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文化視野

來源:文萃谷 1.99W

公元1620年,英國人培根説“知識就是力量”,使人振聾發聵;公元2007年在中國深圳,陳金才説“文化就是力量”,可謂擲地有聲。的確,文化,尤其是活化了的優秀傳統文化,其對人的感染力,滲透力,凝聚力,震撼力至大、至廣、至深、至遠,縱觀世間萬物,誰能與之相較!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文化視野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一個民族總是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智慧都凝聚在語言裏。”因此,語言是國家之根,民族之魂,智慧之泉,創造之源。把語文教學提升到文化的層次,實則提升了語文教學的品位,優化了語文教學的品質,還原了語文自身的價值。使我們對語文教學有更多的期待,對語文教師有更高的要求。

如何構建新的語文課程文化系統?陳金才認為:“語文課程文化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系統,語文課程文化的構建,就是要藉助於這種文化薰陶和自覺學習,從精神上帶來新人的塑造——用新課程的精神和理念,影響老師和學生的觀念,改變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從而提高語文教育的水平。”誠然,藉助文化的力量,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改變師生的思想,調整師生的行為,激發生命的活力,不僅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還需要創造良好的學習語文的外部環境,營造平和、虛靜的心境,逐步完善物質形態的文化建設,進而探索建立具有語文特色的制度形態的課程文化和精神形態的課程文化。久而久之,積澱了的文化就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無需強制,也無需“告訴”,就能在師生中相互影響,甚至代代相傳。

那麼,語文課程文化的特點是什麼呢?

其一,語文課程文化是一種以感性教育為特徵的文化。

感性教育是調動兒童的全部感官去充分感知外部世界、豐富感性經驗的教育,是訴諸形象、強調感染的教育。感知是認知的起始,也是認知的基礎。兒童初涉人世,感知經驗貧乏,對外部世界充滿驚奇感。因此好奇、好問是兒童的天性。表面看來,感知是表層的、零碎的、甚至粗糙的。但感知又是原汁原味的、本色的、原生態的、具象而生動的。兒童充分感知的結果,就會在腦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表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礎,多種表象的置換、重組產生着豐富的想象。所以,美學之父鮑姆嘉通(德)説:“美,就是感性認識的完善。”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匆匆感知又急於抽象概括的現象比比皆是。由於學生接觸文本的時間不長,對文本語言的感知很不充分,因文本語言喚起的形象更是單薄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怎麼會歸納、小結、提升哩?在文藝創作上,主張形象大於思想,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強調形象重於抽象。在學生頭腦裏留下鮮活的人物形象和具體的場景形象,以及表達這些形象的精彩語言,較之留下一些缺乏個性的抽象概念要重要得多。

陳金才執教古詩《泊船瓜州》一課時,強調“在清風明月中探索閲讀教學的故鄉。”通過學生吟誦詩文,引導學生在詩境、詩情中理解詩意,品味語言,推敲語言,品評語言的精彩,感受語言的魅力。學生充分感知文本之後,詩情畫意躍然紙上。一般來説,由於時空距離大,文字較生僻,兒童學古詩比較難。但是,在陳金才的語文課上,學生學古詩並不難,他們彷彿和古人、古詩有天然的緣份。詩,基本是學生自己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對兒童的潛力,千萬不可低估啊!正如陳金才所説:“假如閲讀是一段風光綺麗而又波濤洶湧的航程,學生就應該是敢立船頭的弄潮兒。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地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同時也使他們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和精神的昇華,還要讓他們在‘弄潮’中學習駕馭,在閲讀中學會閲讀。”一位哲人説得好:“真正對兒童起作用的,不是純理性的東西,而是感覺、熱忱和衝動。”“對兒童來説,不理解什麼,大多數根本不是由於缺乏理智,而是缺乏感覺。”

其二,語文課程文化又是一種以“詩性”教育為特徵的文化。

詩性就是兒童的本真、本性,兒童正是通過特有的詩性和個體的靈性感受世界,而不是通過理性邏輯去分析、認識世界。

想象是詩性的基本特徵,詩性就是想象力的遊戲。在想象世界、尤其是幻想世界裏,孩子們自由放飛,自由騰挪,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在想象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自由轉換,構成了兒童獨有的豐富多彩的夢幻世界,這就是兒童文化的特徵,是語文課程文化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想象的主要功能在於把有限的東西延伸到無限,又能把無限的東西引入到有限之中,正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相互轉換,使兒童的想象飛起來,思維活起來,語言也活起來了。

詩性是兒童的天性。蘇霍林斯基説,按其本質來説,每個兒童都應該是詩人。施勒格爾(德)説:“詩是共和國的語言,在詩的王國裏,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公民,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

陳金才執教口語交際課《嚮往秋天》時,通過色彩明麗的三幅“秋景圖”,把學生帶入詩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引發詩情,聯繫詩文、萌發詩性。學生髮自於心,出自於口,不少優美的語言,脱口而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