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

來源:文萃谷 2.6W

摘要:

關於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

1、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2、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關鍵詞:主動性,靈活性,創造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中藴含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如何在課堂上組織數學活動,激活學生思維?活動是形式,是數學內容的載體和實現目標的手段。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活動,通過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説,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求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一、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主動性

《數學課程標準》中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一節數學課,如果老師動得多,那麼學生可能就只是一個聽眾,靜的機會多,失去了親身經歷的機會,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顯現出來。教師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轉化知識的呈現形式,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培養學生思維的自主性。比如:排隊上學是我們學生天天都在經歷的生活事例,通過這個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為自主地瞭解基數和序數的知識。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我創設模擬的超市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買賣活動,在自主活動中學生不僅認識了人民幣,而且也學會了簡單的兑換。這樣,在做中學,學習更體現自主性。孩子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切實感受數學與自己學習生活的密切聯繫,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比起教師出示一幅圖讓學生去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來,學生理解、獲取知識的`效果更好。

二、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維的源頭就是課堂,在組織數學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激活學生的思維、思路和行為。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活知識,用活知識。例如:教學退位減法時,我創設買東西的活動情景,讓學生用450元錢買一件價值186元的東西,看看還剩多少元?學生通過活動、交流得出了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的小組認為可以先用200元減186元,再加上沒用的250元得264元;有的小組認為可以先用450減100再減86得264元……經過討論,學生們明白了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種方法有時就不方便計算了。學生通過在生活中去看、去想,來課堂上議一議、算一算,把數學課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平時的生活實際中,覺得學了數學非常有用,這樣的數學活動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三、在數學活動中激活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和分析、整理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例如,教學“角的分類”一課時,我為學生提供了八個角為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先量出各個角的度數,然後各小組進行討論,把八個角進行分類。彙報時,學生各抒己見,發現劃分的標準不一樣,得到的種類也不同。在這一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多角度的創造性思維。當學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點分為三類時,我要求學生根據三類角的特點,大膽地為它們取名字。學生爭着回答,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對於取對名字的學生我及時加以表揚,大大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把學習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活動,使學生學得輕鬆、學得靈活,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類似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於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上組織數學活動,改變了一種靜態的教學,給了數學課堂一種蓬勃的生機。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自主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給學生動手的機會、思考的空間和創新的餘地,讓學生靈活的運用了數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實際,靈活多變地採用多種方式,進一步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腦子積極轉動起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