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爬天都峯》優秀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48W

《爬天都峯》是國小三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課的內容。這篇課文寫了在假日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展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人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國小語文《爬天都峯》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顫、攀、鯽”等6個生字;會寫“辮、仰、似、勇”等11個生字;正確認讀並理解“終於、白髮蒼蒼、居然、似乎”等詞語。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對整體感知有所體會。

3、背誦第二自然段,積累語言,遷移內化。

4、學習從人物對話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質。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天都峯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交流熱身

(一)師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天都峯的文字圖片資料。

1、學生互相交流。

2、教師補充資料,課件出示:天都峯文字圖片資料,遊人爬天都峯片斷。

(二)學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峯。

(三)教師相機小結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觀看和交流,對天都峯有了大概的瞭解,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爬天都峯》(相機板書課題)裏的內容和我們看到的內容會不會相同呢?

[設計意圖]

通過蒐集文字圖片資料,培養學生根據需要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實踐,豐富他們對天都峯的瞭解和認識,為學習課文奠定感性基礎,為走進文本打開一扇窗户。同時在交流中相互補充,培養合作精神。

二、讀題質疑

(一)學生讀課題。

(二)抓住動詞“爬”,名詞“天都峯”,展開探究。

1、誰?怎樣爬天都峯?

2、天都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三)梳理疑問。

誰爬天都峯?怎樣爬天都峯?課文裏寫的天都峯和我們瞭解到的天都峯是否相同?

[設計意圖]

讀題質疑,由疑而思,閲讀的慾望生髮了;由思而追問,探究就有了方向。於是閲讀伴着思維,伴着探究開始了。良好的閲讀習慣,便轉化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三、循疑讀書。

(一)帶着疑問初讀課文。

(二)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一拼,讀一讀。

(三)師生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整體印象。要點:爬天都峯人物,課文裏寫的天都峯和我們瞭解的天都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

遵循國小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對生字初步認讀,對人物有初步認識,對內容有大概瞭解,即對文本有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將文本敍述的天都峯和通過資料瞭解的天都峯作同異比較。從而對課題《爬天都峯》有所感悟。

(四)再讀課文。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1)指導讀準“顫、攀、鯽”三個生字。

(2)指導觀察“辮、仰、似、勇”四個生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2、整體感知。

(1)用“誰”“做什麼”的句式説一説課文內容。

3、以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課文敍述順序。(爬天都峯之前——爬上了天都峯——爬上天都峯之後)

[設計意圖]

在閲讀過程中讀準難認字,記住難寫字,奠實識字寫字基礎;用新的句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嘗試着把厚書讀簿;給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瞭解文本敍述順序,積澱為整體感知經驗,積沙成土,形成語文心智。

(五)三讀課文。

1、分組接力讀,看那個組讀得好。

2、邊讀邊畫出寫天都峯和爬天都峯的句子。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2)根據第二自然段文字描述,把天都峯畫下來。

(3)看着畫作嘗試背課文。

四、小結啟思。

這節課我們通過“誰”“做什麼”的句式整體瞭解了課文內容,用先寫,接着寫,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了課文敍述順序,用把文字內容還原為圖畫的辦法,讓平面的天都峯變成立體的天都峯,並嘗試着背誦了課文,收穫不小。下節課我們將着重研究作者是怎樣寫爬天都峯的。

[設計意圖]

通過三讀課文,把讀落到實處。通過重點讀第二自然段,把讀引向深入。通過讀文作畫,把語言文字承載的平面信息,還原為看到見摸得着的立體圖景,文圖互換間,培養語感和理解能力。圖文參照,背誦積累,豐富語言和形象。

五、練習

1、根據第二段內容。把畫畫得更完整、更逼真,把這段話背得更流利。

2、給“爬、峯、辮、頂、仰、似”找一個以上的形近字,然後組一個以上的詞,抄寫1到3遍。

[設計意圖]

趁熱打鐵,鞏固積累。具有彈性的識字寫字練習,適合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有利於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第二課時

一、温故引新。

(一)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讀句子想畫面,修改完善“天都峯”畫作。

2、背誦展示。

[設計意圖]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第二課時的導入採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當。在鞏固了上節課重要內容的同時,為進入新的學習內容做好心理準備。

(二)品句子,豐富語感。

1、抓住“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高,和“我”懷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

(1)思維導航:這個自然段,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天都峯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2)引導概括:天都峯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積累內化。

(1)思維導航:先寫看到的實在景物,然後寫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象,把實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結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峯的險。

(2)用“似乎”説説你看到天都峯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

從感悟的層面上説,抓住重點句,透過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的意思,嘗試着把簿書讀厚,滲透從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認知方法,從訓練的層面上説,一是在思維引導下,讓學生對文本把實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聯想的表達方法有所體會,在這個基礎上用“似乎”進行想象和語言訓練,使想象和語言訓練相得益彰。二是紮實進行段的訓練。

二、由新深入

(一)小結過渡

通過研讀第二自然段,我們從字裏行間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峯又高又徒,似乎走進了作者由於畏難而信心不足的內心世界。接下來的故事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3至7自然段。

(二)深入研讀

1、學生自由朗讀3至7自然段。

2、彙報感受

3、根據彙報,相機指導分角色朗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在此基礎上扮演人物展開對話,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內心世界。

4、思維導航

(1)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尚且敢爬天都峯,“我”怎麼不敢?

(2)“對,咱們一起爬吧!”老爺爺的話深深地鼓勵了“我”。

5、品讀想象

(1)在老爺爺的鼓勵下,“我”是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我奮力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抓住“一會兒……一會兒”揣摩“我”攀爬的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句式説説“我”或老爺爺攀爬的樣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樣……”展開想象,“我”還可能像什麼?

(2)課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抓住“終於”一詞,再現攀爬情境,體會攀爬時的艱辛和奮力。

(三)小結過渡

“我”在老爺爺的鼓勵下,經過奮力攀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按説課文到此就該結束了。可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呢?

[設計意圖]

閲讀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本環節着重引導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動作行為中,體會攀爬的艱難和奮力。同時放飛想象,再現 “我”和老爺爺攀爬時的各種動作形態,並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加於表述,在發散思維的同時,內化語言,豐滿人物形象。

(四)探究昇華

1、學生帶着上述問題自由讀8至10自然段。

2、學生彙報。

(這個問題,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確實有些難,用兩個預設分散難點)

3、預設1:課件出示下列對話:老爺爺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我”回答説:“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4、讓學生扮演角色多次對話。一邊對話,一邊體會。

5、彙報讀對話體會。

6、預設2:思維導航

(1)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要點:a自身的努力。b都從對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們都説要謝謝對方,那到底該誰謝誰?

要點:要感謝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謝來自對方的鼓勵。

[設計意圖]

繼續在角色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情感,繼續學習從語言表面意思中體會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對“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之問題,若遇到解讀困難,可用兩個預設加於引導,化解難題。

(五)昇華拓展

1、帶着感情齊讀課文第10自然段。

2、思維導航

(1)“我”老爺爺真有意思,體現在那些地方?

(2)回顧第二自然段有關“我”缺少信心的句子。

(3)回顧“我”在老爺爺鼓勵下奮力攀爬的句子。

(4)想象老爺爺奮力攀爬的樣子。

要點:努力奮鬥,向他人學習,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例説從別人身上受到鼓勵的故事。

4、學生自由發言,説實例,談體會。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獲得語感,通過思維導航,化解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難度,提升理解質量,通過例説,提高理解的廣度,昇華文本主題,使學生受到人文薰陶。

三、教師相機小結,佈置練習。

(一)、小結:小朋友們,老師相信你們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去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二)練習。

1、根據課文中“我奮力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的描寫,展開想象,用上“一會兒……一會兒……”寫一寫“我”或老爺爺攀爬時的樣子。

2、用一兩句話,寫一寫學習課文後的體會。

[設計意圖]

把閲讀和放飛想象,發展思維,習得語言,陶冶情操結合起來,落實語文教學該當之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