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後感的作文5篇

來源:文萃谷 5.33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讀後感的作文5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初次瞭解美學這門學科,一般會感性地認為這是一門關於美的學問,什麼是美,怎樣欣賞美。在閲讀美學的相關經典著作之後,對美學會有一個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比如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這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重要美學著作,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作為讀者自然很好奇,這究竟是本怎樣的小書,在當時影響了那麼多的年輕人。

由於一開始就對本書存在閲讀的“期待視野”,希望從書中瞭解作者對美學獨特的見解,而《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最深的,可能也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作者在介紹 “美的歷程”時的連貫性、簡潔性。

雖然本書也像其他著作一樣分了章節,按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介紹從遠古圖騰時代的藝術萌芽到明清文藝思潮的興起的各時代藝術特徵及美學思想。“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説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麼?”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歎,流連不已。我們在這裏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作者在開篇就以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美學意象吸引着讀者。

在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説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但作者卻沒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劃分出來,反而讓人感覺本書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間的隔膜的跡象。讀者在歷史教科書上面讀到的一直都是清晰的朝代界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讓普通讀者曾經認為唐詩就是唐代才出現輝煌的,卻不知道詩歌從內容的廣度到形式的完美都經歷了前代的積累;誤以為宋詞是不可逾越的高峯,卻不知道唐朝也有不一樣的“唐詞”風格,清代的詞卻是在內容形式上臻於完美了。

作者的這種做法使得每個時代不同的藝術特徵之間的銜接十分自然,而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到兩個相鄰或間隔的`時代之間的歷史聯繫。正如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裏所説,“延綿不斷”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放之於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裏自然是合理的。李澤厚先生正是自覺地注意到了這一特點,才使讀者在閲讀本書時能夠感覺到中國古代“美的歷程”並不像西方藝術發展一樣斷斷續續,而是渾然一體的。我們從此可看出李澤厚先生在連貫性、簡潔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書中對於青銅饕餮的美的欣賞印象深刻。饕餮之所以美,不在於這些形象如何具有裝飾風味,而在於這些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需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因此李澤厚説,這些饕餮儘管極力誇張猙獰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種稚氣甚至嫵媚的東西,有一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

至於後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是因為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造的饕餮,飽含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後期那些造型,作者裏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常誇張、恐懼,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

創造和欣賞美都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審美藝術的創造就同文學一樣,“一代也有一代之審美”,讀者應該抱着一種真誠瞭解和同情的態度去欣賞各種不一樣的美,不應該以當代的標準去苛求前人,每一個時代獨特的美都能夠被瞭解被欣賞,這才是時代文明進步和藝術精神的體現。

閲讀美學經典著作,需要讀者自身有一定的文學素養積累,對美學相關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認識,對中國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最好是之前對其它的美學大家的觀點也有宏觀的把握,不然就無法領略本書的精妙獨特所在,在比較、融匯、思考之中不僅欣賞到作者的觀點,也鍛鍊了自己的審美死亡能力。

閲讀《美的歷程》,讀者往往會有一番驚喜的收穫,就像在別人的引導下解答了自己一直忽略或疑惑的問題。細細回味《美的歷程》,確實如書名所説,閲讀的過程你自己的看法會不自覺被它所引領,作者在書中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和美學作了宏觀把握,為讀者梳理中國古代“美”的發展脈絡,我們按照作者的思路進行了一場中國古代的“美的歷程”。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巨人的花園》這一篇文章之後,深受感悟。

《巨人的花園》這篇文章寫了 一個感人的故事:當別處都春暖花開時,巨人的花園卻又冷又靜。一次,孩子們闖進了巨人的花園,只要是孩子們碰過的地方都開出了美麗的鮮花,草地上長滿了綠茸茸的青草,頓時整個花園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情景被巨人看見了,他卻把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他的自私冷酷換來了花園 v的寒冬,後來經過一個小男孩的提醒,巨人就把花園讓給了孩子們,是他們留住了春天,留住了快樂··· ···巨人自私的行為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記得有一次,老師説:“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坐在這個座位看書的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渴望可以讀到一本好看的,嶄新的課外書,今天,我們就回到家將自己看過的,不要的課外書捐贈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讓他們也和我們一起獲取學習上的精神食糧。”我暗暗地想:“我憑什麼要捐書給他們啊,他們又不是我親戚朋友。第二天,大家都把自己的課外書捐贈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老師誇他們有愛心,肯熱心幫助別人。這時,我卻慚愧得低下了頭。我彷彿就像故事裏的巨人。

第二天,我悄悄地把書放在了老師的桌面上。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記住分享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因為快樂能互相傳遞,要打開你的心靈,就應真心與別人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如果你是一把火炬,就應該想辦法把別人點亮;如果你是一盆水,就應該想辦法把別人洗乾淨;如果你是一口井,就應該想辦法讓別人品嚐你;如果你是一粒稻穀,就要長出更多的稻穀;如果你是一朵雲,就要想辦法給乾旱地區送去甘霖;如果你是··· ···

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泉水,你的人生也將會變的更加快樂!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近段時間我讀了《小喬治的神奇魔藥》這本書,這本書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小喬治的神奇魔藥和蠢特夫婦。

這本書之中的小喬治的神奇魔藥講了小喬治有一個十分討厭的姥姥,不但脾氣十分暴烈,而且總是變了法兒地折磨小孩。於是小喬治把家裏所有有毒的物品和在一起,配製出一種神奇的魔藥,好好地整治了姥姥。故事中配製魔藥的過程奇趣無比,惹人爆笑。可是由於這種魔藥是用來對付姥姥的,所以不少評價者認為這樣的安排有違倫理。特別是當小喬治最後把姥姥變沒了的時候,媽媽看來也無所謂,爸爸甚至笑着説:“如果一天到晚脾氣太壞,就會發生這樣的事。”

蠢特夫婦則講了蠢特夫婦這對從裏到外都十分醜惡的夫婦,相互間勾心鬥角,例如,蠢特太太用自己的玻璃假眼球捉弄蠢特先生,還捉了一些蚯蚓攙到蠢特先生的麪條裏;而蠢特先生捉了一隻大青蛙放到蠢特太太的牀上……他們要猴子做任何事都必須拿大頂,如果猴子不服從,就無情地毆打它們。這終於惹惱了小猴子。蠢特夫婦準備射殺羣鳥,猴子就跟鳥兒們建立了“戰略聯盟”,提醒鳥兒們不要棲息在塗滿“一點靈”的樹枝和房頂上,而是站在猴子籠上,讓蠢特夫婦吃不上“鳥肉餡餅”。猴子們還闖進蠢特家,用“一點靈”膠水塗滿天花板,然後把家裏的傢俱擺設一件件貼在天花板上。蠢特夫婦回家後以為自己出了問題,於是自動做起“拿大頂”!可蠢特夫婦的腦袋被粘在了地板上。他們無法掙脱,時間一長,人開始收縮,就患“收縮症”。

有趣吧!如果想看,也可以在圖書角碰碰運氣,來看這一本書。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巴黎的鱗爪》這篇散文寫的是舉世聞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沒有去寫絢麗的羅浮宮,壯觀的凱旋門,迷人的賽因河,而是把視角投向社會的底層,寫的是悲愴落漠的心靈,陰暗醜陋的畫室,作者彷彿有意要設制不和諧,然而精細的讀者卻能從這表面的不和諧中,悟出巴黎迷人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構思、材料選擇,娓娓敍述又都是在不經意中。

徐志摩當然是這其中傳奇而又獨樹一幟的人物。他的詩歌,他的情感生活,他的異國情懷,他的對於獨立人格的追求,都讓一輩輩人着迷着。讀過他的詩,但並不能足夠理解,今次看這一本散文集,又是一樣的朦朧,也許是太年輕,但徐志摩正是年輕時創作的這一切,那我該如何解釋自己的愚蠢和混沌呢?我不知道,只有繼續努力下去一途了。

徐志摩生前只出版過三本散文集,分別是《落葉》、《自剖》、《巴黎的鱗爪》,其內容散而雜,有抒情,有哲理,有議論(畢竟他在劍橋學的是政治經濟學),有回憶,有文藝評論。拿這一冊《巴黎的鱗爪》來説,《巴黎的鱗爪》和《我所知道的康橋》顯然是帶有抒情和回憶性質的文章,而像《拜倫》,《羅曼羅蘭》,《濟慈的<夜鶯歌>》等又是明顯的詩歌文藝批評,《吸煙和文化》是議論的文章,《天目山中筆記》則又帶有很強哲理的思考了。

但不論徐志摩寫的是何種題材的散文,都可以從中看出他那作為詩人的華美筆觸,以及他那飽滿的情感,和他深邃的思索。每篇文章的寫作,幾乎都能同時體現這些特質,因為他的散文也是獨一無二的了,正像他的詩歌,他的做人一般。

遺憾我的讀後感也就止於此了,那就説一點體外的話。書前附有徐志摩的一段話,那是寫給他正熱戀的陸小曼的。他把陸小曼比作貓,這我們也都知道理由;當然他也誇獎這“貓”的出色的批評能力,為他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議。

巴黎人真誠、灑脱,作者和他的這篇散文同樣如此。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法老的探險家》,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意味深長……

這本書講述了小特使米內邁斯的日記:故事發生於公元前1472年,米內邁斯是個孤兒,被他的舅舅卡瑪克廟的神父收留,同時他也是法老圖特摩斯的好朋友。法老和他的嫡母哈特謝普蘇特女王一起統治埃及,女王打算派出一支探險隊去神祕的國度彭特,圖特摩斯決定讓米內邁斯參加,一場去往彭特之地的奇妙探險之旅開始了。

這個故事以這個叫米內邁斯的小男孩兒的日記的形式展開,形式獨特新穎,每一篇日記都相當於一個小故事,長則一頁半的樣子,短則十行左右,字裏行間,充滿着童真童趣,讓人百看不厭。每篇日記可以單獨成文,數篇日記又匯聚成一個長篇在歷史故事。故事的情節扣人心絃,用精彩的故事再現難忘的歷史,文學與歷史相互交融,散發着別樣的魅力。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書中的主人公米內邁斯十分喜歡寫日記,而且完全把日記當成了自己每天必須做的事,因為他覺得寫日記可以緩解他的疲勞和痛苦。把日記當成自己的朋友,不分你我的思想,這一點,令我深深地佩服,不僅僅是他喜歡寫日記,還有他那天天堅持寫日記的毅力更令我敬佩!相比於我,讓我寫一天,一個星期,或許我們能堅持下來,可長久如此,我們能像米內邁斯那樣堅持嗎?

這本書令我着迷,更是震撼了我,我喜歡這本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