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書心得【精】

來源:文萃谷 1.55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讀書心得【精】

《人生》讀書心得1

小説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高加林是村裏少有的文化人,高中畢業回到村裏後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期望的職業,可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幹起了賣蒸饃,出山勞動,挑糞的工作。但當叔叔高玉智轉業回到家鄉當了縣勞動局局長時,加林的機會又來了,副局長為討好他,為他安排到縣委做通訊幹事,使他重新回到了城市。可是沒過多久,加林經過關係得到城內工作這件事最終被人告發了,他再次回到了農村這塊土地這段大起大落的人生。

在這中間還穿插了兩段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的主要矛盾。正當加林第一次回到農村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可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活力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讓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而隨着加林重新回到城市,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黃亞萍提出帶他去更大的城市(南京)發展時,加林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在經過反覆研究後,他無情的拋棄了巧珍,最終無奈的巧珍下嫁後川馬店村一隊的生產隊長馬拴,可心裏依然記掛着加林。可當加林再次回到農村亞萍還是和他分手了。

看完這本小説給我的初步感想就是:生活啊,真是開了一個玩笑。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都會影響一生。主人公高加林經過反覆折騰最終還是回到了農村這塊土地重新開始自我的人生。如果當初他選擇了巧珍而非亞萍,那麼亞萍就不會和克南分手,也就不會有之後克南母親舉報加林走後門,説不定加林就不用回到農村繼續在縣委工作;但他如果選擇了亞萍而非巧珍那他就可能去更大的城市一展自我的才華,這正體現了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夢想和抱負的精神。這真是個兩難的抉擇,這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教書時講的課文《未選擇的路》。也正如作家柳青説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僅有幾步,異常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能夠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能夠影響一生。

回過頭來細細的品味這本小説的最終一章——第二十三章,路遙先生用並非結局做為副標題。這章主要講了高加林從縣委回到農村路上回憶起和巧珍以前在農村的點點滴滴後悔不已,和遇到老光棍德順老漢,德順開解加林,他的所有的夢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難以承受的是這份打擊更難以應對的是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褪去了驕傲,認清了現實,理解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懊悔的撲倒在了地上。我認為路遙先生用並非結局告訴我們加林的人生路遠非這本小説裏寫的已經到了盡頭,他的人生路才剛剛開始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還有更豐富的經歷在等着他,也告訴加林和廣大讀者只要生命沒走到盡頭就永遠在不斷的探尋人生這個主題,何況他還年輕,德順老漢70了還在摸索,這大概就是路遙先生在探索人生路中的真實寫照吧。用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告訴人們他還在思考在城市化的浪潮洶湧而來的種種衝擊中,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作出選擇。

我覺得路遙先生經過小説《人生》在探尋人生的同時也啟發讀者去反思自我的人生,哪些地方做好了,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將來的人生路該如何做出選擇,何去何從?給自我一個重新認識自我和定位自我人生的機會,當代很多名人都説《人生》讓他們重新認識了自我。賈樟柯曾説30年閲讀史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路遙的《人生》,《人生》讓他開始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他的人生。

馬雲曾説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他大學聯考失利時是《人生》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他此刻還在踩三輪車呢。馬雲的話我深有感想,當初我會考沒考好,父親讓我去讀個技校做維修工,但我堅持將來要讀大學所以必須念高中然後參加大學聯考。雖然當時我並沒看過《人生》這本小説,但此刻想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年輕人怎樣能輕易的放棄自我呢!雖然此刻的工作也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只要不放棄信念我們總有機會終究會取得成功的。

那麼你是不是也該好好思考一下自我的人生呢?

《人生》讀書心得2

讀罷路遙成名小説《人生》,感悟良多。

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西北年輕農民,受困於農村傳統觀念、社會飛速變化中的種種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心理,懷才不遇、渴望實現自我價值。故事的環境背景是西北農村,與我生活的環境有很大差異,然而那種小人物的奮鬥故事卻能夠很快抓住我的心,不僅僅是因為它和我喜愛的另一部路遙著名小説《平凡的世界》有幾分相似,更因為它與大多數讀者(比如説我)的心理體驗相貼近。

沒有人的人生路是筆直、順利的,從小到大,我們的生理與智力都由弱變強,沒有人剛剛降生時就強悍,應對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有絕對的自信。一句話,我們都以前是弱者,都是經過無數的努力,才成為此刻的自己。於是,在高加林身上,我們無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能夠體會他被人頂替了民辦教師職位後的憤恨,能夠體會有知識有抱負的他,應對自己重新成為農民這一現實時的苦悶,甚至當他獲得巧珍的感情時,作為讀者的我,內心也浸潤着清涼的感動,對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學作品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在製造距離的同時,也製造了關聯性,讓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讓你與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覺地產生“同感”。

小説的上半部分並不十分精彩,卻為下半部的跌宕鋪墊着情節與情緒的背景。命運的不公與不幸、逆境中的感情、冰冷中的温暖、不屈不撓的自我奮鬥……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實現為小結,然而所謂的“自我實現”,卻又來的讓人摸不着頭腦:一個幾十年不見的叔叔轉業回鄉在縣裏任局長,被人輕視的家庭因此而揚眉吐氣,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邊的溜鬚拍馬者順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職業,擺脱了他的農民身份。

然而,為他高興之餘,內心總有些許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發展一波三折,來到縣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業平步青雲,而他也收穫了新的感情。在感情的兩難抉擇中,他衡量的標準不再是內心的感受,而是現實的利益。為了事業的發展,為了從縣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語言”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騙了自己,放下為他付出一切的淳樸的農家女巧珍。他成為了另一個人,不再是那個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個看不清自己、為眼前利益放下生活原則的迷途青年。

此時,讀者和看着加林長大的德順爺爺一樣悲哀,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但是,在我們滿以為出賣原則的人將和新歡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將成為淳樸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杯具時,作者又借命運之力和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受傷的小人捅了背後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後門”獲得職位的祕密,剛正不阿的叔叔沒有袒護親屬,春風得意的青年即將再次面臨成為農民的命運。急轉直下的故事進展不僅僅驚得主人公半天回但是神兒,連對他由同情、讚許到憤恨、不齒的讀者,也無法不感到錯愕。

路遙並非故意玩弄情節,事實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説,人生無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討,無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數。這聽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個比方:

人們常説“足球是圓的”,但這“定律”常常只能侷限於一場球賽,偶然因素幾乎能夠主宰比賽、決定最終的勝負,而如果將探討的範圍擴大到一整個賽事,甚至某隊或某國多年的足球事業發展,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是“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黃亞萍父親説的,“生活永遠都是公正的”。而用時興的話説,就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於是,一切回到原點,加林重新回到農村老家,成為農民,只是他身邊已不再有大小姐黃亞萍那“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寶貝給弄丟了——痴情淳樸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婦。

加林就是我們每個人,他和我們一樣,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們都有的弱點。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樣,為了到達目標,有時甚至出賣原則。德順爺爺對加林愛得深切,由愛而生恨,但恨是以愛為基礎,恨其不堅持,卻並不一棒子打死。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彎路,跌倒了敢爬起來,人生還要繼續。

回過頭來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極致的。那不僅僅是因為小説中的她是農村遠近聞名的俊女子、身體像白楊樹般苗條,更是因為她的純粹。她愛得純粹,沒有半點虛假,也不摻雜半點個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總是最懂,就連分手後她對自己婚事的決定,也是為了他——她明白加林仍然在內心中愛着她,為了禁絕他對自己的留戀,讓他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順爺爺所説,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樣。她雖然斗大的字不識一升,但她勇於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向堅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則,從未改變。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讀者,依然會被樸實、美麗的巧珍感動,會為她的善良以及為愛甘願奉獻一切的純真而讚歎不已,但已經很少有人願意以她為榜樣,只求付出不問回報了。追求結果而忽略過程,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原本應有的微妙平衡之間,毫不猶豫地選取後者,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悲哀。

《人生》讀書心得3

聽慣了“要活出個樣兒來”,於是當我看到“要活出個味兒來”的時候,我震撼了!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活法,就一個字的差別,可明顯地確是兩重境界。仔細品味周國平老師富有人生哲理的隨感,猶如在咀嚼一枚青橄欖,回味無窮。尤其是對於做人的一些感悟,讓我記憶猶新。

他説:“人活世上,第一重要的還是做人,懂得自愛自尊,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足以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倘能這樣,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

為人要承受得住命運的打擊,他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器量。“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歷覽前賢國與家,似乎都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都遭遇了太多的挫折與歷練,也就是在一次次命運的洗禮下,而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回顧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我也走得並不順暢,我走過了人生的拐角,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體驗了一天到處奔波的辛酸。當我受到刺激而想到這些而落淚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沒什麼,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因為我知道不管怎樣,人生是向前的,這就是我對生命的樸素的認識。做人要學會把胸襟打開,做到大肚能天下難容之事,這樣便能在人事紛擾間從容應對,活出自己的人生。

為人要做到正直和有尊嚴,要堅守誠信。“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梅蘭芳1924年在日本演出,給他治病的大夫喜歡中國景泰藍的袖釦,梅蘭芳答應下次來日本給他帶一個,但因時局動亂,三十二年後的1956年梅蘭芳才再次來到日本,他沒有忘記當年在那位大夫前許下的承諾,恭敬的把袖釦放在了他的遺像前。我想做人就該像梅蘭芳那樣,言而有信。

人生是個五味瓶,我們既要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要學會面對挫折與失敗。如何笑對人生,樂觀很重要。偉人毛澤東和陸游都曾寫過有關梅花的詩句——《詠梅》,毛澤東寫道: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之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陸游則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同是看梅花,一喜一悲,對比如此強烈。做人要笑口常開,切忌悲觀厭世。熱愛生活的人,生活也熱愛他。

做學問要坐得住冷板凳,為人還要守得住清平。財富只是生活的形式,不是人生的目的。清官海瑞,最後離開人世,家徒四壁,周總理一件大衣穿了幾十年。我們在生活中一方面要養成勤儉的生活習慣,同時作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們更要學會冷眼看待紛繁複雜的社會,不被社會的浮華所誘惑,守住自己的職業操守,守住自己的做人底線,堅守社會的公平正義。

為人要先立德,後立業。要善於經營自己的一生,對過去要總結,對現在要分析,對將來要規劃。《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學會常常把自己從人羣中拉出來反省,明心見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認真經營,日積月累,鍥而不捨,終有實現的一天。

周先生關於做人的理解很有深度,更多注重的是人的內在品質,而這些品質只有細化到我們的生活中才具有鮮活性:

首先要注重學習積累。學校並不是我們學習的終止地,或者説只是我們的起航之所。融入社會參加工作之後,我們需要面對的更廣,需要學習的更多。讀書在於明理,明理在於做人,孔子曾説“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告訴了我們修學儲能不可偏廢的道理。尤其對普通幹部來説,事幹得多,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多,甚至可能承擔的風險更多。但是要不懼失敗、挫折。凡事要順其自然,榮辱處之泰然,逆境不以為然,能經得起上台,也經得起下台。

其次要能知變,應變,適變。如果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必然被時代所淘汰。所以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行為來適應周圍環境。但變也要有原則,不可流於圓滑。

最後要廣交良師益友。良師益友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你的修養,豐富你的內涵。唐太宗李世民以魏徵為鏡以防己過。常言道,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至。交友要做到不交非類。

修養德行,好好做人,説起來只是一句簡單的話,實際上需要把學習加上年齡,再加上對世事的經歷和觀察,才會有收穫和體悟。這是一段漫長的經歷,其中必夾雜着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

我想説人生哲思錄在給我注入積極思想激

《人生》讀書心得4

拜大語課所賜,有幸讀到了《一個偏見》這篇雜文,深深為錢鍾書先生豐富淵博的學識與幽默含蓄的談吐所折服,於是去網上下載了《寫在人生邊上》的txt文檔。剛一讀,立刻“眼不釋卷”,花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是粗讀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就算是後輩對錢老先生的一種致敬吧。

“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合適不過了,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鋭氣,避其鋒芒。但是錢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閲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楊絳先生所説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

私以為,錢先生更多是為了抒發才氣而進行創作,至於讀者是否能夠全盤接受,就要看自己的腦子是不是能夠跟上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畫工的學識了。

知識是死的,是僵化的,但是到了錢先生筆下,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橋段,每一個引用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然後讚歎巧妙。但是這種對於細節的過度關注和描述,往往成為後人詬病錢先生的一個理由,認為他“掉書袋”,而且小題大做。但是這正是錢氏風格,即“於細微處見真章”,而這種風格,不是將知識變成積木般熟練的把玩,而是將它們化成了血與靈魂,融在了人生裏;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這集子裏每一篇短文,都藴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將快樂與黑暗面對立起來的《論快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快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美好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老師。”

私以為錢先生是個敏感而仔細觀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卻很少從大處着手,反而願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有誰能説人生不是一本大書呢?

《人生》讀書心得5

書中《讓書籍裏的人生開出花來》這一故事的主人公——袁世界總是説:“將士報國非惟疆場,教師育人不獨課堂。”是啊,很多優秀的鄉村教師在努力提升自身業務素養、站穩三尺講台的同時,時刻關注周圍學生的內心成長併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讓書籍裏的人生開出花來

《讓書籍裏的人生開出花來》這一故事的主人公——袁世界,為了為鄉村的孩子在前進路上亮起一盞明燈,鼓勵他們用知識改變人生,30多年來陸續購買教育教學書籍四千多冊,自辦睢寧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公益書屋——源遠書屋。為方便照顧書屋和孩子們,他依然辭去教導主任的職務,在離家較近的中學當普通老師。為了豐盈孩子的閲讀人生,他捨棄自己的休息時間,變着方法吸引學生到書屋來閲讀,30年如一日。

二、陪伴是最好的愛

徐翠梅老師11年如一日地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真心付出陪伴,換來了一批批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邱燕老師身患重病,依然在堅守課堂之餘忍受着非人的疼痛給離異家庭學生補課,通過與她聊天、定期進行家訪、把她接回家中共度中秋等活動,幫助孩子一改從前的叛逆、冷漠的個性,變得懂事、開朗了。

在書中這樣的人物還很多,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所在的'班級中雖然沒有留守兒童,但是不乏單親家庭孩子,更多的是外來務工子女。他們或三班制或跑長途運輸,疲於生計的同時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問題。即使是在身邊的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問題,缺少對孩子心理和精神層面的關心,導致很多孩子在行為上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偏差。這大概就是書中徐老師所説的新想象——精神留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需要我們向書中的老師一樣,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持之以恆、不斷探索的。

《人生》讀書心得6

沒有仔仔細細得看完全書,有很多大章節個人感覺太過於囉嗦,陷入了一種為了圓滿解釋而圓滿解釋的境地,有點學究味。

以下是簡單摘要:

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尊重真性情才會去適配社會,坦然去改變

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蜕變成了功利行為。

如果説“義”代表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表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那麼,我所説的“情”便代表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

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於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

這真實人生就是一種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豐富的人生閲歷和體驗。

不習慣於失去,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於進取心,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後一蹶不振。

那心中既有幻想又有精神目標的人,他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着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譯成:“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的確,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麼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了,如同有神守護一樣,不會在喧鬧的人世間迷失方向。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人生有許多出於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我把這類享受稱作對生命本身的享受。

但金錢在抵抗災難方面還有巨大的作用。至於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面,金錢的作用就更為有限了。

人生的本質決非享樂,而是苦難,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裏奏響生命的凱歌。

一個人唯有經歷過磨難,對人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靈魂才會變得豐富,而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終歸要面對一種沒有任何前途的苦難,那就是死亡,而以尊嚴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確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最後一項偉大成就。

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

認識到因緣的偶然是—回事,真正看破因緣又是一回事。所以,佛教要建立一套煩瑣複雜的戒律,藉以把它的哲學觀念轉化為肉體本能。

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來,只要不死,好了傷疤又忘疼。

請不要責備“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沒有這樣的自衞本能,人如何還能正常地生活,世上還怎會有健康、勇敢和幸福?

要解決個人生存的意義問題,就必須尋求個人與某種超越個人的整體之間的統一,尋求大我與小我、有限與無限的統一,無論何種人生哲學都不能例外。區別只在於,那個用來賦予個人生存以一的整體是不同的。例如,它可以是自然(莊子,斯賓諾莎),社會(孔子,馬克思),神(柏拉圖)。如果不承認有這樣的整體,就會走向悲觀主義(佛教)。

為什麼活着?由於生命本身並無目的,這個問題必然會悄悄轉化為另一個問題:怎樣活着?我們為生命設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藝術、事業、愛情等等,實際上都只是我們用以度過無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則成了目的。

除了生命本身是一種目的,某種期望也有一定概率的實現可能。

人生中的大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這些問題的人才可能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準則。

人生就像茫茫大海中一葉扁舟,其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對的,也許每個方向都到不了岸。此時尋找意義的過程就是説服自己沿着某個方向走下去,這個方向可能是獨立思索的結果,或者是從大眾的盲目前行。最後歸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途中信念與準繩,幫助旅途本身成為較好實現的一部分。從概率角度看,這樣人生實現過程意義和終極意義的概率都比較大。概率學本身以及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準繩的一種。如果這思路不對,那或許開始就是個錯,這是神考慮的問題。——這一段是自己的筆記。

最明顯的事實是:這條路通向死,因為人生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罷了。可是,死怎麼能成為目標呢?為了使它成為目標,它必須不是死,而是一種更高的生。於是,死便被設想成由短暫的生進入永生,由易朽的肉體進入不朽,由塵世進入天國,由不完滿進入至善,由苦難進入極樂,等等。經過這樣的解釋,人生之路就有了一個宗教的和道德的目標,一個純粹精神性質的目標。

我們何不就把人生看做一個大花園呢?這是一座很大的花園,把它逛完剛好要用一生的時間,我們從生到死都在裏面,每走一步都看見新的風景,到處都是可供我們休憩的地方。如果要説目標,那麼,可以説處處都是目標,但不存在最後的目標。

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維特根斯坦所説的“語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在命運問題上,人有多大自由?三種情況:一,因果關係之網上個人完全不可支配的那個部分,無自由可言,聽天命;二,因果關係之網上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支配的部分,個人的努力也參與因果關係並使之發生某種改變,有一定自由,盡人力;三,對命運即一切已然和將然的事件的態度,有完全的自由。

自我意識太強烈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克服對死的恐懼的,他只能努力使自己習慣於這種恐懼,即消除對恐懼的恐懼。

在一個瀕死者眼裏,世界不再屬於他,他人的生和死都與他無關。他站在自己的由生入死的出口上,那裏只有他獨自一人,別的瀕死者也都在各自的出口上,並不和他同在。

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終止這種思考。

如果這個在我生前死後始終存在着的靈魂,與此生此世的我沒有意識上的連續性,它對我又有何意義?

一切不朽都以個人放棄其具體的、個別的存在為前提。也就是説,所謂不朽不過是我不復存在的同義語罷了。我要這樣的不朽有何用?

死的絕望,唯死能解除之。

對死的思考儘管徒勞,卻並非沒有意義,是一種有意義的徒勞。其意義主要有: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人世間的成敗禍福。第二,為現實中的死做好精神準備。第三,死總是自己的死,對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識到個人生存的不可替代,從而如海德格爾所説的那樣“向死而在”,立足於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實現其獨一無二的價值。

我相信,使我能夠忍受生命的終結的東西不是他人對我的愛和關懷,而是我對他人的愛和關懷。對於一個即將死去的人來説,自己即將不存在,已不值得關心,唯一的寄託是自己所愛的並且將繼續活下去的人。

一個人在大限面前很可能會獲得一種不同的眼光,比平常更真實也更超脱。當然,前提是他沒有被死亡徹底擊敗,仍能進行活潑的思考。

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永遠存在着,變化着,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物。

柏拉圖對此提出了一種解釋,他推測,靈魂必定曾經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裏生活過,見識過完美無缺的美和善,所以,當它投胎到肉體中以後,現實世界裏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東西會使它朦朧地回憶起那個理想世界,這既使它激動和快樂,又使它不滿足而嚮往完善的美和善。他還由此得出進一步的結論:靈魂和肉體有着完全不同的來源,肉體會死亡,而靈魂是不朽的。

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靈魂與信仰於目標而言是終極,值得嚮往,於過程而言是自證,值得依靠。

《人生》讀書心得7

一個人要掙脱這個紛雜喧囂、物慾橫流的社會,的確很難。但是,每個人都別無選擇,如果你要幸福,你的心靈就必須擁有一份淡定。唯有淡定,才能讓你的內心安靜下來,才能細細品味生活的萬千滋味。這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最深的感受。

這是一本講述收穫的書。因為它成熟、睿智、沉穩、平和。全書共有七輯。分別講述了生死之愛、平淡流年、瑣事中的愛、無望之愛、幸福的祕密小徑、緣起緣滅和寧靜的心靈。作者有一隻流暢而優美的筆。全書從頭至尾沒有刻意煽情,只是淡淡講述着,卻使讀者情不自禁被深深打動,放下心靈的重擔,看淡一切,讓自己的心靈靜下來,像那個思考者,什麼也不做,只是思索人生。《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就是這樣一本恰到好處的讀物,很平易,很淺顯,然而很真實。靜靜讀下去,説不好在什麼時候,當你注目哪個故事時,你心底那根生鏽的弦,就被悄悄撥動了。

做為一名教師,更需要擁有一顆淡定的心。教師要面臨來自社會、家長、學校和學生的多重壓力。教師即要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工作,又要滿足家長和孩子的要求,而且在制度細節方面,還規定了很多老師不能觸的高壓線。另外,雖然提倡素質教育,但仍然走的是應試教育的路子,學校、家長要的是成績,而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教師就要從嚴要求學生,而學生又摸不得,打不得,一旦有一點小事,學校和老師就成了永遠的被告。面對這樣一個社會現實,我們要坦然面對,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善待自己的工作,把工作當作一件幸福、快樂的事,不要怨天尤人、牢騷牢騷。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我們不高高興興的度過每一天呢?此外,作為老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平和自然的空間,要有愛心、耐心、要呵護,要維護,要有靜等花開的情懷。千萬不要試圖改變孩子,只能順勢而為。懷着淡定、從容的心情,等着我們的孩子慢慢進步、慢慢成長。

《人生》讀書心得8

《培根論人生》讀書心得範文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著名學者何新先生翻譯的《培根論人生》,讀完之後頓覺受益斐淺。《培根論人生》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大,卻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塊絕世瑰寶,是作者哲學智慧與人生經驗的結晶,它不僅文筆優美,論述精闢,用其敏鋭的洞察力把複雜的人生問題用散文的體裁寫出來,一下讓原本枯燥無味的人生理論變得栩栩如生,而且還寫得如此生動有趣,這讓我覺得十分值得將其推薦給更多的朋友,正所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培根論人生》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華,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如《論友誼》、《論讀書》、《論美》等。在《論友誼》中,培根説:“友誼有奇特的作用: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

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朋友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培根還是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他在《論讀書》中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淺嘗,有些可以吞嚥,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讀書使人充實、明智,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因此,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識,他就必須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

如果一個人懶於動筆,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

如果一個人要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鋭利。”正所謂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搭建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還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 《論猜疑》中,培根説:“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於外。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受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猜疑都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在《論嫉妒》中,我領會到,彼此越瞭解,嫉妒心將佔據越高。有少數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絕不能容下讓身邊人有種種上升的趨勢。一個循序漸進高升的人不會招來嫉妒,因為這種人的提升被看作是自然的事。

《論美》是一篇關於“美”的論述,語言簡潔,內涵獨特,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這篇文章着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人生觀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所以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在《培根論人生》數十篇文章中,《論時機》給我印象很深刻。培根在《論時機》中説到“當危險逼近時,善於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事業有成,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卻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此時失敗者往往會説,我沒有機會,如果給我機會我也會成功。其實這只是失敗者的藉口,機會永遠是公平的,但機會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從邏輯上講,機會應該找時間充裕的人,但正相反,機會總會垂青於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這是因為勤勞的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機會的到來,而懶惰者正躺在牀上睡大覺呢! 善於抓住機遇的人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素質:第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要機遇來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不僅要儘可能的獲取各種各樣的廣搏的知識,還要儘可能鍛煉出很強的創新能力。我們要取得成功,關鍵是要有創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讀書能力。《論革新》中説,“如果時間已使事物腐敗,而人卻無智慧使之革新,那麼其結局將只有毀滅“。第二,要從小事做起,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簡單,機遇總是突然地、不知不覺地出現,有時你甚至一輩子也不知道哪個是機遇。第三,一旦出現機遇的時候,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地抓住它。第四,要鍛煉出敏鋭的洞察力,善於在複雜的情況下發現機遇。

機遇難得,但是機遇不可以創造嗎?答案是當然可以。首先,抓住機遇不是被動的,真正聰明的人會主動創造機遇。其次,創造機遇要到那種適合自己的崗位和地方去創造。再次,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只有誠實守信才能讓那些屬於自己機遇不失去,或者是得到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機遇。第四,要善於與人相處和交流。交流對一個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國作家蕭伯納説過,“兩個人交流思想和兩個人交換蘋果完全不一樣,交換蘋果,每個人手上只有一個蘋果,而交流思想,每個人同時有兩個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學會與人相處和交流,博採眾家之長,那麼你就具備了得到機遇的一個非常好的素質。最後,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對創造機遇非常重要。

從《培根論人生》這本書中也可以看到培根性格的另一個側面,實用主義和無原則的機會主義。如《論韜晦》、《論野心》等篇章中敍述的做人之道,實際上是典型的市儈哲學。《論帝王》、《論貴族》、《論強國之道》等篇幅中,他則完全站在宮廷御用政治家的立場上,旨在向君王介紹統治經驗和權術。這些篇章當然是糟粕,但畢竟小瑕難掩大瑜,《培根論人生》以一種優美與莊嚴的韻律,以超人智慧的論述,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而廣為公眾所喜愛,出版400年來經久不衰。所以,我認為《培根論人生》的確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人生》讀書心得9

《人生不設限》是一本勵志書籍,與其他同類書一樣,給人以熱情、勇氣、信念、堅持的力量。但你不得不為主人公折服,因為他所能做到的,甚至是健康人都不曾企及的,他以執着的夢想,不懈的努力創造着奇蹟。

書分兩個部分,共十八個章節,書中處處閃耀着作者不怕身障羈絆的寬廣胸懷,不怕嘲笑諷刺的堅定信念,不怕苦難揶揄的快樂心態,不怕逆來順受的樂觀豁達;所以作者的路無限寬廣,也無限的悠遊自在;所以他能夠看到正面,不因負面陷入苦痛;所以他能保持一顆快樂的心,負責任的為自己的快樂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所以他能從容不迫悟盡人生,窺破世情。合上書本,作者力克·胡哲的堅定、樂觀、豁達歷歷在目,沒手沒腳,當然會造成許多的不方便,但是力克卻能將缺少四肢的本能,化成意志和心智來克服困難,讓他自己的天地處處不設限,自由自在的來去自如。這就是心態和決心的問題,力克“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他告訴我們,什麼叫‘永不放棄’的精神。力克·胡哲正是在磨難面前,堅定的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樂觀,選擇了堅定的面對、選擇了積極向上的信念。

最初瞭解到力克胡哲是在一檔電視節目裏,看到沒有四肢的他對生活充滿信心,樂觀向上,心中倍感震撼。他個頭很小,但是氣場足,口才非凡,不時能將現場觀眾逗樂,這傢伙彷彿天生就具有演説家的天賦。正應了這樣一句話,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想辦法打開另一扇門,這期間他必定經歷了各種挫折,他所經歷的是比別人更黑暗的夜,但現在他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我們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對不足之處念念不忘,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哀,但我們的沮喪只會成為我們的負擔;或者,在面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從經驗中學習,然後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所以説,你選擇什麼就是什麼,選擇快樂過活,就可能遠離痛苦;選擇悲傷度日,就會度日如年,日日難過。

人生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着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才能指引我們向前進。

人生之所以受到限制就在於將認識問題的視野和角度框定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許換個角度想想,挫折本身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新路。苦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化解苦難。肯定夢想,抓住夢想,才能創造出你所想要的生活;相反,將自己陷入到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對自身的盲目否定、消極處世只會令世界更糟。正如作者所言,“今天的障礙或許是明天的優勢”,你所做的只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繼續前進。

《人生》讀書心得10

拜大語課所賜,有幸讀到了《一個偏見》這篇雜文,深深為錢鍾書先生豐富淵博的學識與幽默含蓄的談吐所折服,於是去網上下載了《寫在人生邊上》的txt文檔。剛一讀,立刻“眼不釋卷”,花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是粗讀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就算是後輩對錢老先生的一種致敬吧。

“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適宜可是了,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鋭氣,避其鋒芒。可是錢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閲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我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楊絳先生所説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可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我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

私以為,錢先生更多是為了抒發才氣而進行創作,至於讀者是否能夠全盤理解,就要看自我的腦子是不是能夠跟上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畫工的學識了。

知識是死的,是僵化的,可是到了錢先生筆下,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橋段,每一個引用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然後讚歎巧妙。可是這種對於細節的過度關注和描述,往往成為後人詬病錢先生的一個理由,認為他“掉書袋”,並且小題大做。可是這正是錢氏風格,即“於細微處見真章”,而這種風格,不是將知識變成積木般熟練的把玩,而是將它們化成了血與靈魂,融在了人生裏;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這集子裏每一篇短文,都藴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將歡樂與黑暗應對立起來的《論歡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歡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完美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教師。”

私以為錢先生是個敏感而仔細觀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卻很少從大處着手,反而願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有誰能説人生不是一本大書呢!

《人生》讀書心得11

寒假的時候,在家讀了《淡定的人生不寂寞》,這本書以前已經讀過了,而如今又重讀一遍。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是由無數的小故事所構成,故事的篇幅也不大。但是,故事雖短,但其所折射的、所反映的道理卻令人深思。我們通過這本所舉例出的各種例子,學到了一種態度,一種心態,學到了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事方面的態度,懂得如何淡定從容的去接待事情和人,使自己在未來的生活裏過得更加從容、更加舒心。

有人曾經説過:真正的寂寞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空虛,一種令你發狂的空虛。縱然在歡呼聲中,你也會感到內心的空虛、惆悵和沮喪。曾經有一段時間,手機只是當做鐘錶來用,走在大街上,會感覺過往的車輛人羣都那麼的讓人煩躁,食堂的嘈雜更是令人難以忍受,音樂在耳邊也顯得分外刺耳,不想與任何人聯繫,常常會在噩夢中驚醒,動不了,黎明過後才慢慢睡去。這就是人們感受到的寂寞的表現。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如果在工作學習中不得志,不要悲觀迷惘,靜下心來好好審視和反思自己,積極樂觀面對挑戰;如果被愛情拋棄,不要悲傷更不要怨恨,守住一顆淡定而寧靜的心,重新面對生活,珍惜身邊的人,你會覺得生活還是那樣美好。

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要錯過羣星了,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在體會過失去的痛苦以後才知道珍惜,但以前的永不再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堅守自己心中的本真,不去過多的考量別人的錯誤,不要在祈求他人對自己的理解中消耗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要從被動的適應他人中解脱出來,否則你就是在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被傷害的或者是失去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會有三根手指指向自己的,這就提醒我們:要平靜下來,多反省自己,關照內心,寧靜以致遠。

在對待事物和人的時候,不要事事都斤斤計較,也不要對待每個人都苛刻,要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如果因為一件小事而將你與朋友及家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僵裂,那麼就得不償失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有如海洋般寬廣的胸懷,要把容他人的不足,有時要做到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難處,給別人一點時間,也相當於給自己一點時間,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對他人的能力予以全盤否定,多給他人一些鼓勵,多給自己一些空間。

幸福沒有一種特定的模式,只能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對於大眾而言,絕不會有事先安排的結局,也不會有生來就有被上天賜予的幸福。所有幸福的產生,皆源於人們的不懈追求的價值的不斷實現。其實對我們大眾而言,幸福很簡單,每天早起是能伸個懶腰,刷牙時看到潔白的牙齒,上班的路上能及時趕上公交能夠和自己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能和家人一起吃飯,睡覺時有暖和的被子。

人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寂寞、悲傷、憤怒、失望、抑鬱、痛苦等等心態時常出現,我們可以嘗試着慢慢的去接受他們。這些情感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悲觀時候的狀態平靜淡然的去分析、去反思。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人生》讀書心得12

安意如的這本《人生若只如初見》,書名巧妙的借鑑了納蘭的詞,向我們展示了書裏封建社會裏風流倜儻的詩書公子,位低靈不低的俏麗佳人,禮制觀念下才子佳人的悽婉愛情。雖然生於俗世,卻不受俗世的壓迫,也正因為如此才譜寫出一段段的千古佳話。

人們常説,只有理解了詩句,才能讀詩,背詩,懂詩。而安意如的做法讓人稱奇,她把每一首詩寫成一個故事納入文件,沒有氣勢恢宏、驚動天地的手筆,但也是深入人心。例如,元好問的《雁丘詞》,他聽了老人與獵人講的故事,有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疑問,在把兩隻生死相依的大雁埋下之後。元好問稱之為雁丘處,還揮筆寫下《雁丘詞》,”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燕丘處。“來紀念這對大雁偉大的愛情。

安意如的文字美,幾乎人人都在強調。幾乎每一篇,你都可以找到幾個精闢、華美的句子“原來,需等到風住塵香花已盡,才可以看到最後的風清月朗,花好月圓。無論你在哪裏,待走完滄桑人世,我們終會相聚。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那麼容易就斷了呢?”。所謂的清詞麗句,也就是這個樣子吧。也正是一本這樣的書,寫盡了情事,也只是透過這面風月寶鑑去觀望世事。最終它超然地與情無關。就像我們與一個人相遇初見,也曾眉山目水相映,以為能夠相隨千里,卻最終錯手而過,慢慢地,慢慢地,不記得。

寫到陸游與唐婉的愛情,安意如真的是用詩句來讀人,那一字一句,都在抒發自己苦悶的心情。安意如在書中寫到”東漢的杳渺水煙裏又看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隱約的身影。“一段悽婉的愛情帶來了兩首傳誦今世的《釵頭鳳》。

人生若只如初見,彷彿,這樣重要。可是,此一生,與誰初見又有什麼關係呢,生是虛妄,跋涉無人之境,你看這些輪迴了千年的花種,至今還在無我無他地盛開。與其每天過的渾渾噩噩,倒不如用心去感受詩歌、詩人、詩魂,但願能保留我們當初的那份美好。

《人生》讀書心得13

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我心中一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一向無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説:十五而向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我連而立之年還未經歷,又何談不惑(自我封閉一下)。

一向讀季羨林的《談人生》,季羨林談自我對生命意義、做人處事、名譽、朋友、壓力、困難、感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種境遇的看法,那麼我的一生怎樣樣完成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的愛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價值

路遙的《人生》則經過小説的故事發展,展現每個人對自我人生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有出於慣性、本能、環境、也有慾望、夢想,在時間推移中,人物在不一樣境遇下經過行為表達自我的人生。

《人生》具體背景我沒有查證,應當在改革開放萌芽期,小説主人公高加林以農村知識青年身份出現,有活力、勤奮、才華、夢想,在現實社會一次一次打擊下任堅持努力去實現夢想,但另一方面慾望、虛榮充斥着他矛盾的內心,並最終被衝破。劉巧珍一位勤勞、樸實、善良的農村女性,她渴望知識、敢於追求、熱愛生命、忠於現實,她給人以正面形象,或許表達着作者心中對一些事物完美寄託。黃亞平和克南雖都在城裏長大,但成長環境的不一樣也使他們構成了不一樣的性格,女性的黃亞萍任性而敢於追求,男性的克強雖也敢於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時時左右他的行為。高明樓的圓通、眼界和眼光,馬栓的圓滑,德順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劉立本的精明。

這本小説是朋友推薦的,總期望能找到一些什麼,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師資格的高加林在農田裏對德順説德順爺爺,我一開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嚐個遍,以後就什麼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人最怕應對的是脆弱自我,最強大的是內心的堅韌。

社會是現實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選擇也就很多。在應對成績,成功時要堅持冷靜,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我,真實的自我。在失意的時候,在給自我期望,想想完美未來,重新看待自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積累,僅有在積累後才能抓住機會,如果高加林沒有才華,也可能成為優秀的通訊幹事。要有堅韌的性格,在困難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難,堅定不移的走出自我的路。

高加林還是高加林,雖然故事結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夢想不熄滅,此段經歷會成為他最為寶貴的財富。人要有夢想,要有活力,要吃苦耐勞,要敢於折騰,敢於寂寞。

《人生》讀書心得14

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從近親結婚生出豬尾巴的恐懼開始,從盡情歡愉的不倫之戀生出的豬尾巴結束,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從何塞。爾卡蒂奧。恩迪亞紮根馬孔多的孤獨,到奧雷里亞諾不勝神話的孤獨小金魚,到阿瑪蘭壇守望着自己處女之身的孤獨縫紉機,繼而烏爾蘇拉持家有道百年飄搖的孤獨,還有老僕人一言不發地收拾到一言不發離開的孤獨,還有梅爾基亞德斯的鬼魂守望自己寫下的還未被揭示的預言的孤獨,還有那些各個角落歡愉或沮喪的孤獨身影。孤獨千奇百怪,理由萬千不同,沒有誰的孤獨誰更優誰稍劣,只有存在形式的無奈和本質孤獨本性的膨脹發展。

感覺讀完腦中倍感混亂,理不清任何一條線索可以充當這本書的主線。剛以為這是主要人物的時候他就不合時宜地死了,剛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馬上就要消失的任務卻又苟活了百年看盡了無奈享透的孤獨,剛以為讀懂了這部分的孤獨卻又有更巧妙形式的孤獨人物帶着更巧妙的孤獨故事竄出。最後,真的走到了百年,孤獨也帶着詼諧帶着奇妙帶着荒誕帶着沉重的孤獨感走向了颶風的終結。

孤獨是最難以詮釋的感受,也是最籠統、最複雜的體驗。唯一與之近似的或許是愛情,而排除荷爾蒙因素和基因攜帶的本能,愛情也註定是由孤獨所催生。

孤獨教會人們生存所需的一切,指引人們閲讀、思考、齟齬獨行,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和短暫,把握着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但或許更多的,孤獨會為我們帶來一種不易察覺的、微妙的快感,正是這種快感使孤獨具有了莫大的魔力。

在那些成長的歲月裏,孤獨是一種想要擺脱卻無法擺脱的愉悦。孤獨會讓人痛苦,痛苦催生敏感,對世界與自我存在的敏感。如同用傷口感受冷風的流向,孤獨的痛苦能讓人在虛幻的一生中感受鋒鋭如刀的真切。當這種敏感成為習慣,孤獨也將不再是痛苦的來源,它是人存在的證明,是存在的形式,是一片澄澈的真實感,妙不可言。

在我看來,人最大的快感不來源於感官,甚至也不來源於精神,它源於“活着”,純粹而清醒地活着。

活着,是最大的快感,也是孤獨的真身。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能夠如此透徹心扉,是因為它未曾在“孤獨”的表象上傾注一字,而只是將沉悶的“活着”娓娓道來。

在這個比《紅樓夢》還要繁複、難記的家族體系中,“活着”是所有情節發生的唯一起源。為了尋找活着的可能,為了尋找活着的方式,為了尋找活着的意義……為了活着,一個生存在地球角落的百年家族陷入了無限的疲憊與孤獨之中,在茫茫歲月之中上下求索,按照命運的規劃忙碌。

有趣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悲劇。

書的內容如果除去荒誕奇妙的羊皮卷,除去家庭裏不斷飄蕩又不斷思考的魂魄,除去埋於地下的七千二百四十一枚古金幣,除去放蕩不羈的戀和縱情聲色的放縱外,實際上就只是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的故事。如此看,很簡單卻也很無趣的。裏頭有趣的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還有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當然還有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

如果還有,就是馬孔多變化的歷史。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大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離大海只剩兩天路程的不可思議有着西班牙大航艦的着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跟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完全斷絕聯繫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美好村落。可是,烏爾蘇拉發現了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了鐵路,帶來的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帶來過期待,帶來過時髦和迷醉,卻不論帶來什麼都擋不住孤獨的滋生和擴散,一如在那個最初的夜晚麗貝卡帶來的失眠症一樣,讓每一個家族的人都沒有好受過。

噢,除了那個小仙女一樣的智慧的蕾梅黛絲,會一絲不掛的出現在受驚且痴淪的異鄉人面前,會不守繁文縟節地自由自在,會預言偷看洗澡的人隨後的死亡,更神奇的是,會帶着一牀天鵝絨的真絲白被如天使一樣地飛走在人們的希望和永遠的記憶裏。唯一一個不守孤單感傳染病的人似乎就只有她,永遠帶着最亙古的美麗和最高遠的智慧離開了這個一開始就不屬於她的百年孤獨之地愛。

説完了她,説完了這份無法描繪的美麗,這個家族悲哀得只剩下説不盡的孤獨。我也在不經意、不情願之間比對了他們的孤獨,也認識了自己的孤獨並非無由的作態,也並不無奈的悲哀,始終相形見絀,相形有愧,相比難忘。

但我有理由相信,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甚至馬爾克斯本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快感,孤獨的快感。在二十多萬字中,出現最少的,是眼淚;出現最多的,是希望與歡樂。在孤獨中,每一個小説中的人物都找到了“活着”所需要的一切,他們不是哲人,不是思想者,卻做到了哲人和思想者都難以企及的程度——看透這個世界,並且活下去,直至死去。他們不滿足於肉體的存在,而追逐精神獨立的快感,追逐一種自身與世界的微妙平衡。對於他們中的每個人而言,世界或許簡單之至,或許複雜至極,卻都無一例外的是身外之物——這是一羣自我存在的生命體,因為存在,所以孤獨。

他們遠離了故鄉,遠離了熟悉的一切,遠離了屬於那個時空的一切常規,選擇了一條痛苦卻又妙不可言的、只屬於自我的生存之路。他們彼此之間不曾有絲毫的理解,更不為外人所明白,卻又深深地感悟到了自己生命的要求。

百年之中,每一個家族成員都因“活着”的選擇而陷入深深的孤獨,卻沒有一個人因為孤獨而痛苦。在孤獨中,這些平凡人獲得了一種意識的覺醒,一種冥冥之中出現的引力以不同的方式吸引着他們每一個人,走進了這個虛構卻又無比真實的世界。血緣的紐帶並不是維繫家族的脈絡,“孤獨”才是這個家族唯一的標識。這也許就是《百年孤獨》中那些魔幻情節發生的確切答案:一切皆是孤獨的快感使然。

所以他們披上了“魔幻”的外衣,選擇了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選擇了牢牢抓住宿命中的孤獨,用孤獨的方式去捕捉活着的快感,一種生命中唯一真實的體驗。那種莫可名狀的慾望使這些由文字構成的形象在虛幻的情節中真實無比,而馬爾克斯之所以會在上校死後伏案哭泣,是因為他才是這孤獨家族中僅存的一員。

一個人最純粹、最強烈的情緒和感受,只會出現在兩個時間段:幼年和老年。前者是序,後者為跋,中間的所謂人生經歷,是漫長的驗證與積澱,精彩,卻不免主觀和失實。所以,在老年到來之前,童年的體驗將是每個人僅有的“真實”,是相伴一生、塑造一生的靈魂素材。所以,我們的人生不是用粗糙有力的雙手建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用稚嫩的手指隨意搭起的幾塊飄搖的積木。在那些積木中,我確信有一塊是“孤獨”,每個人都有。所以,如果讓我推薦一部名著給一個剛剛有自我意識的孩子時,我會推薦這本《百年孤獨》。讓一個人學會什麼都不會有讓他學會孤獨來得實在和重要,在孤獨中獲取快感是生存的必備能力,在孤獨中成長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世界如海洋,吾等如水滴,融入大海之時水滴就已不復存在——我們就已“死去”。所以,孤獨的一滴水,才是我們“活着”的形態。如歌所唱,“我們生來就是孤獨”“我們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生來孤獨是註定的,而隨後活着的歲月中,孤獨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孤獨的快感,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我想,這是一種悲哀,一種遺憾。不過也好,有了孤獨,似乎才會一如每一代人中始終會有的拿一個深深閉門於梅爾基亞德斯房間潛心研讀羊皮卷的孤獨者,不致於迷醉於夜夜笙歌的宴會之間,不致於迷惘於左右矛盾上下猶豫的悖論裏,不致於陷在自己“臆想”的卻也是真實世界而聽不到諷刺的笑聲和側視裏。

《人生》讀書心得15

隨着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我們對我們的職業會逐漸產生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感,如何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始終對自己的職業保持着一種期待,這是每一個長久待着一個工作崗位上的人的一致認識。因此尋找職業的幸福感就成為大家的迫切要求,也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受大家關注的問題。

作為教師,我們要如何尋找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呢?在讀了肖川老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之後,我有了一些體會。在他的書中認為“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專業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提高專業訓練、獲得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專業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執教素質,成為一個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發展過程。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專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這種發展不僅意味着教師能力的增強,而且還是教師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而發展本身就能帶給人幸福感。”這是一種成長的幸福。肖老師將教師的幸福與教師的專業成長結和起來,這也是十分適合我們的認知感的,自我的進步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強烈的幸福感和自我價值認同感。

在教師的成長道路上,有很多途徑,其中有一個最基本的途徑就是讀書。肖川老師認為:“教師的成長、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快樂,都可以從閲讀中得到。”意味合格的教師的人生應該有一個充滿着書香人生。一個善於讀書、熱愛讀書的教師,必將影響他的學生也讀書、愛書。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説:“ 沒有教師對於閲讀的熱愛,就很難點燃學生的閲讀熱情,沒有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閲讀,就很難形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如果沒有教師的閲讀,就沒有教師的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與發展。”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時時閲讀,通過廣博的閲讀,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最終達到“詩書滿腹氣自華”的那種境界。

教師的幸福感最能夠體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而實踐又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最直接的平台。肖老師認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或者更具體地説,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師的‘通識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還必須由‘實踐性知識’來進行整合,使其內化為教師自己的專業素質。如果一位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那麼他就必須重視自身實踐性知識的完善和更新。”

教育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在育人的工作中,我們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積累包括德育、家庭教育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就業升學指導、課外活動指導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而在我們專業的教學工作中,也需要我們不斷積累包括教師在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除此之外,隨着社會的進步,社會更是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成長為研究性的教師,具有科研能力。而所有這些能力的提升,都必須跟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脱離了這個平台,我們所有的理論都是空談。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的幸福感最終落實在我們的三尺講台之上,落實在我們的學生身上,我們的成長將成為實現幸福感的基礎,沒有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的的職業幸福感也就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