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繪本開展數學教學

來源:文萃谷 2.5W

數學繪本融入教學策略

如何有效利用繪本開展數學教學

數學繪本讓學生的學習趣味盎然

低年段學生識字不多,面對文字較多的數學教材總顯得有些不耐煩,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數學繪本以圖文的形式呈現,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能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瞭解數學、學習數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有趣的數學繪本閲讀與數學學習活動相結合,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明顯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也明顯得到增強,獲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三隻小豬》這一數學繪本,故事內容如下:“一天,豬媽媽對三隻小豬説:‘你們長大了,該建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了。可是最近村裏來了只大灰狼,為了防禦大灰狼,你們必須得到一件寶物――七巧板。’在經過重重困難後,三隻小豬終於拿到了寶物,也建好了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回大灰狼真的來了,三隻小豬每回陷入困境都積極開動腦筋,通過七巧板拼出各種物品和武器,解救了自己。”《三隻小豬》的故事簡單且充滿挑戰性,為課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有趣的故事中,學生始終趣味盎然地主動探索和思考,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如果教師僅僅拿起課本照本宣科,學生會在課堂中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進而產生畏難情緒。通過數學繪本,學生不僅願意把原本零散的知識進行整理,還願意進行二次分類,把所學知識結構化、系統化,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教學,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與閲讀能力。

數學繪本讓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人文滋養

數學繪本不僅藴含豐富的數學知識,還藴含一個個真、善、美的故事,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淨化心靈,得到人文滋養。例如,《小貓託託買魚記》是一本充滿温情的數學繪本:“貓爸爸開了間賣魚店,每過一段時間都要早早地去城裏進貨。一天,託託和他的爸爸來到港口,卻沒有看見賣秋刀魚和金槍魚的船。一位港口的小販告訴他們:‘秋刀魚船是2號進港口,以後每2天進港一次。’小販還説:‘金槍魚船是3號才進港口,每3天進港一次。’於是,託託和他的爸爸只好先回家了。小貓託託為了減輕貓爸爸進貨的負擔,在日曆中排規律,找出進城買魚的日期,並發現日曆中有趣的倍數規律。”這個有趣的故事,給學生傳遞倍數的知識,同時在學生心裏埋下了“孝”的種子。

又如,數學繪本《最小的風妖精》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村子叫清風村,村裏住着許多善良的風妖精。這一天,清風村的村民去郊遊,沒有受到邀請的風妖精明明很不高興,把大家的郊遊搞砸了。媽媽為了懲罰明明,讓她整理並算出物品(娃娃、洗衣服、刷盤子和碗)的數量。”故事中的數學元素是數的運算以及兩位數的組成,明明在整理和算出物品數量的過程中,先後得到了田鼠兄弟、獾兄弟、兔子一家的幫助。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做錯了事要受到懲罰,得到幫助要懂得感謝。

重組數學繪本教學內容

數學繪本是藉着故事與圖畫的形式,傳達“數學”的內容,隱藏的“數學味”和“繪本味”需要我們進行協調、平衡。因此我們對服務課堂的數學繪本內容要作適當的.修改。

1.刪――內容重複之處

如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中所呈現的都是“3個物體為一組,重複出現”的顏色、圖形規律,這樣的規律種類無疑是不夠的。我們在保證繪本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選擇了以下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規律作為故事發展的主軸,將其餘重複的顏色規律作了適當刪減。

“3個為一組”的顏色規律 “3個為一組”的顏色、 圖形規律

2.改――材料嚴謹之處

在學生進行知識探究、概念學習時,所呈現的材料要科學、嚴密。但是數學繪本都是手繪圖,所以我們要利用信息技術對個別頁面進行修改。如繪本《點點螞蟻蓋房子》,這是一本關於正方體和長方體展開圖的數學繪本,我們想把所有探究的重點都落在正方體上,為了和繪本畫面銜接得更完美,我們用信息技術將繪本部分頁面中的長方體房子統一改編成正方體。

3.編――內容空白之處

用哪些相關的知識鏈接來擴展繪本故事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呢?既要做到繪本故事的完整性,又要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

數學繪本教學價值

空間觀念的提升融入在數學活動中

繪本教學的方式要處理好繪本感知與動手操作的關係,在故事講述和插圖閲讀中增加操作與扮演,增加兒童對數學知識的體驗和感受,全身心沉浸在繪本數學學習之中,深入理解數學內容,增強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的效果,強化數學活動經驗積累和數學情感體驗。這是繪本教學對“做數學”相關思想的體現。 教師以數學思想引領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究,引導學生閲讀、思考、操作和交流。讓學生通過讀一讀、想一想、拼一拼、説一説等操作活動,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形成技能,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2]依據本課的題材,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動手操作。而操作活動的設計不能隨心所欲,而是需要結合故事情節,關注操作和故事的統一,不能為了操作而操作,將操作置於故事情節之外。學生在思考和操作中發展空間觀念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在情節展開中組織操作活動,在潤物細無聲中昇華兒童的情感,讓數學知識在有趣的繪本教學中自然生長。

空間觀念的提升融入在數學活動中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闡述了課程目標。[3]數學繪本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和方法的習得,更是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浸染。教師不僅給孩子們呈現故事,同時也在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昇華他們的人文情懷和精神境界。教師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對愛的感受力,提升孩子們細心觀察、樂於動手、真誠合作、勇於探究的學習情感。

教師在數學繪本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機滲透團結的力量和愛的奉獻,潛移默化,達到了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使學生各方面和諧地發展。教師將數學知識完美地藴藏在了美妙的繪本故事裏,讓孩子們在感動於故事情節的同時也打開了心智,擁有一個有愛、有美、有智慧的學習時空。繪本教學讓數學課堂如此生動、美麗,用富有個性的教學方式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學思維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