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金山寺》譯文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66W

《遊金山寺》

《遊金山寺》譯文及賞析

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波濤。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卧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註釋:

①金山寺:在今江蘇鎮江西北的長江邊的金山上,宋時山在江心。

②古人認為長江的源頭是岷山,蘇軾的家鄉眉山正在岷江邊。鎮江一帶的江面較寬,古稱海門,所以説“直送江入海”。

③蘇軾登寺在冬天,水位下降,所以他寫曾聽人説長江漲潮時潮頭有一丈多高,而岸邊沙灘上的浪痕,也令人想見那種情形。

④中泠:泉名,在金山西。石盤陀:形容石塊巨大。

⑤歸楫:從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槳,這裏以部分代整體。

⑥這兩句的意思是:微風吹皺水面,泛起的波紋像靴子上的細紋,落霞映在水裏,如金魚重疊的紅鱗。

⑦初生魄:新月初生。蘇軾遊金山在農曆十一月九年級,所以這麼説。

⑧江中炬火:或指江中能發光的某些水生動物(古人亦曾有記載,如木華《海賦》:“陰火潛然。”曹唐《南遊》:“漲海潮生陰火滅。”)或只是月光下詩人看到的幻象。原注:“是夜所見如此。” 另有一説“江中炬火”是一UFO,後一句“飛焰照山”才能夠解釋。

⑨謝:告訴。如江水:古人發誓的一種方式。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公子重耳對子犯説:“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晉書·祖逖傳》載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蘇軾認為江中的炬火是江神在向他示警,所以他説,自己如果有了田產而不歸隱,就“有如江水”。由此可見,現在未能棄官還鄉,實在是不得已的事。

譯文1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初始發生之源頭, 為官出遊卻隨江水滾滾飄然東入海。

聽説此地大潮打起浪頭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凍還有沙痕印跡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號稱盤陀, 自古以來出沒水中追隨浪濤和江波。

嘗試登上絕高山頂遙望萬里外家園, 無論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羈旅在外鄉愁只恐難尋回家之歸舟, 山上聖僧苦苦挽留欣賞山中之落日。

微微風裏波濤萬頃陣陣盪漾起細鱗,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魚尾血樣紅。

正當此時江中月亮剛剛還在初升起, 二更時辰月兒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靜靜長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飛騰火焰照得山中棲息鳥兒紛紛驚。

惆悵失然歸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識,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處之事物。

江山彌幻而今如此為何還不回家園, 江神莫非責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頑固。

感謝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實在不得已, 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寧如奔逝之江水。

譯文2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初始發生之源頭,我為官出遊隨江水飄然東流。聽説此地大潮打起的浪頭足有一丈高,即使天寒地凍還有沙痕印跡存在。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號稱盤陀,自古以來出沒水中追隨浪濤和江波。我嘗試登上絕高山頂遙望萬里外的家園,無論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身在外滿是鄉愁,只恐難尋回家的歸舟,山上的僧人苦苦挽留欣賞山中落日美景。微微風裏波濤萬頃,盪漾起細鱗,空中的晚霞恰似排排金魚魚尾一樣紅。江中月亮剛剛還是生起的,二更時月兒下山,天空一片漆黑。靜靜長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通明,飛騰的火焰照得山中棲息鳥兒紛紛驚飛。惆悵失然歸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辯識,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是什麼呢。江山彌幻,而今如此為何還不回家園,莫非是江神責怪我頑戀世俗嗎。感謝江神,但我實在不得已,家中如有田地,我定會歸隱,江水可以為證。

賞析

《遊金山寺》以望鄉懷歸為主旨,寫景也好,抒情也好,想象也好,用典也好,都為闡發這一主旨服務,因而韻味深長,頗有特色。這是一首以文為詩,雄健非凡的作品。全詩除“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兩句一聯是對偶句外,其餘全是散文句式。故“他人抄襲不得”。

詩人以江水為線索(全詩用了十個“江”字),把思鄉之情貫穿起來。開頭是“我家江水初發源”,開門見山點出江水。詩尾説“有田不歸如江水”,仍然扣住江水收束全詩。江水的行程猶如詩人的宦遊生活歷程。中間以“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兩句充滿深情的“望鄉國”三字與開頭的“我家”和末尾的“歸”字相照應,結構十分嚴謹。除“江水”外,全篇還有“江如海”、“江南江北”、“江月”、“江心”、“江山”等,“江神”出現了兩次,共用了8個“江”字,加上頭、尾兩個“江”字,共10個。在這不長的一首詩裏,作者不怕相犯,是有意重複,這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宣泄鬱抑不得志的.情感,表露辭官歸隱的願望。這種在修辭上的迴環復迭,不同於一般的重複。

吟詩作賦,用詞固在靈活多變,但這也不是千篇一律。崔顥在《黃鶴樓》中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兩聯用了三個“黃鶴”。通過古今對比,有力抒發了詩人登樓時的悵惘之情。同樣蘇軾連用10個“江”字,也是突出了思鄉懷歸的執着情緒,卻一點沒有單調呆板的感覺,而且“江”字的連續使用,也顯示出該詩針線緊密,語意貫通,層次分明,於豪放不拘中看出他筆法森嚴。特別是最後兩聯,句句有“江”,每個“江”字都緊扣着詩人厭倦仕途的思想感情。所以紀昀評點説:“首尾謹嚴,筆筆矯健,皆短而波瀾渾闊。”

虛寫與實寫相結合,幻景與現實相結合,意象巧妙,變化莫測,這也是本詩的一大特色。作者先從“潮頭一丈高”的想象落筆,並且用“天寒尚有沙痕在”所見作證,極力渲染江濤的洶湧澎湃。不僅描繪出大自然無比壯麗的景色,而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詩人起落不平的政治生涯和翻滾不寧的心境。“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這與上聯相仿,從現在寫到過去,從實寫到虛,也就是從眼前景色落筆,而後敍述想象中的情景,仍然從波濤的起落寄寓自己宦海升沉的無限感慨。而堅定不移的“石盤砣”讓人感到這是作者人格的生動寫照。以上兩聯都是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而虛實的安排也不呆板,或先虛後實,或先實後虛,這也體現出變化了。

幻景與現實結合,在詩的後半部分從“江心似有炬火明”到結束,作者使用了這一手法。以江心“飛焰”為契機,把描寫的對象從實景擴大到幻覺的領域,筆墨酣暢地抒發了自己思鄉懷歸的迫切心情。“非鬼非人”“江神見怪”等句,似乎荒誕不經,其實它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動盪、矛盾、痛苦。作者的幻覺竟是那樣的虛無飄渺,其實這是在夜以繼日的思念之後,所產生的正常心理現象,想的多,想的急切,也就想的離奇了。因此,有關歸隱的幻覺描寫,可以説是極其真實的表現出作者厭倦仕宦,可望安定的迫切心情。 全詩共12句,四句一換韻:“海”“在”押韻,屬仄聲韻;“楫”“日”、“細”、“赤”押仄聲韻。這樣平仄相間,可見聲韻參差之妙。後面詩句,是兩句一換韻,變化快,音節急促,與詩歌所表現的那動人的心魄、心絃的內容相稱。 總之,蘇軾詩風雄健,奔放靈動,想象豐富,奇趣橫生。該詩從寄宿漫遊寫到金山登頂,從斷霞半空寫到二更月落,從江火通亮寫到悵然歸卧,從江神見怪寫到指水為誓,或實,或虛,或看,或想,從無生有,如圖如畫,真是神筆巧奪天工。這是一首頗能代表蘇軾詩歌創作風格的一首七言古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