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教案

來源:文萃谷 1.68W

教學目標:

楊修之死教案

1.掌握文章內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養學生獨立讀、述、評、析的能力。

3.培養學生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見目標1、2、3

教學難點:見目標2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首先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師由音樂導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彷彿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是呀,在三國的歷史舞台上,曾經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湧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曾經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生: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劉備),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看看作者筆下另兩位人物是什麼形象的。(師板書課題)

師:首先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庖官 主簿 譖 綽刀 恃才放曠

(給加點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曠”造句)

2.熟讀課文,將文章分為三大部分,並歸納段意。

學生討論後明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楊修被曹操所殺。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記敍楊修和曹操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寫曹操兵敗班師。

3.初步思考:楊修和曹操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明確:楊修:恃才放曠。 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説出倆人性格的主要特點即可。)

三、深入閲讀

1.找生讀第一部分:

師提問:

①楊修為什麼會命赴黃泉?

②曹操殺楊修是否有理?

明確:①因為從曹操所發佈的口令“雞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殺掉。

② 有有理之處,也有無理之處。

有理之處:楊修身為曹操的高級幕僚,不思幫助軍隊度過難關,反而影響軍心,確實該殺。

無理之處:一是曹操確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是處罰不公,斬殺了楊修,對自己的親戚卻沒有絲毫處罰。

(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只要答案合理,不強求一致。)

2.生自讀課文第二部分,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然後把其中的重難點問題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師將問題總結如下:

1.本部分記敍了曹操跟楊修之間三方面六個小故事,從中可看出曹操對楊修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下列內容板書)

楊修賣弄聰明 1.破字 忌

2.分酥 惡

楊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夢 愈惡

楊修參與曹的家事 4.吳質事件 愈惡

5.教植出門 怒

6.教植作答 殺修之心

2.第二部分從記敍的順序看屬於哪一種?本部分與題目有什麼關係?

明確:補敍 目的在於説明楊修之死的深層原因,揭示楊修之死是曹、楊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3.學生齊讀第三部分,自己提出重點問題在班上交流,老師總結如下:

1)本部分內容與題目有什麼關係?

明確:意在證明楊修死前的分析和預見是非常正確的,活曹操輸給了死楊修,目的在於揭露曹操殺楊修是忌才,“惑亂軍心”只是藉口而已。

2)曹操兵敗,卻又厚葬楊修,這是為什麼?表現了曹操什麼性格?

明確:曹操兵敗,證明了楊修預測的正確性,眾人對他殺楊修之舉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楊修,可以堵住眾人之口,在眾人面前表現出知錯就改的舉動,以籠絡人心。這一舉動,表現了楊修陰險虛偽的性格。

(本部分任務的完成以學生自讀、討論、質疑為主,老師只起引導、點撥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拓展遷移:

你如何評價楊修和曹操的?從他們二人身上在為人處世方面你有什麼感想和收穫?

(讓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只要答案合理,不強求一致。)

五.佈置作業:

請閲讀《三國演義》有關曹操的故事,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參考題目如下:

①我眼中的曹操 ②曹操——奸人也?英雄也? ③ 一代梟雄曹操

④讀《三國》看曹操

⑤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與楊修之死

——評曹操的用人原則

六.板書設計: 楊修之死

羅貫中

楊修賣弄聰明 1.破字 忌 楊修:恃才放曠

2.分酥 惡 曹操:陰險虛偽

楊修揭穿曹的心思 3.破夢 愈惡 狡詐奸猾

楊修參與曹的家事 4.吳質事件 愈惡

5.教植出門 怒

6.教植作答 殺修之心

課後反思:

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並由淺及深設置疑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循循誘導、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培養能力。導入部分,既吸引學生,又能很快將對方帶入特定的情景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