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應用實踐論文

來源:文萃谷 5.32K

第1篇: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閲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應用實踐論文

合作學習簡單的説就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個體或者羣體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過程。在教育教學領域,小組合作學習最初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合作學習理論基礎上衍生出的學習方法,是一種相對科學的、獲得教育領域廣泛認同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能夠逐步改善教學現狀,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在當前中學英語閲讀教學探索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嘗試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實踐中,以小組合作學習輔助閲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促使中學英語閲讀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

合作學習是一種相對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其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已經獲得教育研究者的廣泛認同,具體來説,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可以進行如下表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按照實際情況組合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小組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和指導,在研究和討論中共同解決教學問題,並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1]。一般來説,將合作學習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在課堂上營造輕鬆自在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的調動,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現狀以及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

現階段,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中學英語閲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仍然將知識的傳授和閲讀的強化訓練作為主要內容,一般無法兼顧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和對閲讀能力的培養,並且在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的接受英語閲讀知識的灌輸,學習主體性無法得到相應的凸顯,嚴重限制了教學效果的強化,同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中學英語閲讀教學對語篇分析工作也不夠重視,教師一般不會向學生講解英語閲讀的技巧和方法,一味的對學生實施閲讀強化訓練,學生的英語閲讀興趣逐漸喪失,英語閲讀效果不理想,也不利於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中學英語閲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師在進行英語知識傳授過程中也能夠加強對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並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水平等角度入手,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經驗積累,在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中完成學習任務,保證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得到相應的強化[2]。這一新課標教學要求的提出,促使中學英語教師不得不結合更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實施英語閲讀教學改革,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逐步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對學生的英語閲讀學習能力加以培養,為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良好培養提供堅實的保障。

三、小組合作學習應用於中學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實踐措施

1.選定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特點和教學規律,因此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中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注意選擇適合於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3]。一般來説,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在開展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儘量選取篇幅較長、內容更為複雜的文章要求學生閲讀,促使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充分分析,進而羣策羣力解決相關閲讀問題,加強閲讀訓練,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某一閲讀教程中“WhatMakesaLeader”一篇文章就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不僅語言地道,並且與學生當前學習能力相適應,存在多個教學知識點,適合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

2.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應用過程中,為了保證應用效果,教師還應該注意對課堂教學流程加以設計,規範課堂教學活動。

2.1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將學生合理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每組成員6-7人,並在小組中選取一個學生代表進行發言。

2.2組織學生針對英語閲讀篇目進行討論。在此環節中,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向學生提出相關英語學習問題,以便學生沿着正確的方向加以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4]。如針對“WhatMakesaLeader”這篇文章的閲讀教學,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1)Whenwechoosealeader,whatshouldbethestandard?2)Whatistheresponsibilityofleadership?3)Inwhatwaysshouldwechooseleaders?然後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閲讀和討論,並且在這一過程中為了保證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不同成員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促使學生逐步完成教學任務。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實施相應的指導。這樣,基於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學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此外,在小組成員完成討論後,針對不同小組得出的不同觀點,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組間討論,讓學生基於組間的辯論對閲讀學習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形成更為系統的認識,增強教學效果。在學生完成組間討論後,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精彩發言提出一定的表揚,培養學生的發言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3.教師總結教學成果

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後,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加以總結,結合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育評價,為學生下一步學習做出正確的指引。唯有如此,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也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培養。

結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進一步改善教學現狀,在培養學生英語閲讀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閲讀學習中,藉助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不僅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得到逐步的強化,中學英語閲讀教學質量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具有較高的價值,值得進行更為系統的研究和更為深入的探索。

第2篇:優化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實踐研究

對於正在進行英語學習者而言,閲讀不僅是其掌握知識、進行學習的重要手段,亦是檢驗其學習成果,檢驗其時間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如何通過實踐的角度來提升和優化英語閲讀教學,成為了擺在中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現狀

從最終實踐應用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學英語閲讀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夠明確、課內外內容安排比例不當以及課堂節奏把握不精這樣幾個問題,正是因為如此現象的存在,導致閲讀教學並不能從根本上發揮其對於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積極意義。

首先,教師對於閲讀教學的定位不夠明確,由此引發在課堂上問題設置、安排自學方面生成問題,難以優化教學效果。例如將閲讀教學簡單理解為“閲讀”,讓學生帶着自己主觀設定或教材當中提出的問題去讀課文,而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傳授學生閲讀的技巧,以至於學生在結束閲讀之後,並不能把握課文的精髓和關鍵。由此引發的問題和不解,還是需要教師統一的授課講解之後,才能有所領悟,並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

其次,對於課內外教學的節奏與內容安排得不夠協調,課上與課下沒有形成一定的連貫性。很多教師急於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故而會人為地壓縮學生的閲讀時間,將更多的主動權置於自身,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述本堂課中自己所認為的難點,強迫學生跟隨自己的思路,而沒有與學生展開互動與反饋。這種行為常常導致學生有限的閲讀儲備,不能完成與教師之間的一個良性“對話”,也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去吸收。同時,也忽視了課下對於課堂的一個連續性意義,沒有注重和加強對於學生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與約束,總之,只有課堂上僅有的、甚至還在被不斷壓縮的閲讀空間,顯然是不利於提升其整體學習效果和閲讀能力的。

二、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優化意義

隨着當前新課標的全面推廣與落實,在中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於語言的應用和實踐成為其一個重要的參考和教學維度,這也促使閲讀在整個閲讀教學中所佔據的分量在不斷提升,所以我們已經能明顯看到各類試卷當中,有關綜合閲讀類的題目所承擔的比重,甚至已經超過了對於單向知識的測評。因此無論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來説,還是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出發,提升中學英語閲讀教學、優化其教學過程、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都是當下素質教育改革不可逆轉的趨勢。

首先,優化英語閲讀教學,能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由於英語閲讀教學是以“閲讀”為主要形式而展開的教育活動,其必然具備“閲讀”所能給予學生的廣泛教育意義。多樣化的英語閲讀內容當中富含着很多耐人尋問的故事和精華。鑑於廣大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確立的關鍵時期,其更需要以閲讀這樣一種形式,去接觸廣闊天地當中的真善美,去接觸有關人性當中一切美好與醜陋的元素,學會區分,才能有所選擇的去學習和摒棄。

其次,優化英語閲讀教學,能直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隨着當前國內外有關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日趨增多,各類以英語形式呈現的閲讀內容也逐出現在廣大學生周圍,網絡上各類英語視頻、評論,周邊各種英文雜誌、書籍,期間所涉及的內容包羅萬象、豐富而又有深度。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閲讀這類的教材,瞭解當下社會英語的使用存在形式,在不斷提升英語語感的同時,提高其內心當中的語言素養,讓外語學習和應用逐漸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能力。

三、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優化實踐

⒈優化閲讀結構,開展整體教學。可以肯定的是,當前中學英語教材當中所選擇的文章都是能夠充分反映當今社會主題、當下流行熱點以及中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符合其興趣愛好和行為習慣的內容,故而其等於是在用最貼近學生生活與現實的元素來表現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的語言知識和文化底藴。因此展開閲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對文章產生一個宏觀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一次通讀,基本把握其主題,粗略的感知文章當中所劃分的結構。其次,從文章的結構角度來説,任何一篇英語課文(或是學生課下自主展開閲讀的英語文章)都是由一定的線索所組成的,當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教師就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段落當中挖掘出能夠表達本段落意思的中心句,幫助學生在進行段落中心句的整合時,同期進行文章所要表達內容元素的.提煉,從中感受文章真正意義上的主題和主旨。當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這種模糊主題—段落中心—主題提煉的閲讀學習方法之後,其在以後展開自主閲讀學習時,能夠快速對文章整體脈絡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或者在基於主題、明晰內容的前提下,快速將文章內容進行結構,找到不同部分的核心和內容精華所在。這種整體和部分互相聯動的教學方法,特別有助於日後學生在限時考核的過程中,展開快速閲讀,把握閲讀竅門,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閲讀效率。

⒉注重泛讀教學,拓展學生視野。雖然當今中學英語教材當中所涉及的內容以及基本涵蓋了應試教育當中所要求的各個考試要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對於社會熱點的更新頻率還較為滯後,畢竟社會的即時信息並不可能立刻出現在教材課本當中,而這些內容恰恰極有可能成為考試和實踐應用的“熱點”,換言之,僅靠掌握教材當中的文章內容,是無法實現學生與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進行高效對接的,因此要想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英語閲讀和實踐應用能力,就需要教師廣泛地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課外閲讀,實現英語世界與社會的瞬時接軌。從泛讀內容的選擇上來看,當下可以提供學生展開課外閲讀的材料數量十分龐雜,各類報刊、外文書籍,甚至是網絡上擁有字幕的有聲讀物,都可以用來輔助學生的課外泛讀教學。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一個主題,即“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的並行”。閲讀材料的選擇既要保持其內容上的視野性,也要保障其在學習難度上的“技術性”,圖畫式的、學齡前的英語閲讀教材雖然也屬於閲讀材料的一種,但是顯然並不符合中學階段的學生所需。中學生所需要的是有助於使其提升,富含一定挑戰性的閲讀內容。從泛讀的閲讀方法來看,泛讀的過程中更要注重對其間細節的把握,對於已經掌握過或接觸過的語法和詞彙知識的鞏固,對於此前不曾接觸過知識內容的自我研究和自學,而展開自學的方法可以完全效仿課堂上教師所採取教學的模式。當然泛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感和詞彙量,就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呈現的道理相同,廣泛的閲讀涉獵是能夠提升學生語感最為直接、也最為有效的方法。

⒊加強方式創新,促進個性發展。新課標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只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知識的局面,改變應試教育下所培養出“會學不會用”不良學習結果。具體來説,筆者認為這方面的教學要求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加以實現:首先,創設教學情境,還原閲讀場景。為了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感受到閲讀的樂趣,筆者在展開英語教學過程中,會經常讓學生模擬閲讀片段,以對話或者英語短劇的形式,還原文章當中的場景。這樣做的目的還在於當學生需要依靠自身的思維,將文章平白敍述的語言轉變為對話體,使之充滿空間感和立體感時,其必然要依託自己對於英語知識的理解,對於文章內容的把握,對其間的部分語言進行重組,而這本身就是一個考研其知識應用能力的過程。其次,開啟體驗課堂,轉變學生在課堂中的從屬地位,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來展開對於知識理解的表達。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會不定期抽出課堂當中的時間,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站到講台上,承擔教師的職責,去講述自身對於內容的理解。這樣做有兩方面意義,一來學生可以依靠更加貼近學生的視角,將自身對於知識的理解轉化為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拉近其他學生與難點之間的距離;二來,學生為了完成在講堂上表述和講解的任務,需要自身做好充分的準備,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要依靠大量的閲讀來作為積累的,因此,對於此刻站在講台上的那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知識內化和學習本領提升的過程。再比如筆者也會經常性組織各種有關英語的學習活動,例如學習“ChristmasDay”時,可以讓學生髮表同主題的演講,再聯繫“SpringFestival”等詞語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自身的詞彙量;或者在學習“TheGreatGreenWall”時,展開有關環保的討論等,都是能夠綜合提升學生閲讀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好方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廣大國中生而言,優化閲讀教學,提升其展開自主學習的本領,對於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語言應用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所要把握的就是如何引領學生優化閲讀結果,連貫課堂和課下閲讀學習,同時不斷創新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不斷展開閲讀學習的過程中,豐富個人的視野、提升知識的儲備能力,在不斷實現知識內化和外在運用的過程中,提升其語言素養。

第3篇: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目標、理念及實踐

一、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目標

中學英語新教材已推廣許久,在吸收了先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其指導思想符合外語教學的改革方向,貼近我國國中英語教學的實際。《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中學生應掌握在一定時間內正確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精讀和泛讀方法和習慣;通過閲讀獲取必要的社會閲歷、時事政治、科技文化;利用閲讀培養自身推理、分析、邏輯和聯想能力;利用已有閲讀策略和閲讀能力,為今後的英語閲讀打下良好基礎。”只有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才能實現這一教學目標。

二、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理念

目前,在英語閲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追求高分和高升學率,只注重訓練形式,缺乏整體規劃,忽略了指導學生的閲讀方法和技巧,以至於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拼命灌輸的現象比比皆是。

為了擺脱這種桎梏,教師首先要擺正學生的位置,即學生是語言的學習者,而不是考生。好的語言學習者能從有限的語言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營養,以欣賞的心態輕鬆閲讀,他們會自覺地注意重點在哪兒。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領航員”的作用,防止學生在“茫茫題海”中迷失方向,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閲讀習慣。

三、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實踐

在傳統的閲讀教學中,教師以語法和詞彙為主,採用對譯法教學重點和難點,每節課都成了精讀課。這就使得學生養成了死記硬背、死譯硬套的閲讀習慣,閲讀成了“吃書”,教師和學生都疲憊不堪。鑑於此,要想上好閲讀課,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良好閲讀習慣開始。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的閲讀興趣是上好閲讀課的內在驅動力,而影響學生的閲讀興趣要從選擇閲讀材料和設置問題開始。如閲讀難度是否適合學生現有水平?閲讀是否具有挑戰性?閲讀材料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Whatisahealthydiet?”為例,飲食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列舉一些學生最熟悉的飲食習慣,再與西方飲食習慣進行比較,學生就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成就感。一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加敏鋭,學習積極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在閲讀課程中,閲讀方法的指導和閲讀能力的培養都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閲讀方法,才能有效地解決繁重的閲讀任務。正確的閲讀方法包括:①抓住中心思想。學生要在有限的閲讀時間內抓住中心,才會找到閲讀的方向感,培養歸納能力。②掌握Skimming(掃讀)、Scanning(尋讀)等閲讀方法。學生首先要分清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閲讀方法,才能進行有效閲讀,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如通過Skimming(掃讀)來理清文章的框架,歸納段落大意;通過Scanning(尋讀)尋找文中的關鍵信息等。③培養閲讀模式。教師應掌握閲讀策略,如top-down、bottom-up、interactive等,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閲讀。

第三,訓練和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教師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忽視理解的重要性,也不能側重理解而忽視速度。只有經過實踐,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注意閲讀策略的指導,如猜詞。在閲讀中,不應遇到生詞,就要立刻查字典,這樣會影響閲讀的連貫性和閲讀速度。詞的意思,可以通過上下文的同義詞關係、反義詞關係進行猜測。總之,閲讀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全方位的指導,以及學生的反覆訓練。

第四,開展課外閲讀活動。閲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課堂上的閲讀量難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所以拓展課外閲讀,能與課內閲讀形成互補。在選擇課外閲讀材料時,教師要為學生指明方向,向學生介紹一些他們感興趣且難度適中的文章,注意保持學生閲讀的興趣和積極性。

開展有意義的課外閲讀活動,不僅能改善傳統的閲讀教學現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而且能幫助學生養成主動閲讀的習慣,促進中學生閲讀素質的全面提升。

第4篇:中學英語閲讀教學的重要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促進學生個體的良好發展,又能使教師深入挖掘教材深層的東西,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只有真正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才能持續、有效、高效地進行。

一、注重情感教學的運用

傳統的認知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掌握知識點,但是這種教學往往較為生硬,教師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不瞭解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需求,無法展開差異化的教學,教學效率較低。國中生處於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階段,他們往往對喜歡的教師所上的課程更加有興趣,而對不喜歡的老師,往往不想聽老師講課,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及教師的授課效率。所以,建立與學生之間的良好的關係有利於教學成功。情感教學還要求教師應當及時與學生溝通,瞭解他們的學習動態、學習情緒,比如在學生學習情緒較為低落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去了解學生情緒低落的原因;及時溝通還可以瞭解學生對自身教學的看法、要求,這樣,教師瞭解並掌握了學生的情況,可以根據這些情況積極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重視學生閲讀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關注學生的閲讀興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閲讀產生深厚的興趣,使得他們願意並享受英語閲讀,這應是國中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首先,閲讀材料的選取是提升學生閲讀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通過選擇教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的文章,學生的閲讀興趣將會得到提高,否則學生不感興趣的閲讀材料容易導致他們的厭學情緒。並且教師應注重閲讀材料的多樣性,讓學生每天閲讀的內容都是不重樣的。如果總是讓他們閲讀相似話題的材料,會使他們覺得枯燥乏味。第二,運用感官刺激,在現代多媒體教學比較普及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幻燈片、圖片等作用於學生的感官,或者使用一些教具、實物,目的在於將書面的知識形象化,使得知識更為有趣味。還可以在學生進行閲讀的時候,給他們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使他們在放鬆的環境下快速進入閲讀狀態。尤其是當他們在閲讀一些散文時,可以給他們放一些輕音樂。這樣會讓他們進入到文章的意境中,達到更好的閲讀效果。第三,可以通過閲讀導入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當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覺到新奇時,他們內心的好奇感將被激發出來,從而更願意去探究、學習。讓學生帶着興趣和好奇心開始閲讀文章,會大大的提高閲讀效果。所以在進行英語閲讀教學時,可以通過進行一些趣味性的導入,比如利用表演,故事的形式或者是以播放音樂或視頻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對國中學生而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閲讀,進一步提升閲讀的有效性。因此,在英語閲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有了挑戰難題的積極性,進而積極、主動地進行閲讀學習。其次,在閲讀教學中,很多學生一旦看到生詞就頭疼,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大膽猜測詞義,儘量避免使用工具書。因為很多生詞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完全可以通過一定的線索猜出詞義。再次,教師還應在閲讀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較好的閲讀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閲讀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長此以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還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興趣,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自學能力,使閲讀教學更加高效。

四、營造課堂氣氛,改進教學方法

國中英語閲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應該充分圍繞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來進行。國中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題材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將學生耳熟能詳的實例導入新課,學生容易對教師產生親切感,有利於創設一種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差異參與的學習氛圍,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閲讀氛圍,來提升課堂的整體效率。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英語閲讀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性。

五、重視課外閲讀

在國中英語教學中,除了課堂閲讀指導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課外閲讀指導,以有效補充與延伸課堂知識,實現課堂與課外的有機融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閲讀策略與技巧。

1、課外閲讀的推進要有豐富的活動,學生讀書的快樂在於體驗、積累、收穫、分享盒展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閲讀成果的舞台,要教會學生閲讀技巧。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和技巧以及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之後,便能從英語閲讀中認識英語學習的真正價值。

2、課外閲讀是英語教學中最能啟發學生心智、培養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學習活動。課外閲讀不是孤立的,教師在進行閲讀教學時一定要把課堂閲讀教學與課外閲讀教學相結合,使二者融會貫通,更好地去為英語教學服務。

總之,閲讀教學是國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進行閲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從而提高閲讀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