處地方看看。

2、揭示課題:

這麼美麗的風景是哪裏呢?

⑴ 出示課件:

18、頤和園

⑵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體會作者寫作的思路

1、自由地讀課文,要求:

⑴ 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⑵ 邊讀邊思考頤和園帶給你怎樣地感受。

2、檢查生字詞:

出示課件:

頤和園、柱子、栽種、獅子、硃紅、大殿、長廊、聳立、琉璃瓦、佛香閣、金碧輝煌、葱鬱、畫舫、幾乎、遠眺、堤岸、姿態不一

先指名讀──再齊讀。

3、整體感知:

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反饋交流:

導:讀了課文後你能來説説頤和園是個怎樣的公園嗎?

⑴ 學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導: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嗎?

齊讀第一段──指名回答讀了這句話後,你知道了頤和園的哪個特點?

(大、美)

老師插入一個知識:

頤和園佔地290.8公頃=29080000平方米約5000個校園大。

導:瞭解了這個知識後你想説些什麼?

齊讀這句話:

帶着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吧!

⑵ 學生説“美麗”找到最後一段“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

齊讀這句話──指名回答讀了這句話後的感受。

引到第一段導:

請不同的學生找。

三、再讀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自由讀2~5段:

説一説小作者遊覽美麗的頤和園時,一共去了幾處地方,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反饋交流:

導:小作者先遊覽了哪些地方,再遊覽了哪些地方呢?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導: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呢?

3、理清文章思路: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了”。

板書: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導:我們從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遊覽的順序,下面就讓我們隨着作者一起去遊覽美麗的頤和園吧!

四、 精讀課文

引:你最喜歡頤和園哪處景點呢?選擇相關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交流:

1、精讀第二段:

齊讀第二段 讀了這段話後你體會到了這是一條怎樣的長廊?

⑴ 出示長廊的圖片:

我們一起先去領略一下這條美麗的長廊看看他的魅力吧!一起讀!

⑵ 讀完後問感受:

我覺得這是一條很長的長廊。

在文中找句子:

“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齊讀這句話──講説明的方法 讀了這句話後你想説什麼?

這句話説明了長廊的長(列數據)。

⑶ 這條長廊很美麗。

在文中找句子:

“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

齊讀這句話──説説讀了這句話後,你有什麼感受(景色十分美麗)。

導:如果當時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伴着徐徐微風,你正走在這條長廊上,深深地呼一口氣,你會感到怎樣?

指名請同學讀──齊讀。

⑷ 朗讀體會:

① 找到“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 再次齊讀第二段:

帶着你們的感受,伴着音樂,我們一起再來讀讀第二段吧!

2、精讀第三段:

⑴ 找到“佛香閣”“排雲殿”:

走完長廊後作者又去遊覽了哪些景物?

⑵ 教學“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① 找出這句話:

文中是怎樣來描寫佛香閣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

② 齊讀這句話。

③ 讀了這句話後你有什麼感受?在圖中找一找作者所説的佛香閣是哪個建築。

④ 看完圖後,再自由地來讀讀這句話,談談佛香閣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地方?

(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解釋“琉璃瓦”。

理解聳立,體會佛香閣的高。

⑤ 想着佛香閣的樣子,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⑶ 教學“排雲殿”:

① 找到“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

導:作者又是如何來寫排雲殿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這句話,説説作者在描寫排雲殿時哪個詞語用得好?從這個詞語體會到了什麼?

② 理解“金碧輝煌”:

從這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③ 齊讀這句話(先看圖,排雲殿):

這一排排金碧輝煌的排雲殿多麼漂亮啊!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句話。

3、精讀第四段:

⑴ 找到:

宮殿、昆明湖、城樓、白塔。

導: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作者是在哪個角度看的?看到了那些景物呢?

① 找到“宮牆”:

齊讀這一句話。

文中用了怎樣的語言來寫宮牆的呢?

② 體會掩映。

③ 從這個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互相襯托,互相遮掩。)

④ 體會顏色:

找到描寫表示顏色的詞語談談你的感受?

⑵ 找到昆明湖:

看着這麼美麗的昆明湖,我們一起把作者的語言來讀一讀吧!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

朗讀指導:

讀得輕。

齊讀這一句話。

⑶ 體會“滑”:

拓展:

假如此時你正坐在船上,聽着悠悠地槳聲呼吸着新鮮空氣你有什麼感受?

⑷ 找到“城樓和白塔”:

① 作者是怎樣觀察到城樓和白塔的。

② 齊讀第四段。

4、齊讀第三四兩段:

導:我們在萬壽山腳下,抬頭看到了這些美景,讓我們伴着音樂,隨着作者再去走走吧!

5、第五段:

⑴ 自由地讀第五段:

找到“堤岸”,讀相關的句子。

⑵ 找到“小島”讀相關的句子。

⑶ 找到“十七孔橋”:

導:説説十七孔橋有什麼特點嗎?

橋洞多──找詞語

柱子多──找詞語

獅子多──找詞語

想象一下獅子會有哪些形態?

齊讀2~5自然段。

導:作者一路帶我們去遊覽了那麼多的景點,讓我們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五、結課、佈置作業

1、提醒難寫的字,及容易寫錯的字:

栽、雕、廊。

2、畫詞語、抄詞語。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長、奇、美

山腳:佛香閣、排雲殿

萬壽山

山上:宮殿、昆明湖、城樓、白塔

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教材的開放性表現在教材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要課內外結合,要學用結合。作為教師要突破教材對學生教育的禁錮,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為教材的奴隸,應該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最美麗的景色通過讀、賞,感受頤和園的美,整個教學思路設計得比較清晰,但是實際教授起來感覺有些亂,對學生的問題把握不到位,歸根到底是對教材的鑽研不透。

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過用新課程嶄新的理念上課,我覺得新理念已經在慢慢的滲透到學生的思維中去了,這是值得欣慰的。

《頤和園》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

堤岸、隱隱約約”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敍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瞭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5、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題,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

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彙報,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點撥:作者是按一定的遊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聘請導遊(怎樣才能做好導遊)

三、再讀課文,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麼喜歡它。並用自己習慣用的'標

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

法。

對於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

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後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採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自由

組織導遊詞)

2、同伴合作,演導遊

3、競聘導遊、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學法學“昆明湖”的相關段落

三、質疑問難、回讀全文、理清課文結構

四、環境教育

五、閲讀收集到的關於“頤和園”的資料,聯繫課文,組織召開“資料信息會”,彙報形式如下:

1、朗讀摘抄下來的自己喜歡的句、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編寫導遊解説詞,競聘“頤和園”的小導遊。

3、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彙報。

板書設計:

10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上

昆明湖

《頤和園》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 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遊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遊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台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説説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説説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麼什麼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説説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説説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學生讀書。

3、彙報:説説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閣 排雲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説説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雲殿” 讀讀句子,説説有什麼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這句話把什麼比着什麼?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 “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麼特點。從哪裏看出。

獅子多 橋洞多 柱子多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着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麼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後一段。

課後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後查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頤和園》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講讀全文,感受頤和園的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數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師:今天真是個好天氣,大家想不想出去散散心啊?那還等什麼呢?我們一起去遊覽《頤和園》吧!

板書課題:

頤和園

注意“頤”字左邊的筆順、大家齊讀課題(生讀課題)。

師: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部,從前是皇家園林,如今已成為中外遊覽的風景區。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遊覽一下那擁山抱水、景色秀麗的頤和園,好不好?

(播放錄相,全文朗讀)

師:看完這段錄相,誰來説説:你有什麼感受?

生:我覺得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板書:

美麗的大花園(彩色筆)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師:剛才我們通過錄像直觀地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現在我們打開書,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恰當的詞彙來描述頤和園的美景的。 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思考後,交流討論問題1、2。

生1:課文主要描寫了頤和園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和十七孔橋這四個地方?

生2:課文是按照遊覽參觀順序寫的。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發現的?

三、細讀課文,感受特點

師:通過錄相,你覺得長廊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生: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長廊的特點?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相關的語句。

生1:我從“一眼望不到頭”這句話看出長廊很長。

生2:我從“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這些數字看出長廊長。

師:700多米長有多少呢?舉個例子:我們學校的操場大不大?

生:大。

師:升旗時能容得下20多個班級,課間操時10個班能同時做操,可它從東到西也不過30米長,長廊有700多米長,是我們學校操場長度的 20幾倍,你們説長廊長不長?

生:長。

師板書:

師:長廊僅僅是長的特點嗎?它還有吸引你的地方嗎?

生:我從“每一間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話寫出長廊的畫很美。

生2:我從“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這句話看出頤和園長廊柱子美。

生3:我從“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這句話看出長廊周圍的環境憂雅,以此襯托出長廊的美 。

師板書:

師:從“長廊上每間橫檻上畫着五彩的畫,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話中你又想到了什麼;

生:畫很精美,又沒有相同的,説明作畫的人水平高。

師:作畫的人是誰?

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聰明才幹。

師:那麼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語氣讀這段呢?

生:對長廊美景的讚美,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美。

師: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指名朗讀)。

四、自主合作,激趣學習

師:剛才,老師帶着大家共同學習了“長廊”這一部分,我們既找出描寫長廊特點的詞句進行分析,又總結出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然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了這部分,同學們表現都十分積極。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喜歡的段落好不好?

出示學習方式:

品析問句,朗讀感悟,導遊講解

(學生小組學習、討論)

師:哪個小組彙報?

生:我們小組用第一種方法學習了“佛香閣”這部分。我從“黃色的玻璃瓦閃閃發光”這句話感覺到佛香閣顏色很漂亮,很美。

師板書:

色彩

生:我從“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體會出佛香閣的形狀很美。

師板書:

形狀美

生:我從“建在半山腰上”體會出它建得高的特點。

師板書:

建得高

師:這麼巍峨的建築又是誰建造的?

生:古代勞動人民。

師:你從中體會出什麼?

生: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師:請學習這一部分的小組同學站起來,帶着讚美的語氣齊讀這部分。

師:還有哪個小組彙報?

生:我們小組最喜歡“昆明湖”這部分,因為很美,所以我們是採用朗讀感悟的方式學習的。

師:還有哪個小組也採用朗讀的方式?好,請每組推選一位朗讀最好的同學和其它小組的代表賽讀。

師:大家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麼?

生:這段話中的“靜、綠”是描昆明湖的兩大特點,應該重讀

生2:“鏡子、碧玉”是作者用來比喻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應該重讀

生3:慢慢地劃過、幾乎這兩個詞用誇張的方法進一步體現昆明湖靜的特點,應重讀。

師:大家體會得十分準確,齊讀這段話(邊讀邊放錄相)。

師板書:

靜、綠

師:其它小組還有沒有別的學習方法?

生:我們查閲一些課外資料,用導遊講解的方式學習的。

師:你們學的是哪部分?

生:長廊、佛香閣、昆明湖或十七孔橋。

師: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咱們只能讓學習“十七孔橋”這部分的小組展示,請你們選出代表作導遊,其他同學做遊客好不好?

(小組代表上台)

師:作為一名導遊,應該具有什麼標準和要求呢?

生:態度温和、親切、聲音洪亮、語音優美。

師:這名導遊是否稱職,大家仔細聽他的講解。

(放“十七孔橋”錄相,小組代表講解。)

師:大家評議:他是稱職的小導遊嗎?

(生評議)

師:從他的介紹中以及錄相的畫面中,你覺得十七孔橋特點是什麼?

生:橋洞多、獅子多、姿態不一。

教師板書:

橋洞多、獅子多、姿態不一

師:剛才我們大家共同合作學習了“長廊”,小組合作學習了“佛香閣”、“昆明湖”和“十七孔橋”。感受到了頤和園中這些秀麗的景色,那麼課文中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些不同的景點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呢?快速地劃一劃連接上下文的句子。

(生讀)

師:我們把這些句子叫做過渡句,使用過渡句能使文章更清楚,上下文聯繫緊密。在今後的寫作中我們應恰當地運用,使文章更生動。

板書:

過渡句

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師:我們重點學習了長廊、佛香閣、十七孔橋、昆明湖這幾部分,瞭解了頤和園的美麗多姿。大家想一想,頤和園是不是就只有這幾處景點?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課文結尾説的“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可以體會到頤和園的景點很多,課文只重點介紹了幾處。

師:好,我們今天的作業是: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課文中一處你喜歡的景點給小夥伴作講解。

《頤和園》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文中部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1—3自然段,感受頤和園的美景和課文的優美語言。

3、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仿寫一段話。

教學難點:練習有感情讀文,從語言文字中想象,體會頤和園的美景。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的寫法。

教學準備:課件、生手機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頤和園風景的圖片,問:你知道這是哪兒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板書課題,注意“頤”字裏面是個扁扁的口。

是的,在我國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那裏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又有夢幻神奇的建築。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頤和園,去領略那裏的風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瞭解大意。

1、自由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行讀,重點提醒“堤、聳、舫”三字的讀音。(開火車讀)

3、這些詞語你理解了哪個?

4、指名讀文,想:頤和園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大、美)課文中有兩處直接點明頤和園很美,在哪兒呢?(提示文章總分總的寫法)

5、誰能用一兩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交流資料,瞭解歷史

1、課文的第一句話點明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那麼,你對頤和園有什麼瞭解?(交流資料)

2、課件出示圖片,師小結。

3、帶着你的感受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四、研讀課文,領略美景

這麼美的地方,我們趕快去瞧一瞧吧!

1、瞭解遊覽順序

① 默讀2-4自然段,劃出表現遊覽順序的句子。

② 指名説作者的遊覽順序。(板書)

2、領略長廊之美

① 自由讀文,同桌説説你感覺到長廊有什麼特點?是從書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長 一眼望不到頭(顏色美、形狀美)

七百多米長273間這句話用了什麼方法説明長廊的長?

讀句子

美畫 (內容多、題材多樣)

花(品種多、數量多)

② 那麼,文中的佛香閣和排雲殿景色如何?選一處你最喜歡的景觀自學,寫批註。

3、領略建築之美

①佛香閣高 聳立

美形狀美八角寶塔形三層

顏色美 閃閃發光

②排雲殿大一排排

亮金碧輝煌

③小結,練習背誦。

五、練習寫話

選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遊覽活動,回憶當時的遊覽順序,寫一段話。

六、頤和園的美景還有很多,讓我們繼續期待下節課昆明湖和十七孔橋之旅吧!

《頤和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的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國小語文第七冊教案-頤和園。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瞭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4. 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 讓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

2. 學習本課按照瀏覽的順序記敍,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提出自學要求。

(1)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 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並想辦法記住生字。

(3) 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

2. 檢查自學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學生彙報怎樣記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彙報作者所描寫的頤和園的景點。

(4) 彙報自己通過努力弄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導小組合作學習,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國小語文第七冊教案-頤和園》。

(1)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再讀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認真讀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麼特點,向大家介紹。

(3) 將自學過程中還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

4. 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1) 説説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每一處景點的什麼特點?

  三、 學習第一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

1. 讀了課文,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課文哪個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了?

2. 指導朗讀,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總結。

  五、 要認的字,練習要寫鞏固的字。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引入新課。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長廊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2. 學生彙報。

(1)長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到的?

(2)長廊還有什麼特點?

(3) 結合理解“神清氣爽”。

(4)指導朗讀。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麼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

2. 通過這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3. 指導朗讀。強調“閃閃發光”和“金碧輝煌”。

  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一轉眼,就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麼?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 作者向我們介紹這些景物分別抓住了它們的什麼特點?

3. 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的?

4. 指導朗讀。

  五、 學習第五自然段。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麼?

1. 自讀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説説你都看到了什麼。

2. 從課文的描寫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橋有什麼特點嗎?

3. 指導朗讀。

  六、 朗讀全文。

  七、 完成思考?練習3。

  八、 學習作者的敍述順序和抓住特點介紹景物的表達方法,練習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景物。

《頤和園》教學設計12

頤和園 教學設計與反思

北常保國小 馬豔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宮殿、葱鬱、掩映、隱隱約約、堤岸、雕刻、姿態不一”等詞語。

2、重點學習昆明湖的片段,初步學習課文寫景文章的敍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瞭解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觀察,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不同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優美句段。

4、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敍述順序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觀察,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不同的表達方法,並學以致用。

2、通過關鍵字詞,聯繫生活實際,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頤和園風光片3分鐘;課件;課堂練習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激情引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片子裏播放的是哪裏的風光嗎?板書:頤和園

師:是的,她,構思巧妙,建築精緻,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就是----頤和園;她,聞名世界,享譽中外,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她就是---頤和園。(學生有感情讀題,注意“頤”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人們心目中,頤和園簡直就是人間天堂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頤和園,去領略皇家園林的魅力。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到87頁,自學要求: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反覆讀,並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

2、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3、反饋。

(1)認讀生字新詞。

大殿 長廊 堤岸 雕刻 畫舫 橫檻 栽滿 葱鬱 掩映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隱隱約約 姿態不一

(2)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課件:這是一個 的頤和園。)學生選擇積累的詞彙。

(3)過渡:課文也有兩個

句子很概括地寫了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找到句子劃下來。

(4)反饋交流。

隨生回答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齊讀句子。

①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②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

(5)課文讀完了,誰來説説導遊帶你們遊覽了哪幾處景點呢?

(學生邊説教師邊歸納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6)同學們怎麼這麼快就發現了呢?

A自由讀課文第2-5自然段,用“”畫出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B師:這些句子能否交換位置?為什麼?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敍述的?理清敍述順序。(板書:按遊覽的順序)

(7)用上表示方位的詞語,出示課文的主要內容,説説發現了什麼?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師生總結:“總—分—總”的結構;首尾呼應的寫法;過渡句的連接。)

三、品讀4、5自然段,感受昆明湖的美麗

1、在課文中作者用的筆墨最多,寫得最詳細的是關於哪一部分的內容呢?直接出示第5自然段,師説:頤和園的美無處不在,我們先來領略昆明湖的美。

2、生自由讀課文,思考:看看昆明湖的哪些景物最吸引你。

3、預設:

(1)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着數不清的垂柳。(有長長的堤岸,有數不清的垂柳,這使你聯想到什麼詩句呢?----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2)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葱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

A、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此時,我們就站在昆明湖畔,範讀句子,你好象看到什麼?

B、是啊,站在湖畔,印入我們眼簾的是滿目的葱綠,這是多麼美的景色啊,讓我們也美美地來讀讀,齊讀。(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台上下涵)

(3)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A、生找到句子,出示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喜歡。

B、給“姿態不一”找個近義詞。(形態萬千、千姿百態、姿態萬千等)

C、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張獅子圖,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出示獅子圖片,引導學生朗讀)。

D、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也來寫一寫你想象中的姿態不一的小獅子吧!——拿出練習紙,學生動筆寫句子——反饋。

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有的 好像 ;有的,好像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E、這些栩栩如生、姿態萬千的獅子,真是巧奪天功啊,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齊讀本句。

4、出示第四自然段:

師:在第4自然段中,也有描寫昆明湖的句子,你們發現什麼了嗎?生找。

(1)出示句子——生自由讀,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感受?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2)你讀出了什麼?理解“滑”與“劃”,哪一個更好更合適。

預設學生多種答案。聯繫生活實際。

(3)指導朗讀(個別讀,集體讀,想象讀)。

5、師:同樣是寫昆明湖,作者為什麼不把這段文字放在第5自然段呢?

(一是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一個是站在昆明湖畔看到的,由遠到近的順序)

師小結寫法:由此可見,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也各不相同。

四、小結餘韻,再賞頤和園。

師:“碧水 畫舫 遊船;綠島 石橋 獅欄”多麼美的畫卷呀!(配樂朗讀昆明湖的片段。)這節課我們徜徉在昆明湖畔,盡情領略了昆明湖的美,頤和園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完,道也道不盡,下節課我們再去細細遊覽。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吧!

教學反思:

根據課文特點,本課較為恰當地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設置情境,學生如同置身其中.教學步驟的安排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整體感知到頤和園的大與美,從課文找出直接寫頤和園特點的段落進行教學,理清文章結構,再通過文中的過渡句,理清文章敍述的順序,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教學中穿插生字教學與朗讀指導,讓學生髮揮想象力自由學習生字,在讀中理解,讀中領悟,讀中激發感情,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與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去朗讀、背誦、複述,將語言自然內化,達到對語言文字的切實積累,不失語文教學之本色。

但在教學中亦有不少不足之處,如師在設計的一個問題:課文哪些自然段告訴我們頤和園又大又美的?學生在文中找了很多地方反映出頤和園的大與美的句子,而師的用意是想讓學生找出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後一個自然段總寫頤和園的大與美的句子,由於教師表述問題不夠明確,所以指引學生的過程花費的時間較多,對整堂課的教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又如在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敍述的順序的教學上,由於學生初次接觸這個知識點,而教師卻放得太開,先讓學生理清什麼順序,再説通過哪些詞知道。雖然只是一個教學順序的改變,卻沒有了先扶後放的過程,所以學生對此都較茫然。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明白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問題的表述必須明確,切不可因為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放得太開,導致閲讀知識的把握不夠紮實,費時又少效!

《頤和園》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兒。

2.體會前呼後應的寫作方法,並在迷人的張家界一課運用這種寫作手法。

3.品讀描寫頤和園美麗景色的句子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

讀81頁單元導讀,思考:

本單元圍繞什麼主題來寫?

我國的世界遺產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園林建築《頤和園》。

板書課題

介紹: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今天的頤和園已成中外遊客競相遊覽的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二、朗讀感知學習前呼後應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文中的句子説一説。

這兩句話中都有一個詞語是?——美麗。翔這樣文章前後兩段都直接寫到頤和園的美,這種寫法就叫前呼後應,也叫首尾呼應,前後照應。前後呼應,可以使文章更完整結構更緊密,我們在寫遊記時就可以用上前呼後應的寫作方法。

  三、深入感知品讀文章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頤和園》緊緊圍繞美麗來寫,為了突出表現頤和園的美麗,作者遊覽了頤和園內的哪些景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二至五自然段,找出作者遊覽的景點。

2.作者在遊覽這些景點時是按照一定的遊覽路線遊覽的,而且非常注意用詞和詞語的連接,請同學們速讀文章,找出描寫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學生彙報

總結方法:像這樣按照遊覽順序邊走邊看,並且依次寫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的表達方式就叫移步換景(移動腳步,變換景物)。如果我們要寫一篇遊記,比如描寫我們的學校,就可以學習作者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3.現在請同學們從文章中選擇一處自己喜歡的景點,找出你認為寫得很美的句子多讀幾遍,最好能説説一説美在哪裏。

彙報

小結:剛才大家都很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讀,來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

  四、拓展閲讀

師:我們領略了頤和園的美,下面我們走進另一處自然景觀張家界。

在頤和圓一課中我們學習了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開頭點出美麗,結尾呼應美麗。現在我們來看《迷人的張家界》一文用到首尾呼應嗎?找出相關的句子。

2.接下來請同學們快速的讀課文,你覺得文章通過哪些景物寫出了張家界的景色如人間仙境?

3.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多讀幾遍。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兩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遺產名錄的景點——頤和園和張家界。欣賞了美麗的景色,學習了首尾呼應、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課下,同學們可以繼續閲讀叢書上的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

《頤和園》教學設計14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那裏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着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教師板書課題:頤和園

二、出示幻燈片

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出示生字卡認讀:指導學生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四、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教師指導學法:默讀課文,圖文對照,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和記敍的遊覽順序,劃分段落。

2、學生自學。

五、檢查交流課文學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檢查交流學生了解課文大意情況。

3、檢查學生了解課文記敍順序。

⑴ 課文記敍的遊覽順序是: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⑵ 從文中找出寫遊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法:進入、繞過、來到、走完、登上、下來。

4、劃分段落,理清條理。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的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

全文有六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對頤和園的總體印象。

第二自然段:寫長廊的景色。

第三、四自然段:寫在萬壽山下及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

第五自然段:寫在昆明湖畔所見的景色。

第六自然段:表達作者讚美的感情。

除首尾兩段外,課文是按遊覽順序敍述的。

六,小結

本文采用“總──分──總”的方法,以遊覽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串連在一起,條理十分清楚。

本文首尾呼應,從整體上表現頤和園之美。課文字裏行間洋溢着對古代建築物的讚歎及由此引起的自豪感。

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記述了頤和園的美景。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開頭一句都是過渡句,這些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很自然的將讀者從一個景點引向另一個景點,使文章段與段之間銜接得非常自然。

此外,文章的字裏行間藴含着對建造頤和園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讚美,洋溢着民族自豪感。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寫景與抒情相結合。

《頤和園》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台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敍。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

【學習目標】

1、藉助拼音認讀7個生字:頤、聳、閣、舫、眺、堤、態;會寫11個生字:殿、廊、柱、栽、築、閣、朱、堤、雕、獅、態;能自如地運用多音字幾。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葱鬱、掩映、硃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4、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策略】

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重、難點】

領悟並學習作者按遊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裏嗎?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瞭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閲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瞭解?

指名説。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彙報,相機板書: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 昆明湖

5、引導、點撥:

作者是按一定的遊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

聘請導遊(怎樣才能做好導遊)

四、再讀課文

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麼喜歡它。並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五、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於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後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六、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採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

(自由組織導遊詞)

2、同伴合作,演導遊。

3、競聘導遊、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