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填建議

來源:文萃谷 3.04W

緣由:農民工數量已超傳統工人

全國人大代表王填建議

“農民工”這個詞最早是由社會學家張玉林教授1983年提出來的。王填認為,目前,農民工這一羣體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工”相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再用此詞稱呼他們,已經很不合時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由農民轉移就業的產業工人已經超過傳統產業工人的數量;“農民工”這一稱謂帶有一定的歧視色彩

中國目前有超過兩億進城務工的工人,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調查,由農民轉移就業的產業工人已佔企業員工總數的近60%。與此同時,由農民轉移就業的產業工人隊伍本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一部分亦工亦農的季節工外,絕大多數進城就業的`農民與土地之間已沒有勞動和收入上的關係。

農民工本來是個中性的詞彙。然而,在城鄉二元格局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外來農民被誤認為城市生活不安定的因素,種種不公平、不公正的歧視性待遇,也隨着進城農民的不斷增多而出現。

目的:讓勞動者得到健全的社會保障

“取消農民工一詞最核心、關鍵的問題就是,農民工本來就是勞動者、產業工人,他們本來就應該得到健全的社會保障。”

王填建議,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公文、報告等文字材料中取消使用“農民工”詞彙,媒體、出版機構也不應使用;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應當對有關語言文字載體進行修正,與此同時,應當用“流動工人”等不帶有歧視色彩的詞彙來取代“農民工”稱謂。

在“端午”、“中秋”等幾個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後,我國形成了“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5個3天的小長假,加上春節、國慶黃金週,形成了“5+2”的節假日模式。這些節假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消費,直接促進了交通旅遊、休閒、商業、餐飲、酒店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關聯行業,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儘管如此,但民眾反映,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依然過少。”王填表示,雖然目前我國的全年休假日達到了115天,但在世界上只處於中等水平,特別是與世界旅遊產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以法國為例,法國是全世界一年節假日最多的國家,一個法國人一年至少有186天的假期,這個數字是一年365天的一半還多。

王填發現,在3月、7月、8月、11月,目前我國尚沒有法定節假日。而這些月份積累下來的旅遊、消費動能極大增加了其他“小長假”、“黃金週”的交通、住宿等壓力,使得這些節假日出現“扎堆”現象。

建議:11月中旬設“音樂節”

昨日上午,王填建議,在元宵節、“七一”、建軍節設置小長假,並在11月份增設“音樂節”小長假。具體方案為增加元宵節、“七一”、建軍節為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並與臨近的雙休日合併,共放假3天,形成“小長假”。針對11月份沒有重要節日的情況,王填建議在11月中旬增設一個“音樂節”。放假1天,與鄰近的雙休日合併,在11月份也形成一個“小長假”。

為何要增設“音樂節”?王填舉了法國音樂節的例子。每年音樂節當天,法國吸引觀眾1500萬人。“法國音樂節既是一次全民娛樂聯歡活動,也是一次巨大的消費活動,其對於促進消費、拉動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填強調,增設“音樂節”的動機已不完全是從純音樂的角度舉辦,而是結合旅遊與經濟效益等方面綜合考慮,力求精神與物質雙豐收。

影響:每年拉動消費5000億元

“根據消費理論,一種行業消費能夠帶動相關的12個行業同時消費。”王填認為,居民假日休閒消費能夠帶動鐵路、民航、公路客貨運、餐飲、酒店、零售業、廣告業、通訊產業、銀行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休閒旅遊、商業和餐飲服務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若多增設一些法定假日,與公休日連休,形成新的“春夏黃金週”或“避暑黃金週”,這樣可以為大眾提供更多的出行和休息的機會,有利於喚醒公眾的現代旅遊休閒意識,促進消費增長。

對於這個建議,王填認為設置小長假一方面可以極大增加就業增長,另一方面可以顯著拉動消費發展,“每年至少可以產生5000億元以上的消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