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習題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並獲取信息

來源:文萃谷 2.23W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學活動當中,習題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如何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並且從中獲取解題信息,對於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生物習題課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並獲取信息

關鍵詞:生物習題課;分析題目;獲取信息

學生通過適當的習題量的演繹可以及時有效地查漏補缺,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以此來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接下來,着重通過對一道具體生物習題的分析,從三個方面來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鍛鍊學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面對一道具體的生物習題時,敏捷地分析題幹中所包含的相關信息,在弄清命題者的出題意圖的基礎之上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避開非相干信息的干擾陷阱,這種種解題技能的獲取都離不開學生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環節當中(不僅僅是侷限於習題課)要有意識、潛移默化地鍛鍊和培養學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通過圖表將信息圖像化、條理化

生物習題的題幹往往很長,包含內容豐富的信息量,正確分析題目並從中獲取有用的解題信息是高效並準確解題的關鍵所在。學生一開始往往會有畏難情緒,不知道如何下手。老師在平時的習題講解上,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題幹中重要的信息挑揀出來,寫在一旁,或者藉助於圖表等形式將信息條理化,以便於最終的解題。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如今高中生的課業負擔繁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課後需要完成大量的作業題。老師普遍認為,學生只有通過多做題才能夠牢固地掌握書本上的知識點,才能夠在最後的大學聯考當中取得滿意的成績。習題的演練固然重要,但是"題海戰術"萬萬不可取。做題的目的在於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如何能夠做到練習適量的題便能夠牢固掌握生物學的知識點,這需要學生具備發散思維。這種思維在分析題目獲取信息的過程當中也能夠體現出來。老師在向學生講授習題時,不應該僅僅侷限於分析出正確的選項或者解題答案,對於題幹中所出現的其他一些"無關信息"也要給予充分的重視。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温故"才能夠達到"知新"的效果,即通常所説的"舉一反三".這樣一來,雖然只是解答了一道習題,但是起到了練習多題的效果,從而節省了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例:某種植物上的綠葉經過陽光照射24小時之後,經脱色並用碘液處理之後,結果有錫箔覆蓋的部位不呈藍色,而不被錫箔覆蓋的部位則呈藍色。本實驗主要證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氣;⑤光合作用製造澱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答案為C.

題幹中包含有豐富的信息,解題的關鍵在於分析並從中找出有用的信息。首先,通讀題幹能夠得出這一題所考查的知識點為光合作用。綠葉的一部分被覆蓋有錫箔,學生便應該要立刻敏鋭地察覺到:被錫箔所覆蓋的部分不能接受外界的'光照,因此所考查的一個對象應該為光照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再次,通過仔細查看題幹中的結論,學生應該需要準確快速地鎖定幾個關鍵的字眼:"碘液處理""藍色"(策略一)由此立刻聯想到生物實驗當中

的一個典型基礎實驗——澱粉的鑑定實驗。(策略三)因此,能夠得知是生成了澱粉才導致呈現了藍色。至此,本題就最終迎刃而解。在解題的過程當中,也可以一邊審題一邊在紙上畫出綠葉的示意圖,在被錫箔所覆蓋的地方標明"藍色",將繁雜的題幹信息簡單化。(策略二)此題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較多,並且選項當中的錯誤選項也的確是光合作用的一些特徵,這就需要學生能夠高效地分析信息,從而準確地排除錯誤選項的干擾。另外,本題的題幹當中的干擾信息包括CO2、葉綠素、O2等等,老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回顧與光合作用有關的知識點,通過隨堂即時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相當於也練習了多道生物習題。(策略三)

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和學生在日常的教學和學習過程當中密切配合,互相反饋,以此來形成適合自身的解題策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