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國中美術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2.72W

一、教材分析 《清晨》

清晨國中美術教案設計

“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清晨學生每天清晨都要離開家趕往學校上課,一路上每天都會看到一些清晨户外常見的活動場景,目睹一些發生在身邊平凡生活故事中的人物造型。教學希望引導我們的學生留心觀察這些或許只是擦肩而過的人物與習以為常的場景,增強感受生活的能力。

教材選擇“清晨”為主題,從美術知識的角度來講,是試圖通過學生利用陶泥這種易於塑造的材料來表現清晨人物的行為活動,提高學生立體造型與表現的能力。

教材首先展示的是齊程翔的油畫《都市早安》和一組反映清晨人物户外活動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以清晨特有的情景入畫,如晨練、升旗、朝陽、晨曦……引導學生髮現經常發生而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生活細節中藴涵的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洞察力。

“活動一”設置的核心目標是製作雕塑作品,其中包含了兩個教學組成部分,一個是模擬表演,另一個才是製作作品。其中表演環節的主要目的一是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二是提高學生把握造型動態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造型動態的表現,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欣賞教材穿插在幾個版面中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既有於慶成的粗渾、質樸的泥塑作品《莊頭》,又有亨利·摩爾具有抽象意味的雕塑作品《家庭羣組》,還有動態、表情惟妙惟肖的東漢陶俑作品等。這些作品充分發揮了雕塑不同的表現力,或靜或動、或繁或簡、或詼諧或莊嚴。通過不同風格作品的有機組合,引導學生的思維往返於生活和藝術之間。

在欣賞的基礎上,教材重點介紹了泥塑的工具、方法和步驟。教材提供的運用支架進行雕塑的'方法比較適合製作較大的雕塑作品,在操作中工具材料的準備比較複雜,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具有較大的侷限性。實際教學中,表現清晨人物的造型更加適合,且不宜製作太大,直接運用把陶泥捏製成形的手法,通過一定的加工整理,就可以達到展現動態特徵的教學要求。

“活動一”在製作作品的活動要求中也有“捏製”這種具體的技術提示。另外一個值得提示的是正確理解“印象最深的一個動態”。既然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有必要經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進行一些比較與選擇,幫助學生從平時若干動態印象中提純出一個最為鮮明的視覺印象來進行整理、加工。 “活動二”的設置與“活動一”比較,沒有再強調清晨的環境與動態,而突出的是給一件雕塑添加景物。需要重點理解的是教材中“仿照陶俑的形象做一件泥塑作品”的活動要求,仿照的只是優秀雕塑作品中表現動態與表情的造型處理,雕塑題材則可以學生自己選擇。結合“恬動一”的題材選擇,建議“活動二”的題材以清晨的校園生活動態造型為主。至於添加景物,可以通過教學討論與選擇的方式,幫助學生把握特定造型動態與特定背景、道具呼應的關係。

教材中示例的學生作品考慮了與學生知識結構、心理特徵、社會活動範圍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相宜性,突出整體的造型動態,淡化細節的深入刻畫。

教材從立意構思、整體造型、神態表現、造型手法等方面提出關於學生作業的評價建議,教師和學生均可將此納入到學習活動的審美和評價體系中。

“資料庫”涉及面較廣,包括概念、代表人物、製作方法和用途等,具有章節內容收尾、提升的作用.也有埋下線索,引發學生深入研究的動機。

“學習大空間”一欄提供了現實生活中舞台佈景、演員表演的虛擬動作等,引導學生領會寫神、寫意的傳統美學,延伸到對戲劇等其他傳統藝術形式的學習和了解。啟發學生在以後的創作中不拘泥實景、實物,而以神態、情緒、整體效果等為重點,對生活素材進行大膽的誇張、簡化與加工,以服務於作品主題。

學生作業中有表現校園題材的《晨讀》,有日常生活題材的《該起牀了》,也有表現户外晨練的《老當益壯》,還有表現清晨工作題材的《展曲》。這些作業提示了兩次教學活動中題材選擇的範圍。

二、教學目標

能夠提高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能夠模仿優秀雕塑作品,提高立體造型能力與表現技巧。

能夠初步掌握特定雕塑主題與表現形式語言選擇之間的組織關係。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以“清晨的活動”為主題,引導學生對清晨的所見所聞展開討論。在常見的起牀、晨練、環衞等常見人物活動之後,可能會有短暫的停頓,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加以引導,開啟學生的想像力,去發現那些平常得我們可能都注意不到的活動。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這是創作的第一步。比如關注川流不息的上班人羣、變無序為有序的交警等等。通過討論過程中學生的競爭,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引導學生去積極地觀察生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並在適當的時機進入第一個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將剛才的語言敍述通過各種肢體語言加以表現,既可表現個體活動,也可表現羣體場景。這種想像加表現的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生活有意識的理解、分析,培養良好的觀察意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收集一些生動的、表現力強的典型造型,將有代表性的動態表演再次展示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將它們記憶定格,並提出本堂課的作業:利用陶泥捏製人物造型。這項活動需要比較符合現階段學生的水平,而且也要注意為下堂課的作業打好基礎。教師可以一方面通過人物造型是否典型、比例是否協調、重心是否平穩、動態是否有韻律感等方面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及時指出學生對泥性掌握不夠的一些共性錯誤。評價以鼓勵方式為主。作業基本完成後,教師注意組織集體評價活動,在學生相互評價基礎上,提出一些幫助學生改進的積極建議,學生在課後可對造型再進行加工甚至重新造型捏製。

第二課時,教師首先拿出幾件圓雕作品實物給學生欣賞,並加入到學生當中討論圓雕的特點,結合複習《與米羅遊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再次認識到圓雕是適於多角度欣賞、完全的空間造型實體。泥塑只是雕塑的一種方式,通過一組投影演示,師生可以共同欣賞並分析古今中外一些優秀的圓雕作品。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嘗試、瞭解一些必要的泥性特點與泥塑技藝外,還需要啟發和誘導他們觀察作品中人物的形態、動作、神情,學會發現雕塑中特有的美感和生命力。在欣賞之後,教師開始傳授泥塑的製作方法及步驟。教師可以示範或播放錄像帶以提高教學效果。第一課時的作業主要是完成大體造型,確定人物的比例結構和大體形態,在此基礎上,提倡學生進一步塑造作品。

上大泥時,教師需重點介紹立體雕塑的常用方法——幾何體塊分割法。這種方法將加快對泥塑技能的掌握,並幫助學生創造出表現力強、美感更加豐富的作品。最後一步要求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比較分析造型的變化,逐步完成一些細部刻畫與調整加工。

學生作業的評價可參照教材上的建議,採用互評和自評的方法,還可啟發學生把各自的泥塑作品進行組合展示,一定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學選擇

對於泥料的準備,可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城市學校可直接選用陶泥,鄉村學校可選用田間的大田泥或潭泥。一般不要提倡學生選用相對缺乏材料塑造表現力的橡皮泥。

造型團塊化是適合展現泥性的一種造型選擇,也是適應捏製成型的一種造型取向。為了體現人物造型的團塊變化,把人物形體變化簡化分割成幾個有機組合的幾何體塊是必要的。

針對“活動一”的捏製人物動態過程,因為運用陶泥捏製小型人物動態造型需要的時間相對比較短,作業修改變化也特別方便,所以提倡選擇一種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可以先學生自主嘗試捏製,接着教師評價引導,然後學生嘗試動手修改或者重做,再教師評價引導,學生最後在積極修改中完成作業。

五、教學建議

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泥塑作品的創作需要非常強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為了強化學生對觀察力的理解和印象,選取的清晨場景最好接近授課對象的日常生活,因為農村和城市的學生清晨所見可能差別比較大。而第一課時安排的學生表演活動目的是為了鍛鍊觀察後的概括能力。在“活動一”之後可以點明上述欣賞、表演的意義,這樣學生將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刻畫細節在中學生的泥塑作品創作中不是重點。在學生接觸泥塑初期階段,過分強調細節無異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注意整體動態的誇張與強調才是塑造的核心。

遊戲不是目的。觀察生活、表演造型、“玩”泥巴很容易讓學生迷失教學本意,所以,所有的遊戲、活動最後都要落實到雕塑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上。教師在把握評價方向時,需要特別注意這個核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