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5篇

來源:文萃谷 1.43W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

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競爭日常激烈,競爭範圍也從單純的產品競爭轉變為企業品牌與文化之間的競爭,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利於塑造良好的企業品牌,好的企業品牌又可以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所以説,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檔案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各種數據和材料的具體表現形式,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企業檔案的有效管理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5篇

一、企業檔案和企業文化的關係

企業檔案記載着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是企業各項活動的基礎依據和展現,是企業管理中基礎且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石和積澱、企業文化的記載者和傳遞者。因此,有效的企業檔案管理有利於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檔案是以實物的形式存在的,而企業文化則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兩者相輔相成,在企業的發展建設中缺一不可。通過有效的檔案管理,企業可以瞭解自身的形式和特點,進而形成符合自身形象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企業檔案管理對企業文化塑造的意義

(一)提供決策參考。

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企業領導在確立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政策後,會組織和倡導企業文化的建設,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對企業的各項投資經營數據,企業制度以及員工思想動態等都有一個直觀的瞭解,而企業的檔案管理就承擔着這一任務——為企業領導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為領導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來源。通過這些數據、依據,企業領導可以引導形成富有企業特色的文化,得到企業員工的認同。

(二)使企業文化更具針對性。

企業檔案猶如企業發展的足跡,詳細記載了企業各階段各時期的發展情況,是一部明確的企業發展史,通過翻閲企業檔案,可以總結出企業自身的情況和特點,從而找到適合自身企業的文化類型,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就會更加準確和具有針對性,也更容易引起員工的共鳴,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對企業員工起教育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讓員工有一種家的感覺,保證員工的穩定性,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對員工起着一定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另外,通過查閲企業檔案,企業員工可以瞭解和熟悉企業的發展歷史以及重大事件,激發進取心和使命感,從而和領導上下一心,風雨同舟,共創企業新的輝煌。無論是企業的檔案管理還是企業文化建設,都是為員工服務,以人為本,對企業員工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如何發揮企業檔案管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一)檔案的積累與收集是基礎。

企業檔案的積累和收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詳細越具體越好,只有這樣,企業領導在倡導企業文化建設時才會具有企業自身的個性和特色,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提高檔案的開發與利用效率。

檔案的管理不是簡單的收集、儲藏和記錄,而是在檔案的整理過程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研究,摒棄不好的,總結有用的,不斷總結經驗,推陳出新,提高檔案的有效利用率和價值性。還能通過這些檔案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企業文化的建設給出指導和參考,提高檔案的延伸價值。由此可見,提高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效率有利於企業文化的建設。

(三)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文化意識。

企業管理人員一方面要加大企業檔案建設力度,拓寬檔案部門的職能範疇,增加檔案建設在文化建設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強化檔案工作人員的文化意識,明確檔案管理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逐步形成檔案管理服務於文化建設,而良好的文化建設又能在企業的檔案管理中不斷地得到昇華。(四)引進專業檔案人才。一方面可以從外面引進具有高素質和專業性的檔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企業內部員工的培養,從內部提拔,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素質,開拓新思路,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專業檔案管理人員。

四、結語

在知識型經濟不斷髮展的今天,企業文化代表着企業的精神,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而企業檔案又是企業發展歷史的記載者,同時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據和傳遞者,屬於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兩者之間相互聯繫,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因此,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説,加強企業的檔案管理,提高企業檔案管理人員的水平和素質,都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作者:聶虹 單位: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2

摘要:本文基於國內外安全研究,闡述了企業安全文化的概念,強調了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性,並圍繞安全觀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和安全物態文化四個方面,提出了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方略,並總結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意義。

關鍵詞:安全文化建設;安全觀念;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物態

1前言

經過大量的數據研究,美國安全工程師海因裏希持有這樣的觀點,“88102”是交通事故的普遍規律,即每100起交通事故中,純屬人為的有88起,人和物不安全狀況造成的有10起,難以預防的只有2起。在美國的工傷事故中,調查了7500起,其中88%的事故都是不安全行為釀成的。根據我國的安全事故相關統計,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比例達到了80%以上。因此,自管理層面入手,將員工的安全素質進行全面提高,逐漸將企業的安全生產文化實施起來,從而大量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生產事故,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生產中的事故率,進而促進企業健康、高速發展。

2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

所謂的安全文化,其概念非常廣,擁有廣泛的範圍、領域、以及對象等,根據安全文化相關的定義表明,通常情況下包括多種類型。根據總和性定義可知,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它是所有成員共同遵循、認可的安全意識以及物質安全的總和。根據羣體性的定義可知,安全文化也可以是羣體文化,是羣眾文化素質、外部文化環境、以及安全特徵的綜合表現。根據構成性定義可知,物質安全、安全心理、以及安全行為一起構成了安全文化。根據觀念性定義可知,一定條件下,安全文化能夠充分體現安全價值觀。

3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

以人為本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因此企業的員工都必須把安全責任融入到工作中去,還需對員工的安全行為規範、以及安全價值觀進行培育,才能夠使安全文化營造出團隊管理、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約束的氛圍,才能夠使安全業績得到持續改善,從而建立起擁有長效機制的安全生產目標。安全文化的表現形態分為:安全觀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和安全物態文化。其中,安全觀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層;安全物態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層;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教育文化是安全文化的中介層。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需要緊密圍繞上述四點進行:(1)建設安全觀念文化,樹立強烈的安全意識。人的行為無一不受思想觀念所支配,觀念上敏感地意識到什麼,行為上才能處處注意什麼。在一個企業當中,安全價值觀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規定着企業對安全工作重視的程度、落實的力度。根據公司的實際狀況,將應急穩妥處理與重在預防結合在一起,同時各項規章制度必須嚴格執行,加強對員工在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為了更好的安全運營工作,必須落實、完善相關的安全組織體系,充分的利用先進的安全技術措施以及監控手段。(2)建設安全制度文化,規範員工的安全行為。嚴格講,不具有規範性的制度約束,就極大可能使員工造成事故的發生。於是,公司根據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要求,認真總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和不足,組織專人對安全管理制度及預案進行梳理完善,才能夠使員工有章可循,才能夠更好的杜絕由於違章操作釀成的不良後果發生。(3)建設安全教育文化,加強員工安全培訓。20xx年公司認真貫徹集團要求,對《消防法》、以及《安全生產法》等法律進行了充分的學習。並將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綜合治理的方針深入貫徹到了員工心中,制定《樞紐運營公司20xx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突出“安全發展”這個基本點,採取易於參與、喜聞樂見的方式,同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教活動,並將安全發展作為理論體系的核心向乘客以及員工做了深入的宣傳,讓他們更加了解安全知識、及其法律法規,弘揚安全文化,最終使全社會都能夠更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圍。(4)建設安全物態文化,為安全文化提供物質保障。安全經濟學專家羅雲研究認為,與事故後再進行整改的“產出比”相比較,預防性“投入產出比”更高,為了儘可能的節約資金,進而大大降低安全的成本,若發生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會更大。在預防事故設施中,①從本質安全上選用安全可靠的設施、設備,如防爆儀表、防靜電接地等;②對樞紐內設備、設施建立壽命及維護檔案,進行定期防腐、維護或更換。在減少與消除事故影響設施中①樞紐內保證滅火設施配備符合標準、充足、完好、有效;②緊急個體處置設施,如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急救藥品、事故櫃等,配備標準要保證緊急狀態下的搶險與救援;③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不僅從數量與種類上要保證生產需要,同時還從質量方面保證防護用品的安全可靠。

4企業安全文化的意義

不管是對個人、企業,還是國家而言,安全文化的建設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於員工來講,生命與安全息息相關,也是首要的需求;對於企業而言,經濟效益的高低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必須深入貫徹安全文化,才能夠使企業獲得良好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才能夠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對於國家層面來講,以人為本的理念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有了安全生產才能夠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不斷髮展,安全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樞紐的安全文化工作,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集團文件要求加強公司安全文化建設,使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得到不斷強化,同時必須遵循的安全生產原則是“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不留死角”,才能夠使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逐步完善,使領導不斷加強,監督檢查逐漸強化,責任逐漸落實。建設和諧樞紐的必然之舉和前提保障。

5結論

安全文化建設是長期的投資,而不是現時的消費。充分認識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嚴格抓好安全管理每一項工作,不斷優化整合企業的管理資源,逐步達到經濟效益、以及安全生產效率逐步提高的目的。同時將安全事故降到最低,構建了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使企業和員工共享實現安全目標帶來的安全效益,達到共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温道德.論人的失誤[Z].中國安全科學,1996,6(增刊).

[2]袁旭,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xx(06).

作者:莊玉玉 單位:天津城投樞紐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3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是企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並被全體成員所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是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治理模式,是企業在經營治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文化對企業成員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它能把眾多人的愛好、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塑造企業形象,推動企業發展。

企業文化所反映的是一個企業的精神和價值標準,同時,又是一種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這三種力量相互融通、促進,形成了企業文化優勢,這是企業戰勝困難,取得戰略決策勝利的無形力量。在新時期,新的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着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並逐漸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標誌。

一、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業文化像一根紐帶,把員工和企業的追求緊緊聯繫在一起,使每個員工產生歸屬感和 榮譽感,能自覺讓員工把個人發展同企業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主動服從企業管理要求,從要 求我這樣做轉變為我主動這樣做,用文化理念指導個人行為,使之符合企業發展要求。企業 文化的這種凝聚作用尤其在企業危難之際和創業開拓之時更顯示出巨大的力量。例如:海爾 集團在 1984 年還是一個瀕臨破產的集體所有制的小企業員工們羨慕國有企業, 抱怨自己天時 地利兩不佔,對這個企業喪失信息。就在 1984 年 12 月 26 日,企業領導大膽地解放思想,鋭 意改革,開始着力培養和塑造新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這時,新觀念、新文化一 點一滴地在員工思想中紮根,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員工的行動。

 二、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

企業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強調尊重每一個人,相信每一個人,凡事都以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念為尺度,這些理念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打破鐵飯碗以後,大多數企業都習慣將員工收入與本人工作考核結合起來,在員工中劃分出類似“優秀”、“合格”和“試用”這樣的不同等級,員工的福利待遇,則直接和自己所處登記掛鈎。這樣的機制,不僅可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會在員工中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努力向上的工作氛圍,工作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在企業文化的激勵下,企業員工隊伍也會更加穩定,更加成熟,這有利於企業內部形成穩固的人才梯隊,保證企業長期健康科學發展。

三、企業文化的吸引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建設高素質幹部職工隊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和引導幹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有利於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使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進而推動企業形成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有這樣優勢的企業必然吸引更多的人才就業,同時,大量人才的成長又必然促成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

此外,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在穩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對於合作伙伴如客户、供應商、消費者等等都有很大吸引力。如果是同樣的條件,沒有人不願意到一個更好的企業去工作,也沒有哪一個客户不願意和更好的企業合作,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吸引作用。

四、企業文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

成熟的企業文化就像企業中一個無形的指揮棒,讓員工自覺地按照企業要求做事,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引導作用。企業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發揮者無形的導向功能,能夠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讓員工自發地去遵從,從而把企業與個人的意願和願景統一起來,促使企業發展壯大。企業文化本身就具有規範作用,企業文化規範包括道德規範、行為規範等。當企業文化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這種規範就成為無形的約束力。它讓員工明白自己行為中哪些不該做、哪些不能做,這正是企業文化所發揮的“軟”約束作用的結果。通過這些“軟”約束提高了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自我約束力,最終使員工明確工作的意義,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企業文化的先導作用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並不意味着拋開制度管理。沒有較完善的規章制度,企業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但是,不論規章制度多麼完善,也不可能包羅企業的一切活動,不能從根本上規範每一個員工的行為意識。而企業文化則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形成一種規範和理念,來彌補規章制度的不足。企業文化對管理的現實指導意義就在於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質,豐富文化管理的內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導向作用。並通過文化對管理的先導作用,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目標,使企業不斷提高品位,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六、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

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業家和員工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去營造、培養和發展。企業文化在伴隨着企業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不斷使文化理念潛移默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形成和諧長遠作用的推動力。企業的發展構建是建立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基礎上,植根於獨特的企業文化土壤之中,受企業文化的影響和制約。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是引導企業前進的方向,它明確了企業應該怎樣對待員工,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怎樣正確確定企業的經營策略,怎樣正確維護與合作伙伴的關係,怎樣協調好企業發展與社會關係等等。企業文化無影無形,卻已滲透到企業的每個角落,浸潤着企業的每一個細胞,感染着企業的每一名員工,讓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説,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營造和諧的企業氛圍,用文化將技術力量、銷售力量、資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重要因素有機聯繫起來,有效地使人員、技術和資金髮揮作用。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以制度為導向的管理思想與管理哲學的總和,是看不見的硬件,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最高層次競爭的核心內容。因此,企業想做大做強,經營者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和價值觀的塑造與培養,確保企業文化得到員工的理解和認同,並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新時期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長遠發展。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4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背景下,為實現企業目標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被該企業廣大職工羣眾所接受的共同的行為準則,以及企業形象、經營理念、道德規範、企業精神等。企業的發展既要靠右效的經營運行機制,同文化的目的就在於用一種無形的、精神的東西去統一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職工的行為價值觀念。通過發展企業文化,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合向心力,增強企業的活力,使每一個企業職工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氛圍,一種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倡導、積累、篩選與提煉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論,它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最高目標、企業精神、優良作風、禮儀風俗、行為規範、標識、環境、傳播網絡等為主要內容,能夠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以加強企業管理,強化企業凝聚力、企業理念、企業精神為核心的文化,對於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起着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既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又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任何一個現代企業的維繫和發展都需要兩個紐帶,一個是物質、利益、產權的紐帶,另一個是文化、精神、理念的紐帶,就好比"硬件"和"軟件",兩者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從"軟件"方面來説,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在實踐中逐步樹立、形成企業正確的價值觀念、獨特的企業精神、合理的經營之道、崇高的經營境界以及為廣大員工所認同並自覺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企業"軟件"搞好了,同時配以企業的"硬件"建設,才具有雙重動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自然會提高。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建設高素質幹部職工隊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説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幫助和引導幹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有利於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使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誰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誰就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各級領導和幹部職工必須充分認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意義,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邁出紮紮實實的步伐。但企業文化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建設不是目的,重在推廣和落實。因此在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全員參與,密切配合,確保該項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一)統一員工的思想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由經營哲學、經營理念以及企業價值觀共同組成的思想體系。講過長期有效的宣傳與推行,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引起員工的共鳴石大家的思想逐漸統一到企業文化的要求上來。

看看世界第一CEO 傑克.韋而奇,他在公司做的最久、最花工夫也是最出成績的一件事,就是統一管理層思想。從會議管理、工作溝通、職場規條的:坦誠原則,到建立企業大學,輪訓高層、中層和基層員工,所做所為的核心就是統一思想。然後教給大家思考和工作方法、技能,在此基礎上組織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形成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局面。避免各自因思想的出發點不同,造成凡事爭論不休,開會議而不決,做事南轅北轍的混亂狀況。

所以,企業經營、管理特別是變革當中,第一要事就是:統一思想!所謂:“志同而道合”,做起事來自然事半功倍。相反:“道不同,不與為謀”,也就不難想象,為什麼有些組織裏個人能力挺強,但做起事來總是阻力重重、事倍而功半了。

(二)彌補管理的不足

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漏洞或不足,而良好的企業文化會彌補這種缺陷,是員工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認真而有效地工作。

(三)提煉企業精神

企業文化核心是企業精神,隨着企業文化的不斷髮展和完善,職工的思想素質和精神面貌在企業文化的薰陶下不斷提高和昇華。企業文化突出以人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吧管理和情感融為一體,有着凝聚職工,促進企業發展的無形力量。

企業精神必須反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企業精神必須反映企業的基本宗旨,吧“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作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在目前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市場經濟和企業體制改革的形勢與要求,企業精神應該強化愛崗敬業精神、艱苦奮鬥精神、知識創新精神,努力培養企業員工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發展觀念等現代意思。

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業職工的思想活動,一般心理狀態和精神風貌,是企業職工對企業發展命運和未來所抱有的思想和希望。因此,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要精心分析,全面歸納,反覆推銷,從企業的宗旨、目標方向等方面進行概括提煉出來。

(四)突出企業的特色

企業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對一個企業的歷史背景、成長過程和發展過程的綜合反映,企業文化的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樹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立足於預期市場。職工羣眾只有在具體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別是在領略和認可企業文化所產生的效益時,才能感受到企業文化的作用和意義,將其內化為自身的信念和追求。企業文化建設,不單單是對企業進行理想信念、奉獻精神和競爭意識的教育,也包括職工工作和生活環境的營造與改善。加強企業文化的設施建設,不僅能使員工有強烈的依託感和歸屬感,而且還能使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必要的載體。尤其是硬件建設的完備,可以使羣眾性文體活動更為豐富,生動活潑,職工參與的熱情更加高漲。這樣,不僅能激發職工愛廠如家,積極工作的熱情,也為企業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開闢了渠道。

(五)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或者説是企業在社會中所處地位和聲譽。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企業整體的服務形象。企業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業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專業技術、公共關係在社會和客户心目中形成總的印象。企業形象不僅使社會公共所關心的事,而且與企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內在聯繫。

企業文化的建設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主要表現在員工之間、幹羣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充分信任。強調企業是全體員工共同的事業,加入這一事業是難得的緣分,在共事過程中,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同事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提倡“講真話、講實話”的處事風格和做人態度。只要是真話、實話就提倡,而不論其“對”與“錯”。同時果斷反對相互猜疑、撥弄事非、造謠惑眾、破壞團結的惡習。積極在民主生活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率先垂範,講真話、講實話,及時溝通,相互補台。企業內部互信機制牢固建立起來,幹部之間、幹羣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融洽和諧,有力地促進了幹事創業的羣體合力的形成。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5

好的公司企業文化,能使公司企業從容面對各種發展的挑戰,提高公司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文化意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提高公司企業管理水平,調動公司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公司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

公司企業文化在公司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公司企業文化,能使公司企業從容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發展的挑戰,有利於提高公司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文化意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優化公司企業管理結構,提高公司企業管理水平;有利於改善公司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兩個文明同步發展;有利於強化公司企業職工的主體地位,增強主人翁意識,提高公司企業凝聚力。

一、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含義

公司企業文化是指公司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公司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公司企業精神、道德規範、發展目標的總和。

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是公司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及公司企業的精神財富,是提高公司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和諧公司企業的關鍵因素。只要掌握先進的公司企業文化,就能掌握公司企業建設的主動權。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公司企業精神、公司企業形象和公司企業管理風格。

1、提煉公司企業精神

一種精神,代表一股力量。不管是國家、民族、團體還是個人都需要一種精神力量作為生存支柱和前進動力,公司企業也需要一種精神。公司企業精神是公司企業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勢和價值取向。滲透在公司企業的基本理念、奮鬥目標、價值觀念、競爭意識、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等方面,反映在全體員工的思想精神風貌之中。首先公司企業精神反映公司企業的基本宗旨,必須反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其次公司企業精神是公司企業的靈魂和支柱,集中反映公司企業職工的思想活動,心理狀態和精神風貌,是職工對公司企業未來命運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最後公司企業精神必須以人文本。

2、塑造公司企業形象

公司企業形象是公司企業精神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社會公眾與公司企業接觸交往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總體印象。公司企業形象包括公司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公司企業整體服務形象。公司企業形象的好壞是由公司企業的服務質量、員工素質、專業技術力量和公共關係等在社會和客户心目中形成總印象所決定。

3、樹立公司企業管理風格

樹立公司企業獨特而嚴格的管理風格,決定着公司企業的命運。這就需要公司企業把公司企業精神融入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管理觀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像依法治企、從嚴治企、規範化管理、服務承諾制等等通過長時間的實踐,公司企業會形成自己的公司企業管理風格。

二、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1、可以擴大公司企業的輻射面

公司企業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同社會各方面發生聯繫和交往,優秀的公司企業文化能以良好職業道德、精湛技術、優質服務贏得客户的信賴,在聯繫與交往中會給人們帶來深遠的影響。公司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形象,是一種無形資源,將受益無窮,它能刺激客户,使其對公司企業產生有益的行為,使公司企業比較容易得到社會及人民羣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從而促進公司企業發展。

2、能增強公司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優秀公司企業文化是促進公司企業進步與發展的內在動力,它能使絕大多數公司企業員工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易於對公司企業各項重大決策取得共識,激發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強公司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可以實現管理模式的轉變

公司企業文化是公司企業管理理論的嶄新成果,公司企業文化是現代公司企業管理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原有公司企業管理理論的總結創新的結果。發達國家的公司企業普遍經歷了從經驗管理—科學管理—現代管理這三個管理進程。經驗管理屬能人模式,憑感覺、靠經驗管理、靠個人的能力、素質、經驗和風格在發揮着作用,結果使大部分公司企業長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科學管理屬於制度模式、公司企業各單位職能、崗位職責、行為準則、運作程序都實現了規範化;信息傳遞、各項工作實現了程序化;現代管理屬於文化模式,員工的工作都不靠人來監督、管制,而是自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去完成工作,積極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現代管理屬於文化模式,員工的工作都不靠人來監督、管制,而是自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去完成工作,積極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公司企業文化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奮鬥的願望,使員工忠誠於公司企業和公司企業所從事的事業,一切基礎的管理制度和規範,程序都已經潛移默化為所有員工的職業習慣。公司企業管理者重點關注在實施戰略規劃、戰略管理,這是每個公司企業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4、增強公司企業競爭力

公司企業文化是打造公司企業品牌的重要途徑,優秀的公司企業文化是公司企業的“名片”、“無形資產”,也是公司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公司企業文化強大的內涵,是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建設公司企業文化,是塑造公司企業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賢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會的認可的有效途徑。在新世紀,哪家公司企業擁有文化優勢,哪家公司企業就擁有競爭優勢。

5、公司企業文化是公司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過去,公司企業一般是靠物質資源來建立自身發展優勢,主要以擴大公司企業規模和增加設備投入來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時至今日,這種發展方式不再是公司企業最好的發展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與文化擔起公司企業發展推動力的重任。它是一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是獲得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未來成功與卓越的公司企業在於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

三、如何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

1、文化管理要與公司企業戰略管理相結合

公司企業文化由於其導向、約束、凝聚、激勵等功能,成為公司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但當公司企業戰略發生較大調整,公司企業文化由於變革的緩慢又可能制約公司企業戰略的實施,因此,公司企業文化必須與公司企業戰略相適應。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首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公司企業發展戰略。只有緊緊地將文化管理與戰略管理相結合,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才能有不竭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

2、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要面向未來體現行業特點和公司企業個性

公司企業文化是一種亞文化,既存在於民族社會文化之中,又因各公司企業的類型、行業性質、規模、人員結構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公司企業文化的共性是面向未來的時代特徵和社會特徵的綜合體,反映了社會環境對公司企業文化的影響。然而,公司企業文化又是公司企業基本特點的體現,是一個公司企業獨特的精神和風格的具體反映,並以其鮮明的個性區別於其他公司企業,形成自己的具體特點。每個公司企業應根據本公司企業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塑造適合自己需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公司企業文化。

3、文化管理與形象管理相互促進

公司企業文化是公司企業形象的內在根基,公司企業形象是公司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6

1、有利於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設包括了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三個層次,把人、機、環境有效地統一協調起來,達到人、機、環境的和諧。安全文化建設強調製度建設,有利於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實。

2、有利於彌補生產力水平不高、技術裝備不高存在的缺陷。礦區現有16對生產礦井,一個工程建設公司,6個礦建籌備處和十多家地面生產單位,點多、面廣、戰線長,安全管理難度大;井下自然災害嚴重,安全威脅大;勞動用工的多樣化,職工素質的參差不齊,安全意識的淡薄,自主保安意識不強;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還時有發生;技術裝備的相對落後,安全設施的不完善。這些都必須從解決人的問題入手,靠人的主動管理來彌補。迫切需要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增強主動管理的安全意識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觀念,以精細嚴實的管理方式彌補內還不能有效解決的生產力水平不高、技術裝備不高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規範職工安全生產行為,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

人不僅是安全管理的主體,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體。在煤礦安全生產人、機、環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同時在導致事故主要因素,扮演着主導角色。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產關鍵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決於人的主觀能動性,取決於人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取決於職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而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培養、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完全符合安全生產工作規律。同時,通過人性化安全活動的開展,能夠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

4、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層次,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安全管理由經驗型、事後性的傳統管理向依靠科技進步和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現代化安全管理轉變,是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沒有先進的安全文化做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安全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區別於傳統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髮展的一種高級階段,其特點就是將安全管理的重心轉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上來,轉移到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上來。通過安全文化建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樹立職工新風尚、企業的新形象,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7

企業文化,又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業文化應作為一種無形準則存在於企業員工的意識形態裏。它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已被國內大中型企業普遍重視與運用。現代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較高的企業路子,就要普及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首先:瞭解一下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導向功能,它是企業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它是企業目標的指引。

二、具有約束功能:它通過完善管理制度與道德規範來實現

三、具有較強的凝聚功能,通過企業文化使企業與員工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

四、激勵的功能: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實現的要求必然會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產生集體歸屬感與自豪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五、對社會的影響力: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企業員工產生影響,它也能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產生影響,向社會輻射。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有很大幫助,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闡述一下企業文化建設缺失的風險

一、缺乏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可能導致員工喪失對企業的信心和認同感,企業缺乏凝聚力和競爭力。一個企業沒有積極上進的價值觀,缺乏信念,會使員工感覺不到前進的動力,不能促進員工努力工作,久而久之,企業缺乏競爭力。在市場上處於劣勢。

二、缺乏開拓創新、團隊協作和風險意識,可能導致企業發展目標難以實現,影響企業持續發展。

一個沒有信念與目標的團隊,其團隊的創新與協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激發,使企業長期處於被動狀態,發展目標得不到實現,就更不要説一個持續發展的能力,做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用人力資源去運行,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缺乏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可能導致舞弊事件的發生,造成企業損失,影響企業信譽。

誠信是企業長足發展的基石,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建立誠信理念,讓企業從管理層到員工都必須熟知,從上到下建立制度保障企業誠信度,維護企業的公信度。

四、忽視企業間的文化差異和理念衝突,可能導致併購重組失敗

因為企業文化的缺失,導致併購重組的企業之間因為價值觀與經營理念與目標的不統一,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無法溝通,導致併購或重組企業無法正常開展經芝。使企業難以維繼。

再次:怎樣建設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軟實力

一、採取有效措施,調動全體員工積極性,培育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引導規範員工行為,形成企業向上的動力,促進企業長效發展。

二、培育體現企業特色的發展願景,積極的價值觀,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

三、企業管理人員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起主導與垂範作用,身體力行,言傳身教,讓員工感知企業精神,努力工作,在實現自己價值的同時使企業價值得升。

四、企業文化建設應當注意要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做到文化建設與發展戰略的有機結合。這種融合需要企業由理論聯繫實際。而不僅僅只是喊口號。從而才能真正做到有機結合。

最後:做好企業文化的管控措施

一、要建立有效的企業文化評估制度

二、企業文化評估應重點關注高級管理人員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責任履行情況,全體員工對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企業經營管理行為與企業文化的一致性、企業品牌的社會影響力等。要對員工進行培訓

三、重視企業文化評估結果,鞏固和發揚成果,針對發現的問題採取措施加以改時進。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8

一、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建設企業文化有利於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塑造與廣泛傳播,會在一定範圍內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國有房地產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同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與交往活動。房地產企業在公眾中的品牌形象,一方面是以產品、服務為中心的硬實力的展示,另一方面是以企業文化為主的軟實力的展現。所以,企業文化的建設將有助於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塑造與廣泛傳播,對於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提升其知名度與美譽度發揮重要的作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會在客户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贏得客户的口碑與信賴,對公眾產生影響,並在一定範圍內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例如某國有房地產企業在省內某城市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設歷時十年,其倡導“通力協作,錦繡前程”的企業文化,通過打造品牌,開展營銷活動,吸引上千户業主購買、入住。因其管理良好,併為業主物業帶來增值空間,使得已入住業主口碑相傳,又為其帶來了更多的新業主購買、入住,真正實現了企業與業主間的“通力協作,錦繡前程”。所以,該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塑造與廣泛傳播不僅僅是十年時間的積累,更是其企業文化的積澱。

(二)建設企業文化有利於國有房地產企 業的長遠發展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以及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的總和,是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的體現。一方面,隨着企業外部市場的變化、內部決策層的變動、策略的調整等因素,企業文化的內容與形式,也應根據國有房地產企業近、遠期的發展目標,做出相應的變化,但又要保持其相對穩定性,以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企業文化也應在與總體原則保持一致的方向下,結合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做出相應的變化,在內容與形式或調整或補充,或豐富或靈活,以適應企業不同階段的要求,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精神支撐與制度保障的功能。國有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本質上就是不斷挑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文化創新過程。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引領發展、聚力發展、助推發展,全面提高企業的軟實力,有利於國有房地產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建設企業文化需要最高領導層的帶頭示範、要靠制度來保證

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內部是自上而下的,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企業文化特質,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最高領導層的行為方式與管理風格。如果這個企業的最高領導層,非常注重團隊合作,相應的,其所建設的企業文化會表現出通力合作、注重溝通等特徵。因此,企業的最高領導層需注重、規範其言行,帶頭做好示範、起到表率作用,使企業員工耳濡目染、積極仿效並支持參與企業文化建設,這樣才會使企業文化的建設事半功倍、朝着預期的目標良性循環。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企業規章制度的保證。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將本企業倡導的企業文化所強調的要點,明確寫進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中,有條件的可以將制度上牆,並在具體的工作中遵照執行。根據國有房地產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小規模企業可以先由合適的其他部門人員兼任企業文化建設職能,在企業規模發展壯大、條件具備時,適時建立企業文化部門,設立專崗專人,專職負責;堅持常規宣傳活動、開展特色主題活動,確保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制度的貫徹執行與持續健康發展。

(二)建設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管理者、基層主管的領導模式、行為方式和管理風格密不可分

企業文化體現在國有房地產企業內部的各個方面,通過企業的不同層面、各個流程、各項制度體現出來,而這些都與企業的管理者、基層主管的領導模式、行為方式和管理風格密不可分。以某國有房地產企業倡導“通力協作”企業文化的貫徹執行為例。如果企業的管理者、基層主管通過企業電子辦公平台或內部會議等形式與制度,定期將企業、本部門目前的重要工作事項等信息公開給企業員工,及時在全局範圍或者部門內進行信息傳達與工作事項安排,既保證員工的知情權,又有利於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企業管理者、基層主管根據對工作進度的反饋與瞭解,有效、及時的通過各種方式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幫助,引導全局、部門工作朝向有利的方向發展,這將大大增進管理者與員工間的工作與情感關係,有利於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圍,有助於提升“通力協作”的企業文化。因此,企業的文化建設,需要培訓、選擇、提拔適合的管理者、基層主管,使其領導模式、行為方式和管理風格有利於傳播、推廣企業所倡導的文化。

(三)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的建設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貫穿於房地產項目建設、開發的各個環節之中

企業文化建設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大到企業目標戰略的制定、小至企業員工的儀容儀貌。從企業的工作流程、工作內容、規章制度等內部事宜到企業與客户、與媒體、與政府等外部關係上,無不時時處處展示國有房地產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也貫穿於房地產建設、開發的各個環節中:定位項目、市調客户、宣傳推廣、接近目標客户、鎖定意向客户、銷售成交以及客户售後服務等等。例如:在某一新項目的社區規劃、户型設計中,國有房地產企業在考慮建設經營成本、產品類型、市場定位時,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精髓來考慮居住的多樣性、舒適度等需求。在項目的市場調研與客户分析環節,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在對房地產市場與目標客户羣體的進行分析時,充分挖掘企業文化優勢,發揮出企業文化的優秀部分,就能更深入的瞭解市場中其他房企的企業文化、目標客户羣體的特徵與需求。可以説在上至開發項目的取得,下到項目的售後服務這一個完整的開發建設鏈條之中,也是將本企業文化傳播、影響至客户的過程。

(四)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的建設可以融合在服務客户的全過程中,二者相輔相成

國有房地產企業文化的建設還需要藉助企業外部的力量不斷充實與完善,尤其貫穿於服務項目目標客户的過程中。例如,在項目的對外宣傳推廣上,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可將本企業文化與市場、目標客户羣體相契合,凝練與企業文化口號相吻合的能夠吸引、打動目標客户羣體的廣告語來展現本企業的文化,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在項目的銷售過程中,國有房地產企業銷售人員作為展示企業文化形象的一線代表,通過為進店意向客户提供熱情周到、務實專業的服務,使意向客户感受到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也可通過意向客户的滿意程度來了解企業文化的改進之處,有利於提升企業文化的形象。在項目的售後服務中,國有房地產企業的客服人員作為企業文化品牌的維護者,通過耐心聽取投訴住户反映的情況、問題,準確記錄、查看現場、及時解決問題等,一方面修復產品質量瑕疵給住户帶來的不便與負面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從中吸取利於企業文化建設的有益成分,有助於建設企業文化的長效性。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9

21世紀是一個化衝擊的世紀,社會要素已開始由經濟型逐步向化型過渡,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化之間的競爭。缺少濃郁的化氛圍和深厚的化底藴的企業也可以紅火一時,但卻終究擺脱不了曇花一現的結局,更不可能基業長青。而優秀的企業之所以優秀,往往是因為他們擁有獨特的企業化。從這個意義上説,化是企業的生命線。

城投各子公司都很重視企業化,在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企業化,且企業化在促進和諧企業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推動企業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最近一兩年來,城投公司的組織架構、資產的配置有了重大的調整,管理模式、定位發生了較大變化,城投已逐步向集團化管理轉變。這對城投的企業化建設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加強集團化管控,化融合是基礎和核心。城投各子公司創業歷史、發展目標、經營理念、所處環境、隊伍素質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業化各具特色、互有差異。如果沒有企業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的現象。

集團管理模式下母子公司之間化融合的目的不僅是要解決二者之間因化傳統、化思維、化實踐等的不同而引發的化碰撞與衝突,更重要的是通過化的深度融合實現化的創新與再造,以引領和保證集團化企業沿着既定的戰略目標前進。在此過程中,母公司化要成為主導化、主流化,就必須與時俱進地豐富和發展新的化內涵,才能增強母公司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同時,各子公司尤其是被併購重組的子公司既不能一味排斥母公司化,也不能簡單照搬母公司化,全盤否定原有化的合理因素,應該做到兼收幷蓄,共同創新。在化融合中,首先要保持母化的共性特徵。集團公司化的一致性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紐帶。其次要充分發展子化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凸現子化的鮮明個性。各子公司應根據自身實際,在集團母化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子化建設,不斷探索和培育更具操作性和適應性、各具特色的子化。

我們相信,只要城投全系統員工深刻地認識到企業化建設的重要性,明確企業化建設的目標,踏踏實實做好企業化建設進程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會推進母子化的完美融合,真正達到建立優秀企業化,促進企業和諧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0

一、前言

在業界,企業文化被通俗地解釋為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內部文化,是企業在經過時間的積累過程中所形成的全部文明文化的總和。從概念上分析,廣義上講的是企業精神文化、物資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總和,從狹義上講是指以企業自身理念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意識形態。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意識上升到一個高度,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引導企業正確發展,推進企業在新時代的行業競爭中佔據一定的優勢地位。

二、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具有導向作用

最優秀的管理模式不是以條條框框來規範企業的行為,而是從思想上來將企業行為融入到員工的日常生產生活行為當中,這就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即文化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是通過文化管理這種模式,來優化企業職工的心智和行為模式。這樣,企業職工就能夠將企業的價值目標和價值理念進行深入的瞭解和昇華,進而定格於自身的內心深處。所以,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公司必須在行為、認知、意識、價值、情感和目標等方面對職工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導,並能夠快速地使職工對企業的發展遠景、企業的使命和企業戰略目標有着一定程度的瞭解,從而形成自身的行為潛意識,使員工在企業發展中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自己的奉獻。

在新的競爭形勢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力和在競爭所處的地位,秉承企業在過往奮鬥中形成的企業精神,按照企業在新時期的發展戰略,可以相應的提出適合企業定位的新文化理念,例如:與巨人攜手,與能人通行;與人合作,開放辦企等文化理念。

三、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職工有凝聚團結的作用

科學數據顯示,個人在無激勵的情況下只能發揮自身不到30%的能力,在物質激勵的情況下,自身潛力的開發在50%―80%,而在精神激勵的狀況下,自身的潛力開發能夠到達90%甚至更多。從上述數據顯示分析,通過物資激勵,也可以提高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凝聚力,但是持久性不夠,達到一定程度會呈現出遞減的狀況。反觀在精神激勵的狀況下,行為的持久性更強。所以,要想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合作團隊,僅僅依靠物資激勵是完全達不到要求的。這就有必要藉助企業文化這種“強力粘貼劑”來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在這種文化建設中,不同層次、各個方面的企業職工都能夠在一個文化意識下形成合力,培養出共同的價值理念,這樣的組織文化也是一種非強制性的持久文化,從精神層面對企業職工的生產行為起到規範作用,大大加強集團內部的凝聚力。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隨着企業文化建設的逐步推進,企業的發展目標也會逐漸深入到職工的內心深處,從而企業員工都會形成一種這樣的主人翁意識:企業興則我榮耀,企業衰則我恥辱。在這種自覺意識的指導下,員工們會團結奮進,加強合作意識,而彼此之間的競爭意識也在增強,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這種競爭也在推進彼此間的合作和凝聚。

四、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和職工起到規範的作用

企業僅僅依靠企業制度來管理生產是不夠的,在管理過程中往往存在着管理死角。而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強大的、無形的、非強制性的約束力,能夠很好的彌補管理制度在管理中的漏洞。同時,企業文化的建設,隨着時間的積累,文化就會形成默認的管理制度,而這種制度從理性層面和感性層面上講,都不是強制性的,因為這種文化已經深入到企業職工的內心深處。在員工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將生產中的管理要素和企業員工的行為融合起來,從而形成自身的管理特色,這樣就可以將職工的日常生產和生活行為升級為企業行為。

五、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美化企業形象

企業的發展光靠自身的硬實力是不夠的,軟實力的增強也是企業發展的必修課,而企業的軟實力就包括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樹立,必須有強大的企業文化作支撐,這也就是常説的“內修素質,外樹形象”,只有企業的內部實力和外在形象同步發展,企業才能在社會大眾的心目中樹立起應有的品牌效應。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要有高瞻遠矚的境界,通過合理科學的統籌規劃、統一設計和一致的規範,逐步建立起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這樣在產品質量提升的前提下,生產產品的附加值就會大大增加。在提升企業形象的手法表現中,我們最提倡的是樹立社會公益形象,只有以社會公益的行為表現出來,才能體現出企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例如:改善員工的生活條件和福利,加強企業輻射區的綠化工作等行為。在這個層次上,我們會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來進行闡述,企業文化作為CI三部分中MI能夠將這種社會責任心深化到員工和社會大眾的心目當中,從而樹立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和良好的企業美譽度。

六、結語

在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有形的物資資源不是我們永久的依靠,人類要想長存於此就必須重視文化的發展,文化資源是永遠不會消逝和枯竭的。同理,企業要想長久發展成為百年老店,就必須重視文化的修行和企業文化的建設。只有建立起屬於自身的企業文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先把握住市場時機,凝聚企業職工,從而壯大企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海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鐵道工程企業管理.20xx(04).

[2]黃文電.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廣西煙草.20xx(03).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1

摘要:國有企業是支撐國家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與經濟支柱。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企時刻面臨着國內外眾多企業的挑戰與競爭,因此通過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是十分必要的。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軟實力,是保障國企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在力量。成功的企業文化突出企業自身特色,認同感強,能在凝聚員工的同時激發其責任感與創造力,從而提升國企的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增強國企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國有企業;企業文化;改革;核心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始終探索着適應中國國情和市場經濟狀況的發展模式,在企業結構、管理機制、運行機制等多方面均發生了重大改變。縱觀國企發展,改革始終貫穿其中,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十三五”期間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國企在我國下一個發展階段中的改革目標。國企改革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二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一方面,國企改革推動了國企企業文化的發展,使企業文化更加適應於新形勢下的價值觀、管理機制、文化氛圍等;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具有激勵、凝聚員工的作用,同時還提供了目標與導向,對於促進國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企企業文化的發展歷程

回顧企業文化的發展歷程,研究其發展趨勢,國企的文化建設必須與當代的經濟制度和經濟形勢相適應,因勢利導。從國企發展的長遠角度看,企業文化建設應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目標去推進。

1.20世紀80年代國企文化的模糊階段新中國成立後,市場經濟雖然已經出現,但由於人們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計劃經濟才是最適合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再加上受到當時文化氛圍的影響,直至1978年,國有企業依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生存,以各種指標作為企業發展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之後,計劃經濟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國企的經營模式開始由傳統轉向科學。然而,在改革的過程中國企仍然無法擺脱歷史遺留下來的陋俗,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而這些因素的改善尚且需要隨着國企的發展逐步完成。在這個時期裏,國企的企業文化既保留了傳統文化,也有適當的改革創新,但是員工依然缺乏自主意識,不能主動了解工作的意義,沒有創新的想法,只是機械的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

2.20世紀90年代國企制度的完善階段從1994年至今,隨着國有企業制度的不斷髮展與完善,基本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變,自主管理模式已佔主導地位。在市場經濟和自主管理的雙重要求下,國企面臨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的雙重任務,企業文化也漸漸呈現出靈活度大和適應性強的特點,員工之間互相配合,有個性又有責任感的員工大量湧現。企業的價值觀也隨着企業文化漸漸轉變,既保證整體效益,又尊重個體利益,鼓勵創新思維。至20世紀末,國有企業已經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國企的文化建設也逐漸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相結合。

3.21世紀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相融合階段進入21世紀後,信息時代的來臨讓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成為了不可分割、緊密聯繫的整體,各國的文化也發生了交融和碰撞。不同國家在歷史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會體現在其管理思想中,中國傳統管理理念喜歡用情義道德來約束員工,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面前,更注重將集體和組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西方國家的管理注重法制,相較於中國式管理而言,更看重所在組織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個人利益。國有企業要想在世界經濟大潮中取得優勢,就必須清楚的瞭解自身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借鑑外來文化,去粗取精,實現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統一。

二、企業文化建設對國企改革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代表着企業的精神面貌,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激發企業活力,增強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外在競爭力。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必須遵循文化建設方向與企業發展目標相匹配的原則,通過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實現國企改革促進文化發展、文化建設深化國企改革的良性循環。

1.獨具特色的國企文化,能夠增強企業生命力,促進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企業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其自身歷史發展、地域環境、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基礎之上,不能片面的理解成“牆上掛着,嘴裏喊着”的口號。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保持基業長青,除了盯緊生產經營和技術創新,更要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規範員工行為,凝聚員工發展共識,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2.有認同感的國企文化,能夠凝聚人心,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之所以能提高企業凝聚力,其根源在於員工對於一致性文化的認同感,是自動趨向而不是被動灌輸。首先,國企的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盲目,要經常檢驗效果,不斷調整方向,使其上能適應企業發展、體現企業形象;下能順應民意、凝聚人心。其次,企業的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帶頭踐行企業的價值規範,格於言行利之於眾,實現對員工最有效的引導和激勵。再次,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符合自身發展實際,能夠將員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上,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人性化的國企文化,能夠改善員工的精神面貌,提高工作效率文化建設在於給人們精神上的薰陶,充分發揮人們的潛能,通過企業制度將人的慾望遷移和凝聚到實現企業目標上來,所以恰當的企業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員工都具有個人思想,因此國企在進行制度建設的時候,要根據員工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讓制度更具人性化。企業可通過定期對員工進行文化培訓,多角度地引導員工自覺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消除牴觸情緒,主動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動國企文化改革,增強綜合實力的途徑

1.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柔性化,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執行柔性文化的終極體現是以人為本,在企業文化的各個組成部分中,企業管理制度是與員工日常工作聯繫最密切的,制度本身除了要有明確的規範作用之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彈性。柔性的制度文化能讓員工從被動服從變成主動執行,它強調人際關係的拓展和人員潛能的開發,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員工的熱情和幹勁,為深化國企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提升企業文化的高度隨着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國有企業若想做強做優做大,並在國際市場佔據有力地位,就必須放眼未來,把企業的文化建設提高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去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關鍵是要將企業的現實狀況與外部經濟環境相結合,以思想信念和倫理道德作為輔助,打造出既符合自身特點又適應國際環境的文化氛圍。要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廣泛引進西方文化,建設符合時代要求的先進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為深化國企改革奠定堅實的精神文化基礎。

3.吸收國外的先進文化,建設中國特色國企文化隨着各國、各地區之間經濟合作的愈發頻繁,不同地域間的文化差異也逐漸顯現,特別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在國企文化建設過程中,處理好文化差異是一項重要課題。國有企業應該以獨特的傳統文化、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多樣的地理環境等作為依託,整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資源,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精髓,融合國外的先進思想理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自身特點的國企文化,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當前,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積極轉型的重要時期,國有企業正面臨着新一輪的改革。此時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是國企深化改革、做強做大、跨越發展的迫切需要,應該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步伐,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精華,密切聯繫國企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力量,不斷提高國企競爭力,使國企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

參考文獻:

[1]王青,陳永忠.企業文化辭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

[2]張德.企業文化建設(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3]張文魁,袁東明.中囯經濟改革30年.國有企業卷[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xx.

[4]趙建平.企業文化管理的靈魂[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xx.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2

企業文化建設也存在不少誤區,最典型的莫過於政治化、官場化、庸俗化、形式化,簡而言之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四化”。這“四化”可不是四個現代化,雖然不一定是主流,但如果氾濫起來,後果也會相當可怕。

一、企業文化建設政治化

最典型的做法莫過於突出政治口號,遠離企業實際,滿足地方首長政績需要,打造所謂當地的樣板企業。這類企業多以領導參觀為榮,企業的成就展或宣傳冊,充斥領導人的照片,缺少員工的身影。

二、企業文化建設官場化

企業內部廣設處長、科長,等級森嚴,企業主要負責人分成一號、二號,秩序不容顛倒。討論會上,不分對錯,先比誰的官職大小。審批簽字,梯級呈報,不小心搞錯了先後,就有可能前途不保。上級在下級面前,總是頤指氣使,而下級在上級面前,則只能點頭哈腰。有的企業甚至對下屬見了領導如何打招呼都有詳盡的規定。“官職”在這類企業成了最重要的獎勵籌碼。

三、企業文化建設庸俗化

潛規則盛行,阿諛奉承成風,老闆似皇上,主管如大臣,制度成擺設,人情大於法。部門是山頭,幹活分宗派。開會時一團和氣,背地裏暗中較勁。打小報告吃香,説實話者遭殃。

四、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化

明明企業只有三年的歷史,也要考據出三千年的文化。找人設計一個符號,就成了企業圖騰,你是日出東方,那我就是月印河上。説到企業的使命通篇都是空洞的想象,講到對員工的要求,盡是道德楷模的幻象,與企業實際完全兩樣。企業文化手冊裝幀精美,企業文化詞句漂亮,企業文化內容大同小異。原來這些企業都是速成文化,找人越俎代庖,靠人精心策劃,怪不得除了封面,就認不出是哪家企業的文化。

形式主義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印在紙上,掛在牆上,説在嘴上,從不落實到行動上。

企業要淨化內部環境,建設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就必須去政治化、遠官場化、拒庸俗化、防形式化。

企業文化建設的轉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當如何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呢?

對於企業而言,要把傳統的、泛政治化而與現代企業發展不相適應的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向現代的企業文化轉型,我們首先應轉變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在認識和實踐上比較普遍地存在的一些誤區和差距。

那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當如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呢?

與我們常講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不同,實施這種新型的企業文化模式,其基本意義就在於以同一的價值觀念為基礎,以文化管理為手段,人們把這種管理模式稱為“企業文化管理”。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在思想文化層面上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首先,傳統管理方式是“以物為中心”的,即企業管理着眼點或重心在於機械設備、施工技術和資金、產值等,而企業文化管理則主張“以人為中心”,並且是以員工羣體為中心,即企業員工既是管理的客體,也是管理的主體,而是企業管理的本身內容,不再是政治性的,而是管理技術性的。

其次,傳統管理方式的約束機制主要在於理性的制度管理和灌輸式的思想教育,而企業文化管理則主張建立一種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柔性管理,即以企業價值觀為導向,由員工來營造一種積極和諧的文化氛圍,來規範和統一企業整體的行為,這既有助於消除員工在制度管理下所形成的被動服從的消極心態,又有利於促使員工自覺地產生一種強大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力量。

再次,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實際上是將企業作為封閉系統,側重於調節企業內部運作機制的,而企業文化管理則將企業視為開放系統,來強化企業與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繫與調適。

最後,企業文化管理不僅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而且是“以人為目的”的管理。它與那種以片面追求利潤為目標的管理方式大相徑庭,而主張在企業內部不僅生產產品,而且要培養和造就具有現代化素質的員工;在外部,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在於為社會和消費者服務,而利潤只是企業為社會服務所應得的報酬而已。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從傳統的以生產文化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轉變到以經營文化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模式,藴含着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和形式上全方位多層面的變革,簡單來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提煉和建立系統。企業文化管理系統包括價值層、制度層、物質層三個方面。其中提煉企業價值觀是核心,價值觀不能是空洞的“團結、開拓、求實、奮鬥……”口號,而要視企業管理實踐,有針對性地指出系統、科學、可行的企業道德評價標準。

二、培訓和規範行為。企業長久的計劃經濟歷史和流動施工的工作經歷,造成職工有許多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行為方式和處事規範,通過企業文化管理系統對員工培訓,對一切不適應企業價值觀的行為進行改造。要對決策層、管理層、作業層等不同層次的員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培訓。對決策層要培養其事業心,依靠制度管理企業的習慣,寬容、尊重人才的管理氣度等;對管理層要培養其上進心,合作、服務的觀念,遵章守紀的習慣,誠信正直的為人等;對作業層要培養其敬業心、嚴謹的工作習慣等。

三、考核和示範。要使企業價值觀得到切實的貫徹,被全體員工的認同和實踐,必須建立企業道德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成文的獎勵、倡導、禁止、處罰制度和不成文的口頭輿論、慣例習慣等潛規則,引導、修正員工的言行。

四、朝着目標與時俱進。要達到企業文化管理的高度,是一個逐步漸變的過程,要堅定信心,朝着目標不斷前進。可以依據對企業內部和外部條件的分析與預測,把長期目標分解為各種短期計劃、行動方案和操作程序,在初創階段、上升階段、成熟階段、變革階段等不同階段設計不同的方案。制訂方案要貫徹可行性準則,既要把握方案的時機是否成熟,又要注意該方案在實踐中能否行得通,同時還要兼顧必要的應變方案,使各級管理人員和職工明確各自的責任體系和任務網絡,以保證各種實施活動能真正體現出企業核心價值觀。最後通過一定的評估方案,選出理想的最佳方案或理想的綜合方案。

總之,在企業文化管理方面企業在理論和實踐上還都還需繼續探索,這就要求我們大膽、積極地學習和借鑑先進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要向國內外的先進企業學習,大膽“拿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企業文化管理的高度。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3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

1、企業文化建設,是新世紀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需要。

2、建設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人的作用,是當今世界企業發展的一種趨勢,是經營企業的新思想、新觀念。調動和科學組織廣大職工的積性、智慧和創造力,是現代化管理的高層次選擇。

3、建設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使企業生存和發展

的根本戰略。通過建設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活力,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促進經濟上新台階的迫切需要。

4、樹立企業文化的戰略意識,增強企業文化的戰略觀念,強調企業文化的戰略決策,進行企業文化的戰略實施,是當前轉換經營機制和進行科學管理以贏得市場經濟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趨勢。

5、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價值觀把企業全體員工擰成一股繩,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奮鬥。

6: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凝聚力、吸引力、戰鬥力、公信力等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1、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成員的價值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和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經營管理起導向作用。這是因為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範標準,如果企業成員在價值和行為的取向與企業文化的系統標準產生悖逆現象,企業文化會進行糾正並將其引導到企業的價值觀和規範標準上來。

2、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範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於企業的企業文化氛圍、羣體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羣體意識、社會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羣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後,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業中的人際關係受到多方面的調控,其中既有強制性的“硬調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説服教育式的“軟調控”,如輿論、道德等。企業文化屬於軟調控,它能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使命、戰略目標、戰略舉措、運營流程、合作溝通等基本方面達成共識,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人際關係的和諧性、穩定性和健康性,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正是由於有着堅定的“集體主義”價值觀,使得日本大財團三井公司在經歷二十多年的分崩離析後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勵功能

企業文化具有使企業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的效應。企業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管理為中心。企業文化給員工多重需要的滿足,並能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各種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積極向上的理念及行為準則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一旦員工真正接受了企業的核心理念,他們就會被這種理念所驅使,自覺自願地發揮潛能,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的傳播將幫助樹立企業的良好公眾形象,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將對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6、品牌功能

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個由以產品服務為主的“硬件”和以企業文化為主的“軟件”所組成的複合體。優秀的企業文化,對於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能產生巨大的品牌效應。無論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微軟”、“可口可樂”,還是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如“海爾”、“聯想”等,他們獨特的企業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品牌價值是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4

21世紀是一個文化衝擊的世紀,社會要素已開始由經濟型逐步向文化型過渡,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之間的競爭。缺少濃郁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的企業也可以紅火一時,但卻終究擺脱不了曇花一現的結局,更不可能基業長青。而優秀的企業之所以優秀,往往是因為他們擁有獨特的企業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説,文化是企業的生命線。

城投各子公司都很重視企業文化,在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企業文化,且企業文化在促進和諧企業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推動企業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最近一兩年來,城投公司的組織架構、資產的配置有了重大的調整,管理模式、定位發生了較大變化,城投已逐步向集團化管理轉變。這對城投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加強集團化管控,文化融合是基礎和核心。

城投各子公司創業歷史、發展目標、經營理念、所處環境、隊伍素質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各具特色、互有差異。如果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形連心不連”的現象。

集團管理模式下母子公司之間文化融合的目的不僅是要解決二者之間因文化傳統、文化思維、文化實踐等的不同而引發的文化碰撞與衝突,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文化的創新與再造,以引領和保證集團化企業沿着既定的戰略目標前進。在此過程中,母公司文化要成為主導文化、主流文化,就必須與時俱進地豐富和發展新的文化內涵,才能增強母公司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同時,各子公司尤其是被併購重組的子公司既不能一味排斥母公司文化,也不能簡單照搬母公司文化,全盤否定原有文化的合理因素,應該做到兼收幷蓄,共同創新。

在文化融合中,首先要保持母文化的共性特徵。集團公司文化的一致性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紐帶。其次要充分發展子文化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凸現子文化的鮮明個性。各子公司應根據自身實際,在集團母文化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子文化建設,不斷探索和培育更具操作性和適應性、各具特色的子文化。

我們相信,只要城投全系統員工深刻地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踏踏實實做好企業文化建設進程中的每一件事情,就會推進母子文化的完美融合,真正達到建立優秀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和諧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企業文化建設意義15

 摘要: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系統、更完整的管理體系。企業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當代企業要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必須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新形式 企業文化 意義和作用

1 企業文化的意義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背景下,為實現企業目標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被該企業廣大職工羣眾所接受的共同的行為準則,以及企業形象、經營理念、道德規範、企業精神等。企業的發展既要靠有效的經營運行機制,同時還要靠用一種精神去統一人們的思想,約束人們的行為。發展企業文化的目的就在於用一種無形的、精神的東西去統一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職工的行為價值觀念。通過發展企業文化,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企業的活力,使每一個企業職工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氛圍,一種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倡導、積累、篩選與提煉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論,它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最高目標、企業精神、優良作風、禮儀風俗、行為規範、標識、英模、環境、傳播網絡等為主要內容,能夠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

企業的發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業的職工。職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企業的發展。而企業文化的精髓就是強調人的價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層次上挖掘人的潛力和潛能。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於推動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海爾現象啟示我們:企業文化之所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對職工的薰陶、感染和引導。企業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一個羣體心理定勢及氛圍存在於企業職工中。在這種企業文化面前,職工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共同價值及行為準則去從事工作、學習、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這種作用是無法去度量和計算的。

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尋求更科學、更系統、更完整的管理體系。企業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當代企業要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必須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

2 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觀因素

2.1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歷程,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精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中,“注重人文關懷”與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一脈相承的。企業作為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必然要遵循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理論,因此,在構建和諧企業的過程中,必須把“以人為本”這個根本要求貫穿並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過程中,從而達到促進企業與員工兩者和諧發展的最高境界。

企業的發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業的職工。職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企業的發展。而企業文化的精髓就是強調人的價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層次上挖掘人的潛力和潛能。而企業領導者必須成為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中間力量,帶動廣大職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文化從某種特定意義上可以説是“企業家”文化,因為企業是由領導者進行管理的,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的決心和行動。企業領導者應該帶頭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文化的內涵要有深刻的認識,對本企業文化有獨到的見解,對本企業發展有長遠的戰略思考。要親自參與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職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

由於企業文化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一種精神的力量,因此能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圍繞企業的目標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2.2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有利於克服生產經營和思想政治工作“兩張皮”的現象。企業文化既能陶冶職工的情操,又能激勵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使生產經營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企業文化是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提煉形成的,它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企業的經營思想、行為規範、價值觀念等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它對職工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滲透。在這個過程中,職工按照企業的經營思想、行為規範等逐步形成符合企業精神的個性,使職工的思想更容易統一到企業精神上來。

2.3 提煉企業精神

企業文化核心是企業精神,隨着企業文化的不斷髮展和完善,職工的思想素質和精神面貌在企業文化的薰陶下不斷提高和昇華。第五,企業文化突出以人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為一體,有着凝聚職工,促進企業發展的無形力量。

企業精神必須反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企業精神必須反映企業的基本宗旨,把“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作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在目前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市場經濟和企業體制改革的形勢與要求,企業精神應該強化愛崗敬業精神、艱苦奮鬥精神、知識創新精神,努力培養企業員工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發展觀念等現代意識。

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業職工的思想活動,一般心理狀態和精神風貌,是企業職工對企業發展命運和未來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要精心分析,全面歸納,反覆推敲,從企業的宗旨、目標方向等方面進行概括提煉出來。

2.4 樹立企業管理風格

以企業精神具體化為企業的管理和服務風格。包括管理觀念、管理手段、管理技術等。如依法治企、從嚴治企、規範化管理、微機管理、服務承諾制等。企業管理風格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經過長期的時間培養。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發動職工充分討論定出基本內容,然後通過廣泛宣傳,並由領導示範影響職工,一步一步地樹立起來。

2.5 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或者説是企業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聲譽。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企業整體的服務形象。企業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業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專業技術、公共關係在社會和客户心目中形成總的印象。企業形象不僅是社會公眾所關心的事,而且與企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內在聯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