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教學設計內容

來源:文萃谷 1.37W

設計理念

《西湖》教學設計內容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於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最後安排自我評價、調節補救環節。這樣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後讓學生思考: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麼內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簡單説一説。

2自讀課文。提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詞語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

學生試讀課文,指名學生願意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整體感知,讓學生説出文中寫了西湖哪幾處景物。

3認讀生字、生詞。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1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如:為什麼説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裏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進問題)讓學生研究解決。

2精讀思考,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並可以互相討論。檢查學習效果時,可讓學生不按自然段順序彙報。

各自然段精讀設計:

第二自然段:你認為寫遠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詞很重要?(綠、青、濃、淡、銀鏡、飛、一閃一閃等詞語)能説説理由嗎?你能把這些詞讀好嗎?讓學生反覆品讀。

找出兩個比喻句並口頭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麼叫心曠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讓你心曠神怡,感到特別舒暢?學生自由説。

你能把心曠神怡的舒暢心情讀出來嗎?

第五自然段:先讓學生看圖,讀出圖中意境,再配上舒緩優雅的音樂範讀課文,反覆體會月光下西湖的美麗景色。

通過二、三、四自然段學習,誰能説一句讚美西湖的話(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裏的一顆明珠。

三、學做導遊,背誦積累

同學們對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嗎?現在有一批外國友人來西湖參觀,你們可以給他們當導遊嗎?

學生對照課前準備好的西湖圖片(全景、遠山和湖面美麗景色、小洲等主要景點、月光下的西湖風光)當導遊講解,部分學生戴上頭飾、面具扮遊人。

試背課文。

做詞語彙展遊戲,積累詞語。老師説意思,學生猜詞語;老師説近義詞,學生猜詞;老師指(或述)圖中景物,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描繪。

四、自我評價,調節補救

評價題:

1看拼音,寫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3寫近義詞;

4學生打比方(如:中秋節晚上,一輪明月宛如一個潔白的掛天空);

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具體內容略)

學生評價後,根據自己薄弱環節作補償性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