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六國論教案

來源:文萃谷 2.36W

“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於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那麼蘇洵的《六國論》為我們論證了什麼呢?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蘇轍六國論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分論點,並舉例論證的方法,領略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數等詞語的意義。

歸納:得、非、或、相、勢等多義詞的義項,瞭解使動用法。

  教學設想:

本文不同於純粹論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重點是理解它的政論目的,即借古諷今,批評北宋政府對西夏、契丹的妥協政策。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2:整體感知課文

3:研習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教學課程:

一:導語設計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於賈誼,歐陽修稱讚他的文章“精辯雄偉”,以為“賈誼、劉向不能過”。他的文風雄辯,與其兩個兒子合稱為“三蘇”。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蘇詢(學生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園地獨放的一枝奇葩《六國論》。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縣)人。作者生於真、仁、英宗三世。其時,宋王朝雖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遼),西有西夏,它們不斷騷擾,國家不得安寧。1004年,大遼舉兵攻宋,當時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遼在澶州打了一仗,宋軍大勝。形勢如此有利,真宗卻一味求和,訂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向遼進貢銀20萬兩,絹30萬匹,自此,抗敵衞國只氣鋭減,委曲求全之風日上。後遼又連連加碼,宋均慨然應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書停戰求和,宋卻反而給西夏銀、絹、茶。一代又一代的“為國者”皆被敵人積威所劫,以物供敵,以錢富敵。蘇洵是睹之心憂,憂而思救,以為這和戰國六國以地賂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下場更加不堪設想,於是寫下了這篇醒世之文。

2.介紹背景,瞭解寫作意圖。

在我國曆史上戰國七雄爭霸時代,《六國論》中的“六國”即除秦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後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本強大的六國卻因宗法勢力的強大,因循守舊,經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後,積極向東發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合並不鞏固。秦採取“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並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也相繼滅亡。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蘇洵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鍼砭現實服務的。

北宋建國後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餘戰,幾多勝少。到北宋中期,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社會矛盾尖鋭,政治上專制腐朽,軍事上驕惰無能,外交上極端軟弱。蘇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治者面對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向西夏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北宋的這種輸幣、納貢求和的辦法,與“六國”賂秦而求一夕安寢的政策極為相似。所以,蘇洵寫了《六國論》,以“六國破滅之道”來進行諷諫,希望北宋統治者改弦更張,勿蹈覆轍。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3.正音:

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為(wei,治理)國者無使為(wei,被)積威之所劫

三:整體感知課文,研習第一段。

1:研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自讀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詞

或曰:有的人

六國互喪:交替,一個接一個地。

率賄秦耶:一概,全都,副詞。

蓋失強援:承接上文,表示對原因的解釋,副詞。

(2)句式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故曰弊在賂秦也。

……….也。 表判斷,固定用法,古文中稱為判斷句。

2:理清思路,引導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1) 提問: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作者如何提出論點的?這種方式有何好處?

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明確:“弊在賄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戰”原因,歸結到“賂”字上。

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文,引發以下議論。

(2) 提問:明確中心論點後,作者從哪兩個方面加以論述的?

明確:一是從賂秦的國家説--------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二是從不賂秦的國家説--------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3) 師生共同明確思路,試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確中心論點,然後從兩個方面加以論述,最後明確觀點。

-賂秦力虧

板書:弊在賂秦 故曰:弊在“賂”

不賂者以賂者喪

(4) 學生齊背第一段。

3:研習第二自然段

(1)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慾無厭 bao

勝負之數 shu 數呂師孟叔侄shu

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ong 從散約敗zong

(2)學生參照註解自譯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a. 其實百倍:他的實際數量。是兩個單音節詞,不同於現代漢語的“其實”。

b. 固不在戰矣:本來、當然,副詞。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輩、父輩。不同於現代漢語的“祖父”, 是兩個單音節詞

d. 固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分,引申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動詞,應該。

(3).理清思路,引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提問: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確:“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問:本段從哪幾個方面説明賂秦的危害?

明確:A 以地事秦,導致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刺激了貪慾和擴張的野心。

“得”與“亡”的對比;“難”與“易”的對比;“有限”與“無限”的對比

B 韓、楚、魏三國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問:本段的中心內容,印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話?

明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4).學生順思路試背第二自然段。

.學生齊背第二自然段。

四.課堂練習。

背誦第二段,完成下列題目。

1.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先將“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結論。

2.接着又用兩個對比,即先祖父的“ , ”與子孫的“ , , ”相比;諸侯為“一夕安寢”而“ , ”與秦國的態度“ ”形成鮮明對比,從而證明中心“ , ”。

五:課堂小結

本篇課文開門見山提出了中心論點,又列出兩個分論點從兩個方面輔助中心論點。第二段從秦的土地來源,點明“賂秦”的危害,只能換“一夕安寢”“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有力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六:佈置作業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預習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繼續研習課文。

2. 掌握詞類活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

1.指名背誦(3——5名)

2.分小組背誦一或二自然段

3.學生齊背一、二自然段

二.繼續研習課文內容

(一).研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三段,注意讀準字音。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1).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2).洎牧以讒誅

(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4).勝負之數

2.學生參照註解自譯第三段,隨時質疑,教師解疑。

遷滅:古代滅掉一個國家,要遷走該國的傳國重器,如武王滅商,遷九鼎於洛邑。遷滅即滅亡。下文的“革滅”,革是除舊,也是滅亡的意思。

義(堅守正義,名作動詞用)不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荊卿(表示對人的尊稱)為計

始速(招致,動詞)禍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國名愛其地

勝負之數(命運),存亡之理(道理)

當(應當)與秦相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理清思路,引導學生背誦

B. 提問:找出段中表述齊國滅亡的一句話。

明確:“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比較燕趙兩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明確:共同點——形勢環境相同,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軍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不同點——對抗秦國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荊軻刺秦王招致禍患。

趙因李牧被讒言所害自毀長城。

找出第一段中與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話。

明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提問:最後一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用“向使”引起假設,總結六國情況,使論證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論點更加鮮明有力,同時又為下文進一步假設作鋪墊,從反面將論證推進一層。

齊讀本段。

2. 研習第四段,齊讀。

A. 重要詞句

併力西向(進軍),則吾恐秦人食之(結構助詞,無實義)不得下嚥也。

為(治理)國者無(不要)使(讓自己)為(被)積威之所劫(脅迫、挾持)哉。

B. 提問:前一層與上一段末句有怎樣的關係?後一層有什麼作用?

明確:上一段末句從消極方面來説,不該用什麼策略;這一層從積極方面説該用什麼策略。

以六國滅亡作結,自然引出一般性結論——歷史教訓

“有如此之勢”——承上啟下

提問:作者在本段連用了兩個歎詞,有什麼作用?

明確:嗚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國合力抗秦的主張。

悲夫——又回到歷史中,感歎六國破滅的可悲結局,抨擊六國的政策。提出“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才是賂秦之根源。

作用:表達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感慨,起到連接作用,在歷史與現實間快速自由轉移,引導讀者理清思路。

提問:最後一句語帶雙關,請説明其含義。

明確:作者對歷史事實分析後的議論,明確了六國賂秦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切合當時北宋王朝的實際情況,委婉地勸諭當權者面對北方的威脅,放棄屈辱的妥協政策,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齊讀、背誦。

3. 研習第五段。

A. 重要詞句:

而猶(還)有可(可以)以(憑)不賂而勝之(秦國)之(的)勢。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從(追隨)六國破亡之故事,是(這)又在六國下矣。

B. 提問: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論述中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本段議論的基礎建立在作者自己對歷史事實的分析上,源於歷史,但又高於歷史,諷諫北宋王朝面對外來侵略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三.淺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2.教師點撥

本文是史論,但不是進行史學分析,也不是就史寫史,而是就史立論,以古鑑今。

對中心論點的論證,運用例證、引證、假設論證,突出的運用了對比論證。

運用了多種語言表達方式。

3.明確:

(1)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2)論點鮮明,論據嚴密

(3)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四.課堂練習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佈置

熟背全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