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讀後感的作文9篇

來源:文萃谷 3.2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讀後感的作文9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讀《老人與海》有感這個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老人與海》,書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值得回味。《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優秀作品,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它主要描述了一個小孩經常幫助一位常年在海上的老人,那位老人經常一無所獲。有一次,他用六根釣繩來掉40海尋至140海尋的魚類,結果經過長達三天三夜消耗戰,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魚,在回去的途中由於羣鯊搏鬥,最終拖回了一副魚骨架子。桑提阿果老爺爺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勞動者,他不被任何困難所壓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比拼,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的精神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們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的態度各有不同,有的懼怕困難,有的逃避困難,有的克服困難,迎流而上。比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難題,大部分時候我們會因為太難而放棄,但是假如我們同自己的獨立思考,解決難題,那樣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試着嘗試一些新的事物,當然這其中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假如我們輕易放棄,那我們就永遠感受不到征服新事物的快樂。

海明威塑造的桑提阿果老爺爺説過:“一個並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能夠儘可能的消滅它卻不能打敗他。”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不放棄希望,相信黑暗過後一定會有曙光到來。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名字叫《狐貓的戰歌》。

這是牧鈴叔叔寫的一本關於貓的真實故事。內容講的是一隻出生時頭上長着恰似北斗七星斑點的小貓,被主人起名叫阿斗。它由寵物成長為鬥狗捕蛇的勇士,因為貓類自行其是天性,在遠離山寨的山林裏被偷獵者的捕獸夾誤傷。為了避免成為大狗的美餐,它咬斷了被夾住的一隻腿,逃了活命,因為村民為它療傷的疼痛,它誤會了村民,逃進了叢林,在與隼雕,黃鼠狼,紅豹等食肉動物的爭鬥中變成野獸。但它仍然頑強地活着,直至成為一位母親。

我最喜歡阿斗為了它的孩子不顧一切的去救它們的那個片段。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晚上,我洗完澡坐在牀上,不知道怎麼了!我突然就暈倒了!嚇得我媽媽連衣服都沒有換就打電話叫救護車,我醒來的時候已經半夜三更了,媽媽一直在旁邊照顧我,給我做好吃的,住了幾天的院就出院了,父母為了照顧我都是盡心盡力的,等父母老了,我也要盡心盡力的去照顧他們。

阿斗不會因為殘疾而減少母愛,反而還增強了阿斗對它孩子的母愛。世界上的母愛都是相通的,媽媽對我的呵護,我感受到了阿斗那樣的母愛,人類和動物的母愛都是一樣強大,一樣的偉大。我感恩自己的母愛,也感動動物的母愛。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在我的書架上有許多書,但有一本書雖然不及《成長的書香》那樣漂亮,雖然不及《上下五千年》那樣知識豐富,但讀了這本書後,讓我明白了.......

在快活村裏有一隻快活的小豬,媽媽叫它樂樂樂,可同學們叫它笨笨豬,雖然它沒有貓咪咪那樣富有知識,雖然他沒有狗汪汪那樣文質彬彬,甚至連白兔姐妹那樣可愛,但他卻比誰都快活。

在小熊的生日會上,他因為貪吃,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卻因此救了參加生日會的所有動物;他睡覺打呼嚕像打雷,居然嚇退了想來吃掉兔子的大灰狼;他見市場上的鹽蛋好賣,就讓鴨媽媽喝鹽水生鹽蛋,結果讓鴨媽媽啄腫了屁股;他因為月亮姐姐的託夢,讓鹿妹妹大膽的往前走;他因為救了小狐狸,讓大灰狼和狐狸先生住進了快活村。

我認為,就是因為給別人帶來的快樂太多,所以笨笨豬每天過得都很快樂,讀了《親愛的笨笨豬》一書讓我明白了快樂是無處不在的,快樂是需要自己去尋找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在語文試卷上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我盡了最大的努力》。這篇文章令我感慨萬分。

主要講了三件事:《我》不敢競選學生會主席,在親人的幫助下,《我》獲得成功。高中時,父親和《我》説有些寄生蟲的樣子像龍蝦,《我》認為不對,可後來發現是對的。《我》迷上橋牌,覺得不能拿到獎學金,但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成功了。

努力了,失敗了,沒有什麼丟人的。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父親對我説的一句話。正因為這樣我才能當上學生會主席,我才能得到獎學金。是啊!確實,努力了,失敗了,又怎麼會丟人呢?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呀!我努力地學習,認真地讀書,所以在學期末得到獎學金。即使沒有得到,也沒有人去説你,因為努力了,但正因為父親的鼓勵,才有今天的成績。

生活中,爸爸也常對我説:不用怕,你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失敗了,也沒有怪你。

有一次,我測驗得了86分,我垂頭喪氣的,回到家哭了。爸爸對我説:不要緊,一次小測驗,只要努力了失敗了也不丟人。於是,我重新振作起來,挽回信心,繼續加油,努力!

我的心暖暖的,因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了!努力了,失敗了,也沒有什麼丟人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我敏捷地打開我的電腦,輸入“書香八閩”,打開《我的同桌是上帝》這本書,津津有味的地看了起來。我不一會就看完了。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它講了一個上帝,由於繁忙的工作就來到人間尋找自由的生活。他的天使同事規定:只要能在人間獲得同桌的友情,便可以生活一年。他的同桌是一位叫馮離離的女孩子。別看馮離離很漂亮,可是她有着一顆不知足的心,當然有一點嫉妒心裏。上帝化名為尚弟,萬般地討好馮離離,希望她可以和自己成為好朋友。放學後尚第主動來找馮離離想和她做朋友,還告訴馮離離他其實是上帝。他千方百計的想和馮離離做朋友,可她還是沒答應。最後上帝説:“我必須要在6點之前和同桌做朋友,如果失敗了就要回到天上了。”她聽了連忙説“我答應你做你的朋友可以嗎?”尚第搖了搖頭説“太晚了,來不及了,再見。”説着尚第快步在水面上奔跑了幾步,就扇動着巨翅,朝大如車輪的夕陽飛去,不一會兒就化作一團白色的光點,越來越小,消失在火紅色的天邊……

我想到了一個寓言,它講了一個人非常喜歡一位農場主的女兒,想娶她為妻。老人給他提了個要求:他隨機放出三頭牛,只要抓住了一條牛尾巴,就答應他的那個要求。一聲令下,牛一頭一頭跑了出來。小夥子看第一隻牛雖然個子小,但樣子極其兇猛,他打算放棄。他看着第一頭牛跑走了。第二隻牛跑了出來,雖然樣子不兇,可是塊頭特大,年輕人又放棄了。他想:一定有温順一點,小一點的牛!果真,下一頭牛又小又可愛,年輕人想也不想,就去抓牛尾。“撲通”,他落空了,怎麼回事?他看着遠去的牛,不禁落下了淚:那頭牛沒有尾巴!

這個故事和上面的故事一起告訴我們:不可以見好不收,一定要從容,機會也許很小很小,但是你放棄了,等待了,一定不會成功!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司湯達的《紅與黑》,寫的是法國青年於連的故事,《紅與黑》讀後感1700字。於連是一個有才華,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許多評價把於連説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就是於連良心的一面。或者説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後的作者進行的精神思考。

紅與黑是象徵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徵人生的遊戲等。我認為紅色還可以象徵於連的追求人生意義,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吧。

對於書名人們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通常,人們認為書名中的"紅"是象徵拿破崙時代的軍服"黑"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認為,紅是德·瑞那夫人的鮮血,黑是瑪特爾的喪服

於連確實是野心家。於連的野心膨脹過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線索。在德。雷納爾放假,於連想:"我一定要在這個女人身上得手,""那樣如果有一天我發跡了,有人指責我趕過家庭教師這樣下等的職業,我就可以告訴他,是愛情把我拋到這個職位上的。"但是於連也像一個哲學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腦中揮之不去的是當像拿破崙般的英雄。但他對德雷納爾夫人的愛,特別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不能不讓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構造得極巧妙。當於連步上仕途時,他用盡心機去獲取德雷納爾夫人的心,並想用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價值,可最後他才明白德·雷納爾夫人是他的終生至愛。後來的瑪蒂爾德小姐是在開始時主動追求於連的。但是又經過多次的反覆,曾使於連感到神魂顛倒。當瑪蒂爾德確認自己愛上於連的時候,於連在臨死之前卻説只有德·雷納爾夫人才會真心待他的孩子。在於連的攀升過程也少不了這些女人們的幫助,可是在最後他的摔倒也是因為女人。作者在紅與黑中塑造了於連,可是更塑造的於連背後的時代,在上層社會中,人人都重視榮譽,可是又過着奢侈的頹廢的生活,青年們都缺乏勇氣,讀後感《《紅與黑》讀後感1700字》。社會的各種黨派都在積極而又祕密的活動着。

讀了紅與黑後,我越發明白了在階級社會中金錢門第的至高無上,於連是一個才華橫儀的知識青年,如給他一個舞台,他會鋒芒比露的,為社會作出貢獻,可是那個社會如同一個染缸漫漫的薰染他,使他為了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同流合污,然而,他的地位,家族使他不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等待他的只有被排擠直至死於階級的血槍中,他真愛的雷德那夫人,然而為了事業,他不得不選擇放棄,當他相戀

生活着的我們得以本質般活着,沒有必要為任何目的去討好任何人,當然,若為實言則可言之,我們沒有必要為討好其他人為達到某種目的因此違背自己內心説話,便成了口不對心的人。由此可得,我們應腳踏實地並句句發自肺腑,當一個"真心真意"的人。

於連在連打兩個"勝仗"後,獨自挺立在峭崖上,仰望晴空。他一直崇拜拿破崙,卻不得不將崇拜之情藏於心底,他把拿破崙的的頭像藏在睡牀處,每每情緒激動時便在頭像背處寫下感言並著上日期。他特別崇拜拿破倫,因為在拿破倫的時代,一個平民出身的子弟有着在戰爭中迅速升官發財的機會。但是於連卻是生活在貴族、僧侶統治下的復辟時期。在這個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中,沒有爵位和財產的人,受着更大的壓抑和鄙視;即使象於連這樣有才能的人,也無處施展他的"抱負"。這種情況就造成了於連對統治階級的不滿和反抗。

在一個痛恨篡位稱帝的瑞那先生家裏,其是痛恨此人的。他仰瞰着腳下的維璃葉城,心情激越,思緒飛揚,空中盤旋的雄鷹吸引了於連的目光,他渴望雄鷹搏擊長空的力量,孤高的境界,由此可知於連為什麼如此崇拜拿破崙,整個場景暗喻了於連的征服野心。

小説,是異於自身的另一種生活,對異於自體的文體寫照,我們的生活或許與書中相同又或許不同,這是可能事件不是必然事件,它是一面鏡子,照出另一樣姿態生活的故事和人物,豔麗又或黯淡,使我們能從中收益良多,從而讓我們自己能在人生之路上取之借鑑,讓這條路能走得更平穩,順當。照己像的鏡子是鑑別的鏡子,因為鏡子的鑑別的作用,人們往往這樣的映照能讓我們看到自我真實的形象,從而能起到提醒我們或者警告我們的作用。

女主人與於連之間僕主的戀情繼續升温,他在她身邊,並不是一個身兼情人的僕人。"擔憂一去,墮入愛的瘋狂,連帶這又產生致命的懷疑。"在愛戀,悔恨,歡愉的交疊中,日子過得如閃電一樣快。兩人便渾渾噩噩地,雙方都想承擔惡果或者説是力爭於報應。女主人感慨歎息這男人非她的丈夫,便不會發生如此多的事了。他們片刻的愉悦,有時也是令人不愉悦的,心裏總有種道不出的滋味。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寒假裏,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該書共分六輯,選入85篇文章。這本書與其説是致青年教師,倒不如説是致所有教師的建議、提醒、倡議書。值得一讀。

在閲讀過程中,我不斷地陷入沉思:你是一個有胸襟的教師嗎?你對學生着急了嗎?你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嗎?你尊重常識了嗎?你放棄理想了嗎?你在學生心裏播下了善良的種子……直面這些問號,深感汗顏,同時也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為了讓學生胸襟開闊,你應先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吳非老師指出:不想吃苦,不肯變革,“混”成習慣,也就希望大家“靜止”,永遠處在同一水平上;看到同行取得一點成績,不是見賢思齊,而是千方百計地替他找尋不足,以安慰自己;對同行在教學探索過程中的錯誤,則幸災樂禍。自己不奮鬥,不努力,見同行取得成就,只會嫉妒,總像有一羣小蟲子在啃自己的心;把別人的成就當做心理重壓,把自己的工作當做掙扎,他拿着把小尺子,説長道短,量遍一切人和事,就是量不出自己永不平衡的心胸。這樣的教師,很難有所作為。有這種妒忌心的人,對身心健康不利,具有最大的危害性。

“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吳非老師每次批改學生的作文,對必須要打不及格的,都有些不安,甚至有些下不了手:學生作文用稿紙寫,分數批在首頁右上角,多年來,他習慣這樣做。因為這樣記錄得分、準備講評作文時很方便。但是,在發已批改的作文時,課代表會看到這位學生的分數,其他同學也有可能瞄上一眼。總得改一下。雖然有些麻煩,雖然作文不及格的人不多,他還是考慮要改變方式。至少可以把不及格同學的分數批在文末,這樣會讓同學們看不見,也許可以讓不及格同學心裏平靜一些。不管學生犯了什麼錯誤,若非特別情況,儘可能不要當着第三人的面訓斥學生,不要讓其他人對犯錯的學生產生誤會。對嚴重違紀的學生,也要注意就事論事,千萬不要去“掀老底”。過去是前輩告訴他,現在,是他要告誡小輩(青年教師)了。

“老師,你最看重的是什麼?”在吳非老師看來,對成績不好的學生,他的做法是,從沒把自己的做法歸結為“同情“”照顧面子”或是簡單地解釋為“維護學生自尊”。起先或許有這樣的因素,隨着對“教育”理解的加深,他在工作中逐漸認識到,重要的是我們對“人”的認識,對“學習”的認識。學生在學校學習,接觸新的知識,每個人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不一樣,用同一種考試標準,當然會有差距。學生在校通過學習獲取能力,他在以後的歲月中要持續發展這種能力,僅僅用幾次考試的成績衡量學生,是不準確的,也是沒有必要的。最好是全面看待學生,綜合地評價學生,學校教育要為人的終身發展奠定人格基礎。

“教師的人文素養比業務更重要。”這是吳非老師一直的觀點,這是因為教師在和學生的接觸中,必然會把自身的價值觀傳達給學生;如果為人處世違背做人的基本常識,對生活中美好的人情熟視無睹,他怎麼能當教師,當校長?一個開始有道德情感的學生,在學校教育中,最不能容忍的是教育者的思想低俗與言行粗俗。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當他發現自己處在一個讓他人憐憫的境地時,他有可能開始冷靜地思考自己從平庸走向庸俗的原因。教師沒有幫助弱者的意識,在言論中侮辱窮人,厭惡勞動,學校教學生弄虛作假,學會欺騙,在管理中還挖空心思設立“潛規則”,等等,將會在學生心靈上種下一粒基因殘缺的種子。因此,他主張教師要有美好的心靈,較高的人文素養,必須為人師表。

一遍遍品讀《致青年教師》,深感吳非老師是富有智慧的老師,深感在“想到”與“得到”這間必須加上兩個字“做到”。因而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是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要在工作中不斷反思,不斷實踐,不斷創新。要有信心、恆心,要能吃苦、能吃虧。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這幾天,我正在閲讀西頓動物小説中的一本《狼王洛波》。

這本《狼王洛波》由許多個小故事組成,這幾個故事分別是:威尼佩格狼、法國狼王柯爾坦、狼王洛波、巴特蘭多的比利、狼的規矩、狼孩兒麥瑞,其中最令我有感悟的是威尼佩格狼和法國狼王柯爾坦。

獵人保羅在一個洞穴裏發現了八隻小狼,最終他把剩下的一隻小狼賣給酒吧老闆。那隻小狼的吉姆漸漸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吉姆死了,它冒着生命危險留在小鎮上

威尼佩格狼這個小故事讓我深有感悟,它讓我懂得無論一個人或動物多麼兇猛,只要你善待他,他也會善待你,就像電視裏的老闆和員工,員工對老闆尊重,老闆也會對員工好,要是員工對老闆傲慢,老闆也自然會生氣。

法國狼王柯爾坦,從吃牛到吃人,變得十分兇惡,給法國人民帶來前所未有的恐慌,但警備隊長的機智把狼羣殺了個精光,但他也倒在血泊之中。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慌張,要冷靜下來思考,就算只有一絲希望也不能放棄,就像去期末考試一樣,看到不會的題目上,要認真思考,就答案不對,也要寫出來

《狼王洛波》真是一本讓我懂得許多的書啊!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07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士兵出擊》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鋼七連解散後,最後只留下七連連長高成和列兵許三多留守。光桿連長的高成,向許三多坦露自己將門虎子的身份,並且聲明自己不願倚仗父親,而是“有很多路可以選擇,走最難走的哪一條”。許三多反應默然,淡淡地説:“我只有一條路,我只會走一條路。”

曾被戰友們嘲笑為愚蠢的許三多,也許因為痴傻,也許因為執着,固執地走在自己哪一條路上,然而他終於走出了讓所有人都欽佩的長路,包括高傲的高連長,包括剛毅的伍六一,包括瀟灑的袁朗。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他沒有什麼愛好,也因為“蠢笨”而沒有人理他,他於是獨自練正步,成了正步走得最標準的士兵。他到了脱下軍裝,仍然只會走正步的程度。

在那個鳥不拉屎的荒蕪之地,他固執地去“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一條整個連隊都沒有修成的路,被他有兩隻手刨了出來,鋪了出來,而且他還把不同顏色的石頭分類,鋪出圖案來。

在圖書館看書,許三多竟然按照字母的順序來看,原因是:“我這人可笨哩,也不知道該看什麼書。”就是這樣的人可以最多的書。

最危急的時刻,他沒有像那些聰明人一樣明智,而是想着別人;寧肯犧牲自己,也會想着別人;明知不可能,也會去做,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於是,他讓別人記住了自己,下至列兵,上至連長、團長,還有被人俘虜的“敵軍”。

他寵辱不驚。或許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榮辱,他只是在“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

胡適曾評價國學大師王國維:真正的聰明人,是那種肯下苦功夫、笨功夫的人。

早熟的“天才”,往往會被自己的小聰明抹殺,淹沒在別人的讚譽積累起來的驕傲的廢墟中。

熒屏裏的帥哥美女,常常瀟瀟灑灑,一出來便事業有成,有着大量的時間去談情説愛,去經歷愛情的“慘痛波折”,給人們一個個虛幻的泡沫。然而,畢竟是泡沫,久了,心便厭倦了。

於是在這個帥哥靚女充斥的熒屏裏,突然露出一個許三多,他以自己的淳樸與本分,拂去蒙在人們心頭那層厚厚的塵垢。

許三多痴痴呆呆地走着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路,走進了人們的心裏,如一縷久違的清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