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民政局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來源:文萃谷 1.22W

一、xxxx年主要工作回顧

區民政局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局、市殘聯精心指導下,在全區民政人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下,根據xx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大力推進“法制民政”、“服務民政”、“社區民政”、“福利民政”、“數字民政”、“光榮民政”六大版塊,全面建設“大民政”工作格局,協調20多個職能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切實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全面完成了市基層基礎年、區人代會、黨代理會、市民政局和市殘聯部署的各項任務以及《xx區民政xxxx年重點工作責任書》中的42項重點工作和各項日常事務,民政事業都得到了新的發展。

(一)社區治理體制不斷完善,“社區民政”穩步推進。

我區根據社會發展從單位制向公民社會轉變的實際和以社區為組織基礎來整合社會管理的時代需求,主動而理性地承擔了培育、管理民間組織和社區各類組織的職責,在分離了各類社區組織權界及建立起社區治理體制的基礎上,依據各類組織管理規定和辦法,分類規範它們運作,出台了《xx區關於完善社區體制構建和諧社區的意見》,盤活各個組織存量資源,促進不同的社區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各自發揮應有的作用。

社區黨組織不斷擴大覆蓋面和管理面。改“一居一支部”為“一個社區多個支部”的模式,黨的領導從一個居委會擴大覆蓋到社區各類黨組織和各類黨員,提高了黨在社區的社會整合能力,社區黨建示範點建成率達100%。

社區工作站的人員和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有效整合。通過探索片區、名稱、職責、待遇、考核、管理的六個統一(統一名稱、統一管理、統一核定職責、統一待遇、統一劃定片區、統一考核),建立了歸口和准入機制,明確了社區工作站是區政府通過街道設在社區唯一的一個行政機構,整合了各支下沉社區的工作人員,與社區工作站僱員進行工作對接,承擔27項行政工作。整合後的社區工作站成了高效完成政府交辦工作的行政機構。

社區居委會自治能力進一步增強。各社區居委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法》,以來自於民、服務於民的責任感,根據區委、區政府要求,開展了兩次大型社情民意調查,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了依據。採取一系列舉措,如建立民主協調會、民主評議會、民主聽證會,召開居民論壇,接受居民評議同時評議政府、評議社區工作站,開展各種類型社區公共活動、舉辦社區服務機構、解決社會矛盾等,增強了自治功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社會能力。

推動社區服務機構規範管理。通過進一步規範其業務主管部門,依法調整理事會組織結構,使其民辦非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得到完善,承擔部分過去由政府直接經辦的社會責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機制,使其成為可持續、以方便居民生活為方向、以解決困難居民困難為重點的服務機構。

這幾個社區組織的發展,直接使廣東省創建“自治好、服務好、管理好、治安好、環境好、風尚好”平安和諧社區的六項任務,有了實體化的機構、機制和專職人員進行落實,再加上通過“固本強基”的社區硬件建設不斷得到擴展和提升,市區兩級下撥資金共計2565萬元、實施36個社區建設項目。我區的“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的創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標比例在全市最高。

(二)社會福利救災救助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福利民政”向多元、普惠方向發展。

探索福利中心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購買服務、政府補貼”的體制改革,重新配置和共享資源,推出多元公共福利和服務產品,增加了“居家養老”“居家養殘”、社區服務、駐院養老、慈善募捐、救災救助、物資回收、老幼培訓、殘疾人工療等項目和服務對象。在完成第一期廉租樓向困難居民提供實物配租和建立動態管理辦法之後,又積極籌建第二期廉租樓。通過扶貧濟困專項基金向困難居民發放日常用品券和解決困難居民免費讀書等特殊困難。在各社區推廣就業基地經驗,基本解決困難羣眾就近就業問題。

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基本建成。殘疾人事業、老齡工作、賑災、募捐、應急等工作也都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取得了新進展。

(三)雙擁工作進一步深化,“服務民政”提升新水平。

雙擁工作越做越實、越做越有效。我區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開展各項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一方面保持文化擁軍、社區與部隊共建、鞏固和拓展雙擁共建載體和陣地、軍地互辦百件實事等特色,使雙擁工作政務化、數量化和經常化。另一方面,根據xx區處在“以雙擁換空間、以空間增實力”的發展階段實際,我們把雙擁工作重點放在使邊防管理線一線能下海、二線能上山上。邊防體制由管理向服務與管理並重轉型,為地方經濟的發展騰挪出更多的地域空間,建設了北山等工業區、三洲田等大型旅遊項目,促進了港口物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建設,使人流、物流暢通便捷。與此同時,地方支持部隊轉變觀念,將巡邏方式民俗化、景觀化和現代化,使邊防管理線成為軍地雙方共生共建雙贏地帶。雙擁工作在xx已不是活動或運動,而是一項常規的邊防管理的軍事工作、維護穩定的社會工作、納入預算的行政工作和增加產值的經濟工作。

(四)堅持依法行政、規範管理,“法制民政”覆蓋面不斷擴大。

依法做好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年審、成立、變更和註銷工作,合格率為xxx%。依法辦理婚姻登記,合格率xxx%。認真做好婚姻檔案管理工作,積極配合計生部門做好有關計劃生育工作,解疑答難,反饋信息。

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穩步推進。切實落實各責任單位殯葬管理目標責任制,抓好轄區各深埋綠化地後續管理,廣泛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教育,深入推進文明祭祀活動,火化率繼續保持100%。全區16處深埋綠化地無一起安全事故發生,轄區沒有户籍屍體非法外流和亂埋亂葬事件發生,殯葬用品市場違法經營情況得到嚴控,實現了“火化率不掉下來,新墳不冒出來”的目標,全面完成了市政府本年度殯葬管理目標責任制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任務。

(五)初步實現信息網絡的互通和數據的共享,“數字民政”發揮了新效應。

區社區服務信息網實現與區政府信息網互聯,訪問量大幅增加。全年訪問人數xxxx人,比去年同期增加xxx%以上。在信息員與信息來源方面,初步形成區民政局(區殘聯)——區社會福利中心——各個街道辦——各社區工作站的4級信息網絡。全年共計發佈民政、殘聯信息xxx份,社會公告xxx餘篇,新增加業務類表格下載23份。民政業務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低保工作、婚姻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信息、統計台帳均實現了與上級業務部門和各街道、社區網上信息報送及信息共享,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

(六)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光榮民政”達到了新高度。

全面推行網上月度量化考核和問題管理制度,行政執行力不斷提高。制定《xx區民政工作白皮書》,實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和過錯追究制,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民政服務對象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困,我有所助;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的公開承諾。

xxxx年在全體民政人共同努力下,我區社區治理體制改革榮獲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優勝獎,市委、市政府報告中均把xx區社區體制改革及獲獎作為xxxx年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和成績進行肯定,區委、區政府也多次讚揚;鵬灣社區榮獲全國敬老模範社區、省文明社區等光榮稱號;海山街道被評為省“十五”殘疾人工作先進街道;梧桐社區與武警沙頭角中隊四個軍民共建對子、王政華等6人受到市委市政府市警備區的表彰,分別榮獲“xxxx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稱號;沙頭角街道和xx社區被評為全市“十五”殘疾人工作先進街道和先進社區;東和社區榮獲“xxxx市第三屆最具愛心社區”稱號;謝捷同志被評為省殯改先進個人;在全省、全市的“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的評比中,我區90%以上的社區達標,是全市達標比例最高的,中英街社區總分排名第一。38位民政人被評為“建功立業標兵”。全區各社區共接待了全國各地60多批次的考察團考察。

我們之所以取得以上的成績得益於我們堅持以民為本,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實事求是。也就是隻要工作能夠為居民帶來利益和方便,我們敢於做改革的“工兵”,不繞道走平坦之途,不推脱幾乎難以勝任的責任,不為了“工作”而工作,也不為了“政績工程”而工作,而是為了解決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而工作,儘管有時在披荊斬棘中跋涉艱難。我們民政人相互支持,相互關心,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為居民做了許多好事和實事,並同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和程度上,盡其所能為大家拓展發展的空間,提高職業的尊嚴感。同時,由於大家的辛勤工作,民政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區委、區政府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和深切關懷。我們深深地感到民政正在從政府工作的邊緣走向被政府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中心,其扮演的角色也正從社會的最後安全網走向協調各階層、各方面利益,促進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這些使我們既感到工作越來越新、壓力越來越大,更感到光榮和責任重大。

二、xxxx年工作要點

xxxx年是深入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全國、全省、全市民政會議精神,加快推動民政工作發展的重要一年,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為指導,以民生淨福利指標和幸福指數評價體系為依據,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宗旨,以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創新為民服務的包含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服務等多元公共產品的新型社會管理體制,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推動我區民政事業在構建和諧xx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社區民政方面

1、全面推進社區工作站人員整合。推廣梧桐社區工作站隊伍整合試點經驗。各社區工作站按照“六個統一”標準(統一名稱、統一管理、統一核定職責、統一待遇、統一劃定片區、統一考核),儘快將各類社區隊伍整合進社區工作站、與社區僱員進行工作對接。建立“一崗多人”“一人多職”的管理模式。儘快建立社區僱員和綜合協管員的A、B角工作制度,實行日常工作與專項工作分工協作、重點工作與突發事件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

2、進一步提高社區居委會自治能力。一是認真總結規範社區“三會制度”。二是繼續探索社區居委會代表社區居民評議社區工作站、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制度。三是通過“居民論壇”等有效載體,廣開民智,廣集民意。“居民論壇”要有組織、有記錄,逐步規範化、制度化,要成為反映社區居民熱點、難點問題的經常性渠道和平台,真正做到“講百姓事、聽百姓聲、解百姓難”。四是通過舉辦社區公益活動,逐步形成“關愛、支持、參與”社區建設的良好風尚,使社區公共事務“有人想、有人談、有人做”。五是按照市、區“陽光工程”的要求,開展居務公開工作。

3、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在社區駐點與社區居委會工作對接機制。各社區積極探索人大代表在社區居委會設立諮詢點的機制,人大代表在固定工作日到社區居委會接待居民、接受諮詢,並及時把社區居委會代表居民提出的意見建議擬出議案和建議,提交同級或上級人大;探索推荐居委會成員為人大代表的機制的研究。這項工作首先在中英街社區居委會和鹽港社區居委會進行試點,然後在全區推廣。

4、大力規範社區服務站治理結構。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認真做好東和社區服務站管理運作的規範試點工作,取得經驗後全區推廣,進一步理順社區服務站的管理、監督和考核的關係,規範和扶持社區服務業發展。

5、積極探索“一站多居”的新型社區發展體制。開展專題調研,聽取各街道、社區的意見,並適時向區政府提出有關建議,按市民政局要求,在整體控制社區工作站數量的基礎上,按照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和便於居民自治、2000户以下、“十五分鐘生活圈”、與城市管理網格化、住宅區的開發商或物業主相對同一等認同性強的原則,合理劃分社區,增設社區居委會。

6、積極開展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按照“整體設計、分類推進、逐步到位、以社工帶動社會工作進步”的`思路,從職業資格、項目設計、教育培訓、薪酬體系、職業水平評價、督導評估、扶持社會公益類民間組織、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等方面建立社會工作者工作體系。在各社區組織、相關行政部門、相關公共服務機構和企業中開發整合首批社工崗位,制定試點方案,逐步推動社會工作人員向社工轉型。

7、建設一批社區基礎設施。做好xxxx年度固本強基社區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部社區改造或建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規模大、水平高的户外公共活動廣場,為社區居民開展社區文娛體育、教育科普和居民論壇等公共活動提供場地。

8、加強社區工作人員培訓。與專業教育部門合作,對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和其所屬的社區服務站人員進行多層次、多類別、專業化、職業化的社會工作理念、專業知識等方面培訓,積極推動社區工作人員向社會工作者轉型。

9、探索對社區統一考核的制度。 “六好”平安和諧社區考核標準是廣東省頒佈的,考核社區工作涵蓋面較廣、可操作性和權威性較強。根據我區各社區組織迎檢多、考核繁的實際,探索建立以“六好”平安和諧社區標準為考核各社區組織成績評定的唯一標準,由區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組織各職能部門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時間、統一考核、統一評分、統一統計”的原則,對社區各項工作實行一次性考核,減輕社區的負擔,提大學聯考核的公平性。

(二)福利民政方面

10、逐步建立適度普惠型的社會福利體系。在總結前期社區“居家養老”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啟動獨居老人和臨終老人關懷工程。設立區特困人員“社會保險援助金”,為户籍特困人員(包括低保人員和貧困殘疾人)購買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協助加快第二批廉租房建設,以實物配租形式100%解決轄區無房低保家庭住房問題。爭取2008年基本能做到讓困難居民“勞者有其工、居者有其屋、老者有其養、病者有其醫、生者有其保、學者有其費”。

11、進一步完善救助體系和構建“一口集中、分口到户”的救助資源配置體系。圍繞社會公平,在“應保盡保”的前提下,根據低保對象和困難居民的具體困難情況,實行“分類施保”。整合各種救助資源和困難羣眾基本信息,統一歸口到區民政局,然後按類別分配到各部門,對困難羣眾予以臨時性救助。

12、進一步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自然災害救災應急救援機制。在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各社區服務站分別建立自然災害救災庇護點的基礎上,加強全區救災庇護的管理,健全救災救濟物資儲備制度,確保緊急狀況下的災民就近安置和生活安排。

13、紮實開展全國殘疾人康復示範區創建活動。按照《xxxx市創建“全國殘疾人康復示範區”指標體系》,分解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認真實施《真摯的關愛——xxxx市xxxx-xxxx年扶助殘疾人服務計劃》,做好資助和服務,重點做好“居家養殘”工作。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正式運營。加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逐步實現本區的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人人享有社會保險,人人享有教育機會,人人享有就業安排”的目標。

14、深化區社會福利中心改革。出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及配套措施,建立以事為中心的職位管理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進行內部人員合理組合,實行新的用人機制和薪酬制度,今年底前實現“自收自支、自主經營、購買服務、政府補貼”改革目標。

15、創新完善社會捐助機制。建立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捐助網絡,成立區慈善基金會,建立上下聯動的慈善組織網絡,完善慈善組織規章制度,提高開展慈善勸募救助能力,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慈善意識,充分發揮“慈善超市”的作用,探索慈善超市與捐助站點“二合一”運作的路子,開展好“關愛社區,共同進步”的募捐活動,使社會捐助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三)服務民政方面

16、軍地堅持互辦實事。認真落實《xx區xxxx年雙擁工作責任書》和《xx區xxxx年軍地互辦實事工作計劃》,實現軍地雙贏。要切實為駐鹽部隊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廣泛開展文化科技擁軍活動,開辦各類實用型“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在人才培養、科技練兵、信息化建設上支持部隊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同時要支持部隊深化邊防體制改革。在粵港管理線和特區管理線警務執勤中,進一步改革巡邏方式和執勤手段,將巡邏執勤方式民俗化、景觀化和現代化,使邊防管理線成為一道軍地雙方共建雙贏的風景線。要支持部隊全面開展“愛民固邊”活動,“以雙擁換空間、以空間增實力”,共同完成二線北移收尾工作。要在明確職責履行邊防管理共建協議的基礎上,協調部隊加大對地方城市規劃和土地的綜合利用開發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轄區內的市、區重點項目的建設。

17、加大社區雙擁共建力度。要總結推廣中英街社區與13中隊開展軍民共建和諧社區的經驗,出台《關於加強社區軍民共建工作的意見》。各街道要圍繞創建平安和諧“六好”社區,廣泛組織開展社區軍民共建活動,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切實落實“四有”:有機構、有計劃、有活動、有成效,實現“六聯”:共建點聯網、思想教育聯做、公益衞生聯管、優質服務聯抓、社會治安聯防、社區文化聯興,推動社區雙擁共建從形式到內容創新發展。

18、積極探索“兩新組織擁軍”新模式。進一步總結推廣百多爾公司、有信達公司等企業雙擁工作經驗和成果,堅持“以精神互助為主、以地方為主、以基礎為主”的共建原則,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民營企業主、民間組織、個體工商户參加愛國擁軍教育和擁軍慰問活動,不斷擴大共建陣容,豐富共建內容,建立一批新的行業“雙擁共建點”。

19、進一步加強雙擁國防教育宣傳。組織區各級領導幹部聽國防教育講座、參加“軍事日”活動。區廣播電視台開設“雙擁視點”節目,及時報道雙擁各種活動,宣傳雙擁先進典型。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國小校、幼兒園建立國防教育小課堂,設立國防教育書架,繼續舉辦有獎徵文比賽,開展“四個一”(即讀一本國防教育書籍,答一份國防知識試卷,寫一篇軍訓徵文,唱一首部隊歌曲)等系列活動。

20、加強雙擁活動主陣地建設。要圍繞“兩街三園兩廣場”(沙頭角中英街、xx海鮮一條街、大梅沙海濱公園、明思克航母軍事主題公園、xx雙擁公園、xx雙擁廣場以及區行政文化中心市民廣場)繼續開發和運用“雙擁”工作新載體,如中英街博物館、13中隊榮譽室、國旗護衞隊與軍樂隊、xx廣播電視、xx信息網等陣地的宣傳作用,拓展雙擁工作新內容和新空間,推進全區性雙擁活動陣地網絡的不斷完善。

21、加大擁軍優屬慰問力度。重大節假日期間,堅持由區五套班子、區雙擁辦、街道辦事處組織慰問團,對轄區駐軍和優撫對象進行慰問。召開多種形式慰問座談會,舉行建軍80週年慶祝活動。

22、認真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貫徹市裏的有關文件精神,適時調整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確保我區傷殘復退軍人的思想穩定,完善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機制,組織其免費體檢和外出參觀,確保其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認真抓好軍轉幹部、退伍士兵的安置工作,協助跟蹤做好退役士兵在校學習管理及就業培訓推薦工作。認真落實《xxxx市促進隨軍家屬就業實施辦法》,完成好市裏下達的隨軍家屬安置任務,對未安置或下崗的户籍隨軍家屬按規定給予生活補助,妥善解決隨軍家屬的就業困難。確保撫卹優待率、軍轉幹部、退伍士兵安置率100%。

23、積極應對年底全省雙擁模範區的檢查。一要制定好創建工作方案。成立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做好創建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收集、整理創建各種有關材料,做好省雙擁模範區申報工作。二要對照《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量化標準》各項指標,開展自評整改。各責任單位要按照責任要求和創建標準進行查漏補缺,切實落實各項措施,確保自評達標。三要加大創建“省雙擁模範區”宣傳力度。在xxxx特區報、xxxx商報等新聞媒體刊登xx區創建專版,製作專題片和電視公益廣告及宣傳資料,更換和新設轄區雙擁公益廣告牌,各街道、各社區和各部隊要設立雙擁工作宣傳欄等。四要開展對軍地雙擁典型的宣傳推介活動。重點宣傳有信達公司、百多爾公司、中英街社區等組織開展雙擁共建的典型經驗,對各部隊先進典型事蹟組織採訪報道。五要制定好迎接“省雙擁模範區”檢查考評的具體方案。做好各種報告講話文件資料和視察路線及後勤接待等一切迎檢的準備工作。

(四)法制民政方面

24、貫徹落實市裏即將制定出台的《社區建設條例》、《促進社區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民間組織管理監督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法規。

25、出台《xx區培育民間組織實施意見(暫行)》和《xx區政府採購公共服務管理辦法》。重點培育行業協會、公益性慈善類和社區民間組織。加強分類指導和管理,在政策上鼓勵民間組織發展壯大,在經費上積極扶持民間組織發展,在註冊登記、政府購買服務、税收優惠、募集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在民間組織專業化水平提升上給予社工規範,以社工帶動各類民間組織服務能力的提高。在規範化管理上加強民間組織自身建設,在宣傳動員上充分調動民間組織民間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6、嚴格依法行政,加強社會事務管理。認真做好民間組織的年度審查工作。加強社團、民非的登記和管理,開展實地調研,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婚姻登記規範化建設活動。做好收養登記服務工作,積極為羣眾提供各項收養業務的諮詢服務。

27、加強殯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切實落實區殯葬管理“十一?五”目標考核辦法和殯葬管理領導責任制。發揮社區殯葬管理信息聯絡員的作用,及時把握殯改工作動態。加強轄區各深埋綠化地管理,完成測繪普查工作,預防各類違規違法現象發生,確保火化率100%。認真開展殯改宣傳月(周)活動,推進文明祭祀。加強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殯葬專項執法的培訓工作,規範殯葬用品和殯儀服務市場的經營。確保市殯葬管理目標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五)數字民政方面

28、進一步加快社區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設步伐。按照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平台建設的要求,建設社區信息化網絡,與城市網格化管理體系有效對接,實現與全市數據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實現我區社區服務和民政(殘聯)工作的辦公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建立通暢的電子政務、管理服務平台。

(六)光榮民政方面

29、努力造就一支奉獻型、學習型、專業型、務實型的“四型”民政隊伍。開展“特區幹部好作風”建設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幹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支持和鼓勵民政人蔘加各種類型的專業培訓,並通過聘請國內外專家老師講課、聘請顧問、例會、閲讀書籍等方式推動學習風氣的形成,大力提高民政人的五種能力,即開拓創新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做好羣眾工作的能力、應用現代化手段的能力及通過深入推進月度量化考核和認真落實政府問題管理模式,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繼續實施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通過建立對社區統一考核制度等辦法,加強對各項業務工作的檢查督促,使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

30、磨礪民政人改革創新的品格。

民政工作需要創新,源於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隨着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佈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民政工作隨着社會建設走到了社會管理的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只能使工作陷於被動或被時代淘汰。只有堅持不懈地創新,才能建立起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民政工作新的思路、新的工作方式,做到在創新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發展,在發展中獲尊重。民政工作在服務理念、服務對象、服務方式、工作領域、功能作用等方面改革創新,需要有突破前人和自己的勇氣和能力,我們要克服“怕”的思想,消除“滿”的情緒,摒棄“等”的習慣,爭做具有“大忠誠”情懷的“改革工兵”,從而使我們能夠解決我們面臨新問題,幫助我們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們。上無愧於黨,下無愧於民,也無愧於自己的人生。

31、以社工隊伍建設提升民政工作水平。

雷潔瓊同志曾指出“民政工作是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隨着社會轉型,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出現了一些複雜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僅靠傳統的、單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難以適應,只有廣泛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知識和方法,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才能轉變民政工作,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今年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將是全市一項重點工作。這對提高民政隊伍素質、改善民政人才隊伍、夯實民政基礎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是使民政“蜕變”的重大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們要以向社會工作者轉型為契機,以社工帶動社區工作人員專業化水平和民政整體素質的提高,激勵民政人主動學習、超前學習、終身學習,切實增長專業工作才幹,以素質強能力,以能力促工作,激發出民政人工作的活力,增強自我發展實力,提高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使民政人在使社會強大的同時自己隊伍也強大。

32、開拓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光榮的成功之道。

“細節決定成敗”、注重細節是現代社會成功主體的祕訣。“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注重細節,關注小事,把大事做細,把小事做實,方能成就大業。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大而化之地完成它的主體部分是不難的,最後的成功往往就取決於能否將許多人不注意的那些細節完成。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就是注重細節。因此要想實現我們民政人的光榮,必須加強精細化管理。注重細節,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需要有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態度。注重細節,要按照相關規程和規範,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決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更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民政人大多缺乏專業知識背景,許多民政人常常不用專業精神和工作方式對待工作、落實工作,常常因為細節上的忽視和失誤而使工作效率慢、水平低,在民政工作轉到專業化、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大而化之的毛病,養成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推行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工作效能。

33、開展年度民政系統“建功立業標兵”的評選表彰活動。“光榮民政”的理念提出已有五個年頭,剛開始提出的時候,許多人懷疑民政人能有光榮的可能嗎?僅僅五年時間,靠全體民政人特別是一批批建功立業者的勤奮工作,xx民政人實現了“幹民政事業光榮”的夢想。今年,我們要使“幹事業光榮,幹民政事業更光榮”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民政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並讓那些建功立業者成為我們隊伍最光榮的人,從而激發全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光榮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