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級《夏》優秀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14W

《夏》在七上第四單元“多彩的四季”裏,是作者樑衡在1984年夏寫就的美文,展示了夏天的獨特的風味;文字想要傳達給學生的其實就一個字:美。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夏》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歡迎閲讀

2016七年級《夏》優秀教學設計

夏天“景”的美,“人”的美,語言美,當然還有夏天的哲思美。教者讀起來容易,但學生是七年級的學生,教,實際就是架構學生與課本的橋樑。讓他們在教者架構的橋上走進書裏。所以,教者要一步一步引導,由淺入深。

  【目標預設】

1、在比較中感受修辭給描寫景帶來的神韻;

2、品味作者筆下夏天的特色。

3、由淺入深,逐步瞭解體會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由淺入深,逐步瞭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會點面結合描寫景。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本,從七年級學生的實際出發;立足課文,同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既有知識的引導技能的培養,同時又有情感的薰陶和深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有個朋友送給我這樣一句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誰能説説它的意思?(學生回答)

或許在大家這個年齡,想要透徹地瞭解這句話還不是容易的事,但有一點定是看得出來的:每個季節都自有它的特色,對吧?

今天這節課我們只講夏,因為四季中夏天和冬天最有個性,在有個性的冬天講有個性的夏天,想來效果會不錯!

[設計思路]:第一步導入,由小詩引入,創造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

  二、夏的“景”

(一)

1、聊聊“夏”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形容夏天,你會説,夏天,真——

示例:夏天真熱、開心、煩悶

如果讓你描寫夏天,你會想到哪些景?

示例:夏天的陽傘、姑娘的裙襬、沙灘、游泳池、綠蔭、荷花……

[設計思路]輕鬆切入,熱身;調動現場氣氛,學生切身體會感受夏。

2、夏天的自述

聽説我們在談論他,夏天先生給我們發來了微信,大家請聽——

有人説,

我的色彩是金黃的。那位樑衡先生説的!

雖然我總覺得金黃屬於秋老哥,

但按繪畫的觀點,

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

我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

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

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這個説法,我喜歡!點個贊!走了,忙去了!

[設計思路] 用夏天的自述(語音設計),闡述樑衡對夏天的理解。讓學生和夏產生親近感,整體上先把握樑衡的“夏”的命脈,同時為氣氛調動做準備。

3、看看這個夏天先生還真幽默,不過他説的樑衡先生是誰啊?

明確:《夏》的作者、一個當代作家。

樑衡先生寫夏天選了哪些景?

明確:細草 林帶 蟬兒 太陽 麥浪 熱風

請學生選擇其中一個或多個景來表現夏天,要求即興發揮。

如:蟬兒發出煩人的聲音

太陽很熱

熱風很熱

熱風吹起麥田,引得浪花陣陣拍打着田野。

[設計思路]由夏天的自述,輕鬆引出作者,引出作者筆下夏天的景,自然延伸。

4、比較鑑賞

老師也寫了一句:細草變成厚厚的一片,林帶也變濃密了,蟬兒在樹上嘶鳴,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遠處麥浪滾滾,迎面湧來陣陣熱風。請學生比較。強調一定要説老師的好哦。

1)細草變成厚厚的一片,/(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

生:後者好!用了比喻。把長成了的芊芊野草比喻成密密的厚發。給人形象直觀之感。厚成什麼樣?厚成密密的厚發。

師:哦,一上來就不給面子啊!確實。我剛還不服氣來着,用個比喻確實形象。好,再看下一句。

2)林帶也變濃密了,/(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

生:後者用比喻,不僅寫出了林帶從春到夏的外形的變化過程,還寫出了色彩的變化。

師:由淡綠變成黛色確實濃了,由飄渺如煙到一堵長牆確實密了,好,我也承認。接下來呢?

3)蟬兒在樹上嘶鳴/(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的長鳴。)

師:我覺得“嘶鳴”這個詞用的多好!不過這詞多像馬叫呢。評吧,別看我人瘦,可我的心臟是肥厚的。

生:對比,蜂蝶是“輕飛曼舞”的,蟬兒卻是“煩人的”,寫出了春天的悠閒,夏天的煩躁,“潛”不僅寫出蟬兒的習性,還寫出了樹葉的濃密,照應前面。

師:好吧,好吧。好個對比!下一句一定要表揚我哦!來看——

4)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火紅的太陽烘烤着一片金黃的大地)

師:太陽我加了形容詞“火紅”,炙烤也比“烘烤”好吧。

生:可是後者在大地前加了“一片金黃”,寫出了大地的豐收壯闊,引出下面的麥子。

師:哦,觀察細緻。不可能我每句都沒他好啊,太傷自尊了。你們好歹給我留個面子。這麼多人面前,我太下不來台了。再看——

5)遠處麥浪滾滾/(麥浪翻滾着,撲打着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撲打着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湧着一艘艘的艦船。)

生:用擬人,用比喻,活畫了麥子豐收在望的場景,寫出場面的宏大,熱烈的夏景。

師:我知道了,知道了。(作羞愧狀)再看,

6)迎面湧來陣陣熱風。/(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着,飄過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香。)

生:後者前句承接了上文,後面用了“浮動,飄,吹送”一連串的動詞,動感十足,生動逼真,不僅寫出熱風,還從側面表現了麥田豐收的場景,承前啟後)。

師:説到這兒,老師明白了。咱們之間的交情不值錢,面子不值錢,只有實力才值錢啊。點評的好!的'確是大家啊,我是心服口服。整個畫面能看出作者的什麼感情?

生:熱愛!

師:確實,熱愛之情溢於言表!老師的描寫能不能表現情感啊?

生:不能!

師:所以寫景要能表現情。情與景要融合。大家再看,除此以外,作者對細節描寫也很嚴謹,除了剛剛描寫的場景,還在前後加了兩個前呼後應的句子。

前句: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

後句: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

師:看來,寫作就像裝修房子,光有整齊的磚牆還不行,還要用水泥,打膩子,刷油漆,現在還要貼牆紙。是吧?

師:好的,這麼好的文字出來,不去讀讀,不過癮,我們來配樂朗誦一下。

(配樂讀)

師:剛才刻畫的是夏天的羣像,這種羣像的描寫,就是我們所説的場面描寫,這樣的場面有什麼特色?

生:壯觀

生:熱烈

板書:夏天的場景:壯觀熱烈

[設計思路] 通過對比鑑賞,學生很快能意識到作者的匠工獨運,同時也能意識到描寫中運用修辭的重要性,同時明白寫作中的前後呼應,相映成趣的效果。再加上與老師對比,逮着機會説老師的不好,很痛快。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

(二)

1、夏天的場景還真是熱烈。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夏天的個像,就是我們説的“點”的描寫,大家齊讀第三小結——

你看,麥子剛剛割過,

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

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

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

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

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

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2、下面抓住動詞,聊聊這些植物的狀態。

明確:“挑”“舉”都是主動負重,“匍匐前進”更令人想到不怕吃苦的軍人,都形象寫出了植物在夏天的勃發生機,而不是萎靡。

3、挑戰一下,以“棉苗”、“瓜秧”或者其他的植物的身份來為夏天代言,讚美夏天。

學生現場寫,分享。

示例:我是瓜秧,夏日,我曾因乾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着雨滴的雲朵。那是怎樣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吶!我恨過,恨過這該死的夏,但是後來我明白了,要想結成甜甜的瓜兒,必須要經受這夏日的考驗。於是,我用匍匐前進的姿態,堅定不移的信念,寫下屬於我也屬於他的詩行!

再來看,這是誰的代言?

我生來屬於這個季節,站立成最高貴的姿態。唯有品嚐過夏天的苦澀,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甘甜,讓烈日和暴風雨都來吧,我要朝天舉着喇叭筒高呼:我只愛夏天!

明確:高粱、玉米

4、夏天的個景具有什麼特點啊?

明確:生命力強、蓬蓬勃勃

板書:夏天的個景:蓬蓬勃勃

[設計思路] 點的描寫:“讀”、“評”和“寫代言”三個部分。讓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身臨其境感受夏天。

  三、夏的“人”

自然寫到夏季,光寫景還不夠,還應該有人,哪些人呢?沙灘上的人?街邊少女?亦或充滿活力的學生?都不是,請讀——

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

彎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麥子上場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們早起晚睡亦夠苦了,

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起了風;

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

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

這裏面有對話,大家看出沒有?

教師用方言模擬——

田間一對揮鐮的農民老兩口子,

他們彎着腰,流着汗。老漢一個勁的想着:老婆子啊,快割,快割吆!

麥子上場了,老婆子又一個勁的催促:老頭子啊,快打,快打吆!

半夜醒來,只聽見老婆子的聲音:老頭子啊,你作死啊,白天已經夠辛苦的了,還不挺屍啊!

“哎,老太婆,我在聽窗紙,好像起風了。”

“哦,是嗎?要下雨了嗎?看看天上有云沒有?”

“還好,還好,睡吧,麥子打完了,還要播秋苗,秋苗播下了,還要追肥、澆水,到時有的忙呢!

從這裏我們能看出什麼?

明確:農民的辛苦

寫出夏天的什麼特點?

明確:緊張、急促

為什麼在夏季只寫農民呢?

明確:為了前後統一,前面寫的景就是農村的景,為了突出自己的夏天的獨特,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

板書:夏天的人:緊張急促

[設計思路]讀,齊讀和演讀的方式。教者在輕鬆而又不失嚴肅的氛圍中帶領學生走進生活,繼而深思,農民的辛勞,糧食的來之不易。為下面探尋“夏”的精神實質作鋪墊。

  四、夏的“神”

作者寫夏天,為什麼只寫農村的景,只寫農民呢?我們先來聽聽季羨林先生的《聽雨》片段:

季羨林《聽雨》片段——、

可我為什麼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裏面並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裏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下,雖然6歲就離開,談不上幹什麼農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裏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着深厚的感情。農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着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裏,下雨一少,我就望雲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下於農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雲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台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裏,每一個葉片都彷彿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明確:民以食為天,關心糧食就是關心民生,關心民生就是心憂天下的赤子之心啊!看來有責任和有擔當的人是如此的相像的啊。巧的是,季羨林先生也曾這樣評價過樑衡:

“無論談歷史、談現實,最後都離不開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在並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人,除樑衡以外,尚無第二人。”——季羨林

這篇文章是樑衡先生在1984年的夏天寫就的,84年我們國家還很不富裕,如此,我們就更能理解樑衡先生對夏的感言了吧,大家一起讀——

遺憾的是,

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

卻極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

而夏呢,

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裏。

有閒情逸致的人,

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

我卻要大聲地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樑衡想要讚美夏天,到底要讚美夏天的什麼呢?

明確:讚美耕耘讚美播種讚美收穫讚美一切辛勤的人們!讚美夏天的傳承,讚美夏天的開拓。而傳承與開拓正是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礎。

板書:讚美夏——耕耘播種、承前啟後、生生不息

[設計思路] 季羨林的《聽雨》片段,帶領學生向課文的縱深發掘。在此基礎上得出:民以食為天,關心糧食就是關心民生,關心民生就是心憂天下的赤子之心;得出:作者讚美夏,讚美一種耕耘,一種收穫,讚美的更是一種生生不息承上啟下的精神和實質。這時學生自然能理解《夏》背後的厚重。

  五、寫夏天

師:這是樑衡的夏天,人們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要説,一千個作者就有一千個“夏天”,每個人都有對夏天的記憶,對夏天的理解。讓我們拿起筆來寫寫我們的夏天吧!這是老師的“夏天”,權當拋磚引玉吧。

配樂朗誦——

【屏顯】

夏天的記憶

夏天是母親手中總也搖不落的蒲扇

是遠在外地的父親遙寄回來的各式水壺和漂亮的涼鞋

是咯吱咯吱的門板應和着少年午休的夢語

是嘈雜不休的蟬鳴

是滿地爬行的癩蛤蟆

夏天是悠遊的螢火蟲提着燈籠在走

是露天蚊帳中一帳的璀璨星光

是爺爺和奶奶剛剛吵完架後坐在粗陋的小飯桌前的家長裏短

是看哥哥們游泳不甚跌入水中

那個狼狽的黃毛丫頭

是和哥哥騎在牛背上摔在塵土中

那個滿是淚痕的髒髒的小臉

夏天是和男生競賽的自行車上飄飛的裙裾

是和玩伴放學回家踩在蛇身上的一臉驚悸

是作業寫好後那一串魂牽的賣冰棍的叫賣聲

夏天是那一夜狂風暴雨和哥哥電閃雷鳴

也驚不醒的酣眠

母親的祈禱,紅磚牆的顫慄,

水杉瘋狂搖擺的身影

……

夏天是深深腳印一串一串

夏天是那個戴着蝴蝶花的小女孩的背影

漸行漸遠

[設計思路]最後,學寫夏,學寫獨特的夏,個性的夏。教師拋磚引玉。學生學以致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