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案

來源:文萃谷 8.21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鴉喝水》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烏鴉喝水》教案

《烏鴉喝水》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和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生字卡片,做“烏鴉喝水”實驗的用具、材料。

學生: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講烏鴉喝水的故事,留下烏鴉怎樣喝水的懸念。教師相機揭示課題,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初讀課文,提醒學生藉助拼音認讀不認識的字。

2.學生自由讀,互相幫助解決碰到的問題。教師巡視,注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四人學習小組用生字卡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在此基礎上,同學之間互相聽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最正確。

4.教師用生字卡抽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並讓讀得好的同學談談自己是怎樣識記生字的。注意鼓勵學生的進步。

三、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1.朗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抽學生讀,其他學生評價。讀後出示實驗用的瓶子,讓學生觀察,以幫助學生理解“水不多,瓶口又小”的意思。

學生扮烏鴉表演喝不着水的情形,學生通過看錶演理解“十分着急”的意思。

2.朗讀三、四自然段。

讀完課文後,讓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烏鴉喝水”的實驗。用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和動手,理解“銜”、“放”、“漸漸升高”的意思。

3.朗讀全文。

4.想想烏鴉還有別的什麼辦法能喝着水,再和同學交流。

四、練習寫字

1.課件演示字的筆順,學生跟隨書空。

2.教師指導關鍵筆畫:“麼”的第二畫是撇折;“升”的第三畫是撇,但這一撇不能太斜。

3.學生先描紅,再臨寫。

4.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評價,注重鼓勵學生的進步。

《烏鴉喝水》教案2

烏鴉喝水設計理念本次活動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烏鴉喝水》這個寓言故事。

整個活動也是以這個故事引入並貫穿始終的。活動目標的確立是依據《綱要》中指出的:“要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見解”這樣的理念來設計的。活動中,我把‘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作為課程的切入點,把‘如何讓小烏鴉能最快喝到水’,作為幼兒探索的關鍵點。

當幼兒力圖主動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兒在情景遊戲中體驗並獲得成功的快樂,並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説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目標:

1、瞭解豆子的大小與水位上升快慢的關係。

2、會觀察,積極思考,並能大膽説出自己的發現。

3、樂於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媒體策劃:課件的選擇直接把幼兒引入到了一個童話世界裏,使小朋友很容易對小烏鴉喝不到水產生同情感並願意主動幫助小烏鴉解決問題。課件的出現也把幼兒直接帶入到了一個問題情境當中,從而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慾望和興趣。課件的選擇,也使幼兒的觀察變的更直觀;活動氣氛變的更生動、更有趣!活動準備:小烏鴉圖片、烏鴉喝水課件、雪豆、雲豆、黑豆各若干、每位幼兒兩個裝有相同多水的玻璃瓶(貼上黃色膠帶)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小烏鴉圖片,教師用問題引入:小朋友,你們看,這個小傢伙是誰呀?這隻小烏鴉遇到了一點麻煩事兒,需要大家的幫忙,我們來看看小烏鴉到底遇到什麼難題了?

2、為幼兒播放“烏鴉喝水”的課件。幼兒瞭解到天熱,小烏鴉口渴了,可是卻喝不到瓶裏的水。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天這麼熱,想一想如果小朋友喝不到水會有什麼感覺呢?鼓勵小幼兒説出自己口渴時的感受,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的同情心。

3、教師提問,引導幼兒進入討論的情境中。小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呢,我們來幫助小烏鴉想個辦法好嗎?

二、幼兒分小組進行討論:

怎樣能讓小烏鴉喝到水呢?討論後,各小組出代表説出各自的觀點。教師把幼兒的答案集中起來,為幼兒展示課件並引出下一個環節。

三、探索活動:

如何讓小烏鴉能快速喝到水呢?

1、出示豆子和水瓶組織幼兒玩投豆子的.遊戲。

2、先請幼兒認識豆子,再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水瓶子上有一個黃色標記,是小烏鴉能喝到水的記號,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兩種豆子,分別投入兩個瓶中,看看,兩種豆子各放多少顆能讓烏鴉喝到水。

教師指導並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1)、提醒幼兒邊放豆子邊記數。

(2)、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實驗出現了兩種結果,引出下一個遊戲:

3、遊戲——豆子比賽:雪豆和雲豆比賽,看看到底哪種豆子能最先讓小烏鴉喝到水?遊戲規則:一組投雪豆,一組投雲豆,每組每次投一個豆。兩組同時投豆子,當有一種豆子達到水位線時,遊戲結束。孩子們發現雪豆能讓小烏鴉最先喝到水。併產生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投進同樣多的豆子,有的能先讓小烏鴉喝到水,而有的卻沒能讓小烏鴉喝到水呢?教師把問題留給孩子,幼兒進行充分的討論。

四、教師小結:

鼓勵並肯定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今天,我們幫助小烏鴉想了一個好辦法,能讓口渴的小烏鴉快速地喝到水,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也要多動腦筋,選擇聰明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你們有信心嗎?”

五、教學反思:

1、從激發幼兒的情感出發來設計活動,會使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操作中,幼兒瞭解到豆子大小與水位上升快慢的關係並能大膽説出自己的發現,實現了預設的目標。

2、我認為教師的提問是把活動引向深入和激發幼兒主動思考的重要環節。所以在活動中我精心設計了適當的問題,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3、我的不足是在操作活動中,我發現個別幼兒出現了不能一個一個投的現象,使實驗結果不準確,孩子們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我也感到我在教學常規培養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烏鴉喝水》教案3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

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隻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並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説説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後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説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並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並將多餘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裏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台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彙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迴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並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並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藉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説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着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麼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後是什麼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麼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麼辦法?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並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係。

我的創新:

小結及反思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剛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太熟悉了,而就是因為太熟悉,又讓我感到了把握這次活動的難度。作為傳統的語言活動,要給予幼兒的可能更多的是理解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按照原先的預設思路,我是準備先欣賞故事,再做小實驗。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這樣做很有可能會得到一致的實驗答案:扔石頭,那麼實驗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將這兩個環節互換一下位置,或許故事的內容能在實驗的過程中被理解,被再現。調整後的預設環節果然效果頗佳,幼兒不僅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次嘗試和體驗到了小組實驗的成功,而且創編故事時能根據實驗結果創出不一樣的故事情節,效果很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