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音樂《友誼的回聲》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源:文萃谷 2.55W

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四年級音樂《友誼的回聲》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音樂《友誼的回聲》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

1、 認真聆聽《回聲》,知道音樂中表現回聲的方法,感受音樂與大自然的關係,激發學生在音樂的感悟下去探索、發現大自然的奧祕。

2、 認識力度記號f,p,知道它們的含義,並能在實踐中正確運用。

3、通過學唱《友誼的回聲》,鼓勵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追求友誼並建立美好的友誼。

 教學重點:力度記號在音樂中的實踐運用。

教學難點 :音樂中表現回聲的方法後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老師和一位同學來合作一下,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現象?

2、你知道回聲嗎?(激發興趣,讓學生説一説) 師小結:回聲是發生在山谷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回聲和我們發出的聲音(我們把它稱為原聲)相比,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

二、寓教於樂:

1、引入:音樂家發現了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有音樂家就想到用音樂來表現回聲。當然,這個作品中的回聲並不是對着山谷唱歌,而是兩個合唱隊模擬出來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知道這兩個合唱隊是怎樣配合着表現回聲的嗎?

2、認識力度記號:像我們剛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樂中有專門的音樂記號,叫力度記號,剛才我們在演唱中用了兩種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強弱)歌曲裏表現原聲的用了哪種記號?表現回聲的呢?

3、 發聲練習 男女聲分組唱,隨老師的琴聲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聲音表現一下回聲。 處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強的力度來演唱,表現敍述的語氣。

4、學唱歌曲 引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友誼的回聲》,先聽一聽歌曲,想一想,為什麼叫友誼的回聲?指名學生回答,師小結:面對山谷,我們發出怎麼樣的喊聲,山谷就會傳給你怎麼樣的聲音,這其實就像我們人與人之間,你對別人付出了怎麼樣的真心,別人就會對你有怎麼樣的友誼,這就是友誼的回聲。

 三、創造表現:

1、欣賞歌曲,隨音樂輕輕唱一唱歌曲。

2、個別指導

A 、出示:我喊一聲,喊一聲,噢,噢,噢。問:這個記號是什麼?(PP----很弱)師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聲回聲…可愛的回聲。師獨自唱一唱,請學生為老師伴奏(拍手拍腿)述:這裏有一個休止符,表示後半拍起唱,請同學們在為老師伴奏的時候注意一下,這裏的休止符是怎麼把握的(師再唱,生伴奏)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師彈琴,生邊拍手邊唱,逐步脱離拍手拍腿)

3、隨老師彈琴,生輕輕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着大森林”尾音指導。

4、學唱第二段,師彈琴,生輕輕唱一唱,個別地方糾正。

5、隨琴輕輕唱一唱歌曲。

6、歌曲處理友誼回聲是人間最美的回聲,我們要用怎麼樣的.聲音來表現這樣美妙的聲音呢?

 四、完美結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感受了回聲,你現在知道音樂中是怎麼表現回聲的嗎?對,運用了兩個力度記號,那就是強、弱。除了這兩個力度記號,音樂中還有一些記號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現力度的變化過程的,我們在以後的時間裏再接着學習。

  教學反思:

“音樂課程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基於這樣的理念引導,我對“回聲”這一教學內容作了如上教學設計。音樂來源於生活,但又不同於生活中的音樂,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音樂中提煉出音樂的本質,將對音樂的認識提升到另一高度,這是我們音樂課堂上所要追求的。因此,在課前我安排了師生表現回聲的情景,讓學生在這一熟悉的話題中進行交流討論,對原聲與回聲進行比較,緊緊抓住兩個要點形成共識:回聲比原聲弱(學生可能不會表述這個詞,也可理解成輕)回聲出現的時間比原聲晚。這樣的認識過程,學生不僅有興趣聽,而且為後面的聆聽作了鋪墊。

無伴奏合唱“回聲”是經典的歌曲,通過力度的強弱變化、輪唱的方式來表現回聲,但是,由於學生的音樂水平有限,這樣經典的合唱讓他們聆聽的結果卻有可能是“聽不明白”“聽不清楚”。在這裏我重點運用了“實踐”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在實踐後鞏固。為什麼會聽不清楚?(雖然我已經出示歌詞)我們來做個實驗。抓住一個簡單的句子“喂朋友朋友”讓學生進行輪唱的實踐練習,幫助學生明白正是因為中間兩個合唱隊的重疊的部分給我們造成了這樣的感覺,而這樣的演唱方法體現的正是“原聲在前,回聲在後”的特點。這樣的演唱方式就是輪唱。那麼它是怎樣表現回聲比原聲弱的特點的呢?我先請同學自由發表意見,再對同學分成兩組進行實踐的演唱練習,學生在演唱中感受了兩種不同的力度,自然就對f、P的學習顯得輕而易舉了。

發聲練習為歌曲的演唱作準備,同時也是對演唱中不同力度表現的一種鞏固。歌曲演唱要抓難點。《友誼的回聲》這首歌曲輕快,旋律也比較優美動聽,很受學生的喜愛。這首歌曲中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樂句“回聲回聲,神祕的回聲,可愛的回聲”,抓好了這一樂句,整首歌曲的演唱就成功了一半。在這裏我並不多説,而是讓學生多做,在行動中感受。讓他們為老師的演唱伴奏,在伴奏中感覺節奏,進而能正確地演唱這個節奏,大部分學生在反覆的聆聽中最終把握了這個難點。

在課堂實踐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當教案的預設與生成不一致的時候,教師的反應不夠迅速果斷,以致於在表述上有點語無倫次,在歌曲演唱中還要注意對每一次的演唱提出更細緻的要求,讓學生每一次的演唱都有目標,難點的部分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還得重點提示,讓學生更為鞏固,還要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等等等等,不足之處,我將虛心聽取,並努力在今後的教學中積極改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