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如何互動

來源:文萃谷 2.41W

互動交流在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如何互動

1、有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往往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很高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能夠開發學生大腦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夠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

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功能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選擇提出一些問題來作為增加同學説交流的一種方式。在提問中,教師需要對問題做出精心的設計,使恰當的問題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任務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來給予學生更好思想交流和表達的機會。無論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還是提問問題,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功能得到提升。

3、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接收到學生對知識掌握信息的反饋。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的方案,使教學的內容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接受。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效的做到了"以學生為本"。

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實現策略

(一)互動教學模式的類型

互動,狹義上指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同時它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個體和團體之間的交錯互動。

老師與學生個體或者學生團體的互動,可以反映出這個團體甚至整個班級的學習情況,有利於老師瞭解更多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更加適合整個班級的教學方式,也可以與學生共同合作,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實現教學的知情功能。例如,探究計算20*(-30),-20*30兩次所得的和相同嗎,換幾個數字再試試,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數學中的普遍規則。

學生個體之間以及與學生團體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之間更好的溝通,指導相互彼此的優缺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在學習能力上學習他人的長處,督促別人缺點的改正,相互改正相互學習,在行為上也可以提高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實現一個平等、開放和有愛的學習氛圍。

(二)實現互動的方式

1、學會把生活中的問題帶進來,把理論運用到生活中去。以現實中的生活為基礎,運用大量的生活實例,引出數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引導學生學會把數學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習的能動性。就像大家都聽過的船伕和兒子的故事,一世英明的船伕,只傳授了自己認為很棒的理論知識給兒子,卻從沒有讓兒子運用到實際操作中,最終在一場風雨中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這恰恰表明了把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重要性。

2、積極發現問題,給自己製造麻煩。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要學會找出或者創設不同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興趣,發揮自己的思維,積極和老師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從而也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更能調動學習的激情,也培養了學生迎刃而上的好習慣,而不是遇到問題就退縮的壞習慣。

3、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激發師生互動的慾望。老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辦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主參與進來,佔主動地位,培養信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使教學目標也能順利開展。

數學課堂互動教學

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教學諸因素之間互動交往,進而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由於學生所處的家庭背景、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他們的學習活動也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只有形成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過程中多方面的交流、交換、交往,以及相互活動、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們應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幫助他們自主探究。

同時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自我意識,提高自我分析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如在學習29+4時,各小組討論得出如下方法:方法一:用湊十法,先把4分解成1和3,29加1得30,30加3得33;方法二:用分解湊十法,先把29分成20和9,9加4得13,20加13得33;方法三:用數數法,即在29的基礎上再數4,得33;方法四:用擺小棒點數的方法,得出33。老師提問:誰還有什麼發現?某生説:上面的方法都是先把9和4相加的。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自我總結,得出先從個位加起的規律,比老師事先給學生講出這個方法,再一步一步進行鞏固練習要好得多。

努力優化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組織,促進教學內部諸因素間形成比較穩定的聯繫,進而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教學結構的優化,不僅決定着教學環節能否自然流暢,時刻體現學生現時需要,也決定着教學諸因素的交往是否協調發展,是促進互動交往的關鍵。教學結構優化包括教師、學生、教材、媒體之間的橫向組織結構的優化,也包括激活學生內部動力,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縱向結構的優化。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媒體間優化組合的整體效應,把整體教學、小組學習、個體學習及個別指導等方面有機組合,恰當協調,以保證每個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掌握最適合於他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進步。從學生原有基礎知識和智能水平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把抽象的、形式化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使學生從知識、情感、態度等方面形成積極的心理準備。

及時洞察學生心理和遇到的困難,耐心加以指導,積極鼓勵,儘可能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探究能力,保證教學活動的最優化。如在學習“統計”時,運用媒體播放一段“路口情景”,向學生提出如下思考問題:“在這段時間內一共有多少輛汽車通過路口?”因為學生對“路口的情景”比較熟悉,但沒有注意過在一段時間內經過車輛的數量問題,因而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需求:主動記錄一段時間內經過車輛的數量。這一學習任務,並非老師要求一定要做,但在逼真的情景中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在已有認知發展基礎上產生了自主學習的探究願望,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

師生互動教學策略

1.巧設互動情境、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國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其性格鮮明,對周邊事物的好奇心比較重。但是面對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其教學內容枯燥無聊,無法有效地調動國中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想要提高國中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教師首先要培養其數學學習興趣。開展師生互動式教學,教師首先要創新自身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際內容,為師生互動創設教學情境,用主題鮮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學習中,為其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為同學們創設一個去參觀影視基地的教學情境,由於影視基地要購買門票,每個人5元,一次購買30張,每張可少收1元。本班共有30名同學去參觀,班長要去買票時,有的同學提議可以多買幾張,但是班長想我們只有30個人,多買不是浪費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對於本節課的學習興趣,然後教師通過引導大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多買幾張時,花的錢要比買30張還要少?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計算,教師在黑板上通過列出不等式,快速的找出答案。面對教師的快速解答,學生對“不等式”的學習越來越感興趣。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在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式教學,不僅僅是指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數學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各小組先通過回顧上節課教師所講的數學問題,為本節課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各小組結合教師的課程導入,完成對本節課的預習,將有問題的地方提交給教師,教師進行解疑答惑。

最後,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數學學習實際需求,巧設疑問,佈置教學任務,在教學任務的驅動下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各小組成員為了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積極開展獨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這個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的合作探究中,為有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的並且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以此來確保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此同時,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