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生長習性及種植方法

來源:文萃谷 2.73W

西葫蘆,別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下面是的西葫蘆生長習性及種植方法資料,歡迎閲讀

西葫蘆生長習性及種植方法

  西葫蘆生長習性

温度

為瓜類蔬菜中較耐寒而不耐高温的種類。生長期最適宜温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温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早熟品種耐低温能力更強。根系伸長的最低温度為6℃,根毛髮生的最低温度為12℃。夜温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

光照

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周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

濕度

喜濕潤,不耐乾旱,特別是在結瓜期土壤應保持濕潤,才能獲得高產。高温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肥料

需肥量較大,生產1000kg商品瓜,需肥摺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鉀4-7.3kg。

產地分佈

原產北美洲南部,今廣泛栽培。

  西葫蘆種植要點

播種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為主。栽培方式分露地、簡易地面覆蓋、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温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點。這裏簡要介紹一般栽培方法:

選種浸種

去除雜物,選取乾淨飽滿,千粒重200g左右的種子,置入瓦盆或其它無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温水燙種,不斷攪拌,保持15-20分鐘,自然冷卻至20-30℃,浸種4-6小時,撈出後再用1%高錳酸鉀浸20-30分鐘,以消毒殺菌。風乾,至半乾時可加温催芽,温度以25℃為宜。如種子量大,催芽時可翻動,以促使發芽整齊,但出芽後即不再翻動。

播種

芽長約1.5cm時播種,需選擇晴朗温暖天氣。若遇陰雨天不能播種時,可將種子置於冷涼處,控制幼芽生長。

播種的營養土應在播種前20-30日前配製好。選用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無病土壤和農家肥配製,通常用園土6份與腐熟的馬糞或圈肥4份混合。置於苗牀或紙袋、塑料 缽(直徑9-10㎝)中,厚度8-9cm。播種後覆土約2㎝。

幼苗生長

幼苗易徒長,需嚴格控制温度濕度。播種後幼苗萌出土層前宜保持高温,晝温25-30℃,夜温18-20℃,地温22-24℃,相對濕度80-90%,約3-4天出苗。幼苗出齊後適當降温並通風,晝温25℃左右,夜間13-14℃,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夜温降至12℃。定植前8-10天,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並降温煉苗,一般白天15-25℃,夜間6-8℃。

定植與田間管理

經30-35天的苗期管理,培育出具3-4片真葉的幼苗,可進行定植 。

定植前先要施足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5000㎏,也可施用馬糞、羊糞等。

整好地後,起成60-65㎝距離的壟,按株距40-50㎝刨垵,每畝定植2000-2500株。也可做成1.3m寬的平畦,每畦種植兩行。

栽苗時坐水栽,待水滲下後,封垵並扶正瓜秧。

定植安全期地温13℃以上,夜間氣温不低於10℃。

緩苗後應追肥(施用餅肥150-200㎏,或50-60㎏三元複合肥),並澆“催秧水”,但因地温較低,不宜澆水過多。此後應及時中耕鬆土,不施水肥,待第一個瓜長到10-12㎝後再澆水。結瓜後一般5-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表土濕潤為度,雨季則需排水。

結瓜期順水追肥,一般追肥2-3次為宜。每次施用糞稀1000-1500㎏/畝,或碳酸銨10-15㎏/畝。

注意水肥管理,苗期或第一雌花坐果期肥水過多易徒長;後期水肥跟不上則產量降低。此外,早期留果過多易造成秧發育差,影響總產量。

為早熟高產,還應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在無昆蟲授粉時)。每天上午6-8時,把正開放的雄花采下,剝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柱頭塗抹數次即可。

如需留種,一般應選取後期結的瓜,否則影響產量;專門留種的植株可不受此限。

冬季育苗

選擇抗病、高產、優質、外觀形狀好的西葫蘆品種。

整地施肥。西葫蘆喜微酸性土壤,適宜的pH值為5.5~6.8。西葫蘆吸肥力很強,施用氮肥過多,容易引起莖葉徒長,導致落花落果及病害發生,施肥時應氮、磷、鉀配合。一般情況下,每收穫1000千克果實,需吸收氮3.92千克,磷2.13千克,鉀7.29千克。對五要素的吸收量依次為鉀大於氮大於鈣大於磷大於鎂。

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放入清水中,將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成熟的種子清除掉。然後用55℃~60℃的温水浸種10分鐘,以殺死種皮上的病原,再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約4小時,撈出後控幹水分,用潮濕紗布包裹,在28℃~30℃的條件下催芽。種子破嘴露白後即可播種。

播種育苗:無論是採用苗牀育苗還是營養缽育苗,都要先配製好營養土,這是培育壯苗的關鍵。取3份肥沃的、4年之內沒有種過瓜類的園田土,一份腐熟的圈肥,再加入少量柴草灰和鋸末,混合均勻、過篩,然後造畦或裝營養缽,準備好後即可播種,上覆土厚度2釐米。完成此道工序以後,應在畦面撒少量拌有甲胺膦的麩皮,防除地下害蟲。之後,用小拱棚薄膜封閉保濕,直至出苗。

西葫蘆適齡壯苗的標準為:日曆苗齡30天左右,具有3~4片真葉,株高10釐米左右,莖粗在0.5釐米,葉柄長度與葉片長度相等,葉色濃綠,子葉完好,根系發達。

幼苗期的温度管理:白天氣温保持在20℃~25℃,超過25℃時要通風降温。夜間氣温保持在10℃~15℃,最低不要低於6℃。這個時期,要科學適當地控制水分,出現明顯的缺水症狀可澆小水,澆水後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温度,預防病害發生。為防止發生立枯病、枯萎病等病害,可兑上少量的萬枯一灌靈灌根2次;為防止葉片發生病害,可每隔7天用甲基託布津或百菌清葉面噴灑一次;為防除温室白粉蝨、蚜蟲、菜青蟲、斑潛蠅對幼苗的為害,可每隔5~7天噴施一次針對性藥物殺蟲。

病蟲害及防治

西葫蘆灰黴病

發病特徵

該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被害花和果實初期呈水漬狀,後逐漸軟化,患病部位表面長滿灰綠色黴狀物。

最終導致花和果實腐爛。後期患病部有時還長出黑色菌核。

發病規律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葡萄孢菌 。病原菌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土壤 中越冬,借氣流傳播。病菌喜高濕低温條件,最適温度在18-23℃,相對濕度在90%以上,弱光,適宜發病。保護地栽培,冬春連陰天多,氣温低,再加上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濕度大,故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將病殘體清理乾淨,保持田間衞生,防治病菌擴散,控制温度。

(2)澆水採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夜間濕度應小於80%。當濕度大時,應採取措施降濕。

(3)生產後期要及時清理老葉,增加通風透光,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加抗病能力。

(4)藥劑防治。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西葫蘆綿腐病

發病特徵

該病主要為害果實,有時為害葉 、莖 及其他部位。果實 發病初呈橢圓形、水浸狀的暗綠色病斑。在空氣 乾燥條件下,病斑稍凹陷,擴展不快,僅皮下果肉變腐,表面生白色黴層。高温多濕時,病斑迅速擴展,整個果實變褐、軟腐,表面佈滿白色黴層,致使病瓜爛在田間。葉片受害,初生暗綠色、圓形成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濕度 大時軟腐似開水燙過一樣。

發病規律

西葫蘆綿腐病 是由鞭毛菌亞門瓜果腐黴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遇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後在病殘體上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侵害果實,最後在病組織裏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 主要分佈在表土層內,雨後或濕度大,病菌迅速增多,土温低、濕度大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採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後及時排水,結瓜後可將瓜墊起,防止潮濕染病。

(2)增加土壤中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長,減輕受害。

(3)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20%農土斯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西葫蘆的功效與作用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用價值

1. 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新鮮的西葫蘆呈淡綠色的,味道跟它的顏色一樣清香鮮美。葫蘆娃的可愛模樣,看着並不苗條,但是它卻又瘦身的功效呢,除此之外,西葫蘆含有一種豐富的維生素,對面色暗黃的.人羣有很好的功效,能改善皮膚的顏色,補充肌膚的養分,讓臉上暗沉得到回覆活力。

2. 西葫蘆調節人體代謝,具有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西葫蘆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而且,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無論遵循什麼減肥法,減肥的人都通常會感覺到自己面色發黃,皮膚鬆弛。富含水分的西葫蘆能還你水水的本來面目。

3.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以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可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適用量】每次82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