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來源:文萃谷 2.65W

引導語:聆聽自然,感受善與美;聆聽生活,領悟更多;聆聽別人,我們會知道對方的心聲,理解和友好地相處。以下是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意圖:

指出選材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進入大班以來孩子們的探索慾望明顯提高了,他們會好奇的問這、問那“老師,為什麼天上的雲朵有時像匹馬呢?”“老師,這兒有很多螞蟻,它們在幹什麼呢?”面對孩子們的種種問題有時我們也應接不暇,而詩歌《大自然的語言》能充分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旨在運用這首詩歌的科學知識趣味性,提高大班孩子觀察大自然的興趣的同時滿足孩子的求知慾,進而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語言結構與優美,會用自然地語言進行朗誦。

2、理解詩歌內容,並嘗試進行簡單的仿編。

3、培養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體驗人和自然的關係。

《綱要》在語言領域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再結合最近學習的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嘗試把語言教育活動以認知、情感和態度、技能和能力三個維進行了分解和細化,制定了以上目標旨在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想象力的同時,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大自然,感受人與自然地關係。

  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受人們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難點是:能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簡單仿編。

(依據:在本次活動設計中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的特點,把“感受人們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我班孩子平時喜歡觀察周圍環境、常常問這問那,而詩歌裏有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現象,讓他們感受了人與自然地關係,激發他們在今後生活中探索自然的興趣。難點就是仿編,孩子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需要在活動中積極體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對大自然的現象有一定認識和初步經驗。

2、PPT製作,配樂詩歌《大自然的語言》

(依據:在本次語言活動中孩子們在學習中科學知識的同時,需要嘗試簡單仿編,因此孩子前期知識積累相當重要,正巧我班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都有話要説。而PPT的準備能使孩子們在學習詩歌中更感興趣,還能緊緊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教育目標。)

  活動過程:

(一)欣賞配樂詩歌《大自然的語言》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詩歌欣賞)

2、教師提問:“詩歌的題目叫什麼?”“你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鼓勵幼兒説長一點的句子)。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的小耳朵真靈,説的`真好,告訴你們哦!不光我們小朋友有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我們來看看大自然到底説了那些語言呢?

(設計依據:由欣賞詩歌導入,提問在詩歌裏聽到了什麼,能培養大班孩子的傾聽的好習慣,簡單的講述能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觀察PPT,理解詩歌內容

1、出示PPT1教師邊講述詩歌的第一段。

2、繼續觀看PPT2,教師講述,提問:“在上面你看到了什麼?”“説了什麼?”引導幼兒用詩歌裏的話來講述。(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教師小結: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抬頭看天空,雲朵飄得高高時就説明天是晴天。

(設計依據:PPT的展示能讓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還能讓孩子的注意力得到集中,通過對圖片的講述,孩子們語言表達有了完整的意識,我藉機朗誦詩歌裏的句子讓孩子們從詩句中理解大自然的另一種語言。)

3、出示PPT4,教師講述,提問:“在圖中你看到了誰?它在幹什麼?它告訴我們了什麼?”(天要下雨)引導幼兒講述詩歌裏的話。

教師小結:我們先發現了螞蟻往高高的地方搬家,這是我們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大自然就是通過這個自然現象,來告訴我們要下雨了。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是怎樣來告訴我們的?大自然的語言必須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

4、出示PPT5,教師講述,提問:“樹樁上的一道道圈圈説明什麼?”引導幼兒講述。

5、出示PPT6教師舉例理解相應內容,小結:這都是人類多年觀察出來的,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依據:在逐一出示的圖片中孩子通過提問--觀察--討論--自由講述--小結,完成了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這種比較開放的學習方式,一方面讓孩子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一方面給孩子們充分的語言表達機會,有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6、PPT7教師講述最後一段,幼兒理解並講述詩歌。提問:“大自然的語言與人的語言有什麼不同?” (幼兒回答)小結:原來大自然的語言真神奇呀,所以説它“妙不可言”。師:“為什麼説粗心大意的人聽不見呢?”小結:所以我們不要做粗心大意的人,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呢?

7、幼兒一起用詩歌的話來講述。教師小結:人的話要用“耳朵”聽,而大自然的語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象,它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

8、教師帶領幼兒再次完整欣賞詩歌。

(設計依據:這是對詩歌的一次簡單的總結,體現了大自然的奇妙,旨在引導孩子學做有心人、學做會觀察的人,為下面仿編活動做鋪墊。)

(三)根據詩歌結構,嘗試仿編詩歌

1、教師展示PPT8,觀察畫面有什麼?(小蝌蚪、水草、柳樹、花朵、小草)“小蝌蚪在水裏游泳,説明什麼呀?”(小蝌蚪在水裏游泳,春天來到人間,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2、教師:“大自然的語言可真神奇呀,你們還知道哪些呢?誰來説説看呢?”(引導幼兒按照詩歌的結構進行講述)。

(設計依據:孩子在感受詩歌語言美、意境美的同時,大膽的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我積極創設自由的語言環境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的圖片,嘗試進行簡單仿編。)

3、 PPT視頻展示,師:“大自然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有些人卻沒有好好的對待大自然,瞧,人類對大自然都做了什麼?(亂砍盜伐,亂丟垃圾)大自然會變的怎樣?”小結: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我們一定要愛護好大自然。

(設計依據:最後環節是本次活動的延伸,也是活動的昇華,孩子在瞭解大自然的妙不可言後,對現實生活中亂砍盜伐,亂丟垃圾現象有了自己的想法,並懂得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地球、愛護好大自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