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開展國小數學教學

來源:文萃谷 1.86W

開展國小數學方程教學

如何有效開展國小數學教學

  一、幫助學生轉變思維

國小方程教學的一大難點,就是學生能否真正接受方程解題為一種方法,並且能夠經常運用這種方法解題。新知識的教學一般是因為之前的知識不能滿足需求,所以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探究的動力。現階段的數學方程教學,過分地關注教學重點,從而忽略了教材與教材之間的鏈接,因為知識與知識的銜接並不連貫,導致學生接受方程教育的速度特別慢,一時間很難接受,甚至不能夠理解。教材在編寫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要求學生以較高的思維方式去接收知識,使得學生在解方程的時候缺乏經驗,很難實現知識的準確掌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從未接觸過方程思維與方程解題方法,因此有必要從零着手,從簡單到複雜,從傳統教學延伸到方程教學中。

比如,筆者以這樣一道數學應用題切入:張叔叔每天可以製作300個零件,他每小時製作的零件個數是不變的,他上午做了2個小時,下午做了4個小時,問:張叔叔每個小時製作多少個零件?學生理解方程概念後可以列出2x+4x=300的方程,解出x的值;當然,用2+4=6,300÷6=50的算術方法也能很快解出來。但把問題變一變:張叔叔上午做工2小時,每小時比李叔叔少做10個,下午做工4個小時,每小時比李叔叔多做10個,張叔叔一天總共做了260個零件,問:李叔叔每小時做多少零件?這時,問題用算術方法解決就有些難度了,學生要逆向思考很多問題,而用方程解題時,假設李叔叔每小時製作a個零件,很快就能根據條件列出2(a-10)+4(a+10)=260,解出a=40。這樣,方程的優勢就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用方程設未知數的方法可以順着條件很快解出答案。學生也懂得再遇到此類問題時,不是繞彎子去列算式,而能學會以方程快速解題。

  二、幫助學生形成方程思想

從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由於受傳統數學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仍然以數學已有結論、概念、公式、定理等數學知識的教學為主,並且大量的習題訓練模式來鞏固知識的掌握,而對數學思想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解方程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應該關注學生的數學體驗,讓學生通過解方程和列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價值。

在進行方程教學時,往往會要求學生對方程式進行適當的變形,然而很多教師會直接忽略這一步,直接進行方程的解答,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方程解題的正確方法,只能通過最笨的方法來解題,但是這恰恰違背了方程思想的本質,方程教學就是想讓學生使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解題。因此,對於方程的教學不能要求過急。失去了教師正確的指導會使得學生解方程出現大量的計算錯誤等等問題,並且花費他們大量的時間,這反而就得不償失了。

組織數學課堂教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

學生只有對數學有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開始之前要巧妙設計,做到簡潔明快,新穎別緻,富有吸引力,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參與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與肯定的情緒態度相聯繫的積極意識傾向。興趣是創造力發展力的`必要條件,人在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去學習。

①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面帶微笑進入課堂,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給學生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實踐證明,只有學生不畏懼教師,他們才能大膽地去嘗試。這時,學生的大腦才能處於興奮的狀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關心、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儘量地給予鼓勵、關注和信任,讓他們知道教師沒有放棄每一個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感到自己是被教師關注的。②用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喜歡遊戲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上課時,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適當的遊戲活動,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智力、體力、活動能力的開發,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每一堂課時我都利用猜一猜、賽一賽、扮一扮等活動,把數學融於遊戲活動當中,寓教於樂,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鼓勵參與研究,引導發現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讓學生先發現問題,然後帶着問題深入到課本、課外讀物等去研究探索。作為國小生來講,他們年齡較小,經驗儲備、知識基礎和思維、研究能力相對較弱,認知能力、感悟能力畢竟有限,思維空間狹小,這就必須要求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要加強調控、加強引導,以防學生的思維偏離學習的軌道。尤其在研究的初步階段,決定研究方向、收集處理信息、組織合作探究、交流彙報等諸多環節,均需要教師悉心指導。因此教師不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導”字上下功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加人學生的研討、實踐活動、及時掌握信息和反饋意見,適時調整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和頻率。教師的適時點撥、適時引導是非常必要的。

同時我們也應當把握好引導的“度”,因為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如果引導“過度”,便會偏離這個目的。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必須尊重他們的意願,科學地引導他們自覺地完成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其次,教師應該加強對他們的學習方法指導和研究方法指導,進行宏觀調控。可以進行集體指導,也可進行個別指導,針對各個學生課題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逐個指導。再次,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側重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深鑽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

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徵。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悦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關注過程,確保有效學習的正確實施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髮展中的國小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更要教師及時加以點拔指導。有效的學習過程還可以通過遊戲實施。

國小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佔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遊戲的興趣和足勁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針對差異性,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教學過程分層,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