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

來源:文萃谷 1.59W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選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為整體目標服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教學的具體環節、具體內容,還需要從新的角度、新的地位,今天,樸新小編得大家帶來數學教學方法。

如何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

開展國小數學的互動教學

組織分組學習

重視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的重點理念之一。為了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在這個過程中,分組進行合作學習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有效手段。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使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一種積極的互助關係,每一個成員都認識到自己與小組及小組成員之間是一種同舟共濟的關係。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積極互賴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入手:首先,建立積極互賴的學習目標。在這種合作性目標中小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組內無競爭壓力,有利於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其次,強調積極互賴,小組的成績取決於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合作。最後,做到學習資源共享。在這過程中老師起着很重要角色,教師是分組學習的組織和引導者,學生是實施實踐者。分組合作學習的落腳點和支撐點不是把學生分成小組就行了,而是分組後在課堂學習中,給學習小組以問題和任務,讓學生覺得分組有必要,有好處,讓各小組有事可做。

科學給予評價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説:“教育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複雜、最多樣化的一種藝術。”那教學評價不就是藝術中的“藝術”?國小數學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所以考試和評價常結合在一起進行。從評價方式來説,我們不能只注意顯形的分數或等級,還應考慮學生在自信心、情感、創造性等方面的表現,從而對不同的學生作出差異性的評價,對學生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要改變單一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做法,可以由同學、家長參與評價,增強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

特別要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作出分析和解釋,鼓勵他們關注考試的反饋信息。在自我評價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説説錯誤的原因,然後把更正的結果給老師看,以加強他對題目的反饋。在課堂教學中,對於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在鼓勵讚賞的同時還要注意評價既要肯定學生的成功與進步,又要及時鮮明地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與錯誤,讓學生清醒、正確地認識自我,進而主動改進自我,完善自我,促進自身發展。所以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考試之後進行積極反饋,在考試評價中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激勵,不斷總結自己,提高自己,這對他們學會學習,促進自身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開展數學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流於形式,缺乏實質內容

小組討論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近年來被教師廣泛應用到課堂上來,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筆者觀摩的這幾節課上都有小組討論這一環節。但是,一些課堂小組的討論看似有模有樣,但學生的合作實際並沒有多大成效。 在七年級“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老師剛把問題投影到屏幕上就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中包含的等量關係”。筆者就近觀察了幾個小組的討論情況,發現多數小組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只有少數同學發言,其他同學只是旁聽者,也不做任何補充發言,還有個別同學把此時當作玩耍的好機會。在發言的同學裏面,也是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互不相讓,誰都聽不清(或者不願聽)對方在説什麼,而是爭先恐後的表述各自的見解,更談不上最後達成小組共識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筆者認為原因有:首先是缺乏獨立思考的`前提。小組討論與獨立思考之間存在一種辨證關係,一方面小組討論應以獨立思考為前提,沒有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討論是空洞的,無實質內容的。本例中,老師剛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分組討論,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成果,拿什麼去討論、去交流? 因此多數同學被淪為聽眾,只能聽少數學習水平高的同學的發言,這與課堂上聽老師講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次是缺乏合作共享的意識,當學生需要討論時,小組成員應做到兩點: 一是奉獻,願意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有條理地表述出來,奉獻給大家,供大家分享。二是吸納,願意傾聽他人的發言,吸收別人的不同見解,討論時會提問、會反駁、會辯論,尊重他人,組員之間相互認同、相互接納。本例中,學生的討論只有表述缺乏分享,別人的見解不被接納吸收,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片面追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過多佔用學生自由支配的思考時間

教學手段多樣化是新課程理念之一,在這一理念的認識上一些教師存在着不足,撇開教學對象而不顧,一味追求教學手段的新奇多變,只講形式,不求內容,致使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請看一例:

在七年級“圖形的旋轉”課上,教師為了講清“圖形旋轉”這一概念,先用投影儀在屏幕上演示,緊接着又用自制的紙板模型在黑板上演示,紙板剛剛取下又用實物演示,實物剛剛拿走,又讓學生拿出自帶的學具演示?教學手段可謂是新奇多變,一個環節接着一個環節,令教者手忙腳亂,看者眼花繚亂,學者應接不暇,到最後小結時學生竟連圖形旋轉中的“旋轉角”、“對應點”等基本要素都説不清,能作出簡單旋轉圖的更是鳳毛麟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認為,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內化、反思的時間,學生應有的時間被白白浪費在教學手段的頻繁翻轉和轉換上。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利用數學史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

數學史輝煌燦爛,數學家燦若羣星,數學知識中隱含有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我國數學家陳景潤身居陋室,但為了攻破歌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難題,不斷演算,通過努力終於摘取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數學家華羅庚通過自己的自學,成為我國赫赫有名的數學家,並被邀請到國外講學,溘然長逝在異國講壇上;同時講述祖沖之、楊輝、劉徽等數學家的事蹟,用數學家高尚的思想品德、深厚的愛國熱情、非凡的智慧才能,感召學生,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培養學生的遠大志向。

2。利用數學美,激發學生情感

數學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枯燥無味、令人生厭,然而它卻具有一種深邃的、理性的美,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數學定理的和諧美、數學理論的統一美、數學推理的邏輯美、數學構思的創造美;我們可以利用數學的奇妙裝扮人們的生活。比如:搞服裝設計,如果擁有黃金分割的知識,就會感覺自己的設計很舒服;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築線條上凝聚了多少形象的數學……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數學美的因素,投入濃重的感情色彩,用發自內心的激情感染學生,啟迪學生,引導學生領略數學的美妙,學生在享受到數學美的同時,激發對數學美的強烈追求,讓數學美成為創造性思維的源泉,使他們擺脱“苦學”的束縛,走入“樂學”的天地。

3。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習信心

無論什麼樣的孩子,都希望引人注目,都有被承認和表現的慾望,期望老師的關注,渴望老師的賞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常會出現一些不俗之處和閃光點,教師若能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進行讚賞性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沒有好的行為習慣,不會聽課,自信心差,更不會自覺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更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極小的進步,也應及時予以肯定,激其奮發向上,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愛,從而喜歡老師,喜歡數學,真正實現師生間心與心的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