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通用7篇)

來源:文萃谷 2.4W

幼兒園小班主要以習慣培養為主,良好的習慣也就是説良好的常規對幼兒園小班孩子及其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1

觀察對象:

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説:“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着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説:“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麼説呀?”他還是低着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説:“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説説老師早。他媽媽歎口氣説:“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説,在家裏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説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説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説,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裏遊,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説:“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説説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裏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説。由於他一直習慣了説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説一遍,他也跟着説一遍。由於我是準備着而行的所以手裏還拿着小金魚的圖片。我拿着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説:“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着方法試着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覆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説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説。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説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説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裏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提供在集體面前説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説還是有一定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説:“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説話時眼睛要看着別人,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託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説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覆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通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可以利用給孩子穿脱-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大膽了,現在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説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説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説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説,不過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2

區角活動觀察記錄表

觀察情況

今天區角活動時,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進入了益智區,熟練的拿起了一盤積木,把積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着他拿了小方塊積木一塊一塊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壘高。過了一會兒,他把小方塊積木全部都壘了起來。他看了看桌子,發現沒有了,就開始東張西望,我發現他有點心不在焉了。

這時,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盤其他的玩具玩起來了……

觀察分析

我在觀察他是在瞎玩,還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有所轉移,就應及時介入,啟發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引導幼兒繼續進行建構。

措施與結果

在幼兒剛進行活動的時候,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沒有進行指導。之後當我發現孩子對於本次活動的興趣有所減弱時,我就及時用啟發性的語言進行了引導,為他尋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到圖書區看圖書,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看,培養他們保護圖書、喜歡看書的習慣,孩子們都顯得比較高興,剛開始的時候,還紀律還比較好,可是後來卻發生了好幾件事:1、幾個小男孩拿着圖書當方向盤開汽車,嘴巴里還不時的發出:“滴滴、叭叭!”的汽車叫聲,有的還把書卷起來當話筒唱歌;2、好幾本書都掉在了地上,卻只見孩子從書上踩過的腳印,沒有一個人會彎腰見圖書,面對這幅場面,我説:“書寶寶已經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了,怎麼沒有人把書寶寶送回家呢?看!這本書寶寶已經在哭類!它可傷心類!”沒人反應,最後還是樂樂小朋友把書撿起來放回了書架;3、在看書的時候,突然有個小朋友大叫:“看!我這裏有奧特曼!可好看類!”這麼一叫,引來了旁邊小朋友的興趣,於是旁邊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後你爭我搶,可憐的那本圖書,只聽“譁”的一聲響,撕破了!4、書然在圖書區呆了很長時間,只見他拿了一疊書,走到小椅子前,把手裏的一疊書往椅子上一放,當墊子做。

我的反思:

面對以上孩子們在閲讀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覺得應該要即使去引導和糾正,因為當孩子們形成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後,要去糾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讓孩子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後果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讓她去體驗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危害,去嚐嚐行為產生後的苦果。任何的説教都沒有幼兒直接的經驗感受來的真切,來的有效!

材料投放:

各種運水的工具

觀察要點:

孩子們用各種運水的方法

孩子們在用我們收集的各種工具裝水,他們發現有些不能裝水的東西,如:有洞的瓶子、漏斗等,想辦法後也能讓他們裝進水的。他們都覺得籃子是不能裝水的,籃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樣響了辦法後也能裝水呢?我把這個問題留給了孩子們。

懸念設置策略是指教師將幼兒在一次區角活動結束時沒有解決的問題作為懸念,讓幼兒在下次活動中找答案的教學策略。每次區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如何將幼兒的探索積極性、主動性加以保護,並使之延續和發展,使孩子們能比較持久地對探究物發生興趣,教師必須將幼兒相互交流時沒有解決的問題拿出來,鼓勵幼兒繼續探究,直到發現它的祕密為止,這樣為下次的區角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也為老師下一次的區角活動的精心準備提供了目標要求。例如:籃子到底能不能象有洞的瓶子、漏斗一樣響了辦法後也能裝水呢?這個問題激發了幼兒下一次探究的興趣,使探究活動能繼續深入下去。

觀察實錄:

我向幼兒介紹完今天的活動內容後,孩子們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去玩了。果果一開始選擇去做手工:撕貼雪花;玩了不一會兒,她又去玩橡皮泥了。後來她來到了表演吧,跟多多玩得不亦樂乎。這時多多想離開,她不讓多多走,只聽見她説:“快點坐好,小腳是怎麼放的?小手怎麼放?坐得不神氣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歡他了,我要叫他到外面去!”我聽了禁不住笑了起來。

分析與思考:

果果剛才説的那些話都是我平時無意間經常説的。小班的孩子喜歡模仿,他們是天生的模仿專家,平時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追隨的對象。你平時無意間的一句話,他們都記在心裏了。雖然表面上看幼兒模仿老師的語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得仔細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我們敲醒了警鐘。幼兒沒有分辨好壞的自控能力,他們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啟示:

“人之初,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沒有好與壞之分,關鍵是後天的引導,良好的教育能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誤了孩子的成長。這樣一來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應該人人反思。良好的教育語言是平時教育的一種支持手段。改掉自己平時的口頭禪,改掉粗魯的語言,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樣幼兒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更好地得到發展。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3

觀察內容:

美工活動

觀察時間:

20xx年10月

觀察幼兒

嶽嘉琦

觀察方式:

隨機觀察

觀察過程:

今天我上一節美工課《印樹葉》,孩子們用顏料給樹葉印畫。我事先採集了一些紋路比較清晰的樹葉,準備好各色水粉顏料。我示範後,孩子們興趣濃厚,爭先恐後的要進行印畫。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一上手,畫面一團糟,滿手都是顏料,衣裳、桌子都帶上色了。我想了想,改變了主意。由老師給樹葉塗色,讓孩子壓、印。沒印幾幅,嶽嘉琦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經的説:“老師還是讓我們自己做吧!”話音剛落,孩子們渴望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又改變了主意:教孩子們用水彩筆在樹葉上塗色再進行印畫。孩子們興奮極了!

教師評析:

嶽嘉琦是個聰明語言表達能力很好的孩子,孩子的話發自內心的渴望!作為老師怕麻煩,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實在慚愧!幼兒園的教學就是要體現孩子的主體性,讓每個孩子動手參與,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要設計考慮周全可行的教學方式方法。有機會還是要讓孩子用水粉自己印畫。

益智活動:

小兔過河

材料投放:

水彩筆、操作圖片(一)(上面畫有木樁,有的塗了顏色,有的沒塗顏色,塗了顏色的木樁是按紅、黃、紅、黃的順序來塗色的)、操作圖片(二)(上面第一排是許多紅色小旗貼紙,第二排是許多藍色小旗貼紙,第三排右邊是按紅、藍、紅藍、的順序排列的小旗,右邊是空白),小白兔過河故事磁帶、錄音機。

觀察時間:

20xx年5月22日上午10:20-10:50

觀察地點:

小班活動室內益智區活動操作區。

觀察實錄:

益智區裏小白兔過河的錄音故事吸引了不少孩子,故事裏描述的情景很美,好多幼兒聽得入了迷,在聽到小兔子遇到麻煩過不了橋時,圍攏來聽故事的小不點們着急了,大家都想幫助小白兔,按照故事裏的要求,來益智區的小朋友們每人拿了一張操作圖,先是觀察,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相互交流,思瑤觀察得很仔細,好像發現了什麼,小手開始去拿水彩筆。繩潔好像有點過於着急,拿到操作圖就急急忙忙地塗起顏色來,旁邊的一丹沒經過仔細觀察也匆忙地塗起來。在老師的進一步提醒下,繩潔、一丹終於發現了塗色規律,並很快完成了任務。在大家的幫助下,小白兔順利地過了河,為了感謝大家,小白兔帶來了好多小朋友們喜歡的小旗貼紙,但要請小朋友們為這些小旗貼紙按照前面的規律排好隊,排的正確的.才能拿到小旗貼紙。在拿到第二張操作圖時,孩子們沒有像拿第一張時那麼着急,而是仔細地觀察小旗的顏色,找到規律後再動手操作,所有來益智區的孩子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貼紙,成功的喜悦令孩子們興奮不已。

本次益智活動的直接目的是學習形式排列ABAB型,間接目的是培養小班幼兒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塗色能力。活動由故事導入,以優美的情景和有趣的情節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整個活動中,幼兒注意力集中,參與活動的興趣濃厚,每個環節過度的都非常自然。但由於個別幼兒年齡小,理解力受限,關鍵環節仍需老師及時有效地引導。從操作材料完成情況看,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度較高。不足之處在於:同操作材料(一)比,操作材料(二)難度非但沒有提升,反而有些降低。應適當提高操作難度,讓幼兒“跳一跳”才能“夠得着”。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4

要真正學會教育孩子

小班的孩子剛入幼兒園,年齡比較小,不懂事,要想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耐心指導、啟發、幫助。

一天,一個小朋友對我説:“老師,剛才去廁所時樂樂揀到一支鉛筆放在他口袋裏了,他沒給老師。”我當我找到樂樂時,看見他正在小朋友炫耀説:“我揀了一支鉛筆,他就是我的就是我的。”聽到孩子幼稚的一番話,我意識到孩子還很小,還不十分清楚“自己”和“別人”的概念,不知道拾到東西要交給老師或失主。

通過這件事,我在班裏開展了《拾金不昧》活動,一開始,我給孩子家們講了《拾金不昧.》的故事,讓小朋友們説説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然後小朋友展開討論:一個孩子説:“我撿到一角錢交給了老師;”另一個孩子説:“一天我揀到一個玩具是紅紅的,我給了他。”樂樂聽了,對我説:“老師,我錯了,以後我再揀到東西一定還給人家或交給老師。”説着,從口袋裏掏出錢鉛筆來交給了我,並説:“老師,你給她吧。”我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樂樂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並將鉛筆還給了失主,小朋友們都高興地鼓起了掌。

通過這件事,使我意識到留給孩子們的是做人的一點啟示,而留給我的卻是在教育過程中值得保留的一條經驗:要理解孩子,要學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啟發引導孩子。

平平是剛入園的孩子,他性格比較內向,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搞什麼活動,他總是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問他時,他説:“老師,我不會。”有時甚至不出聲,真拿他沒辦法。我想來想去,於是在一次美術課上,孩子們在畫畫,我便嘗試着先帶他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畫的,並帶領他一起畫一遍,在老師的帶領操作下,漸漸他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別的活動也是如此,我先帶他看別的孩子玩,並帶他跟別的孩子一起玩,漸漸的,他覺得跟別的孩子一起玩是很快樂的事情。

在幼兒園,很多孩子因為羞澀而在集體面前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並不是頭腦太笨、手腳太拙,而是在家習慣了依賴大人,現在離開了家人,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做什麼事都想做而不敢去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他們認識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和老師,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使他們感到在幼兒園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並和他做一些簡單的遊戲、活動等,並抓住他一點一滴的進步不斷表揚鼓勵,他們做事情就大膽起來了。一次我剛要拖地,平平抿着小嘴走過來微笑着説:“老師,我幫你拖地吧”!我高興地用手摸了摸他的頭並表揚他説:“平平,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他高興地抿嘴兒笑了。

通過這件事使我認識到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要注意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幫助孩子做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要真正學會教育孩子。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5

老師的關心使孩子健康成長

聰聰是幼兒園小二班的孩子,長得白白淨淨、虎頭虎腦的。每天由奶奶接送,而且對他疼愛有加。奶奶每天總是在家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臉洗的白白的,然後擦上寶寶霜,聞上去香噴噴的,然後送到幼兒園。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可愛的孩子,剛入園時居然不會説話,所以聰聰又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的家人嘴上雖然不説,但是心裏肯定着急。正常的孩子在這個年齡,無論是和同伴交流,還是和大人説話,語言表達方面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聰聰做不到。他有時嘴裏會發出嗚裏哇啦的聲音,不知在講些什麼。老師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是聽不懂別人説話呢?還是耳朵有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種種猜測都被否定。這樣的孩子小朋友都不願跟他玩兒,老師們更是對他單看一眼。平時有機會就單獨對他進行語言訓練,説一些簡單的詞彙。聰聰説起來雖然很吃力,但還是很努力地。有一次,當他吃力地説出“老師好”時,大家都很高興,我下意識地在聰聰的臉上吻了一下,匆匆笑了,笑得好開心啊!這是他的進步,也喜歡老師的這個獎勵。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呢,漸漸地,聰聰學會了很多詞,比如:你好、謝謝、大家好······每當他學會一個詞,都會得到老師的吻,這個時候,我發現聰聰是最幸福的了,因為老師的吻是他進步的動力。就這樣半年過去了。有一次上音樂課,學的是《顏色朋友在哪裏》這首歌,每次學完我都會讓所有的孩子上台前來展示,聰聰也不例外。表現好的孩子會得到大家的掌聲,還有老師獎勵的小粘貼。得到獎勵的孩子臉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輪到聰聰唱了,雖然在説話上匆匆有進步,可唱歌聰聰還是弱項。讓我倍感意外的是,匆匆竟然唱的調很準,並且吐字清楚,雖然沒有唱完整,但是我覺得他是班裏唱的最好的一個。我帶頭鼓起掌,把小粘貼貼在他的額頭上,而且深深地吻了一下他的小臉,老師的每一個吻都代表着他的一次進步,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

在這期間,我們積極和聰聰的家長合作,他的家人從沒放棄過對聰聰的培養,家園合作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孩子們現在都願意和聰聰玩兒,他也漸漸的融入了讓這個羣體。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家庭的温暖,老師的關心是孩子成長的基礎,讓我們攜起手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6

小沈經常被他媽媽接走,所以他每天都來得早一點。那天,他是第一個到學校的人。他媽媽對他説:“早點叫老師來!”小沈沒有回答,繼續低着頭往前走。於是我蹲下來問他:“明天早上小沈應該對老師説什麼呢?”我對他説:“那你應該看看老師。”他還是不肯看,更別説早説老師了。他的媽媽歎了口氣説:“嗯,這孩子真不願給這樣的人打電話。他總是在背後説,在家裏。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和孩子們在一起説話的時候聲音很大,但是當他在羣眾面前説話的時候,他不敢大聲説話。一開始,他甚至不敢上舞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也發現他的普通話發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小金魚”。“一條魚,在水裏游泳,它們都很擔心。”如果你一個人唱歌,一定很好聽。你説:“獨自一人”。並教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緊,別碰着朱讓氣從嘴裏出來。孩子學得很開心,我讓他慢慢地説。由於他習慣於一下子把話説完,所以很難一下子糾正過來。小班的孩子很擅長模仿,所以我又説了一遍,他也重複了一遍。因為我準備好了,我手裏還有一張小金魚的照片。我給小金魚照了兩張照片,問他:“這條小金魚現在還孤獨嗎?”他説:“不孤獨。”“如果我把這條魚放走,他會寂寞嗎?”“你有阿姨嗎?”“姑姑多少?”我試着用不同的方式和他説話,但我想讓他練習“孤獨”的發音。經過反覆練習,小沈的古音有了進步。他已經能正確發音好幾次了。

觀察和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沒有很好地區分G和d。摘要小沈的普通話之所以不正確,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年輕時由祖母帶着,所以他的普通話説得很少,普通話的詞彙量也不多,這完全是他的想象。例如:有一次他説我想“卡嘴”後吃。這是他自己發明的一個詞。另一方面,他説話時很害羞,不敢看別人的眼睛,所以他只能用耳朵聽,不看別人的口型發音。這導致了他的發音錯誤。

措施:

1.家庭教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普通話的發展,讓家長平時也能聽到孩子的普通話。如有錯誤,應及時糾正,家長也可以平時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和首頁欄目中推廣普通話知識。

2.給孩子們在羣眾面前講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要求他唱歌或朗讀兒歌時,他都感到不舒服。他可以扯他的衣服,也可以扯他的指甲。我沒有及時批評他,而是讓孩子們在表演之前站起來。所以我選擇了他感興趣的活動。他非常喜歡唱歌,所以我選擇了他喜歡唱的歌,讓他唱,以減少他的尷尬。叫他這麼多名字,他在羣眾面前説話就更自由了。早上,我拒絕早點給老師打電話。起初,我用小紅花刺激他。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合適,但對幼兒仍有必要的影響。當我送小紅花的時候,我對他説:“小沈,如果你叫,老師會送小紅花給你,這很有用。”所以有時如果他不想給我打電話,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所以他就叫我。而在平時的孝道教育中也引導孩子主動去跟別人打招呼,在跟別人説話的時候,眼睛應該看着別人,這樣才是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單獨交談

小沈通常來得早一些,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和孩子們聊天。在第二次觀察中,我會引導孩子正確發音,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7

觀察目的:

給幼兒發揮自我的空間,培養幼兒自信心。

觀察對象:

羅錦易,年齡:五歲半

觀察實錄:

户外活動時我和班裏郭老師正在組織幼兒遊戲,突然有小朋友告訴我:“老師,羅錦易在爬雙槓!”我急忙向雙槓方向走去,看到我,錦易的眼睛露出了一絲恐慌:“劉老師我錯了!”我問:“你哪裏錯了?”“我不該爬雙槓,我……”

錦易受驚後那怯怯的樣子把我給逗笑了:“錦易,你能不能再爬一次?”“什麼?再上一次?”錦易有些吃驚。“是啊!再上一次,老師相信你能爬到頂端!但你一定要答應老師,保證自己的安全!告訴老是,能不能做到?”“能!!”錦易回答的很堅定。“小朋友,我們給錦易加油好不好?”“好,羅錦易加油!”“羅錦易,加油!”在我信任的眼神、肯定的語氣裏,在小朋友的助威聲中,羅錦易改變臉上那種恐慌的神情被一種自信所取代,快速在我和小朋友的加油中順利爬到了頭。

分析評價:

出於安全的考慮,我們對孩子有太多的禁錮,並自認為這樣孩子才不會受傷害,但實際上卻讓孩子在失去很多快樂的同時,也失去了大膽去“挑戰”、去探索的機會,從而泯滅了孩子的上進心。

措施:

針對幼兒某種自發的、頗具冒險性的行為,我們在保護孩子的安全,用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接受我們“好意”的同時,更要積極運用語言激發孩子童趣、培養其進取精神,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