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營養學試運動營養學考點:能量平衡

來源:文萃谷 1.84W

導語:能量是人體進行一切活動的基礎。人體每日的能量消耗主要由基礎代謝、機體活動及食物特殊動力作用(食物的熱效應)三方面構成,其中機體活動在人體能量消耗中佔主要部分,與活動的性質、強度、持續時間以及熟練程度有關。

公共營養學試運動營養學考點:能量平衡

  勞動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工作不熟練時熱能消耗多。

運動員能量消耗要比常人高。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或體表面積、訓練水平、精神狀態、氣候環境、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密度、運動持續時間等。因此,運動員的能量消耗與個體情況和運動情況有關。

  能量攝入量

運動員攝入能量多少取決於消耗的能量,應根據個體情況和運動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運動員攝入能量與消耗能量應保持動態平衡。能量不足,會使人體功能下降,健康受損;而能量過多,則使體內脂肪增加,也使人體功能下降,對運動不利。其中能量不足,多見於大運動量負荷後食慾下降或膳食不當的運動員;而能量過多,常見於因傷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訓練而食量未減的運動員。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合理安排

若對體重有特殊要求,則不要求能量平衡,而是根據不同情況,使能量成正平衡(增加體重)或負平衡(減體重)。

多數項目的.運動員每天能量需要量在14600~19660kJ(3500~4700kcal)範圍內;如果按體重計算,多在21~280kJ/kg(50~67kcal/kg)範圍。攝入能量是否恰當,可通過膳食能量和消耗能量的計算來評定,也可以通過測定體重和體成分來估計。

  能量來源及熱源質比例

人體所需能量來源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者統稱為產能營養素或能源物質。膳食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例,對機體的代謝狀況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響,合適的比例,有利於體內代謝的進行和更好地發揮工作能力。對於運動人羣了來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者在總能量供給中的適宜分配比分別為55~65%、25~30%、12~15%。根據不同性質運動的代謝特點,可適當調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如力量性運動需提高蛋白質比例,耐力性運動需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游泳運動可適當提高脂肪的比例。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糧穀類和薯類,動物性食物和堅果類則提供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油料作物富含脂肪,以上是人類膳食的主要能量來源。蔬菜和水果一般含能量較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