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優秀教案

來源:文萃谷 1.87W

教學設想:

《長江三峽》優秀教案

本文編排在蘇教版“祖國土”的板塊,編者的意圖是,借該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情感,再借本篇繼續賞析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本文的閲讀也沒有什麼難度,教學時還是以朗讀體會為主,品味文中對三峽的描寫,進一步感受散文的取材和寫法。

目標要求:

1、 瞭解祖國大好河山和歷史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2、 理會本文的取材和寫法,進一步瞭解“散文”這一文體的特點。

3、 朗讀品味語言,瞭解作者和作品風格。

課時設置:2教時

第1教時

要點:瞭解作者和作品風格,歸納分析,瞭解文章的取材。

過程:

一、導入

二、瞭解作者和作品風格

劉白羽,現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8年到延安從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慶《新華日報》副刊做編輯工作,1946年受黨的委派到東北解放區做隨軍記者,1950年參加編攝電影《中國人民的勝利》,該片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兩次赴朝鮮,寫了許多通訊特寫。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員》、《劉白羽散文集》等。

劉白羽的散文詩意更多表現為壯美、明快,充滿哲理。《長江三日》中,作者以遊蹤為引線,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波濤洶湧的長江,奇偉壯麗的三峽。作者筆下的長江一會兒激流澎湃,濤如雷鳴;一會兒安靜温柔,像微微拂動的絲綢;一會兒萬瀑懸空,砰然萬里;一會兒旋轉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旋渦。彷彿長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雲霧變幻、朝暉夕照、電閃雷鳴,更給這顯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無限的詩意。作者把我們帶到了那變化莫側的水上世界。作者還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而是把這種經歷與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了。“我覺得這是我們所經歷的大時代突然一下集中地體現在這奔騰的長江之上。是的,我們的全部生活不就是這樣戰鬥、航行、穿過黑夜走向黎明的嗎?”由於這一思想的熔鑄,江輪便成為我們整個革命事業的詩意象徵了。文章雖然落墨于山河畫卷,卻處處着眼於哲理的詮釋,因此,氣勢壯闊,格調高昂。讀起來扣人心絃,使人精神振奮。

三、瞭解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長193公里(其中狹谷段合長90公里,寬谷段合長10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合稱。三峽山陡、流急、灘險。灘峽相間,由地盤上升河流深切而成。兩岸是懸崖絕壁,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世界最大的峽谷之一。

長江三峽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資源寶庫之一。周恩來總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為充分利用中國五億四千萬瓦的水利資源和建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遠大目標而奮鬥”的口號。多年來,經過反覆的論證研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的討論,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壩址已選定於西陵峽的三鬥坪。這項具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必將起着重大的推動作用。

三峽工程建成後,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觀。巍巍大壩,橫跨在峽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長城,“截斷巫山雲雨”;巨大的船閘能通過萬噸級船隊;水晶宮般的電站發出的強大電流,通過鋼塔如林的變電站送到四面八方。這些現代化的.建築羣體及壩下不遠處的黃陵廟勝地,必將成為吸引五洲四海遊人踴躍遊覽的勝境。

四、積累字詞:

朦朧 停泊 啟碇 瞿塘峽 夔州 灩澦 雷霆萬鈞 漩渦 層巒疊嶂 繹紫色 翡翠 雲蒸霞蔚 雋秀炯挪 巫峽 萬仞 縹緲 綠茸茸草阪 崆嶺灘 袁崧 美髯白皙 馱 姊歸震顫 絳紫 峨冠博帶

五、整體理解

1、瀏覽課文,在下列文字中填空,再畫出作者在三峽的遊覽圖並標明地點位置:

課文以激越奔放的感情,運用抒情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長江三峽雄偉、瑰麗、險峻的山川景色,熱情地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不畏艱險、奮勇直前的革命精神,並啟示人們:只要從洶湧浪濤中掌握一條前進途徑,就能戰勝困難險阻的生活哲理。

2、歸納分析本文的寫作思路:這篇課文描寫了在三峽航行時所見到的

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景象,各自從哪一段寫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幾個部分?

(全文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航行三峽總的感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寫瞿塘峽的雄偉險峻。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描繪巫峽神奇綺麗的動人姿態。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寫西陵峽的兇險和作者的實際感受。)

3、本文在寫三峽時,選用了哪些素材?

(三峽的風景,一路所見;有關心理感受;和三峽有關的民歌、民謠及傳説;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4、朗讀課文,繼續預習思考

第2教時

要點:欣賞文章對三峽的描寫,分析寫法。

過程:

一、找出有關文字朗讀,再看看作者怎樣緊緊抓住三個峽各自的特點加以描繪的?

理出文本思路。

(先總括三峽景色——雄偉而瑰麗,

然後按照遊蹤,分別描寫出了三峽的特點:

瞿塘峽——雄偉,

巫峽——秀美,

西陵峽——險急。)

(瞿塘峽像一道閘門,重點寫其“雄”:

瞿塘峽口上,為三峽最險處,杜甫《夔州歌》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古時歌謠説: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猴,瞿塘不可遊;灩澦大如龜,瞿塘不可回;灩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這灩澦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對準峽口。萬水奔騰一衝進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釐,便撞得個粉碎。現在,這巨礁,早已炸掉。不過,瞿塘峽中,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面形成無數遊渦,船從漩渦中衝過,只聽得一片嘩啦啦的水聲。

巫峽像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重點寫其“秀”:

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湧上去,雲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處看到那個筆直的山峯,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炯挪,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峯的第一峯,它彷彿在招呼上游來的客人説:你看,這就是巫山巫峽了。江津號緊貼山腳,進入峽口。紅通通的陽光恰在此時射進玻璃廳中,照在我的臉上。峽中,強烈的陽光與乳白色雲霧交織一處,數步之隔,這邊是陽光,那邊是雲霧,真是神妙莫測。幾隻木船從下游上來,帆篷給陽光照的象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峽卻越來越狹,前面兩山對峙,看去連一扇大門那麼寬也沒有,而門外,完全是白霧。

如果説瞿塘峽象一道閘門,那麼巫峽簡直象江上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船隨山勢左一彎,右一轉,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開一幅絕好的風景畫。兩岸山勢奇絕,連綿不斷,巫山十二峯,各峯有各峯的姿態,人們給它們以很高的美的評價和命名,顯然使我們的江山增加了詩意,而詩意又是變化無窮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巖從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歎號;突然是綠茸茸草阪,象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特別好看的是懸巖上那一堆堆給秋霜染得紅豔豔的野草,簡直象是滿山杜鵑了,峽急江陡,江面佈滿大大小小漩渦,船隻能緩緩行進,象一個在叢山峻嶺之間慢步前行的旅人。但這正好使遠方來的人,有充裕時間欣賞這莽莽蒼蒼、浩浩蕩蕩長江上大自然的壯美。蒼鷹在高峽上盤旋,江濤追隨着山巒激盪,山影雲影,日光水光,交織成一片。

西陵峽處處急流,處處險灘,突出其“兇”。

西陵峽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兇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船一下象流星隨着怒濤衝去,一下又繞着險灘迂迴浮進。最著名的三個險灘是:泄灘、青灘和崆嶺灘。初下泄灘,你看着那萬馬奔騰的江水會突然感到江水簡直是在旋轉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漩渦,使得江津號劇烈震動起來。

姊歸正面有一大片鐵青色礁石,森然聳立江面,經過很長一段急流繞過泄灘。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號用盡全副精力,戰抖着,震顫着前進。……我們遙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峯進入一道無比險峻的長峽兵書寶劍峽。這兒完全是一條窄巷,我到船頭上,仰頭上望,只見黃石碧巖,高與天齊,再駛行一段就到了青灘。江面陡然下降,波濤洶湧,浪花四濺,當你還沒來得及仔細觀看,船已象箭一樣迅速飛下,巨浪為船頭劈開,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盪開去。江水象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着巖上一片鄉鎮告我:長江航船上很多領航人都出生在這兒……每隻木船要想渡過青灘,都得請這兒的人引領過去。

中午,我們來到了崆嶺灘眼前,長江上的人都知道:泄灘青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可見其兇險了。眼看一片灰色石礁佈滿水面,江津號卻拋錨停泊了。原來崆嶺灘一條狹窄航道只能過一隻船,這時有一隻江輪正在上行,我們只好等下來。誰知竟等了那麼久,可見那上行的船隻是如何小心翼翼了。當我們駛下崆嶺灘時,果然是一片亂石林立,我們簡直不象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找尋小徑跋涉前進了。

二、討論寫法

1、寫遊記,作者本來只需要介紹一路看到的三峽風光,但作者還嵌進了民歌、民謠、古詩、傳説以及人生感悟,問: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這對我們寫文章有什麼啟發?

(作者引用民歌、民謠、民間傳説來擴展意境。這些引用不僅充實了文章內容,增加了歷史知識,而且把讀者帶進了神妙奇幻的境界。尤應注意的是,作者在寫景狀物的同時,託物言志,使文章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給人以啟迪。使這篇散文達到詩情、畫意、哲理的完美結合。)

(我們寫文章時,材料不要單調,要擴展文章的內涵和意境。)

2、作者在敍寫西陵峽時,在諸多的流傳中,為什麼重點選擇了屈原和王昭君的材料?

(因為這裏是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這兩個人在歷史上有過貢獻,屈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王昭君因促進民族團結而為後人所懷念。這裏作者所發的不是一般的思古之幽情,而是提示了這樣的一個生活哲理:凡是在歷史上有過功績的為人民作出過貢獻的人物,他們的形象將永該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3、作者善於抓住三峽的特點,採用多種表現手法,瀏覽課文,看看在修辭上和描寫情景的角度上,怎樣進行的?

(修辭的運用:

比喻的運用:如果説瞿塘峽象一道閘門,那麼巫峽簡直象江上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

誇張的運用: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炯挪

擬人的運用:兩岸山峯連綿不斷,山勢奇絕,巫山十二峯各有各的姿態

通感的運用:這一天在長江三峽中航行的強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

同景換角:這就是變換視覺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作者的視角有時放眼望去寫遠景,如“遠遠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時收住視線寫近景,如“近處山巒”、“船越馳越近”,有時仰視描寫峽頂的藍天、白雲;有時俯視描寫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顧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移步換景:作者乘船觀景,立足點雖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斷行進,立足點也就隨之而變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萬羣。”就是講的船上觀景變幻無窮的特點。作者對自己觀察景物的立足點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號’停泊時”、“啟碇續行”、“瞿塘峽口”“瞿塘峽中”、“過了八里長的瞿塘峽”、“船越駛越近”等等。

寫形、寫聲、寫色的角度。

描述與引用古詩、傳説的角度:文章在寫到“船已進入瞿塘峽了”以後,首先概括介紹瞿塘峽口的特點,然後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詩句和古時歌謠,讓讀者去想象瞿塘峽口的險要氣勢。

4、通過學習本文,你對遊記散文的寫法,有怎樣的感受?

(遊記散文的寫法:

(1)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徵。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熟悉被記敍和描寫的事物,還要準備大量的有關材料。

(2)描寫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點和視察角度。

(3)文章結構安排一般以遊程或時間為序。

(4)根據表達需要安排詳略,可用“廣角鏡”描繪場面,也可用“長焦鏡”展示“特寫”,有遠有近,有面有點,使文章錯落有致。

(5)選取準確、鮮明的語言,善用各種修辭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徵,使讀者也如身臨其境。 )

三、作業:看讀本有關課文,抄寫字詞,完成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