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6.63K

《楊修之死》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們初步認識分析事物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唯物辯證法觀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楊修之死》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本文的語言屬淺近文言文,不太難懂,閲讀中難懂的詞句可讓學生靠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自己解決,必要時教師輔導。通過梳理課文的思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展開辯論,學習多角度探討問題的方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楊修之死》這篇文章的內容、寫作技巧、和語言特點。

2.初步認識分析事物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唯物辯證法觀點。

(二)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人物性格,培養表達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認識小説中的人物悲劇命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欣賞《三國演義》這部著名的古典小説,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分析小説中人物的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探討楊修之死的原因。

  教學方法

競賽法、合作探究法、創設情景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加強預習,佈置同學在課前看《三國演義》七十二回。課上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思考和練習題進行自學,然後展開課文知識、口頭表述及辯論比賽,以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思維,提高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加強複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定好競賽程序、形式和評分標準,以便檢查學生回答問題的'優劣,並分出勝負方,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

4.評分標準:

複述故事佔20分,必答題和搶答題每個10分,辯論佔40分。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疏通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在音樂中介紹《三國演義》。

介紹有關的文學常識(教師完成)。

羅貫中(約1330~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廣泛蒐集材料,以史實為根據,創作了歷史小説鉅著《三國演義》。羅貫中在鉅著中,借敍述魏蜀吳三國征戰的歷史故事,對暴政作了憤怒的抨擊,提出了自己的鮮明政治主張——仁政。

本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楊修之死》即後半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的主要內容。原回目是從戰爭發展的進程着眼,反映三國交戰情況,曹操遣大軍去蜀,兵敗;蜀兵渡漢水,曹操退守陽平關,再敗;復兵退斜谷,此時,曹操心中進退猶豫不決,課文節選由此開始。節選部分着力敍寫曹操殺楊修的前因後果,從不同側面展開了曹操和楊修的矛盾衝突,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性格。改題為“楊修之死”是耐人尋味的。

楊修,確有其人《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等歷史書上,都有楊修事蹟的記載,楊修(175-219),字德祖,弘發人(問南靈寶)出身於一門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楊彪曾任太尉,始終跟着被曹操挾持的漢帝,楊修則當了丞相主簿,楊修聰穎過人,史有傳載。《世説新語〈捷悟〉》篇所輯的七則故事中關於楊修的就佔了四則。

楊修雖然恃才傲物,但也不至於有被殺的大罪過。有才的人很難容於社會,這是為什麼?

1.注意以下字音:

庖(páo) 雞肋(lēi) 惇(dūn) 稟(bǐnɡ)

主簿(bù) 轅(yuán) 丞(chénɡ)相 恃(shì)

放曠(kuànɡ) 匙(chí) 褒(bāo)貶(biǎn)

寢(qǐn) 佯(yánɡ) 簏(lù) 逕(jìnɡ)

伺(sì) 譖(zèn) 鄴(yè)城 阻當(dǎnɡ同“擋”)

叱(chì) 麾(huī) 阜(fù) 拈(niān)弓 綽(chāo)

2.解釋字詞。

找出疑難字詞加以解釋。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閲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解決學生的質疑。

準備工作。

男女生分成小組,進行準備。

1.為複述文中的七個小故事作準備。

2.為辯論準備材料,男同學持第一個觀點:楊修恃才放曠,終於招致殺身之禍;女同學持第二個觀點: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

3.梳理材料。

  三、佈置作業。

1.回去繼續收集、梳理材料。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一、以下選項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A.匙(shí) 褒(bāo) 庖(páo) 雞肋(lèi)

n.寢(qǐn) 佯(yánɡ) 簏(lù) 主簿(pù)

C.伺(sì) 譖(zèn) 鄴(yè)城 麾(huì)

D.拈(niān)弓 阜(bù) 轅(yuán)門 丞(chénɡ)相

  二、解釋畫線的詞語。

a.適庖官進雞湯( )

b.數犯曹操之忌( )( )

c.人皆不曉其意( )

d.伺察之( )

e.佯驚問( )

f.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 )( )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必答題、搶答題及展開口述比賽和辯論比賽。

  教學過程

  一、複述故事(10分鐘)

1.女同學的代表複述前三個故事:①“雞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園”;③“一盒酥”。

2.男同學的代表複述後四個故事,即①“夢中殺人”;②“簏中物”;③“斬吏出門”;④“代作答教”。

3.教師總結:

楊修被殺,是楊、曹矛盾發展的高潮,也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什麼呢?小説中斷了敍述的線索,插入了有關楊、曹矛盾的由來。這段插敍用“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一句話過渡,連續敍述了六件事,從而深刻地提示了楊修被殺的真正原因,也展示了楊、曹二人的性格。這六件事又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寫楊修不看對象,不分時間、場合,一味地喜歡賣弄小聰明的個性特點,結果是自取其禍。這一類包括四件事。

第一件事,曹操於進退兵之事上猶疑不決,以“雞肋”為夜間口號,被楊修猜透其心事,曹操大怒,“喝刀斧手推出斬之”。

第二件事: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不置褒貶而去。楊修捅破迷底,令人改築圍牆。曹操知道後“心甚忌之”。

第三件事:楊修用拆字的方法把“一合酥”分給眾人吃了,玩笑開到了主帥頭上,並有譏笑曹操字寫得不合規範的嫌疑,曹操對這事表面“雖喜笑,而心惡之。”

第四件事:曹操編造了夢中殺人的謊話,而楊修卻有意揭露其謊言:“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一語道破了曹操不可告人的心事,這自然更引起了曹操的極端厭惡;“操聞而愈惡之。”

第二類寫楊修干預曹操對繼承人的選擇。這才是楊修被殺的真正直接原因。

第五件事:為了扶持曹植作曹操的繼承人,楊修向曹操密告曹丕用筐裝人人府,結果中了吳質的計策,反給自己招來了誣告曹丕的嫌疑:操因罐修譖曹丕,愈惡之。”

第六件事:唆使曹植立斬鄴城門吏,結果又被人告知曹操。“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第七件事:為曹植作咎教十餘條,答教又被曹丕派人偷去,告訴了曹操,楊修落了個欺主之名,“此時已有殺修之心”。

  二、完成必答題(抽籤作答)(5分鐘)

1.(男)給下列加黑字詞注音並解釋其意義(用幻燈投影)

(1)雞肋( )

(2)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

(3)數犯曹操三忌( )

2.(女)按拼音填漢字並解釋其意義(用幻燈投影)。

(1)竟取匙與眾食qí( )

(2)操因疑修zèn( )害曹丕。

(3)延棄弓chāo( )刀。

(學生完成後教師即時明確答案)

  三、完成搶答題(為避免濫答,答錯者倒扣10分)(5分鐘)

1.本文的敍事線索是什麼?

搶答後教師明確答案:“身死因才誤”是本文的敍事線索。

2.敍事的方式有:①順序;②倒敍;③插敍;④補敍。本文屬哪一種方式?

明確:本文的回憶部分是補敍,若放回《三國演義》中,本文則是插敍。一般來説,記敍文中的插敍部分在文章中所佔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只具有“片斷性”;並且大多是交待解釋、連帶敍述介紹、填補縫隙堵實漏洞的文字,它雖然在客觀上能起到説“此”而顧“彼”、勾“前”而聯“後”的作用。但主要卻是為了交待清楚事情的龍去脈。《楊修之死》這篇文章卻與其他的插敍有所不同,插敍的部分成了文章的主體。

3.請找出本文的三個通假字,並指出各與哪個字通假。

明確:“當”通“擋”、“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開辯論(20分鐘)

男女同學各選出四個同學分別任主辯、第一副辯、第二副辯、第三副辯。要求提出自己的觀點,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並説明對方觀點是不能成立的。

(男)楊修恃才放曠,終於招致殺身之禍。

(女)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

  五、在辯論的基礎上,總結人物性格特徵

(男)總結楊修的性格特徵。

(女)總結曹操的性格特徵。

(然後教師明確答案並板書)

楊修:恃才放曠、狂妄輕率、好耍小聰明

曹操:虛偽殘詐、老謀深算

  六、總結(5分鐘)

(教師完成)

1.分出勝負方。

2.明確楊修之死的原因有兩點:既是由於楊修恃才放曠,終於招致殺身之禍,也是由於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兩者缺一不可。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由於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該説:前者,即男同學所持觀點是內因;後者,即女同學所持觀點是外因,兩者導致了楊修之死。

  七、佈置作業

1.請你談談對“楊修之死”的看法。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