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藥劑學》章節複習

來源:文萃谷 3.82K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配製理論、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藥劑學》章節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藥劑學》章節複習

 生物技術藥物製劑

  第一節 概 述

一、基本概念與特點

生物技術又稱生物工程,是應用生物體(包括微生物、動物細胞、植物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細胞器或酶)在最適條件下,生產有價值的產物或進行有益過程的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與酶工程。此外還有發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質工程、抗體工程等。

生物技術藥物是指採用現代生物技術,藉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動物來生產所需的藥品。採用DNA重組技術或其他生物新技術研製的蛋白質或核酸類藥物,也稱為生物技術藥物。

二、生物技術藥物的的結構特點與理化性質

(一)蛋白多肽藥物的結構特點

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元是氨基酸。蛋白質機構中化學鍵包括共價鍵與非共價鍵,共價鍵有肽鍵和二硫鍵,非共價鍵有氫鍵、疏水作用力、離子鍵、範德華力與配位鍵等。蛋白質的結構可分為一、二、三、四級結構,一級結構為初級結構,二、三、四級結構為高級結構或空間結構。高級結構和二硫鍵對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有重要影響。

(二)蛋白多肽類藥物的理化性質

1.蛋白質一般理化性質

a. 旋光性:蛋白質分子總體旋光性由構成氨基酸各個旋光度的總和決定,通常是右旋。

b. 紫外吸收:苯核在280nm有最大吸收,氨基酸在230nm有強吸收。

c. 蛋白質的兩性本質與電學性質:在不同pH下會解離成陽離子、陰離子或二性離子。

2.蛋白質的不穩定性

a. 由於共價鍵引起的不穩定性:包括水解、氧化、消旋化及二硫鍵的斷裂與交換等

b. 由非共價鍵引起的不穩定性:聚集、宏觀沉澱、表面吸附與蛋白質的變性。

透皮給藥製劑

第一節 概述

透皮給藥系統又稱經皮吸收系統(TDDS、TTS):係指經皮給藥的新制劑。透皮給藥製劑經皮膚黏貼方式給藥,藥物透過皮膚由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達到有效血液濃度並轉移至各組織或病變部位,起治療或預防疾病的作用。

分四類:1、膜控釋型 2、黏膠分散型3、骨架擴散型 4、微貯庫型

第二節 透皮給藥製劑的研究技術

一、影響藥物經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1、皮膚的水合作用 2、角質層的厚度 3、皮膚條件 4、皮膚的結合作用與代謝作用

二、TDDS設計的劑型因素:

1、藥物劑量合藥物的濃度:不超過10-15mg

2、分子大小及脂溶性:分子量>600難透過角質層,水、油中溶解度接近的藥物易於吸收

3、PH與pKa :非解離型藥物具有較高的滲透性

4、TDDS中藥物的濃度:高濃度有利於被動擴散

5、熔點與熱力學活性:低熔點藥物容易透過皮膚

三、常用的透皮吸收促進劑:

1、 表面活性劑:月桂醇硫酸鈉SLS

2、 二甲基亞碸及類似物:二甲基亞碸DMSO、癸基甲基亞碸DCMS

3、 氮酮類化合物:月桂氮卓酮Azone,國內批准應用

4、 醇類化合物: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單獨不佳,合用

5、 其他:揮發油如按葉油、薄荷油,氨基酸 ,尿素

  靶向製劑

一、概 述

靶向製劑也稱靶向給藥系統(TDS),是指藉助載體、配體或抗體將藥物通過局部給藥、胃腸道或全身血液循環而選擇性地濃集定位於靶組織、靶器官、靶細胞或細胞內結構的給藥系統。

(一)靶向製劑的分類

第一級:到達特定的靶組織或靶器官

第二級:到達特定的細胞

第三級:到達細胞內的特定部位

1.被動靶向製劑

2.主動靶向製劑

3.物理化學靶向製劑

被動靶向製劑

(一)脂質體

脂質體的作用機制:吸附、脂交換、內吞、融合

(二)乳劑:乳劑的靶向性特點在於它對淋巴有親和性。

(三)微囊與微球:(1)靶向作用;(2)緩釋長效。

(四)納米粒:包括納米囊與納米球。具有緩釋、靶向、保護藥物、提高療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特點

主動靶向製劑:

(一)修飾的藥物微粒載體系統

1.修飾的脂質體

(1)長循環脂質體:延長脂質體在體內循環時間,用PEG修飾。

(2)免疫脂質體:對靶細胞具有分子水平上的識別,提高靶向,用特異抗體修飾。

(3)糖基修飾的脂質體:對肝臟實質細胞的靶向性。

2.修飾的納米乳

3.修飾的微球

4.修飾的納米球

(二)前體藥物(1.抗癌藥前體藥物2.腦部靶向前體藥物3.結腸靶向前體藥物)和藥物大分子複合物

 物理化學靶製劑

(一)磁性靶向製劑:利用體外磁場效應引導藥物在體內定向移動和定位集中的製劑,如磁性微球或磁性納米球等

(二)栓塞靶向製劑:由乙基纖維素、白蛋白等製備的栓塞微球

(三)熱敏靶向製劑:利用相變温度不同的磷脂可製成熱敏脂質體、熱敏免疫脂質體。

(四)pH敏感靶向製劑:利用腫瘤間質液的pH值比周圍正常組織顯著低的特點,設計pH敏感脂質體。

 緩釋、控釋製劑和遲釋製劑

  一、基本概念

1.緩釋製劑係指用藥後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藥物以達到長效作用的製劑。一般應在規定的釋放介質中,按要求緩慢地非恆速釋放藥物,與相應的普通製劑比較,給藥頻率比普通製劑減少一半或有所減少,且能顯著增加患者的`順應性。緩釋製劑藥物的釋放符合一級釋藥規律。

2.控釋製劑係指藥物能在預定的時間內自動以預定速度釋放,使血藥濃度長時間恆定維持在有效濃度範圍的製劑。一般在規定的介質中,按要求恆速或接近恆速釋放藥物,與相應的普通製劑比較,給藥頻率比普通製劑減少一半或有所減少,且能顯著增加患者的順應性。狹義的控釋製劑是指在預定時間內以零級或近零級恆速釋藥的製劑。

 二、緩釋、控釋製劑釋藥原理和方法:

1、溶出原理:1、製成溶解度小的鹽或酯 2、與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難溶性鹽 3、控制粒子大小

2、擴散原理:1、包衣 2、製成微囊 3、製成不溶性骨架片劑 4、增加黏度以減少擴散速度5、製成植入劑 6、製成乳劑

3、溶蝕與擴散、溶出結合

4、滲透壓原理:

5、離子交換作用

三、影響口服緩釋、控釋製劑設計的因素:

(一)、理化性質:1、劑量 2、Pka、解離度和水溶性 3、分配係數 4、穩定性

(二)、生物因素:1、生物半衰期 2、吸收 3、代謝

四、緩釋、控釋製劑的設計:

不適宜製備緩控釋製劑的藥物:

① 劑量很大(>1g)

② 半衰期很短(<1h)或很長(>12h)

③ 不能在小腸有效吸收(因溶解度,pH,特定吸收部位)

 五、骨架型緩釋、控釋製劑

(一)骨架片的分類、特點與骨架材料

1.不溶性骨架片,如:聚乙烯、聚氯乙烯、EC等。製備方法:同普通片

2蠟質類骨架片,如:硬脂酸、硬脂醇等為骨架(減少溶出)。製備方法:①溶劑蒸發技術;②熔融技術;③藥物與十六醇在60℃混合,所得團塊用玉米醇溶液制粒。

3.親水性凝膠骨架片,如:HPMC, K4M等?製備方法:同普通片

(二)緩釋、控釋顆粒(微囊)壓制片

方法1:幾種釋藥速度不同的顆粒混合壓片

方法2:微囊壓片

方法3:藥物製成小丸,再壓片

(三)胃內滯留片

指能滯留胃液內,延長藥物在消化道的時間,改善藥物的吸收。

(四)生物黏附片

(五)骨架小丸

 六、膜控型緩釋、控釋製劑

(一)微孔膜包衣片的衣膜材料和致孔劑

衣膜材料:EC、EVA、丙烯酸樹脂等不溶性材料

致孔劑:PEG、PVP、PVA、十二烷基硫酸鈉、糖和鹽等可溶性材料

(二)膜控釋小片、腸溶控釋小片、膜控釋小丸的特點

體內外均獲得恆定的釋藥速率,血藥濃度平穩,緩釋且生物利用度高

 七、滲透泵型控釋製劑

滲透泵片由藥物、半透膜材料、滲透壓活性物質和推動劑等組成。

常用半透膜材料:醋酸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

常用滲透壓活性物質(滲透壓促進劑):乳糖、果糖、葡萄糖、甘露醇的不同混合物

常用推動劑:相對分子量為3萬~500萬的聚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相對分子量為1~36萬的PVP等

還可加入致孔劑(膜通透性調節劑)、助懸劑、潤滑劑、潤濕劑等。

滲透泵片有單室與雙室滲透泵片。

 八、緩釋、控釋製劑的體內、體外評價方法:

1、體外釋放度試驗

2、體內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

3、體內外相關性

取點設計與釋放標準(1次/12h)

第一取樣點:0.5~2h 主要考察有無突釋效應

第二取樣點:中間點 用於確定釋藥特性

第三取樣點:最後取樣點 考察釋藥是否完全

第四、五點:通過五點考察用於表徵控釋製劑的體外釋放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