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參考

來源:文萃谷 1.59W

教學目標:

《毫米 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參考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釐米、分米、米之間的關係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幣、絲帶、橡皮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你們猜一猜,錢老師的身高是多少?

學生猜完後教師説明:錢老師的身高是1米80釐米。

師:米和釐米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個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米作單位?

師:請大家再用手勢表示一下,1釐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釐米作單位?

師:我們每天上課都要用到數學課本,你們知道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釐米嗎?自己量一量。

生:數學書的長是21釐米,數學書的寬比15釐米多,比16釐米少。

師:數學書的寬比15釐米多,比16釐米少,那究竟有多長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要想比較準確地量出數學課本的寬,就要用一個比釐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來量。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獲取新知

1、認識毫米。

(1)師:1毫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拿起直尺認真觀察:直尺上除了釐米刻度線以外,還有刻度線嗎?

(還有一些小刻度線,這些小刻度線把1釐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師指出:直尺上1釐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圖

提問:從0刻度到刻度1是幾釐米?

教師讓學生用筆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在刻度0和刻度1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1到刻度2是幾釐米?數一數,在刻度1和刻度2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從刻度3到刻度4是幾釐米?數一數,在刻度3和刻度4之間有多少個小格?

提問:這就是説,1釐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得出:1釐米=10毫米

(3)教師讓學生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看夠不夠1毫米。

量完後教師説明: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師生共同用手勢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夾住1分硬幣,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幣抽出來,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有一條小縫,它的長度大約就是1毫米。

教師結合課件演示説明:銀行卡和電話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1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教師讓學生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

(5)説一説,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6)教科書第3頁 “做一做”中的題目。

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數的?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動手操作:用學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課桌寬是多少?(當學生用“米”做單位量時,課桌寬不夠1米,用“釐米”做單位時,一一地量很麻煩。)

②獨立探索:你感覺用一個多長的長度單位量課桌的寬比較合適?

③彙報交流,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一個比釐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④教師説明:像量課桌這樣的物體長度時用米、釐米或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我們就要創造一個新的長度單位。

⑤互相討論:這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學生討論(得出以“10釐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彙報並説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把課題補充全:分米的認識)

(2)問:1分米等於多少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表示出2分米的長度。

(3)學生觀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4)練習。

①同桌互量從手腕到指尖有多長?

②教科書第4頁“做一做”中的習題。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練習一的第1、2、3題。

2、在( )裏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蠟筆長6( ) 跳繩長2( )

課桌高7( ) 粉筆長75( )

鋼筆長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塊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絲帶。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作業

1、量出數學作業本的長約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業本上畫出1毫米、1釐米、1分米長的線段。

3、拿一瓣蒜頭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盤子裏。先看看它幾天後開始發芽,再記錄發芽一週內蒜葉的生長情況。(課外完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