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會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1.26W

模擬題是最好的測試、檢驗工具。現在大家都已經上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課程了,基本知識都有所掌握,那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會考還有多少距離呢?模擬題可以幫助大家認識到自己與會考要求的差距。只有找到差距才能明確下一步的計劃。以下是本站小編給你帶來的最新模擬試題,希望能幫到你哈。

2018年上海市會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會考語文模擬試題

一、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40分)

1.默寫

(1)蜂蝶紛紛過牆去,      。(《雨晴》)

(2)      ,若出其裏。(《觀滄海》)

(3)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勞其筋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人生自古誰無死,      。(《過零丁洋》)

(5)      ,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2.閲讀下面的詩,完成下列各題。

賣炭翁(節選)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1)賣炭翁“賣炭”是為了換得      和      。

(2)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伐薪燒炭”強調了賣炭翁勞動生活十分艱辛。

B.“何所營”交代了賣炭翁窮困不堪的生活狀況。

C.“可憐”表現了作者對賣炭翁艱難處境的同情。

D.“願天寒”突出了賣炭翁不怕天寒地凍的精神。

3.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捕蛇者説(節選)①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②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ƒ③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餘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太醫以王命聚之。

(3)下列對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標題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説明道理。 B.第①段講述了永州百姓爭相捕蛇的緣由。

C.第②段講述了蔣氏三代捕蛇的悲慘遭遇。 D.第③段講作者因悲傷就更換了蔣氏之役。

4.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餘官長洲,以事至婁東,宿郵館①,滅燭就寢,忽碗碟砉然②有聲。餘問故,閽③童答曰:“老蟲”. 餘楚人也,不勝驚錯,曰:“城中安得有此獸?”童曰:“非他獸,鼠也。”餘曰:“鼠何名老蟲?”童謂吳俗相傳爾耳。 嗟乎!鼠冒老蟲之名,至使餘驚錯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發笑。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者不寡矣。

﹣﹣(節選自《雪濤小説》)【註釋】①郵館:驛站旅館。②砉(huā)然:象聲詞。③閽(hūn):守門的人。④良:很。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不勝驚錯      ②鼠何名老蟲

(2)“餘驚錯欲走”是因為      。

(3)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諷刺了      。(用自己的話回答)

二、現代文

5.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讓行走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①晨光初露,夕陽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綠地,在鄉間的草叢花徑,總不乏行走的身影。行走正在作為一種生活時尚,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同。

②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它能讓你久坐的身板,佝僂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現開放的姿態。心臟搏動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動得更為迅速

③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説:“行走之於我是一種收貨大於利益的活動,因為從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是的,行走更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

④行走,讓你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它讓人們暫時卸下生活重擔,拋卻煩惱,忘記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過一段簡單快樂的時光,享受當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時,那種“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們,關閉了手機,遠離了微信,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亂石間生長出的一棵樹,天上飛過的鳥羣,順道而流的小溪……身處大都市,行走也會讓你發現,春天,街心公園還是鳥語花香;秋天,梧桐樹照例被秋風染成一片金黃。從某種意義上説,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態,體驗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⑥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

⑦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遊説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漢代的司馬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寫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雅典呂布昂學園從事哲學研究的時候,喜歡一邊行走一邊與學生談話,因此而擁有“漫步者”的雅號;18世紀德國康德總是沿着同一條路行走思考,後人便將此命名為“哲學家之路”;梭羅把他以“行走”為主題的哲學隨筆,命名為《散步》.可見,無論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多是行走的熱愛者。影響世界的不多創新思想,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走出來的。

⑧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年輕的朋友們,請邁開你的雙腿,甩開你的雙臂,開始行走吧!

(1)第②段加點詞“開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

(2)填入第⑤段“”內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只要 B.所以 C.即使 D.如果

(3)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行走是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行走可以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

論點:①

②      ③      ④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行走已經成為人們認同的生活時尚 B.行走能獲得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

C.只有行走才能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 D.影響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來的

(5)有人認為,第⑦段可以刪去一個外國哲學家的事例,你同意嗎?請闡述理由。

6.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爸爸教我讀中國詩

程怡

①十個月的時候,我得了一場可怕的腦膜炎,到了一歲半還不會説話,父母非常擔心。一天,爸爸看報,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個標題中的“上”字,爸爸説:“上?”我對他表示滿意,趕緊從他的膝上爬下來,拽着他走到書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書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認識這個字,這件事對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們不再擔心我有智力障礙了。之後,爸爸開始教我讀詩

②爸爸常教我念兩個人的詩: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陸游。

③依稀記得,孩提時的一個夏夜,我困極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搖着大蒲扇,滿天的星斗朦朦朧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突然,爸爸那江西鄉音很重的誦讀聲使我睜開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嘯中有什麼,但我一下子記住了這首詩。

④上學前我已經會背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爸爸問我懂不懂最後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説:“那意思就是燒香磕頭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你爸爸!”當時,爸爸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⑤1959年秋,我上國小。那年冬天,爸媽因故很長時間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長女,照顧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歡天喜地,難以入眠。躺在牀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詩:“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爸爸問我懂不懂這詩句,我説:“我懂的,不過,爸爸想念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説話,只是聽我繼續揹他教我的詩。

⑥爸爸生命的最後幾年,完全卧牀不起。每當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悲鳴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邊響起的時候,爸爸就會喃喃吟誦杜甫的詩。他告訴我,那一刻讓他想起了故鄉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親。

⑦那時我已在大學教中國古代文學,我理解父親:人生無非家國之情,杜甫、陸游,我父親他們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對家國,都有一種深情。父親吟詩的聲音,永遠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後,我看見報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絕句,感覺就像遇到了一個老熟人。我沒有念過那首詩,但我熟悉那種風格。回來一查,果然是陸游的詩,“徵車已駕晨窗白,殘燭依然伴客愁。”我當時的感受真是難以名狀。爸爸在我童年時便種在我生命裏的東西,突然宣告了它的無可移易的存在!(有刪改)

(1)對第③段畫線部分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寫出了夏天夜晚滿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學詩歌的模糊記憶。

C.表現出了夏夜我朦朧欲睡的狀態。 D.引出我被父親吟詩聲喚醒的情節。

(2)第④段爸爸高興得流淚,其原因是      。

(3)文中圍繞爸爸教我讀中國詩,記敍了三件事,請概括。

①      ;

②上學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兒》詩中的句意;

③      。

(4)根據全文,概況爸爸的形象。

①      ;②      。

(5)談談你對第⑧段畫線句的理解。

三、綜合運用

7.閲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歡歡帶着來自四川友好學校的小夥伴樂樂在上海遊覽觀光,體驗上海的地域文化。

她們來到了一條石庫門弄堂口。

樂樂(指着門楣):歡歡,這“步高裏”什麼意思?

歡歡:這是我們上海石庫門弄堂的名字,比如,長壽裏、富樂裏、人和裏等,顧名思義,這些名字無不寄託着上海市民(1)的期望。

她們來到了市中心。

樂樂:歡歡,我發現這裏的馬路名是我國的某些省份名或城市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x藏路、福建路,還有以我的故鄉四川命名的呢!

歡歡:(2)樂樂:我還想請教你,你的學校在靜安區,這名字有來由嗎?

歡歡:有的。我們靜安因建於三國時期的靜安古寺而得名;黃浦、浦東因(3)①而得名;奉賢、閔行是因(3)②而得名……

歡歡邊説邊打開手機給樂樂看。(見圖)

樂樂:噢,原來上海的行政區名確實是有説法的。這些名字裏還藏着文化密碼呢,上海真是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啊!

(1)聯繫語境,填入恰當的內容。

這些名字無不寄託着上海市民      的期望。

(2)下列符合歡歡在對話語境下表達的一項是

A.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這些馬路命名的特點。

B.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上海馬路命名的特點。

C.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這些馬路命名的奧祕。

D.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上海馬路命名的奧祕。

(3)概括材料,完成填空。

例:靜安是因歷史建築而得名

①黃浦、浦東是因      而得名

②奉賢、閔行是因      而得名。

四、寫作

8.題目:沒想到,真沒想到

要求:

(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3)不得抄襲。

2016年上海市會考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40分)

1.默寫

(1)蜂蝶紛紛過牆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 。(《雨晴》)

(2)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裏。(《觀滄海》)

(3)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

(5)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考點】古詩(詞)文名句默寫.

【分析】本題為連續性默寫,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前後句即可.書寫時注意字跡清楚,不要出現多字、少字、錯別字的情況.

【解答】(1)卻疑春色在鄰家(重點字:疑)

(2)星漢燦爛(重點字:燦爛)

(3)必先苦其心志(重點字:志)

(4)留取丹心照汗青(重點字:汗青)

(5)芳草鮮美(重點字:鮮)

2.閲讀下面的詩,完成下列各題。

賣炭翁(節選)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1)賣炭翁“賣炭”是為了換得 身上衣裳 和 口中食 。

(2)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C.

A.“伐薪燒炭”強調了賣炭翁勞動生活十分艱辛。

B.“何所營”交代了賣炭翁窮困不堪的生活狀況。

C.“可憐”表現了作者對賣炭翁艱難處境的同情。

D.“願天寒”突出了賣炭翁不怕天寒地凍的精神。

【考點】詩歌閲讀綜合.

【分析】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結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手法.

《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解答】(1)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容的瞭解與把握.

由“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得知是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2)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解答時需要根據句意理解詩歌的表面意思以及作者借詩句表達的思想情感.

A.錯誤;“伐薪、燒炭”,概括了複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賣炭翁的.肖像,寫出勞動的艱辛.

B.錯誤;“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這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使讀者清楚地看到: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貧無立錐,別無衣食來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萬苦燒成的千餘斤木炭能賣個好價錢.這就為後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C.正確;詩人如此深刻地理解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複雜的內心活動,只用十多個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現了出來,又用“可憐”兩字傾注了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D.錯誤;“身上衣正單”,自然希望天暖.然而這位賣炭翁是把解決衣食問題的全部希望寄託在“賣炭得錢”上的,所以他“心憂炭賤願天寒”,在凍得發抖的時候,一心盼望天氣更冷.

故選:C.

答案:

(1)身上衣裳 口中食

(2)C.

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髮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着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裏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着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着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裏拿着文書,嘴裏卻説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着走,老翁是百般不捨,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3.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捕蛇者説(節選)①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②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ƒ③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餘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柳宗元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太醫以王命聚之。

(3)下列對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

A.標題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説明道理。 B.第①段講述了永州百姓爭相捕蛇的緣由。

C.第②段講述了蔣氏三代捕蛇的悲慘遭遇。 D.第③段講作者因悲傷就更換了蔣氏之役。

【考點】文言文閲讀綜合.

【分析】參考譯文:

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紋;如果這種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乾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齒咬人,沒有能夠抵擋(蛇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後晾乾把它用來作成藥餌,可以用來治癒大風、攣踠、瘻、癘,去除死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起初,太醫用皇帝的命令徵集這種蛇,每年徵收這種蛇兩次,招募能夠捕捉這種蛇的人,充抵他的賦税繳納.永州的人都爭着去做(捕蛇)這件事.

有個姓蔣的人家,享有這種(捕蛇而不納税的)好處已經三代了.我問他,他卻説:“我的祖父死在捕蛇這件差事上,我父親也死在這件事情上.現在我繼承祖業幹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險些喪命也有好幾次了.”他説這番話時,臉上好像很憂傷的樣子.

我很同情他,並且説:“你怨恨這差事嗎?我打算告訴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讓他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税,那怎麼樣?”

【解答】(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答題的關鍵在於平時對相關文學常識的積累、記憶.《捕蛇者説》的作者是柳宗元.

(2)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

以,用.命:命令.聚,徵集.之:這種蛇,指永州異蛇.句子翻譯為:太醫用皇帝的命令來徵集蛇.

(3)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餘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的意思是“我打算告訴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讓他更換你的差事,恢復你的賦税,那怎麼樣?”,作者是打算幫蔣氏更換勞役,故D中“就更換了蔣氏之役”錯.

答案:

(1)柳宗元

(2)太醫用皇帝的命令來徵集蛇.

(3)D

4.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餘官長洲,以事至婁東,宿郵館①,滅燭就寢,忽碗碟砉然②有聲。餘問故,閽③童答曰:“老蟲”. 餘楚人也,不勝驚錯,曰:“城中安得有此獸?”童曰:“非他獸,鼠也。”餘曰:“鼠何名老蟲?”童謂吳俗相傳爾耳。 嗟乎!鼠冒老蟲之名,至使餘驚錯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發笑。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者不寡矣。

﹣﹣(節選自《雪濤小説》)【註釋】①郵館:驛站旅館。②砉(huā)然:象聲詞。③閽(hūn):守門的人。④良:很。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不勝驚錯 能承受、能承擔 ②鼠何名老蟲 取名、命名

(2)“餘驚錯欲走”是因為 方言的差異,而把老鼠當成老虎了 。

(3)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諷刺了 假冒盛名嚇唬世人的人 。(用自己的話回答)

【考點】文言文閲讀綜合.

【分析】參考譯文:

楚地的人稱老虎為老蟲,蘇州人稱老鼠為老蟲.我在長洲做縣令的時候,因為有事到了婁東,住在客棧裏,把燭吹滅我就睡了.忽然聽得碗碟叮噹有聲,我便問看門的童子是怎麼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蟲鬧騰.”我是楚地人,(一向稱老虎為老蟲,聽説是“老蟲”,)很是害怕,説:“城裏怎麼會有這種野獸?”童子説:“不是別的獸,是老鼠.”我問他:“老鼠為什麼叫老蟲?”童子説這是吳地的風俗,世世代代都是這麼叫這麼傳下來的. 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嚇得要逃走,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於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藉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①很是害怕.勝:能承受、能承擔.

②老鼠為什麼叫老蟲?名:取名、命名.

(2)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文中內容“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餘楚人也”“餘官長洲,以事至婁東”可知,是由於方言的差異,而把老鼠當成老虎了.

(3)本題考查了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據文中語句“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者不寡矣”可知,這篇文章是諷刺那些假冒盛名嚇唬世人的人.

答案:

(1)①能承受(能承擔)②取名(命名)

(2)方言的差異,而把老鼠當成老虎了.

(3)假冒盛名嚇唬世人的人.

二、現代文

5.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讓行走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①晨光初露,夕陽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綠地,在鄉間的草叢花徑,總不乏行走的身影。行走正在作為一種生活時尚,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同。

②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它能讓你久坐的身板,佝僂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現開放的姿態。心臟搏動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動得更為迅速

③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説:“行走之於我是一種收貨大於利益的活動,因為從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是的,行走更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

④行走,讓你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它讓人們暫時卸下生活重擔,拋卻煩惱,忘記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過一段簡單快樂的時光,享受當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時,那種“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們,關閉了手機,遠離了微信,不經意間就會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亂石間生長出的一棵樹,天上飛過的鳥羣,順道而流的小溪……身處大都市,行走也會讓你發現,春天,街心公園還是鳥語花香;秋天,梧桐樹照例被秋風染成一片金黃。從某種意義上説,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態,體驗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⑥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

⑦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遊説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漢代的司馬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寫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雅典呂布昂學園從事哲學研究的時候,喜歡一邊行走一邊與學生談話,因此而擁有“漫步者”的雅號;18世紀德國康德總是沿着同一條路行走思考,後人便將此命名為“哲學家之路”;梭羅把他以“行走”為主題的哲學隨筆,命名為《散步》.可見,無論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多是行走的熱愛者。影響世界的不多創新思想,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走出來的。

⑧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年輕的朋友們,請邁開你的雙腿,甩開你的雙臂,開始行走吧!

(1)第②段加點詞“開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伸展 。

(2)填入第⑤段“”內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C 。

A.只要 B.所以 C.即使 D.如果

(3)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行走是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行走可以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

論點:① 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②  ③  ④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B 。

A.行走已經成為人們認同的生活時尚 B.行走能獲得非金錢可以衡量的益處

C.只有行走才能發現自然的美麗風景 D.影響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來的

(5)有人認為,第⑦段可以刪去一個外國哲學家的事例,你同意嗎?請闡述理由。

【考點】議論文閲讀綜合.

【分析】這篇文章首先由行走的現象引出論題,接着提出了“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的分論點,然後又提出了“行走更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的分論點,並從“行走,讓你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態,體驗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後總結全文,歸納出中心論點“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併發出號召.

【解答】(1)本題考查的是詞語的語境意義,根據句子即可判斷,“它能讓你久坐的身板,佝僂的腰背”“開放”,其中的開放就是舒展.

(2)本題主要考查了關聯詞語的選擇應用,因為下句“行走也會讓你發現”,可以看出與“也”搭配,再根據句意即可選擇“即使”.

故選C.

(3)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中心論點的把握以及論證過程論證內容的理解概括.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提煉和概括議論文的論點,論點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見解或主張,能夠統攝全文.本文題目是“讓行走成為人生的必修課”,結合首尾段以及文章內容,可以判斷,題目就是中心論點;或者用結尾段的“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作中心論點.

本文首先由行走的現象引出論題,接着提出了“行走時一項強健體魄的體育活動”的分論點,然後又提出了“行走更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的分論點,並從“行走,讓你放鬆心情,獲得心靈的自由”“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態,體驗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據此即可填寫框架.

(4)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據第一段“行走正在作為一種生活時尚,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同”可知A選項是錯誤的;

(5)本題考查的是能否刪去事例的問題,第七段舉了三個哲學家的事例,都是論證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所以刪去一個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類題一般解答為不能刪去,然後説説這個事例是從什麼角度進行論證的,體現了論證的嚴密性.

答案:

(1)伸展(舒展)

(2)C

(3)①行走的意義非同尋常,應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②行走是一項豐富的精神活動.

③行走可以體驗自然力量的真實存在,激發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④行走有利於促進思考,邂逅創造的靈感.

(4)B

(5)示例一:同意,這幾個事例屬於同一類,因為他們都是影響世界的著名哲學家,同事列舉來證明行走有利於促進思想邂逅靈感,顯得累贅,所以可以刪去.

示例二:不同意,因為這幾個哲學家所處的時代不同,國別不同,可以多角度證明行走有利於促進思想邂逅靈感,所以不能刪去.

6.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爸爸教我讀中國詩

程怡

①十個月的時候,我得了一場可怕的腦膜炎,到了一歲半還不會説話,父母非常擔心。一天,爸爸看報,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個標題中的“上”字,爸爸説:“上?”我對他表示滿意,趕緊從他的膝上爬下來,拽着他走到書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書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認識這個字,這件事對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們不再擔心我有智力障礙了。之後,爸爸開始教我讀詩。

②爸爸常教我念兩個人的詩: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陸游。

③依稀記得,孩提時的一個夏夜,我困極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搖着大蒲扇,滿天的星斗朦朦朧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突然,爸爸那江西鄉音很重的誦讀聲使我睜開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嘯中有什麼,但我一下子記住了這首詩。

④上學前我已經會背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爸爸問我懂不懂最後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説:“那意思就是燒香磕頭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你爸爸!”當時,爸爸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⑤1959年秋,我上國小。那年冬天,爸媽因故很長時間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長女,照顧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歡天喜地,難以入眠。躺在牀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詩:“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爸爸問我懂不懂這詩句,我説:“我懂的,不過,爸爸想念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説話,只是聽我繼續揹他教我的詩。

⑥爸爸生命的最後幾年,完全卧牀不起。每當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悲鳴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邊響起的時候,爸爸就會喃喃吟誦杜甫的詩。他告訴我,那一刻讓他想起了故鄉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親。

⑦那時我已在大學教中國古代文學,我理解父親:人生無非家國之情,杜甫、陸游,我父親他們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對家國,都有一種深情。父親吟詩的聲音,永遠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後,我看見報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絕句,感覺就像遇到了一個老熟人。我沒有念過那首詩,但我熟悉那種風格。回來一查,果然是陸游的詩,“徵車已駕晨窗白,殘燭依然伴客愁。”我當時的感受真是難以名狀。爸爸在我童年時便種在我生命裏的東西,突然宣告了它的無可移易的存在!(有刪改)

(1)對第③段畫線部分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B 。

A.寫出了夏天夜晚滿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學詩歌的模糊記憶。

C.表現出了夏夜我朦朧欲睡的狀態。 D.引出我被父親吟詩聲喚醒的情節。

(2)第④段爸爸高興得流淚,其原因是 還未上學的我小小年紀居然懂得了詩的意思 。

(3)文中圍繞爸爸教我讀中國詩,記敍了三件事,請概括。

① 孩提時,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嘯教我記住了陸游的詩 ;

②上學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兒》詩中的句意;

③ 上學後,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詩中思念親人的感情 。

(4)根據全文,概況爸爸的形象。

① 爸爸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知識分子 ;② 爸爸又是一個深愛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

(5)談談你對第⑧段畫線句的理解。

【考點】記敍文閲讀綜合.

【分析】這篇文章記敍了父親教“我”讀詩的故事,表現了父親給“我”的巨大影響,同時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愛、感激和思念.

【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需要結合上下文進行分析,寫出了夏天星斗滿天的景色,“我困極了”突出了當時朦朧欲睡的狀態,也為下文被父親吟詩喚醒我作鋪墊.

(2)本題考查了對語句的理解,結合上下文“當時”指的是我上學前就能説出詩句的意思,據此解答,意思對即可.

(3)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概括主要內容,因為已經有一處給出,所以需要去相應的上文或下文尋找,並用類似的句式進行概括.

(4)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據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關注文章中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的描寫,進行分析,用兩字或四字詞語進行全方位的概括.“爸爸常教我念兩個人的詩: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陸游”,因為這兩位詩人都是憂國憂民的詩人,所以體現了父親的對國家命運的關心;“我”生病時父親的擔心,“我”會認字他的高興,“我”理解詩句意思,父親的激動流淚等都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深愛孩子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我讀詩,這也是一個善於教育的父親.據此解答即可.

(5)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重要語句的理解,因為位於結尾,所以這句話體現了主旨,即父親教我讀詩,影響了我的一生,表達了對父親的感激和懷念.據此解答,意思對即可.

答案:

(1)B

(2)還未上學的我小小年紀居然懂得了詩的意思.

(3)(評分:時間、行為、結果)①孩提時,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嘯教我記住了陸游的詩;③上學後,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詩中思念親人的感情.

(4)①爸爸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知識分子;②爸爸又是一個深愛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5)爸爸教我的詩永生難忘,這些詩藴含的精神情懷(爸爸的人格魅力)影響我的一生,表達了我對爸爸的感謝與懷念.

三、綜合運用

7.閲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歡歡帶着來自四川友好學校的小夥伴樂樂在上海遊覽觀光,體驗上海的地域文化。

她們來到了一條石庫門弄堂口。

樂樂(指着門楣):歡歡,這“步高裏”什麼意思?

歡歡:這是我們上海石庫門弄堂的名字,比如,長壽裏、富樂裏、人和裏等,顧名思義,這些名字無不寄託着上海市民(1)的期望。

她們來到了市中心。

樂樂:歡歡,我發現這裏的馬路名是我國的某些省份名或城市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x藏路、福建路,還有以我的故鄉四川命名的呢!

歡歡:(2)樂樂:我還想請教你,你的學校在靜安區,這名字有來由嗎?

歡歡:有的。我們靜安因建於三國時期的靜安古寺而得名;黃浦、浦東因(3)①而得名;奉賢、閔行是因(3)②而得名……

歡歡邊説邊打開手機給樂樂看。(見圖)

樂樂:噢,原來上海的行政區名確實是有説法的。這些名字裏還藏着文化密碼呢,上海真是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啊!

(1)聯繫語境,填入恰當的內容。

這些名字無不寄託着上海市民 對幸福生活 的期望。

(2)下列符合歡歡在對話語境下表達的一項是 A

A.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這些馬路命名的特點。

B.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上海馬路命名的特點。

C.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這些馬路命名的奧祕。

D.你太棒了!你一下子發現了上海馬路命名的奧祕。

(3)概括材料,完成填空。

例:靜安是因歷史建築而得名

①黃浦、浦東是因 地理位置 而得名

②奉賢、閔行是因 名人掌故 而得名。

【考點】綜合讀寫.

【分析】本題中第一小題和第二小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小題考查學生對地名的理解.

【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長壽,富樂,人和等表現了上海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望.

(2)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樂樂的話中提到了上海的很多條馬路的名稱,所以這四個選項中第一個選項是最合適的.

(3)本題考查學生對地名的理解與掌握.黃浦和浦東是根據黃埔江命名的.奉賢和閔行是由歷史故事和名人故事來命名的.據此可作答.

答案:

(1)對幸福(和美、美好)生活

(2)A

(3)①地理位置 ②名人掌故(名人故事)

四、寫作

8.題目:沒想到,真沒想到

要求:

(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3)不得抄襲。

【考點】命題作文.

【分析】該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難度不大,學生的寫作空間較大,容易打開思路,寫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從身邊事寫起,寫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審題立意】題目是:沒想到,真沒想到,作文題目強調部分在逗號之後.前後兩部分之間是一個加強的反覆,兩次提及“沒想到”,讓人感受特別強烈,再用一個“真”字加以修飾強調,即“真沒想到”,使得題目的指向性也越發清晰和聚焦,都會在平凡的故事或者現象中藴含着道理可以把題目當作一個半命題:“沒想到”的是什麼呢?確定了“什麼”所指的內容,就解決了作文的主體部分.然後是中心,中心是建立在選材的基礎上的.

【思路點撥】考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一、大的方面可以寫自己對社會的新認識,平日接觸的國家大事等等,都是不錯的題材.二、小的方面可以寫對他人、對自我的重新認識,重新定位,也可以寫你對生活的新感受.你對自我有一個認識,但是通過一件事你發現了別人眼中的自己,與自己的定位完全不同.在這想不到的背後是如何客觀認識自己,能夠客觀認識自己,也是一種成長啊!你覺得自己在別人眼中並不重要,有些自卑,可是卻獲得了意外的驚喜.這想不到的背後可能就是友情和親情.總之,是你以前沒有感知、感受到的.

【形式創新】如果寫作時,採用加小題目或者分鏡頭的形式,這樣寫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文體選擇】本文適合寫記敍文,不適合寫議論文.

【解答】【例文】

沒想到,真沒想到

傷心、難過的我在回家的路上慢慢行走.不料,卻看到父親站在大門口,用那種嚴厲的眼神盯着我,我頓時害怕起來,擔心父親是不是已經察覺到了,我大步地走到門口.“大中午的,幹什麼去了?”父親接着又問:“自行車呢?”一直膽小的我,看到這憤怒的眼神,在誠實與不誠實之間徘徊了一刻,然後低聲地回答:“丟了”.“什麼?丟了?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不懂事,去哪都讓人這麼不省心,回家去!”我回到家中,慢慢的解釋着,但父親大發雷霆,他不肯聽我解釋,就開始大罵,一直聽話的我讓父親感到生氣,然後,給我命名為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這是去年夏天,我和朋友一起騎自行車出去玩,結果出去的太早,存車阿姨還沒來,就把車子鎖在了超市門口,結果被小偷偷了.我們先是報警,後來去派出所寫報告.可是,警察叔叔卻只説了一句:“我們再找找看吧!”然後就走了.回到家中就被父親臭罵了一頓,我想到:母親馬上就會回來,母親雖一向很疼我,但出這麼大事,不責怪就罷了,如責怪,還不得嘮叨兩三天,於是,我就躲在二樓的樓層上,為了避免再一次的臭罵,我哭了一中午也沒回家.

下午回到家中,弟弟對我説,父親出去找我了,母親為了替我向父親求情,中午生了一肚子氣,連飯都沒吃.頓時,我淚流滿面,想到先前我那愚蠢不堪的想法,感到極為慚愧.吃了母親給我熱的飯後,我就洗衣服,希望這樣可以減少我的痛苦,也可以給我一些安慰.傍晚,母親回來後,先是一言不發,後來慢慢向我瞭解情況,告訴我以後要小心.

六月的天,熾熱的太陽把大地烤的火辣辣的,引起我的思緒綿綿:沒想到,真沒想到,事情是如此結果.

  2018年上海市會考語文模擬試題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