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第四節《主權在民的政治啟蒙》教案

來源:文萃谷 5.5K

第一部分:教案內容

高一歷史第四節《主權在民的政治啟蒙》教案

國籍代表人物思想主張意義

法孟德斯鳩三權分立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理論基礎

伏爾泰自然權利學説

(自由平等)

盧梭“天賦人權”

“主權在民”

社會契約描繪藍圖

影響歐美

德康德思想自由

投影: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目的,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

——美國1776年《獨立宣言》

問:啟蒙思想家的主張有哪些共同點?

答:……

(板書)⒈反對專制、教權和封建特權;

⒉主張“主權在民”,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⒊主張實行法治。

投影:

(板書)啟蒙運動的影響

⒈最重大的價值和意義: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

⒉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而且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問:啟蒙運動相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有何新的發展?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

投影:

啟蒙運動在人、自然、國家、宗教和科學的相互關係上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啟蒙運動豐富和發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從而比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更為徹底,更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要求進一步提高經濟和政治地位。

第二部分:反思與點評

【課後反思】

本課涉及啟蒙思想家的主張。由於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對教師的考驗。課本的編排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把啟蒙運動的內容分成兩個課時,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分散在兩課內容中,並且據説這兩課是由兩位編者分別撰寫的,這對於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

根據課標、考試內容和學習要求,授課時抓住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張進行歸納整理,其他思想家的內容省略。由於課標、考試內容和學習要求僅僅只是“簡述”和“列舉”,要求不高,所以教學時指導學生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康德的思想自由課本語焉不詳,這一點不如嶽麓版教材

第三部分:相關資料

【練習與測驗】

課本第100頁“材料閲讀與思考”

答: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個人自由的無限與公共意志的代表——法律與法規有矛盾;但只要個體遵守法律與法規,它就有充分的自由。

課本第101頁“學習思考”

答: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追求的是現世幸福,其矛頭主要是針對宗教的神權主義。而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的主流則是提出了以人的理性和社會必然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體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與平等,其矛頭直指整個封建專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體系。

課本第102頁“學習思考”

答:主要有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兩種,前者以英國為代表,後者又具體分為總統制民主共和制和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分別以美國和德國為典型代表。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專政。

課本第103頁“學習思考”

答:人生而平等,但這種平等往往受到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和損害;必須通過社會契約,建立起人民主權的政府。

課本第103頁“學習思考”

答: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人民主權、三權分立等主張。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對於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建立近代民主政治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

課本第104頁“材料閲讀與思考”

答:體現了人民主權、獨立、自由、民主、社會契約等原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