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來源:文萃谷 2.2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102頁—109頁

二、教學目標:

通過總複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計。

第一課時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內容: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目標:

1、複習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的'計算,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2、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的計算,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巧妙的進行估算

教具準備:微機。

教學過程:

一、梳理知識點:

1、學生看書自學,同桌討論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這個單元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彙報。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

筆算加法 筆算減法 筆算加減混合 估算

2、教師:筆算加減法應注意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當十再減。

3、練習:算出下面每組數的和與差。

42、36 54、29

4、教師:筆算加減混合運算需要注意什麼?

練習:計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師:估算兩位數加減法有什麼方法?

練習:一本80頁的書,小明第一天看了32頁,第二天看了27頁,他大約看了( )頁,大約還剩( )頁沒有看。

二、綜合練習。

1、計算比賽:105頁第1題。

2、先估算,再筆算:105頁第4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質量單位噸。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質量簡單的化聚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進一步建立噸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提問:我們學過的重量單位有那些?

板書:噸、千克、克

(1)誰能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説説?

(2)這三個單位從小到大的進率分別是怎樣的?從大到小相鄰間的進率是多少?

(3)練習p91 t2

2、舉例:説説1克、1噸、1千克的重量相當於哪些物體的重量?

3、在下面的()裏天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1)一支牙膏重( ) 一提桶水重10( )

一支鋼筆重150( ) 一艘輪船重50(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台拖拉機重2( )

(2)練習書p91 t3

4、重量單位間的化聚。

練一練,然後説説是怎樣想的。

6500千克=( )噸( )千克, 3噸45千克=( )千克

3000千克=( )噸, 7千克430克=( )克

7500克=( )千克( )克, 2噸=( )千

二、綜合練習

1、判斷題

(1)一瓶墨水重150克。 ( )

(2)一扇門高2米。 ( )

(3)數學課本重18千克 ( )

(4)一桶水重10釐米。 ( )

(5)杭州到北京長1360米。 ( )

(6)一架飛機重15噸。 ( )

2、單位間的`化聚。

7060千克=( )噸( )千克, 1噸340千克=( )千克

2395米=( )千米( )米, 6千克254克=( )克

8040千克=( )噸( )千克, 5千米60米=( )米

3、下面的○裏填上〈、〉或=

980千克○1噸 3千克120克○3120克

7噸○6980千克 4千米50米○4500米

6300米○6千米90米 3米5釐米○350釐米

4、應用題

(1)一個煤礦去年日產煤782噸,今年的日產量是去年的4倍。今年每日產煤多少噸?

(2)西瓜專業有8個暖棚,收西瓜7噸600千克。平均每個暖棚收西瓜多少千克?

三、提高練習

有一個枱秤,只能稱40千克以上的質量。甲、乙、丙三個小朋友的體重都在20—39千克之間。你能用這枱秤稱出他們各自的體重嗎?

四、課堂

五、課堂作業

1、《作業本》p55

2、課本p92 t8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師資隊伍強大,辦學條件優秀的現代化城鎮國小,我班學生大部分來自於本市,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時刻以成功從這裏開始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學習的願望也就隨之增強,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課堂實錄片斷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請同學們聽一支歌,大家可以隨歌曲做喜歡的動作,同時想這支歌的名字是什麼?

生:健康歌。

師:那麼要想身體健康,應該怎樣做呢?

師:剛才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説得很好,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調查,統計我們二(3)班同學的睡眠情況。

師:要統計同學們的睡眠情況,應先知道什麼呢?

生:睡眠時間。

師:老師每天晚上9:00睡覺,早晨5:00起牀,那麼老師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多長呢?你能算出來嗎?

(以教師的睡眠時間為例,小組討論計算睡眠時間的方法。)

師:下面就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時間,然後,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二)統計分析二(3)班同學的睡眠情況

師:每個人的睡眠時間知道了,那麼,要統計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怎樣統計呢?請你們幫老師出個主意好嗎?

生:先在小組內統計本組成員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分時間段記錄,再在全班彙總。

生:分時間段統計,並進行記錄。

生:用畫的方法統計4個大組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並進行記錄,再在全班彙總。

生:用畫正字的方法統計全班同學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並進行記錄。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這麼多合理的方案,那誰的方法最好呢?

經過討論,選用全班同學到前面畫正字記號的方法進行統計。

師:(出示二(3)班同學睡眠時間統計表)在開始統計前,請同學們看統計表,假如你睡眠時間是11時,你認為它是在10~11時這個時段,還是在11時這個時間段?那麼,按照這種算法9~10時裏含不含9時呢?(對時間段做統一規定。)

全班同學到前面在睡眠統計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記錄)每人寫一畫,然後彙總,把統計結果填入統計表。

〖教學反思

由於班級有學生70多人,在教學中,怎樣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統計出全班同學睡眠的時間呢?於是,我放手讓學生幫老師出主意、想辦法。我發現學生想出的辦法很多,最後從學生提出的方法中,選出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畫正字的方法,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加強了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所以我想教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學生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

〖案例點評

《標準》中指出,學生在本學段應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本案例中,教師在組織此次活動時,首先注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的談話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充足的睡眠,説出了統計的必要,讓學生樂於參與。其次是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充分地體驗統計的過程,從中學會收集數據、描述數據的方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 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準備,促進遷移

談話:我們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你能列豎式計算下面的題嗎?

出示:144 5 44 15

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並組織反饋。

提問:上面這兩題的計算過程有什麼不同?(144 5用5和144每一位上的數相乘;44 15先要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5去乘44,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4,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追問:為什麼用十位上的1去乘44,乘得的數44的末位和十位對齊?(表示44個十)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二、 探索交流,建構新知

1. 提出問題。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筆算乘法,出示例題的場景圖,讀題。

提問: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區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樣列式?(板書:144 15)為什麼用乘法計算?(就是求15個144是多少)

提問:144 15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是三位數乘兩位數)

2. 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板書課題)

3. 嘗試筆算。

提問:你能用豎式算出144 15的得數嗎?

學生嘗試練習,同時指名板演。教師巡視,並提醒學生把橫式和答句都寫完整。

4. 交流總結。

先讓學生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説説計算過程。

學生説計算過程,教師板書豎式。(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個10,144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引導:用兩位數個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題目中實際就是求出了什麼?(5幢樓共有720户)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 440,在題目中實際就是求出了什麼?(10幢樓共有1 440户)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得2 160,就是求出了15幢樓共有多少户。

比較:三位數乘兩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在計算方法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乘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三位數比兩位數多了一個百位,乘的時候還要乘百位)

提問:誰能概括地説説三位數乘兩位數應注意些什麼?

歸納:(1) 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2) 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 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 做想想做做第1題。(把第二題309 26改成302 26)

學生獨立練習,並指名板演,校對。

提問:這三道題中,哪道題的乘數比較特殊?為什麼?(乘數中間有零)

再問:説説你是怎樣算的.?

追問:為什麼用第二個乘數個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數中間沒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數中間有零?

2.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剛才同學們做了三道題,做得非常好,小馬虎也做了三道題,請同學們幫他診斷一下,他有沒有做對,把不對的改正在旁邊。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找錯改錯,再説説錯在哪裏。

小結:同學們説得都很好!不過,為了不讓小馬虎以後犯同樣的錯誤,你想提醒小馬虎在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指出: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積的末位與乘數的那一位對齊;二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3. 做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下面我們來個比賽,看誰都能算對。

學生獨立練習。

提問:這三道乘法算式,哪道乘法算式比較特殊?(25 112)

再問:你是怎樣列豎式計算的?

指出:用豎式計算類似的題目時,通過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能使筆算方便一些。

4. 做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下面我想請同學們當回小會計,幫水果批發部算一算每種水果各賣了多少元。從表格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種水果的總價,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計算、填表。

學生彙報後,提問:計算梨、蘋果、橘子和橙子的總價時,都是按怎樣的數量關係列式計算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價 數量 = 總價。

五、 全課總結,知情共融

談話:同學們,這節課大家通過自己的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獲得並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老師祝賀你們!誰能告訴大家,你學到了什麼新本領?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評析

1. 在比較中建構新知。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課教學的關鍵就是如何引導學生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中來。因此,本課的設計,沒有孤立地看待三位數乘兩位數,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學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上,而是讓學生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幫助學生形成筆算的技能,構建知識網絡。教學時,先通過兩道不同複習題的比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同時為新授作充分的鋪墊。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14415,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順利地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中來,並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體化,更便於學生理解和接受。同時,教學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如何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上,而是讓學生將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在兩次比較中,學生的知識不斷得到整理重組,知識網絡得以不斷充實與完善。

2. 在比較中完善認識。在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練習中,主要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乘數中間有零,二是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計算。在教學乘數中間有零的乘法時,先讓學生比較哪道題目的乘數比較特殊,再讓學生比較為什麼用兩位數個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數中間沒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數中間有零?從而讓學生真正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在教學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豎式計算時,先讓學生比較哪道乘法算式比較特殊,再讓學生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比較中得出:用豎式計算類似的題目時,通過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能使筆算方便一些。這樣既突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又進一步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有利於學生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 目標

1、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教學 重難點

不遺漏的列出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

教學準備

3個轉盤、若干個紙杯紙箱、4個紅色乒乓球、3個黃色乒乓球、3個黑色乒乓球。學生自制轉盤課時安排 1

教學過程

遊戲引入: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他要和我們一起玩遊戲。

(錄音)同學們好,我是淘氣!我來玩個遊戲,看誰猜的又對又快!

師:(出示轉盤)如果轉動指針,指針可能停在什麼顏色的地方?

有生説指向紫色,有生説也可能指向黃色。

師動手轉動指針,進行驗證。

(錄音)小朋友猜對了嗎?兩種顏色都有可能指到。那麼誰的可能性大一些,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師:小朋友們説的有道理,在這個活動中,兩種顏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們就通過猜一猜的活動,來研究可能性大小的問題。

遊戲的延續

1、(錄音)淘氣:我還帶來了一個轉盤,這次還要請大家來猜猜指針會指向哪種顏色?指向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些?

師:(出示轉盤)誰願意來猜?

生:可能轉向紫色。

生:也可能轉向黃色。

生: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師:為什麼説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一樣?

生:因為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大。

師:小朋友説的很好,兩種顏色的面積一樣時,轉動指針,指向兩種顏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請學生到黑板前動手撥一撥,進行驗證。

2、師:昨天小朋友在家也製作了一個轉盤,拿出來讓大家猜一猜,然後動手轉一轉,看看你猜對了嗎?生出示自制的轉盤,在小組內活動。

教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對同學的錯誤判斷及時糾正。

3、(錄音)淘氣:剛才你們活動的好熱鬧!我也很想參與。我準備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轉盤,你們幫我想想指針指向各種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況,好嗎?

師出示轉盤。讓學生説一説看法,以及理由。

生:轉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轉向黃色的可能性最小。因為面積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積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師:在玩轉盤的過程中,你們發現了什麼道理?

生答。(多請幾位學生説一説。)

遊戲二(拋紙杯)

1、宣佈規則。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拋紙杯”的試驗,

每個同學拋5次紙杯,每次的結果都要記錄在試驗單上。4人都拋完5次,再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結果,組長並將出現各種結果的次數進行彙總,最後得出結論。

2、小組活動。(師下到各組參與活動。)

3、交流結果。儘量請每個小組都彙報他們的試驗結果及結論。

師將各組的試驗結果進行彙總,這樣累計的次數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4、形成結論。

紙杯拋出,落地後側放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側面的面積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為底部的面積最小。

遊戲三(摸球)

1、師:剛才的遊戲同學們都玩的不錯,我們再來玩一個“摸球”遊戲。(出示紙箱,並放入2個黃球和1個白球)

師: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師:你能説一説你是怎麼判斷的嗎?

師請一生到講台前摸球驗證。

2、師:(在箱內再放入3個紅球)現在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幾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並請學生説一説是怎麼判斷的。

師: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生答。

3、(在箱內放入2個白球和2個黃球)師:一次摸出2個球,可能出現幾種結果?

生在小組內討論。

彙報結論。

師: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延伸作業

拋出一枚圖釘,可能出現什麼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

板書設計

猜一猜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較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進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練習三3—6題。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請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平均分,先給同位説説,再説給大家聽聽。

要求説説把幾個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二、練習:

第3題:

分一分,説一説

請學生用學具表示梨,動手分一分,

然後説説分的過程,

最後填空:一共有( )個梨。平均放進3個盤裏,

每盤放( )個。

第4題:

圈一圈,説一説

先請學生仔細觀察圖,説説圖意,

提出問題:可以分給幾隻小兔?

請學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體訂正。

説説是怎樣圈的,圈的結果怎樣。

問:除了圈一圈,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想乘法

(4)、除法初步認識(一)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摺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摺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好奇心。

花園裏有隻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説:我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麼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説,在大自然裏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麼?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誌、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彙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麼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麼特徵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説一説。

師: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生1:我發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麼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師:是啊,剛才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作。(先把紙對摺後再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