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精選11篇)

來源:文萃谷 9.25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精選11篇)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1

1 歷史知識概念

知識是培養能力的基石,能力是獲取知識的基礎也就是説,二者是一個統一體。不過,出於表述或操作方面的考慮,我們習慣上把知識和能力分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關係是對應或對稱的,用哲學的語言來説它們是二元關係。從過去的“三項任務”到現在的“三維目標”,這一點變化不大。於是,在理論上,我們或把歷史知識分為事實性的知識、概念性的知識和框架性的知識(理論性的知識)等類型,相應的掌握要求包括記憶、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或混合歷史知識的表象和特性,以對應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能力和思維品質、創造性思維等;或從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方面解説,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關係。在操作或教學意識上,知識和能力依然是兩條平行線。

究其原因:第一種看法,對知識的區分採用的是“普遍的原理”,而對應的“特殊的事實”則過於狹窄。第二種看法,把“普遍的原理”和“特殊的事實”都打亂了,所以連蓋房子的概念也亂了。本來是想從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聯繫的反映方面來確定知識的概念,但是因為把歷史知識等同於教科書內容,所以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是歷史知識,歷史圖表、歷史結論、歷史觀點是歷史知識,歷史階段特徵、歷史基本線索、歷史發展過程也是歷史知識。當然,記憶、分析綜合、評價是能力,思維品質和創造性思維也是能力。在這種瑣碎的分法背後,不僅沒有梳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就連對知識和能力基本概念的界定也成了問題。第三種看法,借用了當代心理學研究成果,從“是什麼”、“為什麼”到“怎樣做”,對知識與能力的關係做了必要的説明。

2 歷史知識視野

理由一,從知識論的角度看,一切知識皆源於事實、方法和理論;從科學研究的角度看,一切知識皆源於實驗、觀察和理論;從社會生活的角度看,一切知識皆源於經驗、習慣和認識。所以,書本知識只是狹義的,僅瞭解書本知識的人,或許有做學問的可能,但不可能學做生活。歷史這門人文學科,自然不看重這樣的知識。理由二,歷史知識是為提升生存與生活能力乃至體認人生意義的學問,即便有充裕的閒暇時間,也無須只有過去的故事可做消遣,更何況基礎教育關乎國民的生計和國民的生活的能力發展、關乎國民的精神健康。所謂知識就是力量,因為它有謀取、發展這些功能的知性、技藝、智慧和價值觀。理由三,廣義的歷史知識理應包括史實(事實)、史法(技能)和史論(認識)。否則,就真的應了那句話:歷史除了時間、地點、人物,其故事是假的;小説除了時間、地點、人物是假的,其故事則是真的。簡單地説,敍述性亦即陳述性知識,反映歷史事實本身或等於事實本體,它由多種實在的現象展開事實的情節,其中既存在客觀的事實,也體現主觀對客觀事實的複製。所謂歷史,無外“事實上的歷史”和“寫出來的歷史”。而具有故事性的歷史,更不是隻“知道是什麼”就可以總結的。即敍述或陳述本身,不僅包含了“是什麼”,也包含了“為什麼。

3 歷史知識的目標

規範性亦即規則性知識是非常有用的知識,它不僅由個體的經驗積累獲得,而且必須符合羣體約定俗成的標準。通俗地解釋這類知識,有同幹我們對習慣的理解。習慣有兩方面:行為與思想。其主要成分有四:重複、照舊、符號和類型。在我們處理歷史觀點、歷史階段特徵時,常常運用這部分知識。即使在擬定教學目標時,也會用專業的眼光使用規範性知識的重複和照舊成分。比如,這位教師為“秦王掃六合”一課擬定的教學目標:瞭解皇帝制度和郡縣制度建立的過程,記住中央和地方統治機構的名稱、主要職能;從秦朝的政治和經濟以及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影響方面認識到秦朝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作用。符號和類型是更為高級的成分,它們多運用於對學習內容的處理,比如英國“新歷史”教學改革中有關“學習類型”的研究。其實,無論是作為學問中的規範性知識,如自然科學中的公式,還是作為生活中的規範性知識,如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遵守公共規則,所謂“瞭解”和“知道”的意義,就是對法則的認知,或可認為是對人的行為和思想的合理約束。歷史知識的專業性乃至教育性,自然包含這部分知識。諸如我們強調的“過程與方法”目標,“過程”所表述的內容就是學習者理應懂得的行為標準和學業發展軌跡。但是,考慮到歷史學科具有社會人文科學兩方面的屬性,這類知識不可能套用自然科學的規矩。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它的偶然性、隨機性以及難以模擬、難以控制、難以量化等特性,特別不能過於純化或理想化。至於方法和價值觀則是我們特別強調的。不過,我們把它們分述在了“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之中。“方法”近乎“學習能力”,“價值觀”無疑等於“思想教育”。於是就有一個怪現象,一方面特別強調歷史知識的基礎性、科學性、教育性和發展性;另一方面又排斥知識與生俱來的方法性和價值性。如此這樣,知識的科學性、教育性和發展性就難以支撐,因為抽去方法性和價值性的知識,其衍生能力就會天生不足。還有,我們比較強調知識的客觀性。在歷史教學界又把這個觀點微縮在了教科書上,歷史知識即教科書知識。如今儘管我們同意建構主義的主張,可是要麼把知識看作是“客體的副本”,如同事實的翻版;要麼把知識看作是“一成不變”的經驗,如同字典裏的詞條。“識本身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麼樣的能力改變知識。”這話沒錯,不過我們要問:知識的力量又藴藏在哪裏呢?“知識本身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發展人文精神。”這話也沒錯,我們一樣要問:人文精神是什麼,不是對文化內在價值和意義的自覺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體現文化內在價值和意義的實體不是知識嗎?事實上,我們所強調的“解構知識”,無論言及智能還是方法,都是在重組和解析知識內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穿透知識背後的價值,才能使知識顯現它的有用性。當然,理解這樣的知識需要有整體認識的觀點和方法。"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2

一、在地理教學中引用歷史文化知識的原因

歷史與地理歷來就密不可分,學習地理必須瞭解歷史。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橫跨自然和人文兩大領域,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滲透性。其視角之一是“從時間動態來觀察世界,認識地區特徵及人類和環境的發生、發展及變化過程”。因此,地理學本身就包含對人類活動與地表環境的關係的研究。而且,在地理教學中恰當引入歷史學上的名人典故、歷史演變、風土人情等內容能增強趣味性和提高實效性。

首先,地理知識與歷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聯繫。歷史學科、地理學科均具有綜合性的特徵,二者內容互有交叉滲透、互為影響因素,這成為在中學地理教學中融入歷史文化知識的理論依據。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地球表面是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其中包括人類活動的因素。當今世界人們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在教學中通過融入歷史時期的地理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歷史上的地理情況,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歷史活動受地理環境的制約,也對地理環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響。特別是當今環境的惡化、氣候的反常等更是與我們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通過地理教學中歷史知識的融入,有助於學生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重要和環境保護的必要與急迫。

其次,基礎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強調基礎教育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明確指出,改革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並設置綜合課程,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在地理教學中融入歷史文化知識,兼顧學科知識的交叉滲透,增進學科間的知識和方法上的聯繫,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自覺的應用所學知識的綜合思維意識;同時,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經驗和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另外,這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情感。地理教學如果只是平鋪直敍地講授地理知識和現象,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適當結合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如在講到宇宙中的恆星和行星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繫到歷史上我國戰國時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其中記載了許多恆星的名字,還記錄了行星的運動情況;講到哈雷慧星時,就聯繫我國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天文學家在公元前613年觀測到哈雷慧星掃過北斗,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這不僅會讓學生感到趣味盅然,激發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還有助於增強愛國主義感情。

二、在地理教學中如何融入歷史文華知識

1、運用歷史方法,從時間動態角度理解地理知識。地理教學從其教學內容來看不僅包含有地理知識,還體現着時間的動態變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從歷史的角度對地理知識進行分析,會使內容更加全面和立體。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層環境的科學,而地球表層環境的形成和發展是歷史的。所以,在講授這一部分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地球表層現在是什麼樣子,還要讓他們知道地球環境的歷史演變,從歷史地理解來地理事物和現象。如講述我國的黃土高原的歷史資料,從劃分歷史階段來看,可以瞭解到黃土高原的鉅變是自然與人為兩方面綜合影響的結果;從時間的演變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時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進入“氣候最適宜時期”。當時整個黃土高原地區年平均氣温比現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現在要高。當時這一地區河流徑流量比今天豐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較多,所以總的看來生態環境還頗優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後,即我國曆史上商末與西周初之際,氣候進一步變得乾冷,出現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質史上由全新中期進入晚期,黃土高原地區的氣候帶與植被帶相應南移,其新出現的格局大體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見自然原因不是導致黃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為方面,主要是因為自全新世早、中期黃土高原地區各地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原始農牧業由萌生到逐步發展。自隋唐時期起,晉陝寧明長城一線以南濫墾濫伐之風始未曾止息。該線以北部分,經理了唐與北宋時期第二次墾伐高潮後,曾一度緩和下來。但清中後出現的第三次放墾浪潮,卻一直延續到近代。這直接導致了黃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嚴重破壞,有的地方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隨之而來的就是水土流失與風蝕沙化的日漸加劇。通過這樣對黃土高原歷史的縱向分析,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對人類活動造成環境破壞的認識更加深刻,進而為正確認識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培養正確的人地觀念作鋪墊。

2、結合歷史文化知識,來加深印象

眾多歷史現象或事件的發生都與它周圍的自然環境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聯繫,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將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結合,能更確切生動地表述地理現象和規律。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穿插與地理課堂內容相關聯的歷史內容,巧妙地與地理知識聯繫起來,從而加深印象。例如“洋流”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的關聯較小,他們缺乏感官上的體驗,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我們可以結合我國明朝“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事件。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先後七次航海,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除了依靠當時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帆船外,還藉助於季風(東北季風、西南季風)和北印度洋對人類的影響,這樣使抽象難懂的概念具體化和形象化,有利於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

三.結語

作為一門兼有自然、社會、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地理教學能幫助學生了解自然、認識世界,培養科學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立足於本學科,同時結合歷史知識,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過,也需把握適度,防止喧賓奪主。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3

一、整合旅遊地理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學習動力

在日常旅遊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深入瞭解地理教學、歷史知識的聯繫,明確章節課題中和歷史知識密切相關的內容,以學生為導向,將教材章節課題之外的歷史知識點巧妙融入其中,有效整合課題教學內容,促使作用到課堂中的旅遊地理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對旅遊地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旅遊資源”為例,其可以可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後者可以進一步細分,歷史遺蹟旅遊資源、古陵墓旅遊資源、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科技文教旅遊資源等。在“旅遊資源”章節下“歷史遺蹟”教學中,教師需要全方位深層次解讀“歷史遺蹟”課題內容,科學安排課題內容。在講解“歷史遺蹟”知識中,教師要引導班級學生有效思考,回顧學習歷史知識中所掌握的歷史事件、召開的會議、重要人物等,比如,延安會議、遵義會議,促使學生在學習“歷史遺蹟”課題知識中,將旅遊地理學科和歷史學科緊密相連,順利實現跨學科學習。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回顧情況,高效整合旅遊地理教學內容,促使旅遊地理知識有着較高的層次。教師可以將和“歷史遺蹟”密切相關的歷史知識橋面滲透到具體化教學中,增加旅遊地理教學趣味性,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動力,主動參與“歷史遺蹟”課題教學中,有效掌握並鞏固歷史遺蹟課題知識,為更好地講解旅遊景點革命遺蹟等做好鋪墊[1]。

二、深化地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地理思維

在聯繫歷史知識過程中,中職教師要根據歷史、旅遊地理二者結合點,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能力素養,深化地理教學方法,促使歷史知識更好地滲透導到地理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探討、分析旅遊地理以及歷史學科緊密相連的課題問題,在解決過程中不斷髮散地理思維[2]。以“古陵墓旅遊資源”為例,在聯繫歷史知識中,教師要明確“古陵墓旅遊資源”課題重點與難點,將學生了解的古帝王知識融入到課堂中,科學整合的基礎上,巧設課堂問題情境,將課題旅遊地理知識、相關歷史知識有機聯繫。隨後,教師要深化地理教學方法,將合作探究方法作用其中,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探討、交流過程中從歷史角度出發,不斷髮散自身地理思維,分析並解決“古陵墓旅遊資源”課題問題,深層次把握抽象化、複雜化的課題知識。在“古陵墓旅遊資源”課題教學結束之後,教師還可以採用任務教學法,結合課題教學重點與難點,向各小組學生安排不同的實踐任務,要求小組學生聯繫相關歷史知識,查詢並收集相關資料,進行相關實踐,完成“古陵墓旅遊資源”課題實踐作業,積累豐富旅遊地理知識中,培養地理思維。

三、注重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在聯繫歷史知識過程中,教師要有機融合旅遊地理理論與實踐教學,引領專業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深化理解旅遊地理以及相關的歷史知識,在整合學科知識過程中,有效提高地理旅遊實踐能力。比如,在學習“歷史遺蹟”課題知識後,教師可以有效聯繫歷史知識,科學整合的過程中,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知識大盤點、歷史遺蹟講解,促使專業學生在多樣化實踐中將掌握的“歷史遺蹟”理論知識內化為重要的能力,包括相關歷史知識。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踐情況,練習歷史知識,進行“歷史遺蹟”專題教學,讓學生在查漏補缺中進行鍼對性旅遊地理實踐,更好地展現旅遊地理教學中聯繫歷史知識的重要意義[3]。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旅遊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地理教學、歷史知識二者間的聯繫,深化旅遊地理教學各環節,將歷史知識巧妙融入到理論與實踐教學中,促使班級學生深層次理解並掌握旅遊地理知識,實時完善構建的旅遊知識結構體系,提升旅遊綜合實踐能力,成為高素質旅遊專業人才。以此,最大化提高中職旅遊教學水平與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有效推動我國旅遊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卞潔.分析中職學校旅遊地理教學方法的實現途徑[J].旅遊縱覽(下半月),2017,08:254-254.

[2]李建華.“互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旅遊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5,05:108-108.

[3]王靜文.開展多種學習活動,促進中職旅遊地理有效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7:47-48.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4

一、國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知識的必要性

(一)擴充歷史教材知識。我們知道,國中歷史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是十分的有限的,它更重視的是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所以一般情況下歷史教材一經編制完成,就會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固定性,即使修訂也只是增加一些圖片或案例,空間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將大段的史料知識編入教材。但是,在考試的時候,歷史的考題所呈現的背景材料基本上很多的史料知識,這些材料學生在課本上基本不會見到,如果教師不在平常進行必要的補充,學生在考試時可能會不懂得用什麼知識答題。另外,由於歷史距離我們太過遙遠,好多學生對於歷史上一些政策或者習俗可能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難度,如果教師能將補充必要的史料知識,就可以促進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會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歷史教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學生掌握一些歷史事實,它的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利用知識來明白一些道理,進而能夠分析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史料知識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對歷史的見解,促進批判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基本上把重點歷史知識的傳授上,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對於史料知識則涉及較少。這樣的方式只會增加學生學習的枯燥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史料知識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促使學生主動的進行探索和思考,進而增強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三)轉變教師角色。新課改的理念認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基本上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完全處於被動狀態。而將史料知識引入國中歷史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師走出這個怪圈,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解放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促進師生角色的共同轉變。

(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現在的學生大都習慣了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學習,對於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則不太擅長,這對於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而史料知識的引用可以使學生通過閲讀加深對歷史的瞭解,還可以瞭解一些多元化的學術觀點,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的開發,進而進一步形成學生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二、國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知識的應用對策

(一)增加對史料知識的關注。史料知識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豐富性,教師應該增加對史料知識的關注。將史料知識融入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可以藉助一些新的網絡工具,如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實時的瞭解一些史料知識,將每天進行史料知識的積累成為一種習慣。歷史是我們瞭解自己的重要工具而且它是一個既定的事物,基本上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學生養成每天閲讀和積累的習慣,才會不斷的昇華歷史中藴含的價值,從而為教師在課堂進行講解時奠定一定的基礎,並進一步帶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舉例來説,在講解“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體質特徵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古猿頭像、北京人頭骨復原像、山頂洞人頭骨復原像和現代人頭像,然後對其外秒特徵進行描述,使學生更加生動形象的瞭解北京人、山頂洞人和現代人的區別與聯繫。

(二)增加對史料知識的討論。由於國中的學習較為緊張,因而一些教師不願意花費寶貴的課堂時間進行一些探究式的討論,更願意把時間花費在知識點的講解上。其實,如果讓學生進行一些史料知識的討論,對於學生的學習的提高更有效果。另外,史料知識是活生生的社會實例,如果僅僅像記憶知識點一樣的死記硬背地進行積累,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不大。史料知識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歷史敏鋭性進行培養,學生只有通過激烈的討論和交流,才能將史料知識中內含的知識進行內化。舉例來説,在講解有關“代議制”的知識時,為使學生更好的瞭解英國議會、內閣首相以及英國女王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分組扮演內閣首相、英國女王以及眾議員等角色,讓他們根據對英國首相布萊爾追隨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決定的合法性等進行探討,在扮演中體會各人物的權利以及權力界限,講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應用。

(三)增加對史料知識的課堂應用。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是,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讀一些史料知識進行引用,作為案例進行相關的分析,促進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以及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講解秦代的焚書坑儒事件時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必要的瞭解,並且瞭解相關的實例,同時可以與我國當代的“科教興國”戰略進行對比,教師可以通過正反的對比是學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和知識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意義。

(四)突出對史料知識學習主體的認識。教師應該改變應試教育下的教師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將學生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進行史料知識的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例如,在講解有關科舉取士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對一些科舉取士的案例進行舉例和講解,一來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二來還可以最大程度的共享資源。

綜上所述,在國中歷史學習中引入史料知識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和學習積極性的高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顯然完全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雖然目前的國中歷史教學對於時事政治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隨着成功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失敗經驗的不斷總結,它必然會對國中歷史的學習產生積極作用,促進國中歷史教學的發展。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5

一、國中歷史學習的特點

國中歷史的特點決定了國中歷史教師教學歷史的方法跟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教師在教學歷史的時候,要根據歷史學習的特點來進行教學。

1.缺少邏輯思考

歷史一直被歸為文科,其教學方法也跟文科差不多,很少需要邏輯思考。這主要是因為歷史測試以回憶課本知識為主有關,歷史並不像物理那樣需要分析條件,然後通過邏輯思考,再回憶相關知識得出答案。

2.側重基礎知識記憶

歷史學習特別側重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不對基礎知識進行明確記憶,學生就很難得出試題答案。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有效記憶,以使學生在考試緊張的時候,也能夠回憶起相關的知識。同時,學生也要學會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記憶,以達到熟能生巧。

3.知識內容多

國中歷史知識點較多,學生經常在記住新的知識的同時又忘記舊的知識。所以,學生要合理分配好複習歷史知識的時間,充分利用課餘時間來記憶眾多的歷史知識點。國中歷史的這個特點就要求我們要把歷史知識串聯成一個網絡,要確保所有的內容都出現在這個網絡上,並且網絡的任何一點都能通到另一點。

二、國中歷史學習中的困難

國中歷史的教學,要注意學生在學習歷史時遇到的困難,學生哪裏覺得難,教師就要思考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困難。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一個前提,而國中生學習歷史主要面臨以下幾種難題。

1.容易忘記

筆者經過多年的國中歷史教學發現,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歷史時還覺得輕鬆,到了九年級進行全面複習歷史知識時,學生就開始出現遺忘前面知識的問題。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本來過目不忘的人就極其稀有,大部分國中生對於較久的知識都會忘記。學生在增強記憶的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複習,複習才是鞏固記憶的王道。可言説,讓學生輕鬆複習所學的知識是解決學生遺忘的有效方法。

2.不同知識難以串聯

學生在學習當中,沒能站在高的角度縱覽整個系統的知識,因此看不到不同章節知識之間存在的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也就很難將不同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就造成了各個知識點孤立存在的現象,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思維也就比較侷限,不能做到舉一反三。這些困難困擾着不少渴望學好國中歷史的學生,而知識網絡的構建的教學方法恰好能解決這些難題,能給國中生學習歷史帶來事倍功半的效果,既方便了學生記憶,又方便了學生複習所學的知識。

三、知識網絡的優點

1.包含國中歷史所有知識

知識網絡不是隻包含一部分知識,而是能夠把整個國中的歷史知識都包含進去,做到不重不漏,既減輕了學生記憶的壓力,又保證了知識的全面複習。整個國中歷史的知識網絡不需要一下子就構建成,這樣會很辛苦,教師可以教學一節內容便構建一節內容,並且與前一節內容進行聯繫,相對來説,這會讓教師覺得其工作量減少了很多。

2.不同知識之間的串聯

知識網絡構建的關鍵是把前後兩部分知識串聯在一起,就以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家建立》為例,該單元包括從“秦王掃六合”“伐無道,諸暴君”到“大一統的漢朝”。其實要把這三課的內容串聯起來非常簡單,這三課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的,首先秦國統一了中國,接下來秦國君王暴政,引起百姓起義,然後秦國被推翻,建立起漢朝。學生複習完秦國統一中國之後,便可以聯想到秦國暴政,接下來可以聯想到秦國被推翻。這樣,不同的知識通過一定的規律進行串聯,便能構建起知識網絡。同樣的道理,針對不同的書本,我們也可以找到他們相關的聯繫,把知識串聯起來。知識的串聯是從一個知識回憶起全部知識的關鍵,如果知識網絡某一個環節串聯得不好,學生便難以回憶相關的知識。

3.有利於加深對知識的回憶

知識網絡的構建是為了方便學生在空閒時間,並且手上沒有任何歷史資料的情況下進行復習。事實上,每一位學生都浪費了很多的空閒時間,例如,在飯堂排隊時,在來回學校的路上等。如果歷史教師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那麼,學生則可以利用這些時間進行復習,並能反覆多次地複習歷史知識,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四、總結

知識網絡的構建無疑是非常有效的國中歷史教學和學習方法,學生可以利用其他人浪費的時間一遍遍地複習所學的知識。此外,該方法的先進性還表現在能夠找到不同課程知識之間的聯繫,有助於學生在大腦中把所有的知識都串聯成一張網絡。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6

1 當前高校歷史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一般而言,歷史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程實習、課程論文、社會調查、田野考察、學年論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課外科研活動、競賽活動等。在教學中,實踐教學應該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展開,既注重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又注意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然而,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慣性影響,實踐教學在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具體表現如下。

1.1 教育理念落後,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脱節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實踐教學應該保持其連續性,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與理論教學教學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傳統的歷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此重視不夠,教學中往往是“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內,輕課外;重知識,輕技能”,實踐教學被看做是一種輔助性工作,沒有置於應有的位置,缺乏對實踐教學內容的總體設計。這種缺失所帶來的後果,就是課程設置孤立,缺乏體系。雖然不少專家對高校的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提出很多推進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舉措。但是這種改革與探索,往往是對實踐類課程的局部改進,缺乏整體性思考。當前高校歷史學的專業課設置,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課。其中,實踐課課時比重在全部課程學時中佔的比例非常低。這種課程設置,往往又給人帶來一種錯覺,就是實踐教學應該屬於實踐類課程的範圍,專業必修課與專業選修課則應該是側重於理論教學。這樣一來,人為割裂了兩者之間的有機聯繫,無法對實踐教學做出準確定位。

1.2 理論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存在侷限性

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在理論教學中反映最為明顯。桑兵教授曾談到:“大學本科階段的教學,已經相當程度地高中化,不僅以課堂聽授為主,而且從形式到內容都是高中階段的延續翻版,學生學習的時間被大量規範化的課堂講授填滿,以至於很少有時間進圖書館系統讀書。”這段話,可謂一語中的,目前高校歷史專業的理論教學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中學教學方式的延續。這種教學方法,基本上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把教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講義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在考核方式上,長期以來都是通過閉卷考試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種教學流程,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分析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還會形成一種思維惰性。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形成的只是一種模糊的知識記憶,缺乏真正的理解與認識,學習興趣也無法提高。在教學考核中,為了應付考試,往往是死記硬背,照搬教材,甚至還出現連教材都不願意去翻,直接百度答案的情況。這種應試教育,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也會形成很大誤區。

1.3 對實踐類課程理解片面,認識不足

目前學界對於實踐教學的研究,一般都是聚焦於實踐類課程的探索與改革,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但實踐教學課程的內容與形式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學年論文、畢業論文拼湊敷衍,畢業實習、專業考察流於形式,實習基地建設落後,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欠缺等。以畢業論文為例,從課程論文、學年論文的不斷訓練,到畢業論文的開題、中期檢查、答辯等環節層層把關,這些制度性的規定已經構成一個完整的目標體系。但是,實際的結果卻不免讓人有些沮喪,很多學生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在畢業論文寫作階段,學生蒐集、檢索史料、解讀史料的功夫都有很大不足。寫作中,思路框架、行文邏輯、語言表達往往也晦澀難懂,更有甚者,乾脆直接複製粘貼,拼湊了事。問題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對實踐教學認識上存在誤區,理解片面。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提高學生學術素養、科研創新能力,這也是對大學期間學生知識水平的一次全面考察。要寫出一篇令人滿意的畢業論文,需要一個不斷積累、訓練的過程。有學者指出:“擴大學生的閲讀量,教會學生讀書,使其學會學習,從被動閲讀轉變為主動閲讀,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是一個系統的工作,理論教學要與實踐課程教學相結合,強化能力訓練,有效的使“知識”轉化為“能力”,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

2 優化高校歷史專業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

如上所述,專業基礎知識和綜合實踐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兩大目標,兩者密切相關、相互依存,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對於高校歷史專業來説,只有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誤區,知行合一,學思結合,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做到理論教學中貫穿實踐訓練,實踐教學中體現理論指導,才能真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2.1 轉變觀念,構建開放性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主要是圍繞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重視學生問題意識與創新思維的提升。要達到這個目標,就不能侷限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要嘗試建立一種開放性、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融合。對於如何構建這種教學體系,武漢大學曾經進行過很好的探索,提出“一體三翼”的教學模式,以創新性人才培養為中心,從課程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三個方面展開實踐教學活動,“課程實踐環節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科研實踐環節重在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社會實踐環節則注重社會實踐能力的鍛鍊”。不過,目前系統探討實踐教學經驗的並不多,教育管理者也未充分認識到這種實踐教學體系在高校歷史專業中的重要性與適用性。因此,轉變觀念,制定新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融通,使兩者共同服務於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成為推動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

2.2 理論教學方法多樣化,形成實踐壓力機制

近年來,為了改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弊端,着眼於社會實際需要,研究者提出不少解決方案,主要是集中在教學方法的改進、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利用上,但依舊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學方法改革上,一般所提倡的“研討式”、“研究性”教學,並不是説給學生指定一些書籍論文閲讀,然後讓學生輪流上講台發言,最後教師再總結一下這麼簡單。實際上,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既要對自己專業領域有充分了解,能夠把一些新知識、新觀點引入課堂,也要對課程細緻規劃,對指定學生閲讀的資料認真選擇。在課程討論中,教師應該起一個嚮導作用,一方面注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又不能包辦代替,對於學生不同的觀點,允許存疑、存異,以便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索。

此外,由於這種“研討式”教學側重於學術性,那麼對於學生閲讀與思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筆者在教學中曾對閉卷考試內容進行調整,把平時指定學生閲讀的資料納入考核範圍,形成一種實踐壓力機制。這樣,學生即便是為了考試取得高分,也會認真閲讀,這既有利於擺脱考試過程中死記硬背書本知識,也促使學生通過閲讀相關論著,激發實踐熱情,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參與者。

2.3 提高實踐教學認識水平,培養實踐教學隊伍

過去對於實踐類課程問題的分析,往往關注於一些客觀原因,如實踐類課程課時比重較小、師資力量不足、經費不足、實習基地建設滯後等問題,對於教師自身的實踐教學水平則重視不夠。事實上,教師作為實踐類課程的引導者、實施者,其教育理念的新舊、教學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創新精神與開拓意識,對實踐教學的成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只有對實踐教學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強化實踐教學的基本技能與業務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實踐教學隊伍,才能承擔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

總之,高校歷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任務十分艱鉅,能否轉換思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有效的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具有開拓意識與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推動歷史學這類傳統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7

1、歷史課堂多媒體教學的特色

歷史所學所教的內容都是過去了的事物,不可能再重複經歷,因此需要藉助一定的形式,利用計算機作為主要媒介,相關的電子設備,如投影儀、音響等作為主要手段,把歷史事件轉化成文字、圖表、聲音、動畫等,再通過PowerPoint、Flash等形式呈現出來。它具有以下幾個特色。豐富的課程資源,包含積極信息和消極信息通過多媒體,可以演示過去的錄像,還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模擬歷史事件的過程。對於講解的歷史人物生平事蹟,戰爭發生的狀態等抽象知識,以及國家動態發展的歷史進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很大的跨度,都能夠通過多媒體展示在課堂教學中。

當然也會有一些負面的消極的成分在裏面,需要教師嚴把信息入口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學生呈現積極向上的信息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積極性歷史畢竟是過去的事情,只靠教師單一的課堂講授,有時候會讓人捉摸不定,生澀難懂。相反,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內容呈現,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學習心理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想學”發生轉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另一方面講,多媒體教學是新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一個亮點。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成果具有易保存性和再利用性教師在組織多媒體教學時,多采用課件的形式,課件是教師教學的結晶,是教師把教學內容同自己對教學內容理解有機結合而產生的,能夠被以電子版的形式保存下來。不像是教案那樣,不容易長期存儲和修改,課件可以多次被使用,根據時事變化做出適當的調節。

2、新課標下歷史多媒體教學中的誤區

誤區一:過分強調多媒體,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在新課標下,多媒體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教師不得不按照學校的要求,增加多媒體教學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比例,幾乎形成一種沒有多媒體參與就不能代表一節課的成功的誤解。就連最基本的板書,都被省略掉了。多媒體教學採用的PowerPoint、Flash等都是教師自主設計、自己製作的,無一不包含了教師的心血和智慧。過多地依賴多媒體,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誤區二:教學方法上過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新課改要求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因此,一些歷史教師就不能很好地把握這個度量,不敢放開手腳,在課堂上一味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採取放任的態度,生怕因為自己的參與而造成喧賓奪主的情況。

誤區三:過分注重學生的創造性,不能夠對學生做出有效的價值引導鼓勵學生提出新穎的觀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學生由於青春年少,知識積累和生活閲歷都比較少,對社會對歷史都不能有全面的客觀的理解,常常會因為自己的主觀衝動做出錯誤的價值評判,對某歷史現象或結果做出絕對的非好即壞的評價。而歷史教師雖然有着豐厚的閲歷,卻不敢在課堂上對學生錯誤的價值觀念做引導,對學生的任何觀點都表揚和肯定,生怕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探索的動力。教師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遵從歷史新課標的要求,反而是與新課標背道而馳的。

誤區四:教學內容仍以課本知識為主,對非考試內容不重視雖然新課標中多次強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加強學生的“經歷”“體驗”“感受”“願望”“獨立”“興趣”等主觀經歷,但是迫於升學壓力、家長期望、社會輿論等多重壓力的束縛,歷史課堂教學內容還是以書本上的知識為主要內容,對於“非考點”的內容,在課堂上一帶而過甚至絕口不提。有興趣的學生還去看一下,沒興趣的學生根本不予以理會。

誤區五:歷史課堂評價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參考標準在歷史課堂上經常出現“舊瓶裝新酒”的矛盾現象,採用多媒體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卻採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新課標多次強調要對學生實行多種評價方式,不能只注重考試成績。傳統上只以成績高低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早就為人們所詬病,因此必須採取多元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學生成績時,既要注重學生在歷史課上的學習結果,又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之處。在教學目標評價上,既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掌握情況,表現為考試成績形式,又要關注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情況。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在肯定他們優秀成績的同時,勸告他們還得謙虛謹慎,不能因此沾沾自喜、驕傲不前;對於成績較差的學生,要表揚他們正面的進步的地方,發現閃光點,使他們重新拾回學習歷史的信心。

3、新課標下歷史多媒體教學的對策

鼓勵學生的合作探究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在一些探索性或條理性較強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採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儘可能把一些由教師講解演示的內容分配承包給合作的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的合作意識。有時候學生合作探究會浪費一些課堂教學時間,但是這種形式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探索能力,在合作研究中體驗教學內容的快樂,增進對學科內容的理解。小組合作探究鼓勵全班學生都積極參加,把成績落後的學生也按興趣分配在內,而不是少數優秀生的表演。探究不僅要真的利用時間去搜集資料,去歸納整理,去反覆驗證,然後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探究成果,教師做適當的補充和矯正,而且要認真做好,不能流於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歷史學科是一個需要理解和記憶的學科,因此應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也有其不足,因為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歷史基礎、學科興趣不同,自主學習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青春期的學生,心智發展欠缺成熟,雖然有着獨立思考的願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礙於青春期強烈自尊心的特點,有時候遇到難題時不願主動向老師請教,學習氣氛比較沉悶。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反饋信息,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遊刃有餘。教師要選擇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句話表明一堂成功的歷史課,通常是教師慎重地選用幾種教學方法,遵循科學性、創造性、靈活性原則有機地組合起來,而不是隨機地把幾種教學方法進行簡單拼湊,隨意搭配。因此,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出發,精心選取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而不是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濫用多媒體教學。

4、總結

在新課標要求下,歷史教師必須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選用多媒體教學,在歷史課堂教學上發揮優秀的作用。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8

一、歷史小論文的基本特點

歷史小論文是集述、評、析於一體的小型政論文,具體地説有以下特點:

1.議論的方式有立論與駁論兩種,論文題目形式有史料型和史論型兩種。

①立論:就是從正面論證某論點的正確性,或談談對某一正確觀點的理解與認識。如近代中國的屈辱史讓我們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你怎麼看這個觀點?

②駁論:就是對錯誤的觀點或立論進行反駁,否定對方的錯誤之處,以辨正是非,形成正確認識。如太平天國運動只是農民起義的最高峯,這一觀點對不對?請圍繞階級鬥爭的進步作用,結合太平天國革命史實作一小論文。

歷史小論文題,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史論題,讓學生用史料證明某一歷史觀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如:“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一書中説: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後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後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後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這種説法是否有理?請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歷史小論文。”這就是評價歷史人物的史論題。二是史料題,要求學生從給出的史料中提煉出文章主題,然後自擬標題,謀篇佈局,撰寫論文。如:2003年,上海歷史大學聯考卷中的“中國近代化”題,就是典型的史料題

2.歷史小論文具有開放性。在佈置歷史小論文時,我們一定要精心設計題目,不要讓小論文變成答案固定的簡答題,讓作答方向具有開放性,有利於訓練學生的閲讀能力和論從史出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核心,而不是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小論文的寫作,培養學生邏輯能力,促進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二、目前學生在寫小論文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寫小論文時,缺乏個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寫小論文的時候,往往選的主題比較平常,立論侷限於教材,內容平淡,缺乏個性和創造性。導致文章毫無新意,也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偏離主題,言過其實。很多學生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説一些言過其實的大話套話。其實是對主題沒有理解領悟好,就匆匆寫了一些毫無營養的東西。

3.缺乏邏輯論證,沒有史論結合,或議論太多,結合史實較少,空發議論。這個問題是學生在歷史小論文寫作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學生慣於從教師那裏得到現成的結論,而不習慣於自己思考,導致學生不會史論結合。

三、寫好歷史小論文的策略。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既要符合一般論文特徵即論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證充分,又要具備歷史特徵,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一篇好論文,必須做到:

①論點明確新穎,富有創意。

②論據充分真實又恰到好處。

③論證有力。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論證過程科學準確,邏輯嚴密。

④結論正確。能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給人深刻啟示,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或者是説結尾要再次點題,並昇華。

⑤正文寫作前應擬寫提綱,搞好謀篇佈局。以材料為基礎、觀點為軸心,科學地安排文章層次和佈局,內容詳盡、構思嚴密。

1.寫好歷史小論文,首先要先理解要求,審題要切中主題。寫好歷史小論文審題很重要,由於歷史小論文的材料呈現形式和題目的要求多樣。首先,要會閲讀各種文字、歷史圖片、數據表等歷史材料。其次,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材料提煉觀點,歸納史實,判定是立論題還是駁論題。最後,考慮如何史論結合展開評論。

立論性論文,往往是要尋找史實論據論證觀點的正確性,做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一定要做到論據充實,做到史論結合就可以了。

駁論性論文,先要認真思考對方的觀點及支持觀點的理由和根據,弄清其錯誤的實質。然後展開批駁,一要批駁對方的論點,揭示其錯誤的性質;二要批駁對方的論據,證明其虛假或證據的不足;三要批駁對方的論證,揭露對方議論中所運用的論據與論點之間存在的矛盾或邏輯錯誤。這樣,才能駁倒錯誤觀點,闡明正確的思想與結論。

2.題目要亮出觀點。觀點是歷史小論文的靈魂,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目裏的觀點不僅要正確,符合材料的要求,而且要新穎獨特、簡潔有文采、高屋建瓴、能統帥全文。在擬定題目的時候要反覆揣摩。

3.行文要層次鮮明,邏輯嚴密,還要做到論點新、角度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好小論文首先要蒐集整理組織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圍繞主題選擇典型性材料,材料的選擇不要侷限於教材,可以源於報紙、網絡、電影等渠道。選完材料後就是組織這些材料,開頭要開門見山點出觀點。然後圍繞觀點層層論述,一定要層次分明,邏輯嚴密,遞進論證,讓文章的結構顯得比較嚴謹,一定做到史論結合。最後要首尾呼應,以新穎獨特的方式結尾,如談談自己的啟示。寫完以後,一定要反覆推敲修改。

總之,要想讓學生寫好小論文,首先,平時要着眼重點訓練學生閲讀分析歷史史料的能力。其次,在平常授課中,在學生掌握教材重點知識的基礎上,注意指導學生多角度分析教材,昇華認識,並注意蒐集整理有關史料。最後,教師對歷史小論文的選題一定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讓學生多加練習。長期堅持下去,將十分有助於學生寫好歷史小論文。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9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目的

1.提高歷史教師的人文素養。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學生的榜樣,因此,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師本身要不斷豐富自己,提升個人魅力,促進師生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夠在潛意識中引導學生,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精神的目的,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創新新的教學方法,以便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推動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奠定基礎。

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而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增長知識,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這兩者缺一不可。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單單注重一方面的教學,而是要將兩方面都傳授給學生,才能夠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複合型人才。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法

1.轉變歷史教學方法。

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培養,轉變歷史教學方法是關鍵的一點。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太過死板,學生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而很少真正深入地瞭解這些歷史典故和歷史人物,這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對於歷史的興趣。所以,在當今的歷史教學中,創新歷史教學方法已是當務之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歷史知識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生動的、形象的教學環境中體會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船體的情感,衝擊學生內心的情感,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印象。例如,教師在講解商鞅變法這個歷史典故時,可以通過網絡電腦等一些方法播放關於商鞅的一些音頻解説或者電視內容,然後結合教師自己的講解方式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充分感受當時商鞅激昂無奈的心情,以此來衝擊學生的心靈,感受歷史環境,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思想觀。

2.注重教材內容的人文內涵。

歷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其藴含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着其獨特的人文內涵,教師在教授歷史過程中,不能只教授學生表面的東西,而是要深層次地挖掘教材內容中隱藏的內涵,以此來薰陶學生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師首先要對歷史教材中的人文典故、文化背景及歷史事件瞭如指掌,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強烈情感。高中歷史從秦皇漢武至今,其中藴含的人文內涵是幫助學生培養人文精神最好的養料,例如秦始皇時期建造長城,長城至今還存在,其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言壯語足可以激發學生心中的自豪感,但同時,秦始皇的苛政虐民同樣能夠激起學生心中的氣憤。到近代的抗日戰爭,八年的抗日戰爭離我們僅相隔不到一個世紀,其情其景猶如歷歷在目,慘烈的景象和勝利的喜悦就像打翻了的調味罐,使得學生心中五味雜陳。這些歷史都是教師應該抓住的重點,把其中隱藏的人文內涵充分挖掘出來,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建立強烈的責任感。

3.歷史與實際的結合。

歷史是過去的記憶,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這些記憶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重現當年的情景,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明白人文精神的內涵和意義。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不能侷限於書本的內容和課堂的範圍之中,而是要跳出這個範圍,走進歷史中,去感受和體會當年的情景。

(1)走進歷史博物館,借物意境。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去歷史博物館,去接觸歷史遺留下來的物品,藉助這些物品,教師可以邊講解邊引導學生去想象當年的情景,把自己加入到那個場景中,感受那段曾經發生過的歷史。

(2)課堂演繹,情景再現。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書本中描述的情景再現出來。例如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將當時的情景和對話在現實中表現出來,還原歷史,讓學生們真真切切地感受歷史。通過歷史與實際的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高中歷史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藴含的力量是無法想象的。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這門課程的教學,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其中的力量,將歷史的知識和藴含的人文精神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與自我的發展,保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為社會提供綜合性人才,為社會持續性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謝大鳳.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5,16(11):71-72.

[2]王能文.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6,30(69):21-22.

[3]楊揚.淺論中學歷史教學中幾種基本人文精神的培養[J].天津師範大學,2014,28(31):67-768.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10

一、重新定義教與學的意義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與學要有一致性,這是歷史教學中的基本規律,也就是要求學生要與教師的思維要有一致性。但是,在教學中不僅要有思維的一致性,還要有思維的不同性,特別是逆向思維教學,一定要增加它的份量。教與學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在中學歷史具體教學中雖然有這樣的逆向思維,但是還遠遠不夠。當然這並不等於説單一性的教或學有悖於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這裏我們只是強調,只有明確地認識到處理好教、學過程中雙邊逆向性創造思維的辨證關係,才有可能有的放矢。教師的逆向創造性思維是主體,起主導作用;學生的逆向創造性思維是客體,具有能動協調的特性。二者相互聯繫,互為制約,構成完整的迴流思維體系,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重此輕彼,顧此失彼,則相互干擾,一損俱損。

教師逆向性創造思維諸要素與學生的逆向創造性思維因素成正比例,潛移默化,互為反饋。教師只有大膽地追求並能動地運用逆向思維教學,才能實現教育教學的良性循環。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逆向創造思維起主導作用,只有正確處理好教學雙邊逆向性創造思維的辨證關係,才能卓有成效地實施並發展教育教學思維的不同性。

值得肯定的是,歷史教學有自己的特異之處,它的內涵廣博精深,有多層次、多功能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要重視思維不同性的外部環境,即它的語言美感情境。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和信息反饋。歷史教學思維不同性的語言應該是刺激和促使信息接受者思考的語言,應該是使信息接受者同時參與信息創造的語言。

二、教學過程中既要使用求異思維與要使用求同思維

在歷史教學中,思維的不同性與同一性不能僅單獨使用,兩種思維必須要結合起來使用,這樣才能把課堂組織好。首先是思維的不同性必須與思維的同一性同步共振。兩種思維經過交融可以解決教學中出現的複雜、深奧的問題,採用先因後果或先果後因的方法,逆推反正,同中求異便能找得最佳答案。其次是要求更新歷史教學的觀念,促使歷史教學信息的思維輻射與學生接受信息的思維聚合同步共振。

歷史這門人文學科的可知性、過去性強,且層次交迭,範圍廣,意象遠,而且只有當教、學過程中思維的輻射與聚合協同共振時才能奏出一曲和諧悦耳的新樂章。最後是必須透徹全面理解同步共振的內涵。不能望文生義,將同步共振錯誤地理解為“同行”、“滯前”或“超前”。其本意是指教師使用思維的不同性教學與學生自我思維的不同性相互感應、積極配合、相互制約、互補反饋,得出與眾不同的新思維成果。只有這樣,學生在接受思維的不同性訓練後才能準確地去把握新材料並進行思維加工,運用已獲得的知識去探索新知識,解決複雜的問題。為什麼大學聯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對歷史材料分析題、問答題總感到棘手,以至很被動?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的思維中缺乏大膽的創造性、求異性,總把自己的思維侷限於常規性的思維框架裏。

雖然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教師大膽地運用思維的不同性教學,但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在於只抓住了一個方面而忽視了思維不同性,即聚合思維的返流作用。思維的不同性並不排斥聚合思維,只有當它們協同共振才能出現正常現象。所以,教師在增強自身的思維不同性功能的同時,要對學生加強相同、不同兩方面思維的訓練。聚合思維在於求同,發散思維在於求異。運用求同思維,分析便能透徹全面,還便於尋找規律;運用思維的不同性,分析便會精闢新穎,從而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所以説:“人的任何創造性活動都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不同水平或多層次綜合的產物,只有發散度愈高,聚合性好,創造水平才會高。”[1]

三、教學過程中要有積極的創新性和大膽的開拓性

教學過程中,我們使用了思維的不同性,這種思維的不同性要表現為積極的創新性與和大膽的開拓性。

原因和結果是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普遍形式之一,從廣義上説,因果聯繫僅僅“只是世界性聯繫的一個極小部分”,而“相互作用才是事物真正的終極原因”。[2]學生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現象、本質和某些結論的來龍去脈,大膽地運用求異思維,於“異”中把握其個性特徵,才能認識歷史發展的特殊規律。如講英國工業革命,如果教師一反傳統型的先因後果、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羅列法,而採用以圖表、文字數據展示英國工業革命的新成果,讓學生在驚訝中追尋其歷史根源的方法教學,那麼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才是一個真正的發現者、探索求新的人。

所以,我們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還在於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跟我無關為跟我有關,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傳統的因果聯繫的思維模式使學生的創造思維處於抑制的“休眠”狀態,大大妨礙了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指出:“人的腦力勞動中最深奧的是創造,而現在因為我們不瞭解創造性的過程,只能讓他們自己去摸索,也許摸會了,也許摸不會。如果我們發展思維科學,那有朝一日我們就能懂得創造規律,能叫學生搞思想上的飛躍,那該多好呵。”[3]

時至今日,教學已經不是僅向學生傳授死板的知識了,而應儘可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觀點認為後者微不足道,甚至認為只要把知識灌入學生的大腦就行了。其弱點是片面地把知識當成目的,講求“積累”知識,使之變成“不能活動”和“不能進入週轉”的積壓物質“貯藏在學生的記憶裏”。在知識急劇增長的今天,這樣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了。傳統的教學必須改革,強調有效地發展學生創造思維,追求思維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隨着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創新型思維、求異型思維、逆反型思維。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日昌.創造力的測驗.心理髮展與教育,1985年第1期.

[2]馬恩選集.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552頁,2006年.

[3]錢學森.思維科學探索.山西人民出版社,第221頁,1985年.

淺談歷史教學複述課文知識論文 篇11

一、教學實踐前的反思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第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前提。教師備課時,應對即將實施的教學目標、過程設計、採取措施、使用方法、時間安排等的合理性進行思考、預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備《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高中人民版《歷史》(必修Ⅱ)第4課]一課時,對課程標準進行了反思。課標的內容是“瞭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按課標要求“資本主義萌芽”必須講授,而人民版教材卻沒有相關內容,這是教材編者的疏漏,還是課標制定者的失誤?究竟如何處理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才更合理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查閲了大量資料,結果發現大多數學者都否認中國存在所謂“資本主義萌芽”。著名歷史學家蕭功秦説:“實際上這種所謂萌芽的東西可能根本就長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張定於一尊,在這種‘求定息爭、防爭氓亂’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會裏,哪怕長出來也是沒有意義的。它總是會被扼殺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勢力動手。比如僱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遠是這個東西,幾百年的時間裏也沒有長成資本主義的大樹。因此,我認為稱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是一個誤導的概念,改稱為永遠長不大的‘資本主義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實一些。”另一位學者任爽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説:“我們在春秋戰國時期,似乎已經可以依稀找到‘資本主義萌芽’,而在明清時期,似乎還可以發現大量的‘奴隸制’的殘餘。這些現象給我的感覺是,在中國,社會形態的演進似乎不可能被嚴格而明確地或者説是硬性地加以區分。因為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現同樣的因素,或者説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長期延續”。從上述學者的論述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目前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已遭到了學術界普遍質疑。雖然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但不能因為有爭議就一字不提,況且課標中也有明確的要求,因此教學中不講不行,關鍵是如何講的問題。如果講得太深學生難以理解,若是給學生一個定論更有悖於科學性原則。鑑於上述情況,我在備課時一方面補充了有關資本主義萌芽的基本知識,同時也簡單介紹了學術界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這樣一來,既貫徹了課標要求,也彌補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對教學情境、進程、態度、內容、方法及時反思,以便驗證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同時還要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調控。例如:我在講授《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高中人民版《歷史》(必修Ⅰ)專題二第1課《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主要介紹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強侵華史實,第2課《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講述的是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都是將列強侵華史與中國軍民抗爭史同時介紹的。人民版之所以另闢蹊徑,把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單獨拉出來,專門設置一課,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落實突出課程標準關於“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主題。我在備課時基本沿襲了教材的這一思路,而沒有把兩課內容按時間順序進行整合。在講授第一課時,學生都能按時間順序掌握列強侵華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課時,我卻驚奇地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中法戰爭”(第1課中的內容)發生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第2課中的內容)之前。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國中階段歷史教學沒有到位,學生連最起碼的時間概念都沒有。怎麼辦?如果仍然按原來的教學設計授課,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當時我立即調整了教學進度,先給學生補習國中歷史,等他們形成必要的時間概念後,再按原來的設計進行教學。雖然這一節課沒有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但由於及時調控卻使得課堂教學更趨合理。

三、教學實踐後的反思

課後反思也是反思性歷史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對實踐結果的歸因、總結評價、尋找差距,以便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指導現今、未來的教學活動。承前所述,上完《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一課後,我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效果進行了反思:

1.如何解決教學進度與課時不足的矛盾。高中歷史課每週只有兩節,如果在講授新課過程中,還要補習國中的教學內容,肯定無法完成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增加課時顯然不可能,怎麼辦?能不能挖掘隱性課時呢?如果能設計一份預習提綱,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預習,事先解決上課時的“攔路虎”,到授課時的進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時,預習題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且這也是反思性教學目的——兩個“學會”的具體體現。這樣看來,設計一份既科學又經濟的預習提綱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經過一番思考,我設計瞭如下提綱:

(1)按時間順序列舉列強侵華的事件及其後果?

(2)針對列強入侵,中國軍民進行了怎樣的抗爭?結果如何?

(3)將列強侵華事件與中國軍民的反抗鬥爭一一對應起來。

(4)在課本中找出中國軍民反抗鬥爭的典型事件。這份預習提綱能否奏效,還有待於下一節課的驗證。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標。我在授課過程中側重史實講解,忽視了情感滲透,這堂課本應該上得生動感人,結果卻變成了簡單史實的羅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首先查閲了有關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還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最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擬定了如下措施:

(1)採取情景式教學。激活學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師簡單的灌輸,而是要學生親身體驗。上課時要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再現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的感人場面,讓學生從中體會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2)發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選取的中國軍民奮起抗爭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義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鬥爭;“左宗棠收復新疆”,頌揚了政府官兵為收復國家失地而作的積極努力;“黃海海戰和反割台鬥爭”,表現了政府官兵、人民羣眾為維護國家主權,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義和團反帝運動”,則譜寫了廣大農民羣眾高舉“反帝”大旗,與列強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的壯麗詩篇。上課應選擇典型事件,從“中華民族”的視野來講授。面對着列強的入侵,無論政府官兵,還是民眾百姓,儘管他們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發,或有組織,但他們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為維護國家主權,捍衞民族尊嚴而英勇抵抗外來侵略。

(3)啟發學生主動參與。情感教育自然離不開學生的全程參與,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參與,直接影響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講授中國軍民抗爭時,可啟發學生進行討論,談談各自的感想,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驗中國人民視死如歸的鬥爭精神。從而把本節課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將教學反思後形成的改進方案用於另一個班級的教學。相比之下,這節課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又湧現出一些新的問題。由於部分學生預習不充分,再加上學生討論持續時間過長,教學進度再次被延誤。這些問題又將成為反思性教學新的起點,反思性教學就是在這種不斷循環中推動教學日趨合理的。

歷史學科就是讓人通過認識過去來認識自己、反思自己、矯正自己、超越自己。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但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的都是現代的人,我們所教所學的歷史,實際是今人對前人的理解學、解釋學,由於社會的進步,時代的不同,人們對歷史的解釋與認識也就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説,任何歷史都是現代史,歷史教師應當自覺樹立反思意識,與時俱進,引領學生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培養學生富有時代意義的歷史思維。綜上所述,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反思性教學必將成為中國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