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點評作文集錦六篇

來源:文萃谷 1.7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點評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點評作文集錦六篇

點評作文 篇1

時光漸漸流逝,轉眼間,迎來了新的一年。

新一年到來之際,我們都非常開心。大家都忙碌着,大人貼窗花,粘春聯,小孩放鞭炮,吃年糕,好不快活。想到這些情景,我情不禁地吟上了詩:“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離春節聯歡晚會的播放還有一小時,這一小時讓我非常的不耐煩。於是,我開始發瘋起來,拿一些米裝在一個易拉罐裏,拼命搖晃,發出無比巨大的響聲,吵得整棟樓不得安寧。

八點了,我期盼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春晚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小品《扶不扶》。這個小品述説了當今社會的實情,有老人摔倒了,路人看見了,都不敢扶,都怕引火燒身,惹上麻煩,害怕被老人誤為是自己推到他的。在中國,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大家都不再熱心幫助老人,在街道旁遇見摔倒的老人也不去扶起來。以我之見,有老人到了,你不去扶,那人心豈不是倒了,想怎麼扶也扶不起來了。

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魔術《團圓飯》,這個魔術非常神奇,表達了只有家才是最好最温暖的,就在燈光一閃,一大家子與那香噴噴的團圓飯,即現眼前,使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嚐到了家的味道。

十二點前兩點前,主持人向我們拜了年,説了吉祥話,讓我也情不自禁的站起來向家人拜年。

xx年的鐘聲敲響了,在這新的一年,新的夜晚,我會更優秀,等待下一個春晚之夜。

點評作文 篇2

我知道,再華麗的語言也不能詮釋爺爺奶奶對我的愛,這愛雖點點滴滴,卻無處不在。

記得去年冬季的一個傍晚,颳着大風,很冷。我在學校踢完球,感到又累又餓,由於穿的衣服單薄,寒風很快就把我的體温抽光了。正不知怎樣走回家的時候,一抬頭,爺爺奶奶的身影出現在校門外。

爺爺奶奶又來接我了,而且是在刺骨的寒風中來接我。爺爺見到我立馬走過來,脱下他的羽絨服要披到我身上:“快穿上,你剛出過汗,千萬不能着涼。”

我看到爺爺的臉被凍得青紫,眼鏡上滿是霧氣,連忙把羽絨服推給他:“爺爺,您歲數大了,不禁凍,還是您穿吧。”

“好孫子,爺爺身體棒,沒事。”他不由分説,硬把羽絨服披到我身上。我只好把羽絨服穿好,頓時覺得風不硬了,天不冷了,全身上下都暖融融了。

“晗晗,一定餓了吧?”奶奶説着,從懷裏掏出個小食品袋,她的手凍得不聽使喚,好不容易才解開封口,一股香味立刻撲鼻而來,啊,原來是幾個熱騰騰的肉包子!奶奶把還在冒着熱氣的包子遞給我,我立刻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爺爺奶奶家離學校非常遠,爺爺騎摩托車帶着奶奶,要一個多小時才能駛到。這麼遠的路,這麼冷的天,包子為什麼還這麼熱?還用問嗎,寒風中,奶奶把那個裝着包子的食品袋一直揣在懷裏捂着。

我的身子不再寒冷,肚子不再飢腸轆轆,我盡情地享受着他們的疼愛。我有好多話想對他們説,可又不知道説什麼好,因為我知道,再華麗的語言也不能詮釋爺爺奶奶對我的愛,我只有把他們給我的愛深深地記在心裏。

這件事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每每想起時,總會感到有股暖流從心裏流過。望着一天天蒼老的爺爺奶奶,我有一句最最重要的話想對他倆説,你們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硬硬朗朗地多活個二十年三十年,一定要等到你們的孫子長大,等到孫子有能力回報你們的那一天!

【點評】

《隔輩情更濃》只寫了一個片段。盧詔晗描述的這個片段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有兩個細節:一個是寒風中爺爺把他的羽絨服給孫子禦寒,一個是奶奶把為孫子買的包子揣在懷裏捂着。

如果説情節(即事件發生的經過)是故事的骨骼,那麼,細節就是故事的血肉。生活告訴我們,沒有肉的骨頭,誰也不愛吃。寫作也一樣,沒有感人的細節描寫,故事是不會有感染力的。生活中感人的細節,多如羽毛。一定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細節。

本文使用了重複的修辭手法。請看開頭,“我知道,再華麗的語言也不能詮釋爺爺奶奶對我的愛”。這句話在文中又一次出現,“因為我知道,再華麗的語言也不能詮釋爺爺奶奶對我的愛”。同樣的句子重複出現,不但能起到強調的作用,而且行文當中還能給人一種迴旋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結尾,作者沒有一般化地表白爺爺奶奶如何可親可敬,也沒有説大話空話表決心,而是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硬硬朗朗地多活個二十年三十年”。為什麼要爺爺奶奶長壽呢,因為:“一定要等到你們的孫子長大,等到孫子有能力回報你們的那一天!”這是多麼感人至深而又多麼實實在在的心願!

點評作文 篇3

今年大學聯考作文以漫畫形式出現,可謂較為新穎。圖像以塗鴉形式出現,人物可愛,現如今微信、短信中的這種表情類的人物圖像隨處可見,有的表達對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調侃、吐槽等,作文命題形式可謂是順應潮流,且在緊張的考試中也能給學生以精神上的緩解。

漫畫反應的問題其實並不新穎,關於“家庭教育”“分數”:圖中是兩個孩子,一個“可揚君”,一個“邱百君”,他們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見的兩類孩子,注意名字的諧音;還有就是運用對比手法,倆人的對比,可以聯想到父母的經典的口頭禪“別人家的孩子”;自己與自己的對比,以及他們家長反應的對比。

圖中最顯眼的是分數,“可揚君”是“好學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時,父母就喜上眉梢,認為孩子學習下功夫了,成績進步了,進一步推論孩子懂事了,在學校各方面表現肯定優秀。於是乎各種獎勵接踵而來。更有甚者,放鬆對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的缺點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之,若分數下降了,就認為“不爭氣”、“沒出息”,枉費了老師、家長的一片苦心,進而推論出孩子“太笨”、“沒有希望”,甚至認為孩子分數既然不高,那麼在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方面肯定表現不好。因此在批評幫助時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惡語相譏,拳腳相加,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而另一類就是“差生”代表,平時調皮搗蛋,上課不認真,家長教育不到位,孩子進步一點就欣喜異常,面對這兩種極端的家庭教育,審題立意應該就家長如何對待“成績單”、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長的心態及給出建議。

也可以從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給自己設置合適的標準。

點評作文 篇4

趙王嚐出獵。行至一林間。一猴危坐道中,凝神閉目,全然不顧。趙王怒,拔箭射之,此猴魚躍避之;復射,又不中。趙王大怒,令眾齊射之,哀哉此猴命送黃泉。

後人對此褒貶不一。一曰:“此猴機靈勇敢,善展現自我。可惡趙王不識其才,藐視其優勢,竟拔箭相射,悲哉此猴滅於此等昏君之股掌,哀哉其生不逢時,現不擇地!”又曰:“此猴死有餘辜。其雖具優勢,但未着於正處。趙王乃堂堂一國之君主,大庭廣眾之下,此猴竟以其優勢戲與趙王,以示趙王箭藝不精,此罪當射殺!”

今先不論趙王之對錯,單述此猴之優勢。

猴者,機巧靈活,人皆知之,然此猴竟可數避趙王之利箭,可謂之“優勢”。但終亡於眾箭之下,究其根源,皆緣其優勢。

其雖具優勢,但因倚仗優勢,覺趙王之箭首射不中,後射也必不中。殊不知眾箭齊射,汝避此焉能避彼乎?嗚呼哀哉!

然此事也並非全咎其優勢。其有優勢,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但其示法不當,舉動不妥,致優勢變劣勢,終自毀其中。使此猴擇良機面覲趙王,敍其優勢,趙王必肯禮賢下士,設宴款待。

此傳説之言,真假不論。然當今之世,此事也時有發生,並非寡聞。

一事如此:三人行,一人攜拐,一人帶傘,而另一人兩手空空。歸,攜拐者遍體傷痕,帶傘者渾身是水,而空手者安然無恙。

詢其三者。攜拐者曰:“吾有拐,忽視地面崎嶇,盲目而行,故羈絆無數,滿身傷痕。”

帶傘者曰:“吾有傘,故頂風冒雨而行,然風急雨驟,傘不及事,故渾身是水。”

空手者曰:“吾身無一物,故撿路而行,擇檐而避,故安然無恙。”

嗚呼!前者之傷、之禍,皆因其“優勢”,後者之福、之安,反而因其無優勢。此人之常事與猴之悲論,豈有兩異乎?

點評作文 篇5

材料中,一個孩子第一次考100分被親吻獎勵,第二次考98分被打臉懲罰;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被打臉懲罰,第二次考了61分被親吻獎勵。諸如漫畫中的情景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結果決定一切的今天可以説是隨處可見。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我的觀點是,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重結果更要重過程重原因。無疑,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在教育上,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結果的考核我們可能就無法反饋和檢查我們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顯然,結果非一切,歸因更重要!我們的老師包括我們的家長不能因為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有了一次退步就對孩子又打又罵的,當然,也不能因為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有了一次進步就對孩子又獎又吻的,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們進退的背後原因,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們進退的過程付出,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對過程進行科學合理地歸因,如此,孩子們才會在進步中找到經驗,在退步中吸取教訓,才會在人生的考場上書寫他們自己的更加精彩的生命答卷!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上追求成功更追求孩子的健康成長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當今社會,人人追求成功,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所謂的“成功學”鋪天蓋地,也暴露出了不少的人對成功的定義顯然是過於狹隘的——那種認為有權有名有錢才叫成功的人生觀不僅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説。其實,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應該是不一樣的,至少是多元的,分數考了一百固然好,成績有了進步難道不值得獎勵嗎?不但如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對孩子的獎懲其實是大有學問的,它是講究有度和有效的,而不是粗暴的“胡蘿蔔加大棒”,不是簡單的“親吻和巴掌”,在對孩子獎懲上,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在更多時候手段是有限的,所以效果也是有限的,我們應當承認不會獎勵如同不會懲罰一樣對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長是很不利的,我們應當承認既然孩子的進退有因,我們的獎懲就應該有度。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科學歸因進退,適度合理獎懲。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去寬容對待社會上那些創業創新者。其實,不單單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單單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上,我們應該科學歸因進退,適度合理獎懲。在企業管理、績效評定、人才選拔,等等,我們都應該做到如此。因為,成功和失敗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只有一種,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急功近利地“以成敗論英雄”,那些創業的大眾,創新的萬眾需要我們的鼓勵支持和鮮花掌聲,需要我們去“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需要我們獎勵他們的成功更允許他們的失敗!

無疑,漫畫材料中兩個孩子的前後天壤之別給我們的啟示啟發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那就是,無論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在孩子的成長獎懲上,或是對待創業創新者的成敗上,我們都應該真正做到——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如此,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才會學業不斷進步,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長快樂幸福,我們的社會才會創新無限,活力四射!

點評作文 篇6

人生,總免不了會失敗,失敗過的人並不是一蹶不振,而是讓自己表於後世。

——題記

閒庭信步,江上已瀰漫着漫天的白霧,周圍也在這白霧橫江,水光接天的煙霧中似隱似現。這讓我想起了張繼在落第後的那首千古絕唱: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在考試中失敗,懷着這失敗的心情,面對江上的此情此景,誦出一個落第者的心聲,讓我們知道曾經的曾經有一個張繼存在過。

從古到今,中國有過多少個像張繼一樣的人,想運用所學知識在官場上闖蕩一番,然而死板的科舉制度並沒有讓這些人如願以償,只是落第而歸,帶着滿是惆悵的心,踏上返鄉的路,只能默默地生活在那些窮鄉僻壤。默默的生活,並沒有泯滅他們心中的夢想,唯今之計,就是讓自己的表於後世。歸有光八次落第,才有了風移影動而庭階寂寂的《項脊軒志》;蒲松齡一生坎坷,想以功名來讓自己的生活變好一些,然而他並沒有實現這一理想,正因為無數次的科舉失敗,才讓他嚐盡人間的辛酸,也才有了充滿妖神鬼怪的《聊齋志異》;吳敬梓一生也想展自己才華於仕途,然而落第的他也只能垂頭喪氣地迴歸田野,才有了

傳唱千古的《儒林外史》。

落第者如此,而先有一番成就,後又淡出官場的又何嘗不是如此?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孫子臏腳,兵法修列,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奮所為作也。

落第者如此,得意於官場後又失意於官場的亦如此。他們將其自身的靈感傾瀉在那泛黃的紙上,黑黑的字跡,讓後人記住了他們。

然而那些成功者呢,個個是科舉狀元,個個身居高位,終日享盡榮華富貴,又有誰能記得他們?像傅以漸,王式丹、林召堂、王雲錦等,又有誰會知道,他們可都是清朝的科舉狀元。

失敗,是在所難免的,然而失敗過後,並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將自己的想法、靈感付諸筆端,有感而發,在那泛黃的紙頁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讓歷史記住你的足跡。夜已深沉,南山寺的鐘聲傳入耳邊,餘音不散。江上瀰漫的白霧在晃影中移動,那是漁船,也許,那就是千年之後的張繼。

聽,又一曲《楓橋夜泊》在奏起。

看,又一個流芳千古的落第文人在誕生。

點評:

面對這次作文考試的材料,作者直接想到科舉考試中的落第者張繼,並且題目就直接利用張繼的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讓讀者一看就有一種切合材料的感覺。從內容來看,舉例較豐富,有歸有光、蒲松齡、吳敬梓,並且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特別是的結尾,留給讀者無盡的思索和遐想。

不足之處,我認為作者在第4段中引用的這一段話,與的中心不太相符,所舉的這些人既沒參加科舉考試,更不是落第者,他們是先成名以後再淡出官場的,這是其一,其二是作者聯繫實際的能力有點欠缺,現實意義還不夠。(方彬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