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1.92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設計説明

鑑於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學生在認數的過程中離不開直觀的模型。“形”作為學生學習的載體,能將抽象的數形象化,可以較好地理解數的意義和讀寫數的方法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數感。本節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直觀模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的基礎上掌握較抽象的內容,深化對大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大數的意義,通過估算,深化對大數的認識。

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為學習萬以內的數做好準備。同時,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估計結果,在討論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結論,從而積累對大數的感性經驗

2.數形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大正方體建立“千”的直觀模型,直觀認識計算單位“千”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係,掌握數數的方法和規律,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結合計數器的有效利用,將點子圖和小棒引進課堂,使學生從數的概念等各個方面認識數,體會表示數的多種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計數器 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理解“大數”。

(1)組織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説一説,都想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估計:這個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3)學生討論後彙報估計的結果。

(4)引導學生進行思考:1000和我們以前認識的100相比有什麼不同?

2.揭示課題。

大家估計的數都是比我們學過的100多得多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0多得多的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板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理解大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併為本節課的順利進行創設了良好的開端。

⊙探究新知,引導發現

1.教學教材75頁例1。

(1)複習舊知。

①説一説一(個)、十、百之間的進率。

②説一説自己數數的方法。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並完成課堂活動卡。

(3)全班交流彙報。

(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4)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你們有什麼發現?(這個大正方體是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發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5)介紹“千”這個新的計數單位。

(6)教師質疑:關於數數,你們有什麼新的發現?

(學生小組討論後彙報:面對不同的數量,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數方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係)

(7)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數一數小棒,依次數出十根、一百根和一千根小棒,進一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係。

(8)體驗一千。

引導學生摸一摸,感覺一張紙的厚度。再出示一百張紙,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感覺一百張紙的厚度。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出示一千張紙,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

(9)師生共同總結: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千”是我們今天新認識的一個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係。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用三角形、長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圖形拼出組合圖形,並能通過想象給拼出的圖形取名。

2.讓學生經歷拼圖的活動過程,加深學生對簡單幾何圖形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拼組圖形的過程。

【教學準備】

師生都準備一些組合圖形。

【教學過程】

一、引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説過七巧板嗎?(學生可能有的説聽過,有的説沒有)這裏有一段錄像,介紹了關於七巧板的有關情況,我們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書第36頁的`內容製作成課件,播放完後,讓學生了解七巧板的情況,並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可以拼組合圖形。

教師:看了剛才的錄像,你知道些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圖形,想試一試嗎?

板書:拼組合圖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35頁例1中的樹、魚、帆船圖。

教師:這些你們都認識嗎?它們是什麼形狀的?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指出:其實,它們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圖形的組合,你能想象出它們是由哪些基本的圖形組合的嗎?請用你們的圖形拼一拼。

學生獨立拼,拼後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時注意:學生拼的不一定與教科書上的完全一樣,只要學生説得出道理,看起來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説一説

教師:生活中你喜歡哪些動物?

學生自由説一説。

教師:想象一下,你喜歡的動物是什麼形狀的?

學生閉眼自由想象。

教師:你能把你喜歡的動物用幾何圖形拼出來嗎?

請試一試吧。學生先獨立拼,拼好後與同伴交流,説一説拼的組合圖形像什麼,用了哪些圖形。

全班交流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説出拼的圖形像什麼,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37頁第1、2、3題。

(2)拼圖比賽:我心中的航天飛機。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自由總結。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遊戲中認識左和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難點

體會左和右的相對性.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一)活動一:認識漢字.

1.教師:老師早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好多的字,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2.教師:誰認識?都誰認識左和右?把手舉得高高的.

3.教師:你們真棒!那麼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那隻手呢?你用右手做什麼?

(二)活動二:通過左和右介紹自己

1.教師提問:誰能把你的手舉得高高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麼?

2.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三)活動三:找朋友遊戲.

1.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麼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

2.教師説明遊戲規則

我一説左手,你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説左腿立刻指左腿,説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3.放“找朋友”的音樂,慢到快,由有規律到無規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動四:找位置.

教師過渡語:愛吃水果吧?桌面上每個袋子裏都裝了一些水果,輕輕倒出來.

1.看見什麼了?

2.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桔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麼?最右邊是什麼?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蘋果挨着,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們説放在哪兒?桔子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4.蓋住三個水果貼在右邊,告訴學生從右數梨是第四個,能猜猜白紙後面藏着幾個水果?為什麼?現在一共有幾種水果?

(五)活動五:找同學家.

教師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看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1.出示圖片:找朋友

教師:小龍到好夥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邊,到底是幾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一)活動一:討論.

1.指定學生和老師一起玩.

2.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右邊正好反着,到底誰做錯了?

3.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4.怎麼辦?

教師:由於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玩拍手遊戲.)

(二)活動二:幫一幫.

1.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於是,媽媽欣然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2.找人來指一指.像小明這樣站好指右邊.

(三)活動三:上下樓梯.

1.出示圖片:少年宮

1.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2.展開討論.

3.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中途停.

(1)老師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老師提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的右邊怎麼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4.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之外,還有幹什麼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國小數學教案頁,當前在第1頁123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係。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並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徵,並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説説同學們正在幹什麼?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麼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採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麼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並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

人數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係,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並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係,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1)如果我用這樣一張圖來統計我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用這個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覺得這整個圓表示的是什麼?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麼?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佔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並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佔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徵

(1)看圖説説,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係: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佔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佔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説説這樣的統計圖有什麼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係。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製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麼?你是怎麼知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説説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 g的關係,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認識位置

教學要求:

1、在生活中看關於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初步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體會其相對性。

教學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正確確定左右。

教學難點: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計算機課件 筆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學過程:

一、通過左手、右手的活動,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師:小朋友們,今天誰有信心上好這節課?請舉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師:看看你舉起的這隻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隻手,是你的左手?

師:大家説説,我們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學生自由發言)

師:左、右手要多鍛鍊,特別是左手,多鍛鍊會使我們的小腦袋越變越聰明。

2、體驗自身的左與右

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誰來説一説?

(學生自由回答)

3、小遊戲 聽口令做動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其實生活中的`左和右還有許許多多,今天我們就來確定一下左和右

(板書課題:左 右)

師:請小朋友們記住,左字下邊是個工字,右

字下邊是個口字。

二、玩學具,理解左邊和右邊

1、擺一擺

師:同桌合作,像電腦上一樣的順序擺放好事先準備好的學習用品。

(計算機演示:按順序擺好:鉛筆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樣學具)

師:大家先來確定一下,擺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

2、數一數

師:按左右的順序來數一數。(點着學具來數,數好後請學生回答,從而完成電腦中的填空題)

從右數橡皮是第--------個

從左數橡皮是第--------個

師:同樣的東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數,順序也不同。

3、説一説

尺子的左邊是什麼?右邊呢?

(1)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圖説出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2)説出尺子的左邊或右邊各有哪二樣學具?

(計算機演示印證)

5、相怎麼擺就怎麼擺,然後同桌互説

三、體驗相對,加強理解

1、找一找 (計算機演示圖意)

2、師: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記得小明家住在三樓的左邊,你們能告訴他小明家住幾號房嗎?(展開討論,計算機學示結果)

2、想一想

師:我跟大家面對面地站着(老師舉起右手),請問:老師舉起的是右手嗎?

師:(老師把右手放下)請小朋友把右手舉起來再判定一下老師舉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師又舉起右手)學生討論

老師舉着右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證實結論。

師:我們面對面地站着,因為方向相對,舉的右手就會剛好相反。

練習:老師和學生一同舉左手體驗。

四、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説一説:你相鄰的同桌都有誰?

問:相鄰是什麼意思?

面對黑板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背對黑板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側轉身再説説你相鄰的同學有誰?

師:每轉一次前、後、左、右的人都發生了變化,但相鄰的同學總是這幾個。

2、用電腦演示同學們上下樓梯的情景

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學生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試着走一走,體會一下)

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以走路的人為標準。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會相撞,保證安全。

3、擺一擺

老師説,學生擺

把本子放在書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書的左面

把鉛筆放在書的右面

4、出示北師大教材的第61頁的第5題

師:停車場上的汽車們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計算機出示圖)汽車們告訴大家:從右數大客車是第5輛,猜一猜一共有幾輛車?

討論: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還有不同的相法嗎?

點擊電腦:出現7輛車

五、總結

我們學習了什麼?(左右)對!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行走時,人注意靠右走。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6”和“7”的加減法.

2.在遊戲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積極思考,並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3.在遊戲活動中,使學生不斷積累經驗,發展他們的數感.

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有序思維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師生進行猜數遊戲

(一)猜數“2”或“4”

1.教師談話:我們一起玩一個猜數遊戲好不好?(教師出示一個磁珠,讓學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師的兩隻手裏一共抓了幾個這樣的磁珠?

2.學生猜數,並説出簡單的理由.

3.教師提問:

(1)老師的手裏到底有幾個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師的左手有幾個?(教師把左手的4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師把右手的2個磁珠貼在黑板上)

(4)有誰猜對了?你怎麼知道一共有6個磁珠呀?

(左手有4個磁珠,右手有2個磁珠,合起來一共有6個.)

(5)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

2+4=6 4+2=6

4.教師談話:還想不想再玩一次?我們還用這6個磁珠,(教師把這六個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裏)老師的兩隻手裏都有磁珠,如果告訴你一隻手裏有幾個,你能猜出另一隻手裏有幾個嗎?(教師按照學生的意願出示一隻手中的磁珠的數量2或4)誰能猜出我的另一隻手中有幾個?

5.教師提問:

(1)你猜對了嗎?你怎麼那麼肯定你猜對了?

一共有6個磁珠,老師左手有2個,右手一定有4個.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數學算式表示出來嗎?

2+4=6 4+2=6 6-2=4 6-4=2

6.小結:你們猜得有理有據,所以都猜對了,快為你們的勝利鼓鼓掌吧!

(二)猜數“3”

1.我們還用這6個小磁珠,換個玩法好不好?(教師用手捂住3個)猜猜老師用手捂住了幾個?

2.你能用數學算式表示嗎?3+3=6 6-3=3

(三)猜數“1”和“5”

1.還是這6個磁珠,誰願意當小老師帶大家玩一玩,(教師悄悄地引導請上來的學生捂住1個)猜一猜他捂上了幾個?

1+5=6 5+1=6 6-1=5 6-5=1

2.你們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數遊戲?那同桌的兩位小朋友就來一次猜數大賽好不好?

二、活動二:生生進行“猜數遊戲”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從學具盒裏數出7個小珠子,看誰數得快!

(二)教師説明遊戲規則

一個同學捂,另一個同學猜,並説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説對了,就可以從學具盒裏拿出一個小珠子,放在盒蓋中,表示得一分.比賽結束時,誰得的小珠子多,誰就獲得了勝利.

(三)小組活動.

(四)你們倆是怎樣玩猜數遊戲的,結果怎樣?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結

我們一起玩了猜數遊戲,玩得高興不高興?我們今天又結識了許多算式朋友!這些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做許多事,信不信?

三、活動三:口算搶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初步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數學王國裏的兩位小精靈,你們看,是誰?(出示:聰聰、明明)

同學們掌聲歡迎。

1、教師講述:聰聰、明明在來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數字娃5、8、1、6在玩兩位數減兩位數找家的遊戲,他們正得歡,忘記了回家。聰聰對明明説:我們來幫助他們,好嗎?明明説:這容易,他們就是58—16、56—18、。同學們,你們能幫他們找着自己的家嗎?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並隨機板書:

61—58、81—56

68—51、81—65

68—15、85—61

65—18、85—16

86—15

86—51

你們幫數字娃找到了家,他們非常高興,聰聰、明明也誇獎大家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設計意圖:編制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童話,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兒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意識。】

2、明確課題。

58—16等於幾?你會算嗎?

學生口答後教師説明,這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減法。

56—18等於幾?你能猜想一下嗎?

學生猜想後引導學生比較58—16和56—18有何異同?

【通過編題、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發生過程,主動感知和明確問題,為進一步解決新知識問題的探索活動作好準備。這是創造性教學的第一個環節。】

二、展開:

1、猜測活動。

怎樣列豎式計算58—16和56—18。

2、試一試。

用豎式計算58—16和56—18。不會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做。(指名板演、隨練)

3、你在計算時遇到了什麼問題?

請學生小組討論,再彙報討論結果

【這裏的嘗試練習實際上是對猜想的計算方法的驗證。】

4、大家討論。

怎樣計算56—18的?(這裏討論一定要充分,隨機板書: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

(1)藉助表象:理解從十位退1。

豎式計算時,首先遇到6減8不夠減,怎麼辦?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擺小棒,突破難點。

(2)討論:怎樣表示從十位退1,你有什麼好辦法?

熱門標籤