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學的歷史

來源:文萃谷 5.59K

第一章古希臘、羅馬文學

歐洲文學的歷史

甘孜州

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反映了“人類社會的童年”的世界觀和原始氏族社會的生活狀況。她是古希臘人集體的口頭創作,後經詩人們的整理和藝術加工,成為古希臘早期文學的主要成果之一。

神話的特點:

①希臘神話的藝術和哲理的方式,系統地反映了氏族社會生活最本質的面貌,內容豐富而複雜。

②希臘神話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富於藝術表現力和想象力。

③神與人同形同性,神是人格化了的形象,神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慾,但神長生不死,具有無比的法術和智慧,具有超凡的力量。

④神話故事優美生動。

希臘神話是歐洲藝術的土壤和源泉,對後世歐洲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是指以荷馬為作者流傳下來的兩部史詩。作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歐洲文學史上流傳下來的有文學記載的最早的文學鉅著。取材於公元前12世紀初希臘半島南部地區的阿凱亞人和古代小亞細亞西北部地區的特洛亞人之間持續了十年的部落戰爭的《荷馬史詩》,最初是民間的行吟詩人們創作和傳唱的,最終在公元前9世紀到之前8世紀時,由獨具才華的詩人荷馬收集加工、整理,才形成的具有完整情節和統一風格的史詩作品,公元前6世紀時被用文字記錄下來進而成為了文學作品。《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前者描寫了特洛伊戰爭最後一年中51天內發生的事情,後者描寫了木馬計的設計者奧德修斯在戰爭之後經過海上十年曆險回家與妻兒團聚的故事。

《荷馬史詩》的思想內容:

①廣泛而豐富的反映了氏族制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的社會生活,歷史因素與神話因素相結合,具有認識意義。

②歌頌了古希臘人的英雄主義,高度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歌頌了古希臘人民英雄,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

③表現了古希臘人民熱愛生活,肯定人的力量和智慧,勇於進取的樂觀思想,同時也帶有明顯的貴族觀點。

《荷馬史詩》的藝術特點:

①情節集中完整,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結構巧妙嚴謹,佈局詳略得體,跌宕有致,戲劇性強。

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詩將人物放在特定的條件下,用誇張的手法通過人們的言行描寫之,或讓人物自己粉墨登場去表現,總之人物被放到矛盾衝突中去表現。人物的性格突出,個性解明,性格具有多方面性。此外,史詩還採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去塑造表現人物。

③敍述明朗、質樸,詩句優美、生動,語言簡潔、形象。《荷馬史詩》是用古希臘方言寫成的。

《荷馬史詩》作為人類童年的產物具有永久的魅力,直到今天都仍然給我們以藝術享受。

3、比較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異同。

①他們的劇作題材基本是相同的,都是取之於古希臘的神話傳説,並通過這樣的題材創作來反映現實。

不過他們的悲劇風格卻有各自的特點。埃斯庫羅斯的風格是悲壯、雄渾、自豪而又充滿信心;索福克勒斯的風格是悲憤、迷惘、上下求索;歐里庇得斯的風格是悲痛、憎恨和尋找出路。

②他們的作品都是寫主人公的個人意志和命運之間的衝突,主題基本相同。

但他們在作品中對這一主題的認識和表現各不相同。埃斯庫羅斯把命運看作具體的神,認為命運支配人的一切,他同時強調人的意志;索福克勒斯向命運提出了懷疑和挑戰,他認為命運不是具體的神,而是一種不可捉摸的'神祕力量。它具有捉弄人的邪惡性質。他特別強調了具有堅強意志的人對命運的反抗;歐里庇得斯不相信命運,他認為命運在於人自己掌握,強調事在人為。

③他們在作品中都描寫了具體的形象,並給人以深刻印象,這一點是相同的。

然而他們描寫人物形象時所遵循的準則和方法,以及他們筆下形象所表現的特點是不同的,埃斯庫羅斯筆下人物是古希臘神話中直接詮釋出來的神或神化的人物;索福克勒斯筆下的人物是按照“人應當是怎樣”的原則寫成的理想英雄;歐里庇得斯筆下人物是按照“人本來是怎樣”的原則塑造出來的寫實人物。

4、古羅馬文學與古希臘文學的關係及其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是古羅馬對外擴張的時期,羅馬人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先進的希臘文化,並受其深深影響,羅馬文學當然也籠罩在這種影響之下,並且是在此之下直接發展起來的。古希臘文學的成就很高,它富於創造性,洋溢着人本主義和現世精神,散發出健康、積極、豪邁的氣息。這些特徵恰恰適應了一向注重軍事武功,而文化發展十分薄弱的古羅馬奴隸制帝國的要求。所以,古羅馬文學一開始就帶有很深的模仿痕跡,譬如羅馬神話幾乎是對希臘神話的直接搬用,羅馬喜劇也接受了希臘新喜劇的影響。因此,繼承性是古羅馬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徵。

然而古羅馬文學又決不是簡單的古希臘文學的傳話筒,它對後者的繼承是建立在使之精緻化的加工基礎上的。事實上,在羅馬征服希臘的過程中,希臘的文化已經逐步衰退,其中也包括它的文學。這一時期除了米南德的新喜劇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外,早期的文化盛況已經一去不復返。羅馬人接受了古希臘的文學成就,將他們的喜劇、史詩、悲劇等繼承下來,並進行了獨創,發展了自己的詩歌、散文、諷刺文學以及文藝理論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人是通過古羅馬文學來認識古希臘文學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歐洲古典主義文藝思潮興起,古希臘文化才逐漸被分離出來,重新引起學者的重視。所以説,古羅馬文學又是古希臘文學和後來歐洲文學的一箇中介,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傳承的作用。

第二章中世紀文學

1、教會文學

基督教在歐洲中世紀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文化的影響至為巨大。當外族侵入羅馬帝國時,他們摧毀了古代文化的集中地——城市,致使古代文化大受摧殘,基督教必須負起“從頭做起”的重新建設文化的任務。中世紀基督教教會壟斷了一切思想、文化領域。教會把一切學術都納入神學的範疇,文學藝術也被用來為宗教服務。在教會的控制下,出現了大批神職人員,即僧侶作家,他們用拉丁文編寫或改編古代文學,杜撰基督的故事,

寫聖徒傳、祈禱文、讚美詩等,向人們宣傳基督教教義,要人們皈依上帝,皈依救世主,要人們順從天命,寄託未來,死後才能上天堂,鼓吹來世思想和禁慾主義,宣傳上帝的萬能。於是僧侶文學隨之產生了。僧侶文學也就是教會文學。教會文學在藝術上多夢幻的、朦朧的、浪漫的氣氛,又多勸懲的説教。

2、騎士文學

12、13世紀,隨着羅馬教皇和西歐封建主、大商人在宗教旗幟掩蓋下,以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為名而對地中海東岸各國發動八次十字軍東征,騎士階層及騎士精神、騎士信條逐漸形成。隨着騎士制度的興盛,這種精神和信條反映到文學中而形成了騎士文學。騎士文學主要內容為描寫騎士的冒險經歷和騎士的典雅愛情以此來表現騎士精神。主要體裁有騎士抒情詩和騎士傳奇。騎士抒情詩描寫的是騎士與貴婦夜晚後幽會在黎明前分離時候依依惜別的情景和感情,有反宗教禁慾主義束縛的作用。騎士傳奇是一種敍事詩,其主要內容是寫騎士為了愛情、榮譽或宗教信仰到處冒險,同妖魔鬼怪或異教徒鬥爭,表現出一種冒險遊俠的精神。騎士傳奇不同於英雄史詩,它沒有歷史事實根據,而是出自詩人的虛構,有的取自民間傳説,有的模仿古希臘、羅馬的作品。

3、城市文學

城市文學是10至11世紀歐洲各國城市工商業發展的產物。隨着城市的發展產生了城市文化,出現了非教會的學校和反教會的“異端”運動,非教會的世俗文化形成導致了城市文學的應運而生。城市文學與教會文學不同,市民階級將反教會。反封建的經濟和文化上的要求,將他們的思想意識,用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內容上現實性極強,在風格上也是生動活潑的,主要使用諷刺手法。在文學樣式上,產生了韻文故事、諷刺故事詩等新型體裁,表現了市民階級的機智和狡猾,諷刺專橫的貴族、貪婪的教士和兇暴的騎士。法國和德國是城市文學發達的國家,關於列那狐的故事詩是中世紀市民文學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城市文學的出現對中世紀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4、英雄史詩

英雄史詩是歐洲中世紀世俗文學的一種類型。主要描寫民族重要的歷史事件,歌頌英雄。按其反映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於民族大遷徙時期,描寫的是氏族社會末期蠻族部落的貴族英雄,其代表作是盎格魯·薩克孫人的《貝奧武甫》;另一類是封建制度發展時期的產物,描寫的大多是有民族意識的愛國英雄,作品的基本主題是愛國主義,最著名的是法國的《羅蘭之歌》,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英雄史詩是民間文學的產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因而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5、但丁及其作品《神曲》的意義、價值和影響。

思想內涵:

1、《神曲》是一部充滿隱喻性、象徵性、同時又洋溢着鮮明的現實性,傾向性的作品。但丁創作該作品的意圖有兩個:首先,歌頌他終生愛戀的貝雅特麗採;其次,試圖創作一部作品,把個人的遭遇和祖國以及人類的命運聯繫起來,把書寫個人迷途知返、悔過自新的過程和給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覆興之路的歷史使命聯繫起來。即其思想內涵是映照現實啟迪人心,讓世人經歷考驗,擺脱迷誤,臻於善和直,使意大利走出苦難,尋得政治上、道德上覆興之路。

2、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深刻描繪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對企圖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會,對壟斷中世紀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學,給予嚴厲揭露和批判。

3、但丁熱情歌頌現實生活的意義,認為現實生活自有本身的價值。讚頌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喚對現實和鬥爭的興趣,追求榮譽的思想,這是但丁作為新時代最七年級位詩人的特徵之一,即以人為本,重視現實生活價值。

4、表露了反對中世紀的矇昧文化,提倡文化,尊重知識的新思路。稱頌人的才能和智慧,對於教會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推崇備至。他在詩中把荷馬奉為“詩人之王”,稱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的大師”。

5、對新興市民階層的貪圖私利、追逐金錢等,對正在形成中的資本主義關係的罪惡,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並予以嚴厲的遣責。

但丁在作品中流露出人文主義曙光,但也沿用了基督教的許多舊觀念。

藝術成就:

1、創作風格受古典文學如維吉爾《埃涅阿斯記》以及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啟示和影響。

2、結構嚴密,層次清晰,採用多層次,多色調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精闢而又抽象的哲學、神學觀點。他把地獄、練獄、天堂各分為9層,藴含着深邃的道德含意。在描繪不同境界時,採用不同的色彩。地獄是懲戒罪孽的境界,色調悽幽、陰森;煉獄是悔過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轉為恬淡,寧靜;天堂是至善至美境界,籠罩在一片燦爛、輝煌之中。

3、塑造了多姿多彩、形象鮮活的人物,對主人公但丁苦苦求索的品格和豐富複雜的精神境界刻畫細微,飽滿。

4、在寫人繪景時,善用通俗的比喻。

5、精確的結構和對稱的佈局。《地獄》、《煉獄》、《天堂》各33歌,加上長詩的序曲,共100歌,計14233行。這三個境界的結構也異常勻稱、嚴謹,共有9層。每部曲的最後一行都以“羣星”一詞作韻腳,彼此呼應。這種安排是建立於數字3和10對中世紀文化所具有的神祕的象徵意義上的。3代表“三位一體”,10代表完美、幸福。

6、《神曲》的韻律形式是民間詩歌中流行的一種格律——三韻句,即第3行為一音節,隔行押韻,貫穿全詩始終。

但丁摒棄中世紀文學作品貫用的拉丁語,採用俗語寫作《神曲》,這對促進意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對豐富意大利文學語言起了重要作用。但丁本人因此被譽為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詩人。

第三章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1、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初至17世紀初,歐洲大陸新興的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領域所進行的一場大規模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革新運動,首先在意大利產生,然後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這一時期雖然仍是封建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但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萌芽,資本的原始積累正迅速而殘酷地進行。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主要體現在衝破封建教會文化專制主義的束縛,形成以“人”為中心的思想體系。他們打出旗號是要恢復古希臘羅馬文化。實際上,所謂“復興”,並非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簡單迴歸,而是這些思想家們在經歷了中世紀的思想禁錮之後,在進行反思時從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獲得啟迪,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生命價值、個體的獨立與自由、個體的力量等珍貴遺產,這一發現將人們從中世紀封建主義和教會的精神壓制下喚醒,從而使意識形態領域、科學領域等均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文藝復興説的是古典文藝的“再生”,實際上強調的是“人”的“再生”,所以它高舉的是人文主義的旗幟。

2、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一詞來源於拉丁文humanitatis,原意指文法、詩歌、修辭、歷史、哲學等古希臘羅馬經典學科,直接與中世紀神學學科對立。歷史學家們將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稱之為“人文主義者”,指的是他們是古典學術的研究者和倡導者,他們所倡導的思想觀念也被冠之以“人文主義”。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成為了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鬥爭的思想武器,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步要求,同時它也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而且人文主義也是近代資產階級文藝思潮的開端。

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

1、提倡古希臘羅馬文化中所弘揚的以人為本的精神,肯定人的崇高地位,反對神權至上;2、反對禁慾主義,提倡個性解放和思想解放;3、反對矇昧主義、神祕主義,提倡理性精神;4、反對人與人之間的封建關係和等級觀念,提倡平等、博愛、友誼和個人品德;5、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人文主義的基本特點是追求個人主義,尋求個人的全面發展。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文藝復興時代湧現出一批“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語)。

3、流浪漢小説

16世紀中葉,西班牙經濟開始衰落,人民羣眾日益貧困,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淪為無業遊民,社會上冒險風氣盛行。流浪漢小説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流浪漢小説”是歐洲近代小説的一種模式。其基本特徵是:①從思想傾向上説,流浪漢小説的主人公大多為無業遊民,作品在描寫他們不幸命運的同時,也描寫了主人公為生活所逼迫而進行的欺騙、偷竊和各種惡作劇,表現了不幸者的消極反抗情緒;②從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於現實生活,特別是城市平民生活,並通過城市平民的眼光,對社會上各階級的人物和社會現象進行觀察、評價和嘲諷;③從結構上看,流浪漢小説以主人公活動為線索,按主人公活動的足跡,通過主人公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來安排各種生活場景。人物的性格突出,已初具近代小説的規模。西班牙16世紀最著名的流浪漢小説是無名氏的《小癩子》。

4、“七星詩社”

七星詩社是16世紀中葉形成於法國的一個貴族派人文主義文學集團。它是由龍沙、杜·貝雷等七位貴族人文主義者組成的文學團體,因為在法國文壇上號稱“七星”而得名。七星詩社提出了要在法國建立民族語言和民族詩歌的理論,要求發展民族文化,表現出了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表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但也表現有明顯的貴族傾向。在法國文學史上,七星詩社是把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與十七世紀古典主義文學聯繫起來的橋樑。

5、“大學才子派”

英國16世紀文學中成就最大的是戲劇。16世紀80年代英國戲劇進入繁榮時期,出現了一大批中產階級出身、在大學念過書的作家,他們大多受過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具有比較豐富的古典文化修養,因此被稱為“大學才子派”作家。其中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羅伯特·格林《威克菲爾的護林人》、托馬斯·基德《西班牙悲劇》以及克里斯托夫·馬洛《帖木兒》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