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6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國小語文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

[摘 要] 國小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設計時,存在着沒有以學生為主體、不夠具體明確、無法監測評估、內容不全面等表述不規範的問題,應予以規範。教學目標應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其中包括教師的備課。確定並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備課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教師備課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反映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和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想情況等。由於廣大教師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難以改變已經習慣了的、掌握得很熟練的 “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的表述思路和方法,在新課程的課時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有必要規範教學目標的表述。

一、 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目標表述語的主語混亂。如,“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使學生喜愛春天這個季節”、“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表述,反映了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有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既用“學生”做主語,同時又用“教師”做主語。如:

1學生走出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觀察周邊的環境,作適當的調查訪問,並查閲一定的資料,進行思考,為寫作準備素材。

2指導學生根據所獲得的素材,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不同形式的作文,拓展作文的題材和形式。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並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2、“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兩方面目標的表述多數比較準確,但不夠具體明確,表現在行為動詞的運用不夠準確和沒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上。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這一句中的“理解”“培養”籠統、模糊,缺少表現程度的規定。又如一位教師是這樣表述《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瞭解小艇的特點,瞭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域中的作用。

3瞭解小艇同威尼斯水域的關係。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目標的表述不少是“正確的廢話”,似有實無,無法監測評估。如,“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練筆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對國小生學習《爬山虎的腳》提出“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內在美”的目標。有的目標表述簡直成了“教學法”類的話語,如“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目標的表述內容不全面,存在重“知識和能力”,輕“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現象。又因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形同虛設,有的課時目標在實質上與課改前沒有兩樣,回到了老路上——只有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如:

1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有創意的理解圖畫的意思。

2根據圖意,自擬題目,奇妙構想,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這個目標表述中就沒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且存在上述第二點所講的問題。再如一位教師對《月亮灣》的目標表述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

2理解課文,感受月亮灣的美。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個目標表述中,沒有“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無法檢測。

二、 規範教學目標的表述

教學目標指學生通過教學後應該達到的行為狀態。教學目標包括兩類,一是結果性目標——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麼,如:“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是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和表現等,如:“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優美的詞語、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如:

學 生 能 在5分鐘內, 朗 讀 完課文,做到 正確、流利。

主 體 條 件 動 詞 程 度

規範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必須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1、準確性

準確性是指行為動詞的使用,行為條件的交待和表現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某一學段的目標,符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拔高,不降低要求。這個要求是規範教學目標的前提。

2、全面性

《課標》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緯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語文教學目標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3、主體性

因為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什麼、怎麼做,行為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由於表述目標的句子的主語是學生,“學生”二字可以不出現。

4、可測性

可測性是指目標表述明確、具體,不籠統、模糊,具有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教師自己或他人能夠依據目標去觀察和檢測學生的行為狀態,對教與學兩個方面做出合理的評價。

下面對一個存在問題的教學目標按以上所講的四點要求來進行分析,並提出表述目標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病例:

課題:《淺水窪裏的小魚》(國標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8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

2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照上述四點表述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看出這個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表述不準確。1要求對課文內容達到“理解”,對於二年級學生是不妥當的。因為《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沒有提到這樣的程度。2課文中的生字一二年級應“多認少寫”,不是全部生字都要求“學會”“掌握”。3《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明確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要求“理解”顯然拔高了。

2、目標的內容只包括“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兩個方面,沒有對“過程和方法”方面提出目標。

3、行為主體的表述混亂。“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主語是“學生”。“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的主語是“教師”。

4、目標不可測量、不可評價、不具體明確。1“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不僅行為主體不正確,而且無法評價“喚醒和堅定”。2“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是錯誤的表述,“體驗”“快樂”根本無法去觀察;“在學習中”是一種行為“進行態”,不是目標表述的要素,純屬廢話。3“本課的生字新詞”“生字組成的詞語”沒有明確指出是那些,對象模糊、表現程度沒有規定。4“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單靠一堂課的學習是不可能“養成”習慣的。

另外,這個目標的表述還存在條理混亂不清,有語病等問題。

除了上面講到的外,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教師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1、必要時,要寫出達成目標的行為條件(不是每個教學目標都要有它)。如,“允許查字典”,“在課文中用線劃出……”,“在5分鐘內能默讀完……”“在交流討論時,敢於發表自己對……的見解”等。

2、一定要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一堂課後學生應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可以從行為動詞上體現程度,該“學會”的就不能寫成“運用”。也可以把表現程度描述出來,如,“至少會用……造三個句子”,“80%學生能當堂背誦全文”等。

3、表述的條理要清晰,可以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次序逐條表述,也可以表現程度的高低依次表述。

4、作為語文教師,不要在表述目標的句子中出現錯別字和病句等。

規範地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對《課標》的理解情況,容不得忽視,必須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表述日臻規範。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2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生回憶《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學習生字:

(1)畫出生字詞,透過拼音認讀,自己讀----指讀----齊讀

(2)指導寫字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抽生讀,教師、學生評價

4、這首詩反反覆覆讀了多篇,什麼感受?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説説這首詩你的感受?(李白和王倫的情誼深)

5、再帶着這種感覺讀

6、抽生讀、齊讀

7、學生彙報此刻讓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8、師生配合朗讀古詩A、教師讀題目以及作者和詩句前3個字,學生讀後三個字B、調換C、學生齊讀全詩

三、體會意境深情誦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拿出練習紙把此時李白、汪倫最想説的,或是自己最想説的`把它寫出來。

聽課評析

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是這堂課的難點。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説出白楊的特點和祖國建設者的優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文借白楊的特點讚頌堅韌的健身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體會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環境的惡劣,默默奉獻、捨己為人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記敍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體會文中父親和白楊之間的關係,懂得白楊的品格美,領悟父親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展示西部荒漠環境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西部環境特點,並向學生介紹西部風沙大,缺水乾裂的氣候,觀察並瞭解白楊缺水但依然堅挺的特質。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文中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2.白楊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伴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回顧父親在火車上給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故事。並且找出文章描寫白楊的句子,找到白楊高、直,堅韌不拔的特點。

(三)深入研讀

1.在瞭解了白楊的基本特點以後,教師帶領學生仔細研究白楊的特點。提問學生:爸爸在介紹白楊的時候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引導學生此處為比喻手法,將高大的白楊比作大傘。圖片展示大傘,觀察大傘手杆筆直且傘面之大的特點,與白楊的圖片比較。幫助學生理解白楊筆直且枝繁葉茂的特點。

2.引導學生品味爸爸關於介紹白楊堅韌不拔特點的語言。請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理解白楊是生長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發芽,體會白楊的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展示關於白楊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依然屹立的視頻,體會白楊生長環境之差,襯托白楊不動搖、依然筆直的特點。

3.引導學生理解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而是以託物言志的.手法介紹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親一樣支援西部工作,在遙遠的新疆為祖國發展建設做出貢獻的工作者。他們身上體現着白楊精神,在祖國發展過程中,哪裏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裏去艱苦工作,正是有他們的艱辛付出,我們才得以有現在美麗的生活環境,國家才得以生機勃勃地蓬勃發展。

4.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結尾帶有暗示性的語句。爸爸摟着孩子,看着窗外的白楊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提問爸爸在沉思什麼?引導學生得出此處沉思以及微笑是因為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楊旁邊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的小樹。這暗示着父親對孩子們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孩子們聽了爸爸的話之後有什麼樣的領悟,他們應該學習白楊什麼樣的精神?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以《白楊,我想對你説》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結作業

請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白楊的特點,以及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邊疆工作者的品質。

白楊是生長在西北惡劣環境中的植物,請學生課後觀察身邊的植物有什麼樣的特點,選一種植物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它的生長環境和它的特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故事性文章,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了解白楊這種植物的特點,從而理解西部工作者身上堅韌不拔、默默奮鬥的品質。在介紹白楊特點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展示白楊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直觀的對白楊有所瞭解。在學習爸爸介紹白楊的語句的時候,可以用分角色朗讀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父親話語中的意思。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4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感知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並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狀況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4、讀下面的句子,練説“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句式。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朗讀交流,發現閲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指名生讀)

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四、寫字

1、請學生説説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範寫“胳膊,晃盪,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5

課前透視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國小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閲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覆閲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者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閲讀課文,以讀促思, 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説句子。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課件或掛圖,錄音機及錄有鳥叫聲的磁帶。

2、收集鳥的圖片和有關鳥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會寫些什麼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啟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瞭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為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對話平台

一 自讀

1、師:你們想知道“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後“我會認”裏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誰讀得準確。

2、組內練習讀課文,認生字。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案《國小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閲讀基礎。)

二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並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麼是口字旁,“獵”為什麼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覆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朗讀

1、自讀課文,同時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

2、引導學生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自讀、教師示範讀、同桌互讀等)體會課文內容。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閲讀中你明白了什麼?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對話內容較多是本課的一個特點,對話內容又是人物心理活動的流露。所以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四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並、喜、重、羣”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引導學生髮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導入

1、出示“我會讀”的內容,指讀詞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指讀課文,讓學生説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穫。

(通過複習,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為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提問

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

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後的“我”會怎樣?

(疑問是通向真理的鑰匙,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二讀議

1、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為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關於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後,我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通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麼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雲際。”

2.這一句中説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羣比喻為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緻的工筆畫,這裏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置承上啟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着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於“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後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為什麼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後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蒐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並且為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説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再一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麼豐富。《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户曉的神話傳説故事。

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想。而古詩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讀、思、議、想、説、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進入古詩境界。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在探究活動中達到自悟自得。

學習目標:

1、認識“乞、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藴含着的民間傳説,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裏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年來,老師與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學生誦讀《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

2、那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説説嗎?(學生回答: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會多讀幾遍來理解詩的意思;我會看註釋,查字典來理解;我會把詩背下來,或者記在古詩積累本中;我會上網查資料或者看課外書;我會想去了解詩人和朝代;我會向同學、老師、爸爸媽媽請教。)

3、過渡:原來學習古詩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註釋,還可以想別人請教。那就帶着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

二、初讀自悟,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學生讀題)看看這個“乞”字,你想提醒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麼呢?(板書:乞——氣。乞字中間少一橫,乞字是“”,氣字是“”)同學們在書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哦!再讀讀課題。(學生讀題)

2、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傑所寫的。這是一位精通書法棋藝的詩人,而且非常的聰明,六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生: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學生練讀)大家仔細聽聽,他讀準了字音了嗎?誰能把字音全部讀準?(指名讀)

3、正音: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麼來記住這兩個字呢?(“宵”字是寶蓋頭,“霄”字是雨字頭)那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快想字典請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夥伴啊!來,我們再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古詩)

4、古人云:獨而無學友。(生:則孤陋而寡聞)這句名言是什麼意思呢?(生: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一起學習的朋友,就會見聞少,知識淺薄)對,那就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課後資料袋裏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等全班交流的時候提出來解決!五分鐘夠嗎?開始吧!(學生討論)

5、時間到!誰來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説)通過你們的合作學習,我們瞭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也正應驗了孔子的話:三人行(生:必有我師焉),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向他人請教!

6、那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嗎?(1、“碧霄”是什麼樣的呢?2、詩句中的“乞巧”是什麼意思?3、不理解“穿盡紅絲幾萬條”)問的好!古人云:敏而好學,(生:不恥下問)我們在讀書學習時,就應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品讀鑑賞,積累內化。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説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知道)

誰來説一説。(指一個學生説)牛郎織女在什麼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人們看着“碧霄”,什麼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樣子嗎?(學生説)

出示課件:夜空圖。看到這樣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嗎?(學生説)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

還記得老師曾經教你們積累的杜甫的《牛郎織女》嗎?請你們背一背!(學生齊背)

根據這首詩,讓我們到宇宙中去找找這兩顆星星吧!(課件天文圖)

找到了嗎?(引導學生找,辨別方位)

原來古詩還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呢!再來讀讀這首詩吧!(學生齊讀)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傑忍不住吟誦着:(教師示範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指名讀、男女賽讀)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麼呢?讀讀三、四行。(學生讀)(學生自由説)

可以看看課後資料袋裏是怎麼説的?(學生再次回答)

原來她們是在向織女乞巧啊!同學們,你們對織女瞭解多少啊?(學生自由回答)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聰明、善良、美麗無比,更重要的是她心靈手巧,她織得錦緞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閃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雲霞還亮。人們給她織的錦緞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雲錦。織女在雲錦上織的圖案更是美不勝收啊!她織的花,紅似火,白似雪,嬌豔欲滴,引來蝴蝶翩翩起舞。她織的鳥,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樣,孩子們看見了,都想去捉呢!人們都對織女織的雲錦嘖嘖稱奇啊!^少。女們個個都羨慕,羨慕的不得了,它們羨慕什麼呢?(織女的巧手)

你們羨慕嗎?(羨慕)你們羨慕什麼啊?(織女的巧手)所以古時候的^少。女們便在牛郎織女相聚的這一天,向織女乞巧。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乞巧節。

4、乞巧節是古時候人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麼節日啊?(六一兒童節)

想想你們在過六一兒童節時,周圍是怎麼樣的節日景象呢?(學生自由説)

那古人在過乞巧節又會是怎麼樣的節日景象呢?再讀讀三、四行。(學生再次讀)

閉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説説,爭取説得更好!(交流指名回答)

5、反饋。

a、你怎麼知道人很多?讀出詩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們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裏,在家門口,在……(指學生説,在田野,在山坡,在河邊,在花園……)課件在所有能夠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們都在穿紅絲線,哪怕夜深了,她們還在不停地穿,為什麼啊?(他們想象織女一樣心靈手巧)

b、她們穿了多少條呢?(幾萬條)真的有幾萬條嗎?(沒有)那是多少條?(很多很多)什麼多?(紅絲多)在第四行裏,還有哪個字可以看出^少。女們穿的紅絲很多呢?(穿盡)

c、數不清的紅絲都穿完了,可見^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願望是多麼強烈而美好啊!詩人林傑發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你能像老師這樣讀嗎?(指名讀,齊讀)

四、體驗昇華,熟讀成誦。

1、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同學們,詩中的疑問,你們都解決了嗎?那你們能讀好這首詩嗎?(指名讀、齊讀、合作讀)

2、看見有的同學都已經閉上眼睛,彷彿沉醉於詩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來了?你們能背嗎?一起背吧!(學生齊背)

3、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光背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積累下來,和往常一樣,打開“古詩積累本”把它記下來吧!(學生記古詩)

五、拓展延伸,日積月累。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老師這裏還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讀讀看,你對哪首感興趣?讀給大家聽!(指名讀)有興趣的同學在課後把它記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吧!

總結:

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收穫很大,不但複習了以往積累的古詩,還學習了一首新詩,同時還誦讀了很多很七夕有關的古詩,真了不起!大家陶醉在詩海中。充分地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其實不光在課內,在課外我們還應自發地去了解、去學習、去積累,去發自內心地熱愛古詩,你們能做到嗎?(能)

下課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重視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努力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寬語文的學習空間。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取向,“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充分體現了傳統“詩教”的薰陶、感染功能,也體現了語文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

當然,這堂課既有亮點,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的誦讀還不夠到位,我想,怎樣挖掘詩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真正讀出詩的神韻,還需要我再度去思索吧!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並説説詩句的意思。瞭解作者生平事蹟。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藉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並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説説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説説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瞭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並賜諡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麼要吟誦石灰呢?大家瞭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範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採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閒: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採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製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閒”,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麼樣的情景?“千、萬”説明次數多,這個詞説明了什麼?(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麼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麼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麼特點?(勇於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並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麼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於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讀。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讚揚之情。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和可愛。

2、學習可是的寫法,仿寫一段話。

3、用摘錄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二、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悟課文

1導入:

很多同學都覺得貓實在很可愛,老舍爺爺這篇《貓》就寫得特別好,那他到底怎麼寫的呢?大家讀讀第一大段,多讀幾遍,選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待會兒準備讀給大家聽。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反饋:

第一自然段:通過説為什麼喜歡這個自然段的理由,體會到貓的可愛,產生對貓的喜愛。

第二自然段:你為什麼喜歡第2自然段?(學生邊説理由,教師邊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喜歡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來讀一遍

(二)感悟寫作規律

摘錄詞語

1學生把描寫貓性格的詞語找出來,寫在紙上。

2學生寫,教師巡迴指導

3(實物投影)反饋

4齊讀一遍詞語

規律感悟

咱們來看看這些詞語,它們之間好象有什麼聯繫,把它們放到課文中再去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讀完後,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內容)

1、學生回答,得出結論:描寫性格的'詞語是一對對寫的,前後表現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讀(要求讀出前後完全不同的感覺)

3、還有什麼發現?(兩種性格之間是用可是連接的)[課件中可是兩字變紅]

4、找出相同寫法的自然段,也讀出前後不同的感覺。(學生讀一對性格,教師隨機出現相應的板書)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高興不高興

什麼都怕勇猛(可是)

總結規律:

是呀,老舍爺爺就是把一對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起來了。看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學生接説:古怪)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古怪

高興不高興

什麼都怕勇猛(可是)

摘錄段落大意:

用摘錄法來摘錄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學生站起來齊讀一遍: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三)仿寫一段話

(展示課件:出示三組圖片,每組圖片表現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

1看圖,明圖意

2要求:我們學習老舍爺爺的寫法,也來寫寫貓,願意試試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出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

3學生寫,教師巡迴指導。

4(實物投影)評價

(評價時注意:①有沒有寫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反覆朗讀,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寫作中去。同學們的收穫都很大。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13、小河與青草

擬2課時

累計

第95課時

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青、邊、對、能、到、住、得、分、幹。

(多音字)

2、指導寫字。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為點。

3、學生描紅仿寫。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感情背誦《懷素寫字》第二小節

“青”是上下結構的字。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必做:1、聽磁帶三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童話故事,這篇文章優美的語言中所流露的那種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愛,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和語言參與的積極性。雖然課文篇幅篇長,但孩子們讀得還只那麼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對話,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採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進行了分角色朗讀,我想學生們讀得那麼好,興致那麼高,也和平時堅持不懈的“天天練”有很大的關係。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1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通過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反思兩年的國小語文 教學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四個“語文課堂”:

一、給孩子一個“對話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一個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 “師生對話”。

二、給孩子一個“情感的課堂”

通過多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國小語文課堂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所以要陪伴學生度過 每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三、給孩子一個“開放的課堂”

引領學生去讀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在實踐中鞏固、提高所學知識,每日利用午讀時間讓學生讀課外書。

四、給孩子一個“感悟”的課堂

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生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着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如學習《故鄉的河》,讓學生體驗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美麗家鄉 介紹給大家,也飽含着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

祝願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引下,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學生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以“戰爭與和平”這個專題,選編了幾篇適合四年級學生特點的課文。《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都是講的戰爭中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通過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的信,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兒童詩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共同心聲。每篇課文都緊緊圍繞專題,給學生越來越鮮明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戰爭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擊碎了多少美麗的憧憬。人類不需要戰爭,讓我們共同祈禱未來的世界永遠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絢麗綻放。

學生分析

現在的學生似乎離戰爭比較遙遠,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劇電影中見到過,那是遙遠的彼時的回憶了。電視新聞中的.戰爭場面雖然發生在此時,但是在遙遠的彼地。因此學習本組課文時,不能僅僅侷限於文章中的幾篇課文,那樣學生是難以真正體會到編寫本單元的主旨“瞭解戰爭,呼籲和平,為世界和平做點事情”的。應該從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給學生比較廣闊的視野,比較詳實的資料,比較感性的材料。讓學生真正走近戰爭,更多地瞭解戰爭中孩子的生活,瞭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進而從內心深出發出和平的呼喚。

教學設想

1、以“戰爭中的孩子”為主線貫穿整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貼近文本,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2、師生共同查找有關戰爭的資料,讓孩子對戰爭有更充分的瞭解,讀書時體驗會更深刻,更獨特。

3、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4、推薦一些戰爭題材的文學作品以及電影、電視作品。

學習目標

1、認識27個生字,會寫2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真摯情感,從中受到薰陶感染。

3、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課前準備

1、收集戰爭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從報紙電視等渠道瞭解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尤其關注最為動盪不安、仍瀰漫着戰爭硝煙的地區局勢。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

3、收看有關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學習本單元之前,讓學生收看教師製作的《戰爭中的兒童》專題片。內容包括戰爭中湧現的著名的小英雄的故事,現代戰爭給兒童帶來的悲慘的生活等。以強烈的畫面和豐富的內容衝擊學生的視覺和心靈,使學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本單元的專題,激發他們學習本組課文的慾望。

二、教學建議

(一)《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

兩篇課文都是講的戰爭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可以整合起來上成一個專題《戰爭中的小英雄》。以這兩篇課文為主打文章,重點學習,然後引導學生去讀更多的文章,更多的書,去了解更多的戰爭中的小英雄。這兩篇文章雖然都很長,但是很通俗易懂。這樣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學生,學生有閲讀的願望。應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發表各自的閲讀感受,交流閲讀心得,加深閲讀體驗,學生如有疑問也可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解答。兩篇課文都很適合分角色朗讀,可讓學生自由組合,自由選擇朗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

《夜鶯的歌聲》中有寫句子含義比較深,需要學生讀進去,聯繫全文才能理解,可讓學生把這類句子都找出來一起體會。這一課開頭最後兩個自然段和開頭三個自然段在結構上首尾呼應。這個問題不可講得過深過細,讓學生對比着多讀這幾個自然段,感受文章以夜鶯的歌聲開篇,再以夜鶯的歌聲結束,結構完整,渾然一體的特點。

接下來的學習就更具有個性特點,教師和學生一起推薦一些書籍和文章,學生課餘自主閲讀,以故事會、讀書會或演講會等形式彙報讀書收穫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留心、豔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學情分析

《花鐘》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其中第一自然段在介紹花開的樣子時,運用了不同的表達手法,語言優美,對於訓練學生的多種表達能力及積累優美語言都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重點難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説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馬蹄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謎底是什麼?(板書:鍾)

2、你見過用花做得鍾嗎?(板書:花)齊讀課題,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花鐘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理解詞語。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同桌兩個互相檢測課後生字。

3、老師把課後生字組成了詞,你們會讀嗎?在屏幕上出示詞語:暮色、乾燥、淡雅、昆蟲、豔麗、傳播、吻合、大致、欣然怒放

指名讀,相機糾正字音,指導書寫致、昆、播齊讀。

4、把詞語放到句子裏還會讀嗎?重點朗讀以下幾個句子。

屏幕出示句子:“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甦醒”

屏幕出示句子:“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三、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主要圍繞哪句話寫的?寫了那幾種花?用筆把花的名字畫出來。(指名説)

2、想看看這些花嗎?屏幕播放課文第一段中寫到的九種花,讓學生認識

3、師:有個國小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

用字幕出示這段話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學生自由説)

4、寫花開,不能都用“開了、開了”,該怎麼寫呢,我們好好向作者學習學習。

屏幕出示牽牛花圖片及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牽牛花了,作者卻不説“開了”,而是説“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樣寫,把牽牛花寫得像個調皮的'孩子,有趣多了。指名讀。

屏幕出示薔薇花的圖片那我這樣説行不行:五點左右,薔薇吹起了紅色的小喇叭。(學生自由説)

師:寫花開,要寫得生動,但不能亂寫,要根據花的特點來寫。

指導朗讀這個句子。

5、師: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課文第一段還有很多像這樣描寫花的句子,自己再去讀讀,然後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美美地讀一讀,過一會兒,咱們比一比誰讀得最美。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四、遷移運用,練習説話。

1、師: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一段中,有兩種花作者寫得也很簡單?你們能不能仿造書上的寫法把句子寫生動?

屏幕出示午時花和夜來香的圖片,指導學生進得説話練習。

2、學生反饋。

3、這段話寫得這麼美,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來讀讀。(師生合作讀)

五、總結

六、作業: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花,仿照課文的寫法,把它寫生動。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4

尊敬的各位評委專家,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綠》。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教材

第一點 教材地位及作用

《綠》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學會讀書六:讀書動筆)(自由讀寫單元)中的第一課.散文教學的特點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學散文,會破壞文章的整體韻味和優美意境。而鑑賞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會美感,有助於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特點這篇散文精巧縝密的構思、優美明快的語言極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賞;同時它又篇幅短小、內容淺易,適合鑑賞

第二點、教學目標,重難點

1.德育目標:《綠》寫於1924年,當時朱先生還保持着'五四'時期青年人勇於進取的勢頭,文中洋溢着積極向上的情感,因此應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促使學生保持健康、樂觀和進取的心態。

2.知識目標:結合散文教學特點和本文的特點,本節課要讓學生在賞析中體會佈局謀篇的技巧和寫景的生動含情。

3.能力目標:素質教育的目的歸根到底是要培養全方位的人材,就語文教學而言,既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説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學鑑賞能力。而後兩者正是本節課的能力目標。

(二).教學重點傳統語文教學把課文僅當作學習的對象是不當的,正確的認識應是把課文當作借鑑的範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我把構思和語言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本文題目?作者為什麼不入筆就寫綠,在描寫綠的過程中又變換了人稱,這是本文的難點,需要引導學生弄懂。

二、學情分析

1.傳統散文教學重分析、輕鑑賞,忽視了學生對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學生的理性思考,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學鑑賞能力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學需要鑑賞。

2.其實,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並且在國中以及高一前段時間,他們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散文,對散文的基本特點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也具備了鑑賞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鑑於以上關於教材和學生兩方面原因,我才把本文處理為文學鑑賞課)

三、説教法

新課標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為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運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教學:

(1)多媒體教學-激發熱情,引起興趣。

(2)誦讀教學法-熟悉文本,整體感知。

(3)提問練習法-發揮想象,體驗情感。

(4)對話討論法-互動合作,拓展思路。

四、説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的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共同發展。

學法具體如下:

(1)誦讀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討論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認為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集體討論以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學習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養成口齒清楚、態度大方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安排鑑於以上分析,本文擬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進行必要的`背景介紹後,集中精力朗讀和研讀,體會作者情感,完成德育目標,並佈置構思和語言方面的思考。本節課則抓住兩個重點進行賞析,並根據學生課前提的疑問適當調整,完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五).教學方法鑑賞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的作用則?因此重在點撥,輔之以簡明的提問和必要的小結,即可完成教學任務。

(六).教學輔助手段為創設賞析氛圍,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採用投影儀、電腦及相關軟件。

五、説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介紹鑑賞要領,明確鑑賞內容。

(二).放投影,聽朗讀,創設鑑賞氛圍

(三).賞析構思

總體設計:千字短文,內容充實,立意深刻,沒有縝密的佈局是不行的,賞析的關鍵是抓重點,引導得法。

賞析重點是第二段和首尾,以簡明的問題引導。

具體作法:

1.第二段問題設計(落實難點)A文章描寫對象是綠,在首段點題後,第二段卻先寫梅雨瀑、梅雨亭,直到第三段才寫到梅雨潭的綠,這不遊離主題嗎?不會使文章顯得拖沓嗎?(由以上兩個判斷提問引入下面的主要問題)B如果不是,有什麼作用?這樣寫與直接就寫綠效果有什麼不同?(以此引導學生體會本段對主體的鋪墊和襯托作用,感受散文行文灑脱的特點。)

2.首尾問題設計

A在表達上首尾很相似,是不是重複?(由此判斷提問引入下面問題)首尾各有什麼好處?(採用電腦限時學生搶答方式,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形成教學的第一個高潮。)

B首尾部分與文章主體有什麼聯繫?(以此引導學生體會本文一線貫穿的特點。)小結:全文緊緊圍繞'驚詫於綠',既搖曳多姿,又縫合緊密,結構極其精巧。

預期效果:本部分雖有一定難度,但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學生能夠體會出本文構思的精巧所在。

(四).賞析語言

總體設計:兩段都精彩,但第三段是全文的主體,重點賞析,第二段略化處理。此步驟重在點撥。

具體作法:

1.第二段動詞運用精當,從中選定三個詞代表性地賞析。(此為點)

2.第三段描寫充分,字字珠璣,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發言,教師進行適當點撥。(此為面)

小結:教師明確本文語言準確、形象、富於情感、有表現力的特點,特別強調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對學生的啟示,同時説明第三段寫景抒情層層深入的特點。l預期效果:學生各抒已見,爭相發言,形成課堂教學的第二個高潮,但因基礎不同,可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表達得很透徹,但教師仍要以鼓勵為主,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鑑賞中來,使其有所收穫。

(五).全文總結強化本節重點,並提出今後要多鑑賞文學作品的要求。(關於課內練習:鑑賞本身就是很好的練習,所以不另作安排。)

(六).佈置作業為促進學生深入賞析,要求學生結合本節課要點,針對本文的構思或語言寫一篇篇幅不限的賞析文章。

綠 (奇異、醉人) 朱自清

梅雨亭 (一)比喻

梅雨瀑 (二)對比

梅雨潭 (三)奇妙的聯想和擬人

層層烘托 表達了熱愛自然讚美生活之情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説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滿意接受。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專家給我這個機會。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外祖父眷戀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質,學習這種品質。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並揣摩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一、激趣定標

1、展示學習目標

2、默讀課文,從哪些具體事例中還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熱愛祖國。

3、生默讀課文。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1、互動(一)小組合作,體會遊子之情

⑴教念古詩,悲傷落淚。

理解古詩的含義。

“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籲出一口氣,説:‘鶯兒,你小呢,不懂!’”

為什麼外祖父説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裏年幼的作者不懂什麼?

⑵無法回國,失聲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

這句話把外公比作什麼?

外祖父和小孩子應該説在年齡上相差甚遠,作者為什麼作這樣的`比喻,你體會到了什麼?()

⑶送別親人,思歸難歸。

“赤道吹來的風撩亂……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僅僅是因為風撩亂了老人的頭髮嗎?()

當你讀到這句,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互動(二)回顧整體,暢談收穫

⑴(指課題)什麼叫“魂”?本文以“梅花魂”為題想告訴讀者什麼呢?

⑵、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⑶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達標測評

我來闖關:

1、黃金搭檔:

()的梅花()的春天()的氣節()的淚珠

()的故鄉()地坐下()地颳去()地擺開

2、擇優錄用。在括號中選擇合適的詞語畫上“_”

(1)、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敗衰老衰退)了許多。

(2)、由於每天對着電腦工作,我的視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裏長滿了草,呈現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這點兒打擊都經受不起。

3、梅花有什麼秉性?寫一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